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农业》2005,(3):36-36
省政府要求福建省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应急制度,实现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信息的定期发布,稳定省内粮食的供给。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机制,粮食风险基金优先用于对出售订单粮食农民的直接补贴,严格补贴资金的监管,严禁截留、挪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新技术》2004,(9):48-49
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 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04,(5):22-23
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4.
政法前瞻     
《农家致富》2007,(6):49-49
国家将继续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完善办法、健全制度。 我国逐步建立农业补贴长效机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各地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政府对粮食补贴效率,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政策。二年来的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问题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在整个粮改框架下,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认为虽然从总体上来讲,该政策直接惠及农民,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购销市场化的推进和国有粮食企业的制度改进创造了条件,可以有效利用粮食风险基金。但是作为一种改革,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补贴类型纷繁复杂,补贴标准地区差异悬殊,农民对政策的持续性信心不足等。需要进一步采取-系列改进措施对该项制度加以完善:明确补贴目的,规范补贴类型;加大中央财政在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份额;推进相关改革。  相似文献   

7.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政府对粮食补贴效率,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政策。二年来的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12,(6):6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中央财政今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  相似文献   

9.
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建立粮食直补机制是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所做出的重大决策。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据对两年来粮食直补政策在浦江县的执行情况分析,粮食直补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粮田面积的稳定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实现了预期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应、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初,粮食直接朴贴政策在河南、山东等13个粮食主产区开始实施.这标志着直接补贴政策在我国正式届动并直接进入大范围的试验和推广阶段。财政部颁布的买施意见中关于私贴对象及补贴方式有明确表述:“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有三冲方式可供选择.即按计税面积补贴、按计税常产补贴、按粮食宴际种植面稠补贴”。关于补贴规模,中央则是要求各粮食主产省在中央互补资金基础上再从各省粮食风险基金中匹配相应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建立粮食直补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及粮食生产现状做出的一项英明决策。从2004~2006年,中央财政共拿出290亿元对种粮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按中央1号文件要求,2007年各地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粮食生产。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稳定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大直补力度,使7亿多种粮农民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资》2013,(11):3
<正>本报讯日前,农业部发布今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13年,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种粮不但不用再交农业税,而且还可以领到国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直接补贴资金。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的健全完善,实现了我国粮食补贴制度的历史创新,此举深受广大种粮农民的拥护和欢迎。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2,(7)
①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②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012年农资综合补贴共安排1078亿元。  相似文献   

15.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13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按照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和增加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为支持做  相似文献   

16.
实行粮食直补和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粮食安全,扶助“三农”的重要举措。2005年云南省粮食直补资金仍然是7000万元,补贴范围除宣威、隆阳、镇雄、陆良、腾冲、宜良、建水、祥云、宾川、勐海、永胜、景洪、芒市、蒙自、盈江、南华、耿马、勐腊、普洱、瑞丽等20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外,还对西双版纳、德宏、临沧3州市的部分国有农垦农场种粮职工进行补贴。粮食作物良种补贴资金今年继续安排4000万元,补贴的范围不变,其中,优质稻良种补贴区域为:广南、麒麟、沾益、楚雄、勐…  相似文献   

17.
一、国内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方式的类型   从广义上讲,直接补贴方式包括直接补贴的粮食品种和区域范围、市县补贴资金总额的计算方法、种粮农户补贴额的计算方法、补贴资金的兑付方式.关于粮食品种和区域范围的选择,各省区基本上都是对主产的粮食品种和主产区进行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08,(5):6-6
湖北省2008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简称“粮食两补”)。具体补贴政策是: 1.2008年的“粮食两补”按各县(市、区)确定的补贴品种和2007年核定的实际种植面积以及全县(市、区)统一的补贴标准计算分解到种粮农户。  相似文献   

19.
粮食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和增加粮农的收入,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都制定了直接补贴政策,近年来国内的一些省份也相继制定和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取消粮食定购(保护价收购).放开粮食市场和制定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农辛 《新农业》2005,(6):1-1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工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结合本省实际,进—步加大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在《关于辽宁省2005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实施意见》中主要明确了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