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为明确富硒小麦生产中土壤天然富硒与外源施硒的差异及其机制,于山西省晋中市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基地开展盆栽试验,研究天然富硒土壤、施硒土壤和缺硒土壤对小麦籽粒硒积累、植株物质积累及产量影响的差异,为富硒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较缺硒土壤,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28μg/kg,其有机硒占比为81%,籽粒硒强化指数达35%;富硒土壤显著提高籽粒硒含量,达176μg/kg,有机硒占比为83%,籽粒硒强化指数达27%。较缺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可显著提高越冬-拔节、拔节-孕穗两阶段物质积累量,提高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对籽粒贡献率达31%,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施硒土壤和富硒土壤均可提高千粒重4%~8%,增产3.15%~4.16%,富硒土壤高于施硒土壤。总之,富硒土壤和施硒土壤籽粒硒含量均达到富硒小麦生产标准,且富硒土壤更有利于籽粒有机硒积累及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盛荚期喷施不同用量的亚硒酸钠,共5个处理(CK(清水):0 g/hm2,C1:30 g/hm2,C2: 60 g/hm2,C3: 90 g/hm2,C4: 120 g/hm2),副区为8个大豆品种。分析8个大豆品种在喷施5种用量亚硒酸钠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达到富硒水平,在CK处理中,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大豆标准,需要额外喷施硒肥。随着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8个大豆品种籽粒中硒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随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C1~C4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提高了571.186 %~2 489.831%。亚硒酸钠用量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大于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用量(X)与每种用量下8个大豆籽粒硒含量均值(Y -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均=0.012X+0.003,r =0.986,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该方程,当大豆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大豆标准(0.1~1 mg/kg),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范围为8.08~83.08 g/hm2。分析喷施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回归方程发现,郑9525的回归方程斜率最大,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97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强;齐黄34斜率最小,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小值1.133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弱。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大豆品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大于亚硒酸钠用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利用富硒土壤和硒肥生产富硒玉米的可行性,为生产富硒玉米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的样点,分别取土壤和当年生长玉米籽粒样品,测定土壤和玉米籽粒含硒量,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同时,进行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研究硒肥对玉米籽粒含硒量的影响.[结果]玉米含硒量和聚硒系数均与土壤含硒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除高硒土壤外,玉米聚硒系数很低,其含硒量难以达到富硒标准;而叶面喷施硒肥可使玉米籽粒含硒量增加到8倍以上.[结论]在一般富硒土壤上难以生产出富硒玉米,而叶面喷施硒肥是生产富硒玉米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叶面喷施外源硒在绿色优质小麦生产中的简化高效应用技术及可行性,为绿色优质富硒或高硒功能小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审优质小麦品种郑麦7698和单一亚硒酸钠、复配亚硒酸钠2种外源硒为研究对象,在符合绿色生产条件的土壤下开展不同喷施时期、喷施量和次数的试验研究。[结果]在小麦抽穗期、始花第5天或始花第15天,叶面喷施1次适量的外源硒可获得籽粒硒含量均值为0.13~0.47 mg·kg-1的富硒小麦;喷施2次适量的外源硒可获得籽粒硒含量均值多为0.57~0.91 mg·kg-1的高硒小麦;小麦始花第15天叶面喷施外源硒获得的籽粒硒含量较高,施用复配亚硒酸钠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亚硒酸钠;富硒和高硒小麦没有改变品种原有的品质特性,其绿色指标合格;籽粒中硒代蛋氨酸占总硒含量的73.68%~96.15%。[结论]叶面喷施适量外源硒可以获得绿色优质富硒或高硒的小麦,发展绿色优质富硒或高硒功能小麦安全且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种类硒肥对小麦富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中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中麦175’为材料,在开花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硒肥(无机硒肥、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形成、籽粒硒积累、硒强化指数等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叶面喷施硒肥较不喷硒植株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显著提高,达5.7%~10%,且以喷施有机硒肥最高;成熟期各器官硒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提高,籽粒中硒含量达236~275μg/kg,均达到富硒稻谷标准。喷施有机硒肥较纳米硒肥和无机硒肥成熟期茎、颖壳+穗轴及籽粒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提高,叶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中硒代蛋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硒酸盐降低。此外,喷施纳米硒肥和有机硒肥植株和籽粒硒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喷施无机硒肥,且籽粒及籽粒有机态硒强化指数均以喷施有机硒肥显著最高。综上所述,小麦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有利于通过提高千粒重提高产量,有利于促进植株中硒素向到籽粒中运转,有利于减少籽粒中无机态硒积累,促进有机态硒积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于2017—2018年在天然富硒区山西省洪洞县马三村开展大田试验,以黑小麦为供试材料,依据研究区域黑小麦的籽粒硒含量范围,研究增补硒肥(开花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3个品种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富硒区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在159~175μg/kg之间,但仅达富硒标准的最低水平(150~300μg/kg)。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后,黑小麦成熟期各营养器官的硒含量、硒积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提高,茎秆硒积累量占比降低,籽粒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冀紫496’和‘临黑131’2品种籽粒硒酸盐含量降低,最终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46~258μg/kg,不超人体吸收籽粒硒含量的推荐量。富硒区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较不喷施硒肥黑小麦产量提高6%~8%,主要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总之,富硒区开花期补有机硒肥有利于促进黑小麦植株吸收积累硒元素,促进茎秆硒运转,提高籽粒硒含量,同时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土壤硒含量对小麦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和硒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普冰151’‘西农黑大穗’‘周黑麦1号’为试验材料,紫阳高硒矿粉为硒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种不同土壤硒含量,S0(0添加硒矿粉),S1、S2、S3、S4(土壤硒含量分别为4 mg·kg~(-1)、8 mg·kg~(-1)、12 mg·kg~(-1)和16 mg·kg~(-1))。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加高硒矿粉对小麦分蘖数和穗长无显著影响;但在土壤硒含量S2和S3水平下‘西农黑大穗’的株高显著提高。土壤硒含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随土壤硒含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较S0均显著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中施加高硒矿粉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S2、S3和S4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S1水平。在土壤硒含量S1和S2水平下,3个小麦材料籽粒有机硒含量均达到富硒小麦标准(GB13105-1991),S2水平为最适宜种植富硒小麦的土壤硒含量。3个小麦材料的籽粒有机硒含量在S2水平下分别为0.258mg·kg~(-1)、0.288 mg·kg~(-1)和0.273mg·kg~(-1),籽粒硒转化率分别为82.958%、84.457%和82.979%,‘西农黑大穗’在3个材料中表现最高。表明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硒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硒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高粱品种富硒能力的差异,筛选富硒能力较强的优质高粱品种,以山西省主栽的7个高粱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在高粱开花期通过叶面喷施硒肥,研究不同施硒量对高粱籽粒产量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叶面喷施外源硒能够显著提高各高粱品种籽粒硒含量,且随着喷施硒剂量的增大高粱籽粒硒含量增加;无论喷硒与否,各高粱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不喷硒条件下,7个高粱品种中以晋糯3号、晋杂22号籽粒硒含量较高,分别为0.160,0.142 mg/kg;在摄入硒的安全范围内,开花期亚硒酸钠喷施剂量以80 mg/kg最适宜,品种中晋糯3号富硒效果最好,籽粒硒含量达0.296 mg/kg,晋杂22号次之,籽粒硒含量达0.277 mg/kg,晋糯3号和晋杂2号籽粒硒含量约为对照的2倍,均达到谷物富硒标准。高粱开花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各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山西省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选择晋糯3号和晋杂22号进行富硒高粱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低硒土壤上叶面喷施亚硝酸钠 ,生产富硒绿茶 ,应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富硒绿茶中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结果表明 ,茶叶喷施亚硒酸钠有显著提高茶叶总硒含量 ,由普通绿茶的( 0 1 2 1± 0 0 30 ) μg·g- 1 提高到富硒绿茶的 ( 0 92 0± 0 892 ) μg·g- 1 ;同时发现 ,富硒绿茶的有机硒总量和百分含量都比普通茶叶显著提高 ,富硒茶叶的有机硒含量达 99%以上 ,富硒绿茶中的硒主要为有机态硒。茶叶叶面施用亚硒酸钠可能刺激了茶叶机体对外源硒的吸收和利用 ,将无机形态的硒转化为有机硒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糯玉米品种对土壤硒和外源硒的富集能力,为富硒糯玉米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个糯玉米品种同时作2种处理,一种是不作任何处理,一种是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处理,每个品种随机套袋3株,混合授粉,授粉后23 d采收鲜穗检测硒含量和养分含量。[结果]8个参试的糯玉米品种中,聚硒系数在2.4%~43.7%,以桂甜糯525、桂甜糯218、佳甜糯858 3个品种聚硒系数最高(为16.3%以上),但总体上玉米籽粒含硒量较低。在叶面喷洒外源硒肥的处理中,玉米籽粒含硒量大幅度提高,各品种硒含量在0.205~0.451 mg/kg,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增幅为5.89~78.55倍,各糯玉米品种硒含量均达到富硒食品的标准且在安全范围内。硒肥处理后各糯玉米品种的可溶性糖、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品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糯玉米在较低硒含量的土壤中聚硒能力低,在不添加外源硒的情况下,很难生产出含硒量较稳定的富硒糯玉米。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可以大幅度提高糯玉米品种籽粒硒含量,是生产富硒糯玉米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铬(Cr)的低累积小麦品种从而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生物试验研究了小麦对土壤Cr富集和转运的品种差异性。设置0(CK)、5.6 mg·kg-1(T1)和10.0 mg·kg-1(T2)3个浓度的Cr(Ⅵ)处理,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山东潮土和江西红壤中12个品种的小麦对土壤Cr的富集和转运规律。结果表明:在Cr(Ⅵ)处理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品种小麦秸秆和籽粒Cr含量在两种土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山东潮土中的小麦籽粒Cr含量是江西红壤中的1.07~2.50倍。山东潮土中,不同品种小麦秸秆Cr含量在T1和T2处理下均无显著差异,籽粒Cr含量在T2处理下除轮选988和百农AK58外,其他品种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江西红壤中,小麦秸秆Cr含量仅在扬麦20和轮选988中有显著差异(P<0.05),籽粒Cr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差异。T1和T2处理下,山东潮土和江西红壤中12个品种小麦的生物富集系数(小麦Cr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r浓度的比值)分别为0.19~1.38和0.18~2.08,Cr从秸秆到籽粒的转运系数(TF)分别为0.14~0.61和0.04~0.49。研究发现,小麦籽粒Cr含量和TF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性质对小麦籽粒Cr含量影响的贡献率最大(P<0.001),山东潮土中有效态Cr浓度更高,对小麦的生物有效性更大。研究结果表明,山农17是Cr的低累积小麦品种,百农AK58是Cr的高累积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硒提高粮食中的硒含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87~1989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低硒土壤上(土壤水溶性硒平均含量为20ugkg-1)对作物进行叶面喷硒,可使小麦、玉米和大豆籽粒的硒含量从50ugkg-1提高到200ugkg-1以上,提高幅度一般与喷硒量呈正相关,在一定条件下,施用磷肥可促进作物对硒的吸收,喷硒对作物产量影响不明显。叶面喷硒30gkg-1可使小麦、玉米和大豆籽粒中的硒含量达到人们正常营养需要量,且在安全范围内,为防治缺硒疾病提供一条安全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密穗与疏穗型小麦强、弱势籽粒淀粉积累及库强度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小麦强、弱势籽粒淀粉积累与库容量、库活性间的关系及不同穗型间的差异。【方法】以密穗型小麦品种鲁麦21、济麦20和疏穗型小麦品种山农1391、山农12为材料,对籽粒发育过程中强、弱势粒淀粉积累、胚乳细胞数目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类型小麦强势粒直、支链淀粉积累量均高于弱势粒,密穗型小麦籽粒直、支链淀粉积累量在强、弱势粒间的差异幅度高于疏穗型小麦。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淀粉积累进程表明,强势粒淀粉积累量较弱势粒高的原因是其积累启动时间较早和淀粉积累速率较高;密穗型小麦强、弱势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差异幅度较大,是造成其籽粒最终淀粉积累量在强、弱势粒间的差异幅度大于疏穗型的原因之一。小麦强势粒胚乳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弱势粒,与疏穗型小麦相比,密穗型小麦强、弱势粒胚乳细胞数目的差异幅度较大。4个小麦品种弱势粒蔗糖含量在灌浆期均高于强势粒,说明籽粒蔗糖含量即淀粉合成底物的供给并不是造成强、弱势粒淀粉积累存在差异的限制因子。小麦强势粒蔗糖合酶(S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颗粒结合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均高于弱势粒,密穗型小麦强、弱势粒上述酶活性差异幅度均较疏穗型大。【结论】小麦库容量(胚乳细胞数目)和库活性(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是制约强、弱势粒淀粉积累的主要因素。密穗型小麦强、弱势粒间的胚乳细胞数目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差异较大,这可能是造成密穗型小麦籽粒淀粉积累量在强、弱势粒间的差异幅度大于疏穗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土壤质地对冬小麦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筋力型冬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土壤质地上,池栽条件下淀粉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壤土上淀粉积累速率最大,粘土上次之,砂土上最小。不同土壤质地强筋品种淀粉积累呈不规则抛物线趋势,但差异不大;中筋品种在不同土壤质地上积累动态呈不规则抛物线,其中,在壤土上淀粉积累量最大;弱筋品种在不同土壤上淀粉积累均呈抛物线型,在壤土上淀粉积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磷效率小麦对磷的吸收及根际土壤磷组分特征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磷效率小麦根际土壤磷组分特征及磷高效小麦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素的活化利用特征,以探明磷高效小麦高效吸收利用磷素机理。【方法】在土培盆栽条件下,以小麦磷高效品种CD1158-7、省A3宜03-4和低效品种渝02321为材料,研究每kg土中施磷0、10、20和30 mg(表示为0、10、20、30 mg•kg-1)条件下其生物量、磷素积累量、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水溶性磷、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的浓度差异。【结果】不同磷效率小麦生物量、磷素积累量随着施磷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高效品种显著高于低效品种。不同施磷处理,根际土壤水溶性磷浓度均低于非根际土壤。在低磷处理(不施磷、施磷10、20 mg•kg-1)条件下,高效品种根际土壤水溶性磷出现了亏缺,而施磷量较高(施磷30 mg•kg-1)时,其根际土壤水溶性磷则出现了富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浓度为Ca10-P>O-P、Fe-P>Al-P>Ca8-P>Ca2-P,且Ca10-P浓度占无机磷总量的50%以上。不施磷、施磷10 mg•kg-1,高效品种根际土壤中Ca2-P浓度是低效品种的1.22和1.23倍、1.31和1.59倍。低效品种根际土壤Al-P浓度在不施磷处理下是高效品种1.13和1.23倍。施磷量减少,不同磷效率小麦根际土壤均表现出O-P、Fe-P的减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4种有机磷组分中,以中活性有机磷浓度最高,其次为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而活性有机磷的浓度最低。不施磷和施磷10 mg•kg-1处理,低效品种渝02321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磷浓度是高效品种CD1158-7和省A3宜03-4的2.00与1.76倍、1.68与1.63倍。【结论】磷高效小麦具有较强的磷素积累、物质生产和水溶性磷吸收能力。低磷胁迫下,磷高效品种活化吸收Al-P、Ca-P、活性有机磷能力强于低效品种。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土壤硒含量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州市不同地区的土壤硒含量、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地区表层土壤的硒含量相对较高。总硒含量的变幅为0.02~2.87 mg·kg-1,GM为0.314 mg·kg-1,有效硒的变幅为1.01~115.01μg·kg-1,GM为19.879μg·kg-1。广州地区土壤硒的空间分布呈现较大差异,富硒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沙区、番禺区南部及增城区东部。广州地区土壤硒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酸性条件下富含有机质的砂质粘土和花岗岩硒含量较高。pH、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对土壤硒的分布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Physiological studies of soybean[Glycine max(L.)Merr.]genotypes with wide differences in seed protein concentration may permit detection of important yield-related processes.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law of protein accumul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we did an experiment with three soybean cultivars which have different protein content and the similar phase in pot cul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ws of protein accumulation of three soybean cultivars are similar in the course of seeding;protein content descended in the early stage,and increased steadily in the middle period,then increased quickly in the later period.But the speed of protein accumulation in soybean seeds was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period.In addition,high-protein cultivar(Dongnong 42)and intermediate protein cultivar(Dongnong 7819)were more than those of low-protein cultivar (Dongnong 434),including nitrogen in leaf and petiole,stem and pod,peak value of nitrogen accumulation of the whol plant,value of nitrogen translocation,its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8.
硒是人体和动物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适量硒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硒的形态对硒的吸收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四川省万源市是重要的富硒地区之一,对万源市不同区域土壤硒及其形态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土壤中硒的形态特征,并对硒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今后开发硒产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万源市土壤中硒各形态的量和所占全量的比例均为残渣态〉有机态〉酸溶态〉交换态〉水溶态,有效态所占比例超过10%,部分在20%以上;不同片区土壤硒的含量和形态特征有所不同,总体上大竹河片区土壤硒的总量和有效态高于其他片区;pH值的大小与水溶态、交换态和残渣态的关系较为明显,与酸溶态的关系次之,与有机态的关系最差;除水溶态外,土壤各形态硒与土壤总硒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寻找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的最佳施磷水平,以期提高大豆籽粒维生素E的含量,改善其品质。[方法]选用黑农48(高蛋白品种)、黑农37(中间型品种)、黑农44(高油品种)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千克土壤施N和K:0各为0.033g基础上,设4个施磷处理,即每千克土壤分别施O(P,)、0.033(P2)、0.067(P3)、0.100(L)gP205,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大豆品种籽粒总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同一品种大豆R处理下其籽粒总维生素E含量显著高于P1、P2、P4处理,黑农37、黑农44、黑农483个品种大豆P1处理籽粒总维生素E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96%、16.55%、14.02%;在P2处理下,3个品种中的黑农37籽粒维生素E含量最高;在12个处理组合中黑农44的P3,处理总维生素E含量最高,3个大豆品种维生素E含量在品种间和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试验中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的维生素E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大豆籽粒的维生素E含量。  相似文献   

20.
镉污染耕地大豆安全生产模式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大豆在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上安全可行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通过低积累品种筛选,结合钝化剂施用,在镉污染安全利用区[土壤总镉含量为(0.49±0.04)mg·kg-1,pH为6.31]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中浙农6号、浙鲜9号、浙鲜12号和浙鲜19号具有镉低积累性状。将上述4个品种在镉污染严格管控区[土壤总镉含量为(1.69±0.25)mg·kg-1,pH为4.65]开展不同钝化剂施用量对大豆镉积累能力影响试验,发现1 500 kg·hm-2钝化剂施用下,4个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下降30.4%~79.0%,其中浙鲜9号、浙鲜12号籽粒镉含量降至0.13 m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0.2mg·kg-1)。3 000 kg·hm-2钝化剂施用量下大豆籽粒镉积累能力与1 500 kg·hm-2无显著差异。1 500 kg·hm-2钝化剂处理分别使浙农6号、浙鲜9号和浙鲜12号的产量提高了14.7%、16.7%、16.1%。研究表明,施用1 500 kg·hm-2钝化剂可使浙鲜9号与浙鲜12号大豆籽粒中镉含量降低至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