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引进的22株羊肚菌生产菌株为试材,对比不同菌株cPDA平板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菌丝生长情况,寒地条件下暖棚内采用“秋播春收”模式,研究了cPDA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生长情况,并进行栽培比较试验,以期选育出适于寒冷地区栽培的优良生产菌株。结果表明:22个生产菌株,依据cPDA平板培养基生长情况可分为3个组群;依据栽培种生长情况可分为2个组群;从栽培试验结果看,9号菌株出菇早,产量最高,单畦产量为5 319 g; 21、19号和12号菌株相较于9号菌株出菇晚,单畦产量分别为4 341、4 059 g和3 429 g,经3个生产周期多点试验栽培,均取良好效果,初步确认这4个菌株可在寒冷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大杯蕈覆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文 《食用菌》2004,26(1):37-38
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又名猪肚菇、大杯伞,子实体群生或单生,杯状或浅漏斗状,淡黄色,肉肥厚,柄粗,脆嫩可口,营养丰富。在自然条件下子实体发生于5~10月份,具有木腐生和土生的特性。我市食用菌试验场2000年引进栽培,表现良好,是夏季栽培的高温型优良菌株,适应能力特强,性状稳定,抗杂、易栽培。现将其栽培要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杯蕈高产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杯蕈属中偏高温型食用菌,福建省夏天可以出菇,丰富了食用菌生产的淡李市场、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周年高产栽培以及产品保鲜加工等技术进行阐述。为菇农栽培生产大杯蕈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初步判断不同菌株生长优势,选育高海拔地区优良羊肚菌菌株,试验对13个羊肚菌菌株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开展了菌核形成试验和菌株出菇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1、1#、青川1#、6-3的菌丝生长速度、浓密程度、产菌核能力及抗杂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菌株,其中菌株L-1出菇产量最高、适应性强,适宜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5.
白平菇优良菌株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从 4株白平菇供试菌株中 ,通过生物学测定、出菇试验、品种对比试验等方法 ,选育出一个优良菌株———yt- 3菌株。yt- 3号菌株菌丝生长旺盛 ,抗杂能力强 ,生产周期短 ,生物转化率高 ,是供推广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6.
31个白灵菇菌株的培养特性及亲缘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外引31个白灵菇栽培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生长势比较、平板出菇试验和栽培试验,比较了它们的培养特征。结果表明:多数栽培菌株为同种异名,但同种异名的菌株培养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多数白灵菇菌株容易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原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1个栽培菌株可以分成柱状、马蹄状和手掌状3大类。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形势下,食用菌生产以其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在上海市郊迅速发展,草菇生产是增长幅度最快的一个食用菌品种,是农民勤劳致富的一个好项目。1999年10月,上海在浦东新区高桥食用菌栽培示范场实行设施化周年栽培草菇,实现了2000年元旦和春节草菇上市的目标,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了配合做好市郊设施化周年栽培草菇技术的推广,保证设施化周年栽培草菇菌株的质量,2000年市农技中心从广东、江西等省引进4个草菇菌株,同目前推广的两个草菇菌株进行设施化草菇栽培菌株出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杯伞SX330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成杰  胡文华 《食用菌》2002,24(2):15-15
大杯伞 SX3 3 0是我部培育的 1株单朵重 3 3 0 g的大杯伞子实体 ,经亲本自交融合耐热性脱毒驯化培养 ,选育出的一个适宜夏秋栽培的高温型优良菌株。经近 3年栽培表明 ,其适应能力特强 ,生物学性状稳定。于 6~ 9月高温期安排栽培和出菇 ,每百公斤原料可产菇 15 0 kg,售价 10~ 12元 /kg。菇体口感清香脆嫩 ,汤汁鲜美 ,营养丰富 ,是盛夏菇市不可多得的珍稀菌品。粗放、抗杂、易于栽培。1 形态特征  子实体群生或单生 ,杯状或浅漏斗状 ,淡土黄色或棕黄色 ,菌肉白色。菌盖表面干燥 ,光滑 ,边缘内卷 ,直径 5~ 2 5 cm,菌柄中生 ,圆柱形 ,基…  相似文献   

9.
张美玲 《食用菌》2010,32(2):21-22
通过对8个白金针菇菌株进行常规栽培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较理想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白雪、白金2321、8801三个菌株农艺性状较好,适用于本地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10.
乐涛  陈凤曾  姬松山 《食用菌》2006,28(2):13-14
通过对6个香菇菌株的液体菌种代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丝萌发速度和生物学效率差别明显,L9608菌株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L241—4次之。6个菌株中以L9608、L241—4菌丝活力、生长势以及抗杂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宜于液体菌种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11.
王爱仙  巫仁高  邓文明  胡蕾 《食用菌》2010,32(3):22-22,24
当前南方袋料栽培黑木耳生产中,采用的黑木耳菌株存在抗杂能力差,菌丝活力弱,栽培制袋污染率高,遇高温多雨天气易发生流耳烂袋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南方区域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选育出适应南方地区栽培的黑木耳袋料栽培新菌株。笔者采集逆环境中生长良好的野生黑木耳并加以驯化,获得了2株野生驯化菌株,经出菇试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猴头菇菌株栽培试验,获得适合桑枝栽培猴头菇优良菌株,为利用桑枝高产栽培猴头菇提供依据。选择6个猴头菇菌株,分别进行菌丝生长和桑枝屑栽培出菇试验,通过分析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筛选出适合本地利用桑枝栽培的猴头菇优良菌株。在供试的6个菌株中,筛选出适合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的菌株为H-4。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地区利用麦秸代替稻草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晶  林先贵  王一明  胡君利 《食用菌》2010,32(1):31-32,36
试验以当地常规栽培模式为对照,以双孢菇菌株2796、274和浙江20为供试菌株,研究以麦秸为主料,并用快腐牛粪代替部分一般牛粪栽培双孢菇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菌株浙江20较适合以麦秸为主料,且以快腐牛粪代替部分牛粪配方,秋菇平均产量达到9.4kg/m^2,同时在双孢菇品质上也有提升。  相似文献   

14.
程雁 《食用菌》2010,32(4):26-27
金针菇不同菌株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白金10号母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本白金原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且菌丝生长旺盛。金针菇不同菌株栽培试验结果表明,F45和白金10号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均匀、色泽纯正,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杯蕈栽培料配方、原料发酵处理、接种时间及覆土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大杯蕈适宜配方为棉籽壳40%、阔叶树木屑40%、麦麸18%、CaCO31%、石灰1%,适宜接种时间为3月、4月,棉籽壳栽培料发酵或不发酵,脱袋覆土及袋内覆土均可。  相似文献   

16.
对匍匐型与气生型5个蘑菇菌株进行粪草发酵料室内床式栽培比较试验,经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观察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气生型Ag2号、Ag3号菌株及匍匐型1号菌株品质好、产量较高,分别达11.30 kg.m-2、10.60 kg.m-2、9.80 kg.m-2,适合于甘肃中西部地区栽培生产。而Ag4号、Ag5号菌株产量低、品质差,不适合该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宜本地区栽培、符合制罐质量要求的菌株,逐步达到磨菇菌种良种化的目的。我们着重对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菌株和国内生产上某些使用的菌株进行栽培比较,以寻找栽培性状良好、符合罐藏质量要求的优质高产菌株。现将两年的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晓  包金亮 《食用菌》2023,(1):35-36+39
为探索香菇工厂化栽培的可行性,筛选适宜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株,进行武香1号、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L808等6个香菇菌株的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考察试验香菇菌株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栽培效益和污染率等,结果供试香菇菌株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相比较适宜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19.
大杯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振兰 《食用菌》2001,23(4):35-35
大杯蕈又名大杯伞,其子实体口感清脆,汤汁鲜美,素有“笋菇”之称,是为数不多发生于炎热夏季的高温型食用菌。栽培原料来源广,管理也比较粗放,生物学效率80%~100%。我办从山东引进菌种,在武夷山进行试验示范,现将试验小结如下:1配 方 杂木屑49%,棉子壳29%,麸皮或玉米粉20%、糖和碳酸钙各1%,料水比为1:1.3。2 我培袋制作 制作菌袋和聚丙烯塑料袋 15cm ×30cm,每袋装湿料0.5~0.6kg。制作及接种按常规。常压灭菌 100℃保持 14小时以上,再闷 4~6小时。 栽培袋制作的最佳季节为…  相似文献   

20.
毛小伟  陈小平 《食用菌》2012,(2):22+41-22,41
对2010年底分离金针菇F21—2的各试管菌株,以上一年度保存的菌株为对照,进行出菇试验。以菌丝长势、生长量、菌袋污染率、出菇整齐度、子实体性状、产量等为指标,筛选出优质菌株,供下一年度的菌种生产及栽培使用,并提出了出菇试验一些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