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2.
以2005~2011年沪深两市A股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保护、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间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按照投资者保护程度的高低对样本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48%时,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组,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48%时,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组,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现金持有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OLS与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大股东通过操纵重大信息披露在股份减持过程中的隧道行为。得出了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但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减持前披露“利好”消息、减持后披露“利空”消息的概率高;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较高;公司估值(托宾值)越高,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也越大;被减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总资产收益率(ROA)对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运用2003~2008年我国所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大股东控制视角出发,重点关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实际控制人性质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对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正相关,实际控制人为国有的比非国有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高;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由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实际控制人性质对公司现金持有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申镇 《中国农垦》2005,(8):37-38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带来的最大好处不是减持套现,而是改变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机制。目前市场过度监管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股东和小股东利益不一致,流通股股东关心股市不关心经营,大股东关心经营而不关心股市,二者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资本市场没有对大股东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好人和坏人无法分清。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和小股东持有的股份  相似文献   

6.
本文实证分析了股权集中度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前三大股东持股数量、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和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贡献力度最大;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数量和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以1999-2014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量资金占用、股价暴跌风险对信息透明度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程度越高,越容易给公司股价带来暴跌风险;股价发生暴跌后管理层采取相应策略改善形象,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鉴此,投资者应利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股价暴跌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投资套利组合;同时监管者需加强对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信息透明度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8.
大股东利益输送理论及方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培 《甘肃农业》2006,(11):195
本文从Johnson,La porta,Lopez-de-silames,Shleifer(2000)的利益输送观点出发,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出结论,即在我国,由于股权集中且大股东所持股份为非流通股,因此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现金股利、关联交易、资金占用、股权融资等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资源,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陈鸣初 《百姓》2006,(3):14-16
“欠债还钱”恐怕是连3岁小孩都懂的道理,可许多被大股东巨额占款的上市公司就是解不开这个结。去年年末,针对这一股市顽疾的“清欠行动”悄然启动。狗年新春刚过,这一行动演变成了中国股市愈来愈猛烈的“风暴”。“清欠”成中国股市关键词大股东占款问题堪称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老话题。长期以来,一些大股东凭借着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将上市公司当成了“提款机”,通过种种手段将上市公司募集来的资金或经营所得据为己有,直至上市公司沦为空壳。还有一些非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利用上市公司重组之机,借壳或者买壳上市,控制上市…  相似文献   

10.
<正>在江苏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化肥产业是公司两大股东红太阳集团和香港长江生命科技集团的边缘产业。而发展至今,化肥产业已经成为两大股东的核心产业。以红太阳集团为例,肥料的盈利占集团全年销售额的40%,在集团2013年和"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化肥产业是集团的主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