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在云南.蛀害苹果、梨、桃果实的害虫主要有桃小食心虫、苹果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食蝇和桃蛀螟等,其中以梨食蝇危害最重.且分布最广.梨小食心虫和桃蛀螟次之.其它3种较轻.蛀害柑桔的害虫以柑桔大实蝇和吸果夜蛾危害最重.柑桔小实蝇次之.果实被蛀后.里面全是虫屎.不能食用.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常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2.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寻求适时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梨小食心虫性诱测报及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秦安1a发生3-4代,主要为害桃新梢和桃果实及梨果实,在成虫高峰期过后4~6d及时喷药,能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梨小食心虫成为果树主要害虫且种群呈上升趋势,在一些桃、梨、苹果、杏等混栽区尤为猖獗,严重影响果品产业的发展。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农业开发区李园、桃园和苹果园中的梨小食心虫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消长动态、种群密度及对果实的危害程度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梨小食心虫在克拉玛依地区5~8月主要有4个发生高峰,发生时种群密度最大的是李园,其次为苹果园和蟠桃园;对果实危害最严重的是李果实,其次为蟠桃,基本不危害苹果;不同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为粘式诱捕器1号粘式诱捕器2号瓶装诱捕器。  相似文献   

4.
在兰州地区梨桃、梨苹果混植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系统监测了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发生动态,并调查了梨小食心虫桃寄主的折梢率变化动态及其在不同寄主果树的产卵位置、数量、蛀果率。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在兰州地区1 a发生5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混植园内梨小食心虫周年发生时序依次为梨、桃、苹果。桃折梢率自5月开始逐渐上升,7月中旬达到极值后开始下降。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果实的产卵位置,桃果实以胴部最佳,柄洼次之,萼洼最差;在苹果、梨果实以上胴部最佳,萼洼次之,柄洼最差。建议在兰州地区对梨小食心虫周年进行3次防治,即早春重点防治梨园、5月初重点防治桃园、8月中旬全园喷药。  相似文献   

5.
食心虫是为害光皮木瓜果实的主要害虫,在白河县木瓜产区利用性信息素诱芯进行食心虫的监测与防控研究结果表明:白河木瓜食心虫有梨小食心虫、桃心食心虫和桃蛀螟,其中梨小食心虫是最主要的食心虫,占食心虫发生量的73%.利用性诱芯进行监控和诱集,性诱芯悬挂高度为1.5m诱捕效果明显高于其他高度.在果园中每棵树上悬挂一个性诱芯,对食心虫的迷向率达到93%以上,相对防效达到82.3%,可见,利用性信息素迷向法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6.
民和县果树种类主要有苹果、梨、桃、油桃、杏、樱桃等,以混栽为主。因此食心虫发生较重,主要有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传统的防治方法导致污染环境、果实中残留有毒物质、害虫抗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苹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是为害果实的主要害虫。本文对两种害虫的为害性状、生活习性、防治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利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调查了冀东地区梨园和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并人为制造越冬场所,调查了梨小食心虫在梨树和桃树上的越冬虫态及数量。结果表明:在冀东地区梨小食心虫每年发生有5~6个高峰期,以蛹越冬。该害虫在梨树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其中4月下旬~9月上旬大量发生,世代有增加的趋势;对梨果实的为害程度有随着果实成熟度的提高而加重的趋势,虫果率为10.8%~45.6%。在桃园前期发生量大,后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尤以6~7月发生较多;梨小食心虫有转梢为害的习性,对桃梢的为害程度随时间的推进而逐渐严重,桃梢为害率达11.78%~85.2%,桃虫果率高达69%,为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梨小食心虫是苍溪县梨生产上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重、损失大。2014年到2016年,在该县100亩梨树园开展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防控梨小食心虫试验。通过连续三年的防治发现,梨园梨小食心虫的数量呈现每年下降的趋势。到第三年,悬挂60根和80根处理区域内的防治效果几乎一致。结论性信息素具有很好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作用,在预防梨小食心虫方面效果显著。结合不同处理区域内害虫数量的减少情况,以每亩设置60根的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
水果生产中,食心虫的危害主要造成落果、烂果,损失较为严重.通常是以桃小食心虫为主与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混合发生.由于食心虫是钻蛀危害,防治较为困难.防治需在田间对成虫作监控,在果实膨大期,食心虫孵化盛期用药,效果会较好.  相似文献   

11.
梨小食心虫俗称梨小,是果树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果树的新梢或果实。其为害性大,对果农造成的损失严重。在生产中,果农主要采取化学农药防治梨小,喷药次数多而防治效果不理想。并且随着化学农药长期地大量使用,导致农药残留量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蛀果类害虫,为摸清我国梨小食心虫的地理分布及化性特点,本研究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挖掘的手段,从中收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地点,建立GIS数据集,以期明确梨小食心虫化性及梨小食心虫发生与经度、纬度、海拔的关系。[方法]使用Google Earth对发生地点进行定位,获得发生地点的地理信息资料,生成GIS地理信息数据集,使用距离权重内插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预测分析梨小食心虫化性与经度、纬度、海拔的关系。[结果]构建的梨小食心虫的化性预测地图与纬度相关,在纬度分布上与等温线基本一致,随纬度降低,温度升高,梨小食心虫世代数增加;海拔也影响了梨小食心虫世代的发生,从东到西,海拔升高,温度降低,随海拔的增加梨小食心虫世代减少。[结论]这种化性是源于寄主、温度、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些因子决定了梨小食心虫空间分布,通过地统计学分析,确定了梨小食心虫在我国分布及世代的区域,明确梨小食心虫在我国的化性分布,为梨小食心虫测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梨、桃、李、杏树的大面积栽植,梨小食心虫在沿黄主要梨产区的危害逐年加重,主要危害梨、桃、李、杏等。该虫主要是若虫危害果实,造成落果严重、品质下降、贮藏期缩短、易腐烂,商品价值降低,严重影响梨、桃、李、杏的生产。1为害症状与识别梨小食心虫又叫东方果蛀蛾  相似文献   

14.
一、寄主植物的区别梨小食心虫除为害仁果类中的梨和苹果外,还为害核果类中的桃、杏、李等;苹果小食心虫主要为害仁果类,以苹果、梨、山楂等受害最重;桃小食心虫为害的果实中,以仁果类中的苹果、梨、山楂等受害最重,核果类受害较轻,枣和酸枣也可受害。二、为害症状的区别梨小食  相似文献   

15.
一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 esta Busck)是我省果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1970年以来,全省普遍发生,局部地区或果园为害严重。1977年金县友谊、大魏家、三十里堡、满家滩等公社的苹果、梨、桃的混栽园,桃树果实被害率高达10%左右,且受害时间较长,果树生产受到威胁。我所于1978~1980年,对梨小食心虫发生消长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经  相似文献   

16.
一、寄主植物的区别 梨小食心虫除为害仁果类中的梨和苹果外,还为害核果类中的桃、杏、李等;苹果小食心虫主要为害仁果类,以苹果、梨、山楂等受害最重;桃小食心虫为害的果实中,以仁果类中的苹果、梨、山楂等受害最重,核果类受害较轻,枣和酸枣也可受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梨不同品种的诱蛾量、蛀果率,发现梨小食心虫在梨不同品种间的寄生存在显著差异,黄冠梨诱蛾量最高,雪青梨果实蛀果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早红考密斯诱蛾量明显少于其他品种,未发现被害果实。  相似文献   

18.
满红 《北京农业》2011,(22):29-30
<正>夏季(6-8月)1防治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6月份梨大食心虫有的幼虫蛀果为害,有的已在果内化蛹。可根据被害状及时摘除虫果,成虫盛期后5~7天树上用药,可用50%  相似文献   

19.
伊犁河谷果树食心虫发生种类及消长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防治伊犁河谷果树食心虫,分别在苹果园、桃园利用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桃小食心虫、桃蛀螟雄成虫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伊犁果园食心虫优势种群是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李小食心虫一年发生3代,苹果蠹蛾一年发生3代。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有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果树食心虫区域分布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果区的食心虫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蛀果蛾、桃蛀螟。苹果、梨、李、杏均是寄主。近些年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发生量有所上升,蛀果蛾、桃蛀螟成为黑龙江省新的蛀果害虫。苹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蛀果蛾第1~2代成虫高峰期重叠,重点防治这两个时期的幼虫,可大大降低下几代的发生数量。农业防治要加强田间杂草管理,保持地面干净。果园内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是较好的物理防治法。药剂防治首选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替代溴氯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防治食心虫时要注意确定杀虫的最佳时间,及时进行药效试验及检查,喷药需全面均匀,对症下药,用药要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