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微波螯合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在不同复合氨基酸与锌的配位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及反应pH条件下人工养殖鲟鱼皮复合氨基酸螯合锌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螯合的最佳工艺为:反应体系pH为8,微波功率为340W,微波时间为10min,氨基酸与七水硫酸锌配位比为2:1,在此条件下复合氨基酸螯合锌产量为0.6172g,螯合率达68.72%。同时,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锌进行了红外表征及紫外吸收测定,发现复合氨基酸螯合锌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15nm。  相似文献   

2.
饲料用复合氨基酸螯合锌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桂生  沈国新  黄华 《饲料工业》2005,26(16):48-50
利用饲料级豆粕通过硫酸水解来获得复合氨基酸,与硫酸锌反应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锌,作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通过pH值滴定曲线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锌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在pH值7.1,游离氨基酸总量与锌摩尔比为2:1时,螯合率可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3.
微波固相法合成蛋氨酸螯合铬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蛋氨酸和六水氯化铬为原料,研究微波固相法合成氨基酸螯合铬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配体摩尔比3:1,微波功率600w,微波辐射时间150s,引发水剂量20mL,此条件下产率可达到56.7%。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认所制的产品为络合盐。试验结果表明螯合率为82.1%,产品纯度为91%,其中蛋氨酸含量为86.63%,Cr含量为11.50%。在水溶液中蛋氨酸螯合铬比较稳定;在生理条件下,产品溶解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蚯蚓水解液中含有小肽和氨基酸超过80 %,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超过50 %,与ZnSO4、CuSO4和MnSO4等微量元素进行螯合反应,在不同的pH条件下螯合率均超过80 %,因此,蚯蚓是制备复合氨基酸小肽螯合微量元素最理想的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钟国清 《饲料工业》2004,25(1):47-49
以氨基酸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通过调节pH值并加热使金属离子与氨基酸螯合,利用有机溶剂沉淀分离法制备了甘氨酸铜、甘氨酸锌、赖氨酸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为:投料摩尔比2∶1、pH值6.5、反应温度70~80℃和反应时间1h。并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螯合物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氨基酸螯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复合氨基酸螯合Fe、Cu、Mn、Zn对异育银鲫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L9(34),添加复合氨基酸螯合Fe、Cu、Mn、Zn4种微量元素,配制9种试验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当年鱼种,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复合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中,螯合Fe对粘液LSZ酶活力影响最大,螯合Cu对血清LSZ、血清CuZnSOD、血清GPT、肝脏GPT和血红蛋白的影响最大,螯合Mn对血清T-SOD、粘液T-SOD、肝脏T-SOD和肝脏CuZnSOD酶活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微波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柏林  周民杰 《饲料工业》2006,27(16):52-53
以鸡羽毛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水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羽毛微波水解的主要因素为固液比和硫酸浓度,而水解时间与微波功率变化影响较小。试验确定的微波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优化条件为:固液比1:5、水解时间3h、硫酸浓度3mol/l、微波功率500W。微波水解法与传统水解法相比,具有水解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壳聚糖(CS)与Zn(Ⅱ)离子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螯合时间、Zn(Ⅱ)起始浓度、反应物的质量比、反应液的pH值进行优化,以螯合率为考察指标,并通过红外光谱对螯合物的组成进行表征,选择最优螯合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与Zn(Ⅱ)的最佳螯合工艺为:Zn(Ⅱ)的起始浓度5mg/ml、pH值4.0、壳聚糖与Zn(Ⅱ)的比值5:1、螯合6h。红外光谱研究显示,CS与Zn(Ⅱ)发生了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为了探讨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添加到饲料中对小鼠生长发育和吸收利用的情况,比较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补钙效果之差别。通过测定30只20日龄小鼠的增重、饲料利用率、血清钙磷含量、饲料中钙磷吸收率和存留率、股骨矿物质含量测定的比较。试验显示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这两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间,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组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钙的补钙效果优于纯钙。  相似文献   

10.
以鸡羽毛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微波水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固液比、水解时间、硫酸浓度和微波功率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水解时间3h、硫酸浓度3mol/L、微波功率500W。在此条件下,与传统水解法相比,微波水解法具有水解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研究可能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5个因素: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为6min、微波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5.168mg/g。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辅助提取茄子根中总黄酮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烘干茄子根为原料,以茄子根中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茄子根中总黄酮。选取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为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微波时间为4min、微波温度为60℃、微波功率为300W、料液比1∶20(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茄子根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652%。  相似文献   

13.
白三叶叶蛋白提取及纯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探讨了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和纯化方法。对白三叶叶蛋白提取中加热时间、温度、pH值、料液比、酸的种类等单因素以及纯化试剂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为加热时间9 min,温度90 ℃,pH值 4.0,料液比1∶2,沉淀的酸为硝酸。对加热时间、加热温度、pH值和料液比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发现影响叶蛋白提取因素为p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热时间9 min,温度80 ℃,pH值4.0,料液比1∶2。对叶蛋白纯化结果表明,纯化剂对叶蛋白纯度的影响依次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但各种纯化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朱远平 《饲料工业》2007,28(22):43-45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考察及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提取柚皮黄酮的最适提取条件:微波辐射功率638W,辐射时间6min,乙醇浓度70%,固液比1:4。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柚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芦丁为参照品,测定波长为258nm,吸光度与芦丁浓度的线性范围在1.0~30цg/ml,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样品提取后不经分离可直接测定黄酮含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Intravenous lead administration to dogs produced an acute syndrome of lead intoxication charcterized by depression, vomiting, anorexia and weight loss. The effect of chelation therapy with calcium disodium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ate, penicillamine or both was determined by serially monitoring changes in blood lead and urine 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Following therapy, blood lead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chelated dogs than non-treated lead exposed dogs on days 7 and 10. Urine 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at day 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untreated lead exposed dogs than in other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lead or urine 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between lead intoxicated dogs which underwent the indicated chelation therapy protocols. There was, however, a trend for higher urinary 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excretion in those intoxicated dogs undergoing calcium disodium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ate therapy as opposed to those undergoing penicilamine therap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lead and urinary 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previous to lead exposure. However, after lead exposu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present at days 4, 7, 10 and 14. Certain lead exposed dogs following chelation therapy were noted to have normal blood lead levels but elevated urinary 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suggesting that blood lead does not always correlate with metabolic effects of lead in the body. Urinary delta-aminolevulinic acid was therefore recommended as an additional laboratory parameter which improved assessment of lead exposure in dogs, particularly in determining adequacy of chelation therapy.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提取苜蓿黄酮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充分利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的黄酮类物质,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分别对影响其黄酮提取量的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的互作效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微波功率和其它因素影响较小;微波提取苜蓿黄酮的最佳工艺为:40%乙醇浓度,1:30固液比,微波500 W功率下作用60s;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量的理论值为4.92mg/g,接近于实际测定值4.88mg/g。  相似文献   

17.
李凤玲  郭长华 《草业科学》2009,26(7):110-114
研究测定了杂交枸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叶粉的粗蛋白、粗纤维、钙、磷等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17种氨基酸组分。并运用必需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评价枸树叶粉蛋白质营养价值。用模糊最优局势决策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杂交枸树叶粉的粗蛋白和17种氨基酸含量分别是23.62%和20.95%,属于蛋白质饲料;必需氨基酸/氨基酸(E/T)为 0.44,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N)为0.80,高于FAO/WHO提出的E/T 应为0.40、E/N应在 0.6以上的参考蛋白模式;氨基酸分是50,低于四倍体刺槐叶粉、松针粉、苜蓿草粉;必需氨基酸指数95.24,与上述饲料比较接近。模糊最优局势决策分析结果是,杂交枸树叶粉饲用价值高于苜蓿草粉和松针粉,低于四倍体刺槐叶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通过二氧化硅的三维网状结构对十四醇、溴甲酚紫和硼酸进行有效包裹制备出热敏变色储能复合材料,并使用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参数,例如酯水摩尔比、复合物用量、pH值、反应温度以及陈化温度等进行分析,最后使复合材料通过浸轧烘的方式整理到蚕丝织物上。结果表明,材料用量对复合材料变色和储能性能的影响最大,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物加入量为14g,酯水摩尔比为1∶7,pH为3,反应温度为60℃,陈化温度为80℃。经过整理后的蚕丝织物具有较好的热敏变色和相变储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