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茶苗假植是提高山东引种南方无性系良种茶苗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为筛选适宜山东气候条件的茶苗假植密度,以金萱茶树品种一年生扦插苗为试材,设置1株/丛(D1)、25株/丛(D2)、50株/丛(D3)、100株/丛(CK)四种假植密度进行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茶苗的根形态参数、根系活力、新梢长度、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移栽前的成活率,结果表明:(1)假植茶苗根区温度随密度增大而升高,在休眠期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而萌芽期仅D1显著低于CK。(2)茶苗新根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系数量均表现为D3D2CKD1,但D3、D2间差异不显著。此外,D3发根最早,且在休眠期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D2在萌芽期根系活力最高,但与D1、D3无显著差异。(3)茶苗成活率及新梢长度均以D2最高,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值在休眠期均为D3CKD2D1,在萌芽期却为D2D3D1CK。综合分析比较,以D2处理能保持较适宜的根区温度,根系发育较好,萌芽期根系活力最高,新梢生长快,同时光照、水分、营养胁迫较小,是较为适宜的茶苗假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后幼林生长建成差异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马尾松和木荷容器苗、裸根苗造林后幼树的生长建成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其1年生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造林3a后,对其保存率、生长量、根系特征及N、P养分质量分数等幼树生长建成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容器苗林分4年生幼树平均地径、树高及调查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35.52 mm、200.59 cm和105.59 cm,分别比裸根苗显著大31.71%、18.25%和21.13%;相对裸根苗,木荷容器苗林分生长量亦表现出较大优势,其地径和树高分别较裸根造林大4.36 mm和26.72 cm,并且调查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显著较裸根造林大19.68%和33.73%;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平均单株干质量均近等于裸根苗的2倍;容器苗林分根系发育均较相应裸根苗林分优,马尾松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主根长、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裸根苗相应指标大6.02 cm、14.30 cm和4.13条,木荷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其裸根苗幼树相应指标显著高出14.24 cm和6.75条;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幼树N、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因此,从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等相关结果看,容器苗根系的完整性保障其林分幼树根系的较好拓展和发育,利于造林初期其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容器苗造林效果不仅体现在当年的成活率高、缓苗快,造林第3年幼林的生长建成及养分吸收优势仍在。  相似文献   

3.
茶褐牛肝菌人工模拟栽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组织分离法获得茶褐牛肝菌母种,筛选母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菌丝日平均生长量0.37~0.44cm。2003年用纯培养原种接种咖啡苗、三裂叶蟛蜞菊苗根系,接种30~50d,在2株咖啡苗、1株三裂叶蟛蜞菊苗根茎部生长子实体幼蕾, 幼蕾发育为成熟子实体。2005年用纯培养原种接种192株咖啡苗根系,共生长子实体幼蕾40个,发育成熟21个。检查生长子实体的宿主树根系,纯培养原种与宿主树根系形成共生菌根,接种咖啡苗的菌根感染率及子实体生长率为6.25%~35.0%。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荔枝苗圃杂交苗的生长情况,研究了适用于荔枝选种圃的株行距.结果表明,荔枝杂交苗的生长速度不同,1年生和2年生荔枝实生苗在株高、干粗、冠幅和抽梢次数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播种1年后密度为70株/m2以上的植株表现偏密,苗圃密闭严重;播种2年后密度为53株/m2的植株也表现出严重密闭;绝大部分2年生荔枝杂交苗的冠幅为25~45 cm,根据荔枝种子大小分区规划选种圃并结合土地充分利用等因素,荔枝选种圃的合理株行距为9~16株/m2.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后幼林生长建成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马尾松和木荷容器苗、裸根苗造林后幼树的生长建成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其1年生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造林3 a后,对其保存率、生长量、根系特征及N、P养分质量分数等幼树生长建成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容器苗林分4年生幼树平均地径、树高及调查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35.52 mm、200.59 cm和105.59 cm,分别比裸根苗显著大31.71%、18.25%和21.13%;相对裸根苗,木荷容器苗林分生长量亦表现出较大优势,其地径和树高分别较裸根造林大4.36 mm和26.72 cm,并且调查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显著较裸根造林大19.68%和33.73%;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平均单株干质量均近等于裸根苗的2倍;容器苗林分根系发育均较相应裸根苗林分优,马尾松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主根长、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裸根苗相应指标大6.02 cm、14.30 cm和4.13条,木荷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其裸根苗幼树相应指标显著高出14.24 cm和6.75条;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幼树N、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因此,从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等相关结果看,容器苗根系的完整性保障其林分幼树根系的较好拓展和发育,利于造林初期其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容器苗造林效果不仅体现在当年的成活率高、缓苗快,造林第3年幼林的生长建成及养分吸收优势仍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长的关系,为该品种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四季蜜龙眼为材料,采用根窖法研究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内的生长动态,探讨根系生长与地上部新梢生长、开花和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下旬~4月下旬出现第1次根系生长高峰,第2次生长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9月中旬,根系生长活动与土温有密切关系;新梢加长在一年中也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底出现第1次生长高峰,5月上旬出现第2次生长高峰,并持续到下旬.[结论]产期调节栽培下的四季蜜龙眼新梢、果实和根系的生长有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苹果缺钙症状 1.根系表现:形成分枝短粗根群,严重时根尖端死亡。 2.枝叶表现:结果树新梢过早停止生长,幼叶卷曲,叶边缘发黄,叶中脉有坏死斑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苹果根系年周期生长动态规律及长期覆膜对其根系形态、构型性状的影响,以18年生红富士长富2号苹果树为试材,于根系3次发根高峰期采用土壤剖面法系统调查清耕(未覆膜,CK)、覆膜2 a、覆膜4 a、覆膜6 a的根系空间分布,对根系形态、构型性状进行测定,并借助根系经济谱理论量化细根生长策略,最终评价苹果细根生长效应。结果表明,根系数量、形态性状生长主要集中于果实采后至落叶的发根高峰,细根生物量占73.55%~84.85%。受树体养分周转与生态环境差异影响,春季萌芽至新梢生长前的发根高峰苹果细根采取获取型的资源获取策略;新梢停长后、果实采后至落叶的发根高峰采取资源保存型获取策略。短期覆膜(2 a)促进苹果细根生长,随覆膜年限延长,逐渐发生生态适应性改变。长期覆膜(6 a)在年生长周期后期根系的形态、构型性状均受抑制,且优先抑制细根构型性状表达。  相似文献   

9.
以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芽苗分别进行切除主根1/3、1/2、2/3处理后,将芽苗分别移栽至育苗容器中培育1个生长季,以不切根处理作为对照(CK),通过研究不同强度芽苗切根处理对红豆树苗木生长的影响,探寻最适的芽苗切根比例。结果表明:切根处理对于红豆树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积累、根系形态发育均会产生影响。切除芽苗主根2/3处理促进了红豆树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同时促进苗木生物量的积累。切根处理缩短了苗木的主根长,影响一级侧根的数量。切除芽苗主根2/3处理的苗木根构型较好,其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等根系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红豆树芽苗切除主根2/3处理为最佳切根比例,苗木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明确城市排水污泥作为有机土壤改良剂在苗圃扦插育苗过程中的应用潜力,研究不同污泥施用量对竹柳和欧美107杨嫩枝扦插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方法  在平原沙地苗圃中,以竹柳和欧美107杨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条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 kg/m2(T1)、6 kg/m2(T2)和9 kg/m2(T3)3个污泥施用量梯度,以不施污泥为对照(CK),在扦插前测定各处理土壤密度和孔隙度,在扦插后35 d统计各处理扦插苗成活株数,在扦插后35、50、65、80 d观测各处理扦插苗新梢长度和新梢基径的变化,并在生长末期进行取样,测定各处理扦插苗生物量参数、根系各形态参数以及叶片养分含量。  结果  不同污泥施用量均能够降低土壤密度、增大土壤孔隙度。对于竹柳而言,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测试时间其扦插苗新梢长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T1处理对其新梢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显著高于CK;T1处理下竹柳扦插苗生物量参数、根系各形态参数、叶片全碳(C)含量和碳氮比(C/N)均高于CK,并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处理间竹柳扦插苗成活率没有明显差异。对于欧美107杨而言,T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其扦插苗成活率以及根系生物量参数;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其扦插苗的新梢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均在T2处理达到最大值;其扦插苗叶片C、全氮(N)含量和C/N在施用污泥后均有所增加,以T3处理效果最佳。生物量参数和根系形态参数关系密切,总生物量与地上、根系生物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三者与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亦分别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  城市排水污泥的适量施用,有利于两树种嫩枝扦插苗的生长及其叶片对部分养分元素的吸收,其中3 kg/m2污泥施用量对竹柳扦插苗的促进效果最好,欧美107杨扦插苗能够适应较高污泥添加量的土壤环境,在污泥施用量为6 ~ 9 kg/m2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苹果大小年树生育规律与优质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1972~2000年对苹果生育规律之探索和对国光苹果大小年树连续5年的系统研究,探明了苹果树根系和地上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小年树年周期内根系与新梢各有3次生长高峰,二者呈交互生长;大年树有2次根生长高峰和1~2次新梢生长高峰,根系与春梢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衰弱树有2次新梢生长高峰和1次根生长高峰,春季和秋季根系生长高峰消失。大年树和小年树春季根系生长高峰期与盛花期和营养枝全枝叶面积的生长高峰期一致。小年树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在新梢生长高峰前出现养分亏缺,新梢生长高峰期新根日生长量降至低谷,同时新梢第8,9节出现小叶,是营养转换期开始的标志。大年树贮藏营养充足,春季新根生长旺盛,在新梢生长高峰期第7~10节出现最大叶片,明显地促进了枝叶生长和幼果细胞分裂。在新梢停止生长或缓慢生长阶段,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潮时花芽开始分化,10d左右达花芽分化高峰。大年树结果期明显地抑制了根系和新梢生长及花芽分化,使翌年成为小年。早秋施基肥对促进第三次根系生长高潮及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至关重要。早期疏花疏果,调节果实适宜负载量是苹果优质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Surface temperatures of perennial plants in the Sonoran Desert of California ranged from 20 degrees C above air temperature to over 18 degrees C below air temperature during rapid growth periods following rain. Desert cactus with large photosynthetic stem surfaces ha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s and lowest transpiration rates. Perennial plants with relatively small leaves had moderate transpiration rates and leaf temperatures close to air temperature. Desert perennials with relatively large leaves had leaf temperatures well below air temperature along with the greatest accompanying transpiration rates of over 20 micrograms per square centimeter per second, but also had correspondingly low temperatures for maximum photosynthesis. The low leaf temperatures measured for these large-leafed species are an exception to the more common pattern for desert plants whereby a smaller leaf size prevents overheating and leads to reductions in transpiration and increased water-use efficiency. The contribution of a larger leaf size to a lower leaf temperature, and thus higher rate of photosynthesis for these large-leafed species, may represent an adaptive pattern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for desert pla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材料间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并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株高、分蘖的影响,探析植物激素在突变体形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方法】以T-DNA插入引起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CA648)及对照中花11(ZH11)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三叶期、五叶期、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的根、假茎(或茎)、叶中的赤霉素(GA1,GA4)、生长素(IAA)、玉米素(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CA648与ZH11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比较分析;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拔节孕穗期根、基部、茎秆及叶片中的IAA、Z及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并进行根、茎、叶等不同器官中IAA与Z+ZR含量间的比值差异分析;在CA648与ZH11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IAA、Z及多效唑处理后统计株高、分蘖的变化特性,并比较分析CA648与ZH11对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反应敏感性差异。【结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CA648与ZH11的不同器官中的植物激素存在不同变化趋势。GA1+4含量变化情况为在三叶期和五叶期的叶片中两者相差不大,而根和假茎中的含量则是CA648高于ZH11;从五叶期至拔节期,随着生育期延长,ZH11的假茎和根中GA1+4含量升高而叶片中含量降低,但CA648却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假茎和根中的GA1+4含量降低但叶片中含量却升高。IAA含量变化情况为五叶期、分蘖盛期时CA648叶片中的IAA含量低于ZH11,而假茎中的IAA含量却高于ZH11;拔节期时,CA648的根、茎、叶中IAA含量均与ZH11对应器官中的IAA含量相差不大。Z、ZR含量变化情况为三叶期CA648的根与假茎中的Z含量都低于ZH11;在拔节期,分蘖部位的基部和茎中的Z+ZR含量为CA648高于ZH11,而叶片中的Z+ZR含量却是CA648略低于ZH11。ABA含量变化情况为在三叶期、五叶期时CA648的ABA含量高于ZH11,而拔节期却显著低于ZH11。IAA与Z+ZR的比值情况为在顶叶、茎秆中是CA648大于ZH11,而在基部和根中则是CA648中的比值小于ZH11。不同浓度GA3、IAA、Z和多效唑喷施处理表明CA648的株高易受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与喷水对照相比,喷施GA3、IAA、Z均能增加CA648的株高,其敏感性依次为GA3处理>IAA处理>Z处理;喷施多效唑后CA648与ZH11的株高均明显降低;虽然CA648与ZH11的株高均受GA3、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但CA648更敏感,当喷施的GA3浓度≥288 µmol•L-1时,CA648的株高能够达到或超过ZH11的株高;与株高易受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不同,CA648的多分蘖特性几乎不受长调节剂处理的影响,无论是否喷施生长调节剂,CA648的分蘖数均远远多于ZH11。【结论】与对照相比,CA648体内的GA1、GA4、IAA、Z、ZR含量及其IAA与Z+ZR的比值有利于矮秆多分蘖性状的形成,即植物激素含量与比例能够反映CA648的生理特性;生长调节剂对CA648的分蘖与株高具有不同调控效果,喷施GA3、IAA、Z和多效唑能够显著改变株高,但其多分蘖特性不受株高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质条件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拟实验,对不同基质条件下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营养盐较丰富的湖泥中,苦草的生物量、分株数量和匍匐茎总长度等指标显著大于粘土和沙土,也显著大于营养盐和有机质更高的河泥;(2)沙土中生长的苦草根系纤细,根系直径显著小于其他3种基质类型上的苦草;(3)河泥和沙土上生长的苦草叶绿素含量显著地低于湖泥和粘土上的苦草.因此,基质条件对苦草的生长和形态有较大的影响,苦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肥沃的基质条件,但当N、P、有机质含量过高时,苦草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5.
嫁接西瓜生长动态及伤流液营养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嫁接西瓜和自根西瓜生长动态,根系伤流量及伤流液中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西瓜根系发育早,生长速度快,根冠比高,根系伤流量显著增加,伤流液中NO^-3-N,P,Ca,Mg,S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西瓜特别是NO^-3-N,伸蔓期和开花期分别比自根植株高105.0%和93.7%。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不同钾素水平,在打顶后夹吸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植株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节距、根体积、根鲜重、倒二叶叶面积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BR和GA3的影响最大,但对烟草植株有效叶片数没有显著的影响。较高的钾素水平对烟草植株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节距、根体积、倒二叶叶面积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能够显著增加根鲜重。  相似文献   

17.
陆生型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空心莲子草茎段扦插,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茎段一个节上在早期主要产生不定根,其后根数量逐步减少,生长到56 d后,其数量基本保持在2~4条。根的长度逐步增加,出现两次峰值,分别在63 d和98 d(P<0.01)。根直径生长出现3次生长高峰,分别是28 d(根直径0.142 cm)5、6 d(根直径0.256 cm)、98 d(根直径0.384 cm)。根的干重在77 d后快速增加。根直径与主枝长度、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情况,可把陆生型空心莲子草根的生长划分为大致3个时期,即膨大前期(<28 d)、膨大期(28~84 d)、膨大后期(84~105 d),这为选择合理的喷药时期来防控空心莲子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彤  张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96-10799,10805
[目的]了解群体和个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和生殖的影响。[方法]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果实成熟期,分别从选定的9个群体中随机选取10个生殖分株,齐地面剪下,带回实验室测定各形态和数量指标。[结果]群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营养生长和茎、叶生物量分配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群体的增大,生物量更多地投资到茎上,叶生物量分配则显著减少;群体大小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殖性状的影响不明显,在不同大小群体中生殖分株具有稳定的生殖产出;生殖分株个体越大,生殖投入越高,生殖分配越低。[结论]不管在何种大小的群体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殖分株都具有稳定的生殖特性和生殖产出,且都能获得适量的传粉者为其进行异花传粉。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幼苗为受体作物,采用培养钵沙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0、40、160 g/L)红小豆根、茎、叶、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差异,为构建高效合理的红小豆—小麦轮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小豆不同组织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因化感物质的来源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根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均表现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对小麦幼苗根长、侧根数及地下部干质量均表现为低质量浓度抑制、高质量浓度促进的作用;根际土壤、茎、叶水浸提液均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随质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根际土壤、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侧根数表现出低质量浓度抑制、高质量浓度促进的作用,茎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根长表现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而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根长表现出促进效应。在水浸提液质量浓度较低(10、40 g/L)时,红小豆根、根际土壤水浸提液提高了小麦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和根系活力;在水浸提液质量浓度较高(160 g/L)时,红小豆茎、叶水浸提液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了小麦幼苗叶片的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红小豆不同组织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叶茎土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定位试验条件下,设置农民习惯栽培(T1)、相对于农民习惯栽培的节本增产增效栽培(T2)、超高产栽培(T3)和相对于超高产栽培的节本保产增效栽培(T4)等4种栽培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气候年型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总干重(TDRW)、总根长(TRL)以及不同土层中根干重密度(DRWD)、根长密度(RLD)的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小麦根系生长受栽培模式调控效应较大,在两种气候年型条件下冬小麦生育中后期不同栽培模式根系时空分布基本一致,即1 m土层的TDRW、TRL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T1的根系生长高峰期出现较早,TDRW、TRL均于抽穗期达最大值,T2、T3、T4可延缓根系过早衰减,生长高峰推迟至开花期;不同土层中DRWD、RLD的分布表现不同,T1和T3的根系主要集中在上、中土层,下层土壤中分布相对较少,T2和T4有利于促进小麦整个生育期内深层土壤的根系分布,DRWD和RLD均明显增加。4种栽培模式相比,两种年型下T2、T3、T4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较T1显著增加,年型产量差较小,对产量的调控效应强,而T1的年型产量差较大(570.3 kg•hm-2),说明其在应对异常气候对产量的缓解效应相对较差。【结论】综合考虑本试验研究结果和豫北高产灌区生态条件,小麦播量控制在120-150 kg•hm-2,每hm2施纯N180-240 kg、P2O5 75-90 kg、K2O 60-90 kg、有机肥3 000 kg,合理水肥运筹,结合机械深耕、宽窄行播种以及推迟追肥时期等多项调控措施优化集成的T2、T4两种栽培模式,能有效缓解异常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负面影响,实现高产稳产、节本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