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例大熊猫肠套叠的超声波检查,从声像图上可见套叠处肠管呈大环套小环的"同心圆征",上段肠管肠腔扩张、积气积液等一系列的特殊征象。结论:超声波对于大熊猫肠套叠诊断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诊断大熊猫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医疗管理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熊猫的医疗管理培训是培训大熊猫完成一些配合医疗行为的动作,以减少大熊猫的紧张感、降低大熊猫的麻醉风险、增加人员与动物的安全以及增进饲养员与大熊猫之间的感情,并依照大熊猫的特殊习性和能力设计的课程。大熊猫医疗管理培训是以大熊猫医学检查为目的,选择响板作为确认信号,以正面奖赏的方式进行确认训练,抓住培训时机,培训大熊猫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采血、徒手肌肉注射、腹部超声波等医学检查,做到及时性和累积性奖赏,确保人和大熊猫的安全,该培训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大熊猫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大熊猫主要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便,并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是目前胃肠疾病中对大熊猫生命威胁较大的疾病之一.以往肠梗阻诊断主要靠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大程度上依靠兽医的临床经验,对于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超声仪器及超声技术的进步并逐步用于大熊猫临床,超声波已成为鉴别各类急腹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肠梗阻的诊断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1].  相似文献   

4.
北京动物园一只健康亚成体大熊猫突发急腹症,临床出现典型的疼痛症状。经过抢救无效,12 h后死亡。剖检发现小肠扭转360度,肠腔内大量出血。病理诊断为肠道凝固性坏死。肾脏、胰腺、脾脏、心脏和肺脏等器官出现相应的病变。与其他大熊猫嬉戏打闹可能是该大熊猫小肠扭转发生的诱因,继发肠道坏死和肠道出血致使其在短时间内死亡。大熊猫小肠扭转的诊断需要根据临床资料和临床症状并结合病史进行分析和诊断,可借助超声波和X线进行诊断。确诊后不宜采取保守疗法,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高的科研及观赏价值;其人工饲养数量有限,且大多数分布在全国几个大的饲养单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和一流的医疗设备,率先开展了超声波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介绍近几年超声检查技术在大熊猫研究方面的应用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只先后发生直肠脱及继发肠梗阻的幼龄大熊猫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生素治疗,隔离单独饲养制定合理的日粮结构等措施,同时直肠脱进行腹部减压及肛门消毒护理,肠梗阻胃管灌入泻剂等特殊护理,在短时间内使大熊猫恢复了健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魏氏梭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北京动物园 1只大熊猫患病 ,治疗无效死亡。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及微生物学鉴定 ,确诊为 A型魏氏梭菌感染致死。1 发病情况 大熊猫 ,雄性 ,5岁 ,于 1 997年 8月突然发病 ,厌食 ,腹部严重胀气 ,粪便粘稠带血 ,有气泡 ,经治疗无效死亡。2 主要病理变化 腹部胀气明显 ,肛门排出暗紫色物。腹腔内有少量气体和暗红色液体 ,液体稍混浊 ,有絮状物 ,胃极度扩张 ,浆膜呈暗红紫色。心脏暗棕红色 ,静脉管扩张。肺有捻发音 ,肺质柔软 ,气管、支气管中有多量带有泡沫和血凝块的液体 ,肺门淋巴结呈土黄色。胃浆膜下呈大理石样 ,贲门区浆膜散在粟粒…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肠梗阻是大熊猫非传染性内科急腹症中的一种多发病,无论在野外或圈养条件下均可发生[1]。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抢救,容易导致大熊猫死亡。近年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多次遇到大熊猫患肠梗阻,通过经验积累和临床实践,探索出手术治疗大熊猫肠梗阻的方法,并成功治愈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圈养大熊猫配种难的原因之一是具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性大熊猫很少。雄性大熊猫发生意外情况会影响配种工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雄性大熊猫在放对后,出现阴茎水肿现象。通过喷洒高渗葡萄糖溶液、高锰酸钾1:5000稀释液等治疗后,有效抑制水肿部位病变,5d后水肿病情痊愈。该方法操作方式简易,对大熊猫的刺激较小,大熊猫容易配合。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医治野外病饿大熊猫时,发现数例大熊猫体表有蜱寄生(鉴定为汶川血蜱,1985年,邬捷),少者数十,多到一、两千个,主要寄生在大熊猫的颈部、腹部,四肢内侧等被毛稀少的部位,蜱用口器叮咬在皮肤上吸血,初吸血的雌蜱长7.6—10.8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犬膀胱积液的治疗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超声波查明病因,膀胱导尿,疏通尿道等外科手术的方法,对病犬进行治疗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野生动物怕热、易惊厥,容易发生应激或患应激性疾病.圈养条件下,特别在热、冷等应激原的刺激下易诱发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的大肠埃希菌性肠炎和某些传染性的应激性疾病等,麻醉、运输等应激原的刺激而诱发羚牛的应激或应激性疾病,其死亡率高达20%,严重地威胁着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命.再加之其生性凶猛,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只野外抢救大熊猫出现精神、食欲差,腹部鼓胀症状。笔者通过触诊、手指探查、X光检查,诊断为肠梗阻。采取手术方法治疗。因肠系膜缠绕结肠段而导致的肠梗阻,需去除缠绕,经直肠探查人工协助掏出部分粪团。对肠道上段不能探及的梗阻粪团,轻轻用手将前段逐渐往后段按摩,并分割成段。通过上攻下疏的办法,经过12 d的治疗和护理,患病大熊猫痊愈。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人工饲养的一只亚成体大熊猫,雄性,2009年1月2日上午10点突然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在圈舍内疾走,出现间歇性尖叫,走动时有弓背,食欲废绝,不听使唤,紧急麻醉输液治疗,经过超声波检查:心,肝,脾,胰腺,胆囊,肠管均正常,尿液测定结果 :潜血为200 cells/μL,白细胞大量为140cells/μL,血液化验结果 :白细胞升高到20.01×109/L,参考范围值4.00~10.00×109/L,体温升高到38.1℃,外阴水肿严重,触摸腹部无坚实内容物,无胀气等,由此判定为急性尿路感染.经过精细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5.
探讨1只野生大熊猫和不同年龄段圈养大熊猫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相似性,并鉴定野生大熊猫圈养之后,其粪便中的优势菌群.对来自3个年龄段9只(3只亚成体、3只成年体、3只老年体)圈养大熊猫及1只野生大熊猫圈养前、后的11份粪便细菌的DNA进行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优势菌条带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只野生大熊猫粪便菌群多样性比圈养大熊猫丰富;圈养大熊猫粪便菌群多样性:成年体>亚成体>老年体;16s rRNA和ERIC-PCR指纹图谱优势条带鉴定的优势菌结果有差异性.结果表明: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易受生长环境、年龄因素的影响;其次, 不同年龄段的圈养大熊猫,其肠道菌群的相似性与年龄因素不相关;利用ERIC-PCR指纹图谱优势条带鉴定优势菌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饲养的大熊猫"小明"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探索了大熊猫白内障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的可行性,并对大熊猫眼科的多种数据进行了测定,总结了术前、术后护理及临床麻醉等方面的经验。经过手术治疗,大熊猫"小明"的白内障成功摘除,视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人工晶体植入未取得成功,主要是缺乏大熊猫眼球的基础数据和适于大熊猫的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7.
1986年,本园在大熊猫繁殖研究工作中,对怀孕的雌性大熊猫兰兰感冒,偏食,食量少,以及怀孕的雌性大熊猫松松发生偏食、兴奋不安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很好。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老年大熊猫的数量随着圈养时间的推移在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老年大熊猫饲养管理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因此,研究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管理以及探寻老年大熊猫医疗保健方法,对于提高老年大熊猫的福利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老年大熊猫的饲养管理和保健措施进行总结,阐述老年大熊猫的日常管理、医疗保健等饲养管理要点,通过个性化的饲料与饲喂方法,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定期修剪趾甲,防暑防寒,适当活动,避免应激等措施,提高了老年大熊猫的生活质量和体质,对保持大熊猫种群整体的健康水平极其重要,为逐步开展大熊猫养老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精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由于它的繁殖力低,在饲养条件下自然交配又极少见,这就促使我们对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自1978年北京动物园首次人工繁殖大熊猫成功以来,国内外其他动物园也先后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繁殖了大熊猫。总的说来,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不高。这涉及到精液质量、精液保存以及输精的时间和方法等诸因素。通过对精液评定选择高质量的精液做人工授精,对提高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大熊猫精液的评定,张敬平(1982) Platz,Jret.al.(1983)、Moore et.al.(1984)等对此都有一些报道。但他们检查精液样品较少,且多取自同一  相似文献   

20.
某县林业局在野外发现1只双后肢受伤的野生大熊猫,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并送往该县人民医院治疗,在相关专家的协助下进行了截肢术及残端修复术。经过长时间的护理、调养及康复训练,该大熊猫已经痊愈,精神、食欲恢复正常,双后肢残端能支撑身体自由活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