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多年来的农机工作实践和耳闻目睹,很多地方的农机手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心态,隐伏和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故,严重威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机手的警醒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夜。上海     
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罗马和米兰,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华盛顿和纽约,……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双城记都在上演,还包括北京和上海。双城不是狄更斯笔下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和伦敦,而是单指两个城市,和城市的两种风格以及人们的两种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大白菜和芥菜栽培过程中施用两种叶面肥和化肥,并以不施肥做对照.同时对试验土壤分别用土壤虫菌通杀剂和竹醋液处理.探讨不同肥料处理和土壤处理对大白菜和芥菜产量和病虫害防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引起大白菜和芥菜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不施肥区差异显著;而使用叶面肥大白菜和芥菜的病害和虫害株数都明显少于使用化肥和不施肥区,且差异显著(芥菜的病害受天气影响除外).不同土壤处理引起的大白菜和芥菜产量及病虫害差异不显著.可见,叶面肥的施用能保证大白菜和芥菜的产量,减少病虫害,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而提高作物品质.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关系,总结四川成都、广东佛山和江苏江阴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例和经验,以期对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和生物炭通过协同作用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低碳、绿色修复,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多功能复合菌和鸡粪生物炭对镍(Ni)和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和共同作用下复合菌和不同粒径生物炭均能不同程度地固定土壤中的Ni和Cd,减轻Ni和Cd的毒害并降低玉米幼苗对Ni和Cd的吸收,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丰富度与物种多样性,其中复合菌和粒径较小的微米生物炭(1.6~55.8 μm)联合修复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复合菌和微米生物炭联合修复下根际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Ni和Cd的含量分别升高了59.9%和68.4%,有效态Ni和Cd的含量降低了66.5%和53.8%,促进了盆栽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抗氧化能力,使玉米根部的Ni和Cd含量分别降低了49.3%和41.9%,地上部的Ni和Cd含量分别降低了69.4%和53.0%,降低了Ni和Cd在叶片细胞器中的占比,并以低毒形态存在;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OTU数目显著增加,优势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微生物和生物炭具有协同修复效应,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0,(5):27-28
中国农业的发展仍然高度依赖资源和环境,资源和环境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计持续提供着直接和基本的物质基础;农村资源和环境日益严重的被自然和人为破坏,资源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使农村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显示,中国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  相似文献   

7.
硫酸锰浸种对苦荞种子活力及芽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酸锰浸种对苦荞种子萌发、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硫酸锰浸种可以提高苦荞种子的活力指数和种子相关酶的活性,对苦荞芽菜的生长有促进效应,可以提高苦荞芽菜的产量、维生素C和总黄酮的含量,其中0.05%的硫酸锰浸种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苦荞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12%、15%和50%,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11%和5%;苦荞芽菜产量、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18%、26%和14%。0.1%的硫酸锰浸种对苦荞种子萌发和相关酶活性具有抑制效应,对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小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逐渐增多,所以学习和掌握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的一般知识,学会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常见故障的应急修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分别按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在枸杞上喷施吡虫啉和毒死蜱,喷药后定期采集果实,检测两种杀虫剂在果实中的残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毒死蜱在鲜果中的残留变化与指数方程和修正指数方程吻合度较高。从决定系数和F值判断,修正指数方程能够更好地反映两种杀虫剂在果实中的消解规律。由修正指数方程推算,吡虫啉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下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9和4.3 d,毒死蜱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下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4和1.1 d,安全间隔期(PHI)分别为7.6和12.1 d;按照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施用毒死蜱。将吡虫啉和毒死蜱的现行最高残留限量(MRL)引入相应的修正指数方程,计算结果表明,按照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施用吡虫啉的田块,果实采收的PHI分别为2.9和4.8 d。  相似文献   

10.
浅议贺州市农业招商引资与农产品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2002年以来贺州市农业招商引资和农产品出口现状、农业招商引资和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分析贺州市农业招商引资和农产品出口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明确不同质地土壤(砂壤、中壤、重壤)玉米生育期间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池栽方式,以掖单22为材料,研究不同质地土壤的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玉米播种前,砂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重壤中最少;重壤中的酶活性最高,砂壤最低。3种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呈抛物线,吐丝期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吐丝期,3种质地土壤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中壤最多,重壤最少;5种酶活性均表现为中壤最大,砂壤最小。成熟期,玉米根际土壤细菌与放线菌表现为中壤中数量最多,重壤最少,真菌则表现为中壤最多,砂壤最少; 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重壤最高,砂壤最低,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表现为中壤中活性最高,砂壤最低。【结论】玉米根际生物活性受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和土壤质地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贵州省境内人工干扰较少的都柳江为研究对象,对急流-深潭-沙(砾)滩系统中底质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都柳江不同河段底质中酶活性的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过氧化氢酶活性沙(砾)滩〉急流〉深潭,磷酸酶和脲酶活性都是深潭〉急流〉沙(砾)滩,脱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在急流—深潭—沙(砾)滩系统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在深潭和急流中的最大值都在下游,沙(砾)滩的最大值在中游,磷酸酶活性的最大值均在上游,而脱氢酶活性在深潭和急流的最大值都在中游,在沙(砾)滩中的最大值在下游。(2)都柳江的河道形态结构因子与深潭中底质酶活性有一定关系,而与急流和沙(砾)滩中底质酶活性的关系不明显。(3)急流和深潭中的氮素水平与底质中的酶活性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与脲酶活性的关系尤为突出;磷素水平与底质中酶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电导率和COD与底质酶活性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溶解氧与急流中的过氧化氢酶有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河道生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10年山城冷冻害的极端性气候特征及对花木的危害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山城北碚1951~2010年旬平均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资料及2008~2010年黄桷兰的侯生长状况与物候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该地区2010年冷冻害在温度与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极端性以及2010年极端性冷冻害对花木的危害。[结果]2010年冬季冷冻害是山城近60年来连续持续低温时间最长、持续时段内平均温度最低和对花木生长与越冬危害最严重的极端冷冻害,使山城北碚地区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花木受影响而发生严重灾害。[结论]据此研究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可减少给花木业主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盐度跃层形成机理及盐度跃层变化规律的微观特征,对旅顺一个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表、底层盐度周年变化和四季代表日盐度昼夜垂直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池塘表层盐度变化为24.6~31.7,底层盐度变化为28.4~31.7,夏季盐度较低;7—9月、12月到翌年3月,养殖池塘表、底层存在盐度差且底层大于表层;夏季和冬季代表日池塘盐度存在昼夜和垂直变化,夏季变化幅度较大;夏季-120 cm以下和冬季-60 cm以下水层无昼夜变化。研究表明,刺参养殖池塘上层盐度波动较大,下层基本上稳定。  相似文献   

15.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非洲紫罗兰红色、白色和蓝色叶片与花瓣中Na、Mg、K、Ca、Fe和Cu六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实验回收率为98.36%~103.13%,相关系数为0.9929至O.9997。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花色品种中,Ca与Fe在叶片中的含量多于花瓣;而Cu则相反,在叶片中的含量低于花瓣;Na在白色和红色...  相似文献   

16.
广西发展稻田、桑田晚秋和宿根蔗地早春马铃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和市场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发展稻田、桑田晚秋及宿根蔗地早春马铃薯的可行性,提出要科学配置已有资源,合理安排各地空闲稻田、桑田晚秋和冬种马铃薯以及宿根越冬甘蔗地早春马铃薯的种植与布局,形成一个符合广西实际的、合理的、不与其他粮食和经济作物争地的马铃薯种植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人工林的选择、防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吉安市与鹰潭市的疏草荒地、人工林、天然林地的不同深度采集土样,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天然林地0~10cm土层的细菌数低于10~20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种类减少,且与土壤养分变化显著相关。同一深度下,天然林的微生物菌落和数量比人工林的多。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微生物数量都与疏草荒地存在显著差异;吉安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细菌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鹰潭的存在显著差异;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真菌数量不存在差异;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放线菌有显著差异。[结论]天然林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类最多,然后是人工林、疏草荒地。天然林土壤肥力高于人工林,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草莓体内氮磷钾分配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草莓“宝交早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开花结果前期氮磷钾含量均维持较高水平,4月25日(开花期)后氮磷钾含量开始降低;植株磷含量5月13日前,维持低磷不水平,以后呈缺乏状态。氮在各器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实、茎和根,根和茎氮含量一直呈降低趋势,叶片和果实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13日(结果期)后,果实中氮和降低。磷在各器官含量由高低到依次为果实、叶片、茎和根,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南沙渚碧岛和永暑岛的维管植物的情况,笔者于2019年8月对南沙渚碧岛和永暑岛的植物种类、生长情况和来源类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南沙渚碧岛和永暑岛上共有维管植物有48科145属176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渚碧岛有45科131属156种,永暑岛有41科94属105种,与2012年的调查记录比较,植物数量和植物多样性均有大量增加。根据西沙群岛植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来源类型,结合2018年调查美济岛的情况,提出合适南沙岛礁植物的引种策略,为保持岛礁植物群落生态平衡、绿化美化南海岛礁促进军民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独山草种场"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2012年季节性放牧强度处理下草地植被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度变化上,各放牧处理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在盖度变化上,从春、夏、秋3季利用上可以看出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季中牧优于其他3种方式;春、夏季4种利用方式在密度变化上差异性不显著(P〉0.05),秋季由于干旱问题,春季重牧+夏季中牧+秋季重牧和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中牧利用方式草地群落密度高于其他2种方式(P〈0.05);地上生物量变化方面,春季中牧+夏季重牧+秋季中牧和春季中牧+夏季中牧+秋季中牧利用方式在草地群落地生物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