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地消息     
<正> 绥芬河水域放流鲑鱼为了开发增殖我国名贵经济鱼类资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1988年4月20日,1989年4月10日向绥芬河水域放流驼背大麻哈鱼80尾,大麻哈鱼62万尾。绥芬河是北太平洋水域的外流河,注入日本海。向绥芬河水域放流鲑鱼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1987、1988年从苏联移殖鲑鱼发眼卵,在刚建立的黑龙江东宁县鲑鱼放流站孵化饲育,在黑龙江省水产总公司的大力支持和东宁县政府大力协助下,经科研人员6个多月的精心培育,放流的驼背大麻哈鱼平均体长3.8厘米,平均体重0.37克;大麻哈鱼平均体长6厘米,平均体重1.7克。在放流的幼鱼中还做了部分幼鱼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绥芬河水域是黑龙江省的一条独立水系,主要流经东宁县由绥芬河下水磨河段入苏联境内,自海参崴入日本海。绥芬河是大麻哈鱼和鲤科唯一溯河洄游鱼——滩头雅罗鱼的溯河繁殖的母河川。近年来绥芬河水域的水产资源也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名贵经济鱼类大麻哈鱼的产量下降到每年只有800—1000尾。为了增殖绥芬河水域大麻哈鱼资源,恢复绥芬河母河川,1988年建立起东平县鲑鱼放流站。并于当年春季首次向绥芬河放流驼背大麻哈鱼苗80万尾,其中做标志鱼3万尾。今年6月至8月是放流驼背大麻哈鱼的洄游季节,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和东宁县鲑鱼放流站对这一人工放流科研项目进行了调查。截止今年8月末,已在绥芬河下水磨河段捕到驼背大麻哈鱼610尾,平均体重0.95—1.5公斤,平均体长40—50厘米,其中做放流标志的鱼5尾,被剪掉的仔鳍没有再生长出  相似文献   

3.
四月十八日,春意盎然,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下,碧水河岸边,东宁县水产局举办了(中国)绥芬河水系第二十四届大麻哈鱼苗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大麻哈鱼苗25万尾。  相似文献   

4.
绥芬河驼背大麻哈鱼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驼背大麻哈鱼人工放流及其回归效果。根据驼背大麻哈鱼具回归母河川的生物学特异性,在注入日本海的绥芬河水系进行移植放流试验。1988年4月放流稚鱼72万尾,1989年6~8月放流群体回归母河川,在我国境内河区重捕回归成鱼 647尾,比该水系自然群体猛增约30倍,回归率为0.087%,标志回归率为0.023%。该项放流试验效果显著,为绥芬河水系驼背大麻哈鱼资源增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与东宁县水产局共同承担的农牧渔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大麻哈鱼类资源增殖技术的研究”,在黑龙江省水产总公司的关怀和东宁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于4月20日在绥芬河东宁河段放流了80万尾活泼健壮的细鳞大麻哈  相似文献   

6.
正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地方名:大麻哈鱼、秋鲑、大马哈鱼,是北半球著名的经济鱼类,栖息于太平洋北部(N33-N72)沿岸水域,是大麻哈鱼属在太平洋中分布相对广泛的一个种类。绥芬河水系大麻哈鱼类种群属于北太平洋亚洲群系滨海州地理生态种群,由日本海经下游(俄罗斯境内)溯入我国境内,每年9月上旬至10月末溯游到绥芬河东宁江段,是绥芬河水系重要的经济鱼类。我国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哈尔滨水产试验场于1956年在乌苏里江首次开展大麻哈鱼人工孵化放流;吉林省水产研究所于1962年在图们江开展人工孵化放流;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绥芬河是中俄共有的独立水系,它流经我省东宁县和俄罗斯注入日本海,河中盛产大麻哈鱼和滩头罗鱼等珍稀冷水洄游鱼类,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这两种鱼类濒临灭绝边缘。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上级水产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上世纪80年代末,东宁县鲑鱼孵化放流站建成,对以上两种珍稀鱼类实施人工增殖工作,16年来,该站在县水产局领导和组织下,累计放流大麻哈鱼苗739万尾、滩头鱼苗9900万尾。  相似文献   

8.
本报道绥芬河开展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试验。1989、1991、1993年共采捕利用亲鱼674尾,其中雌亲鱼365尾, 采卵101.6万粒,雌亲鱼利用率为81.3%,受精率为95.6%,孵化率为96.3%,稚鱼饲养成活率为92.5%,放流稚鱼共92.2万尾。本项试验为该水系大麻哈鱼大规模殖放流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4月18日,东宁水产局在绥芬河水域下水磨河段组织开展了第二十三届大麻哈鱼苗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县长任侃、县委副书记孙吉舜出席放流仪式,县政府领导陈重在放流仪式上讲话,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牡丹江市农委、东宁县农业局、边防驻军  相似文献   

10.
大洋河大麻哈鱼类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注入黄海的大洋河水系进行大麻哈鱼类移殖放流试验。利用大麻哈鱼类回归母河川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移殖放流方法.1985—1993年从日本移殖大麻哈鱼、驼背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发眼卵共683.9万粒,向大洋河放流稚鱼510.7万尾;在1987—1992年收集到回归大洋河的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成鱼23尾。试验结果表明黄海北部水域具有大麻哈鱼类栖息、洄游的生态条件和大洋河开展增殖放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1989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向绥芬河水系人工放流滩头雅罗鱼苗1566万尾。滩头雅罗鱼是我国稀有的经济鱼类之一,仅分布绥芬河、图们江流域。每年春暖河开,鱼群从河口溯游而上,在急滩上产卵繁殖,  相似文献   

12.
本报道在注入黄海的大洋河水系进行大麻哈鱼类移植放流试验。利用大麻哈鱼类回归母河川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移植放流方法,1985-1993年从日本移植大麻哈鱼、驼背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银大麻哈鱼发眼卵共683.9万粒,向大洋河放流稚鱼510.7万尾;在1987-1992年收集到回归大洋河的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成鱼23尾。试验结果表明黄海北部水域具有大麻哈鱼类栖息、洄游的生态条件和大洋河开展增殖放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北海道立水产孵化场副场长寺尾俊郎先生应邀于5月27日至6月16日来我省短期工作20天。寺尾俊郎先生这次来我省的主要任务是对我省正在建设的大麻哈鱼放流站进行技术指导。建大麻哈鱼放流站在我国是初级阶段,缺乏经验。寺尾先生来我省后深入东宁  相似文献   

14.
东宁县鲑鱼孵化放流站自1988年建站以来,连续多年向绥芬河放流鲑仔鱼,累计放流秋鲑、孟苏和驼背大麻哈257万尾。1995年4月10该站又向绥芬河的东宁县境内三岔口乡新立村河段放流鲑仔鱼40万尾。这批放流的仔鱼体叉长5~6cm,体质肥壮。当放  相似文献   

15.
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孵化放流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大批量人工孵化放流。1989年5~6月,在绥芬河东宁河段采捕、利用(?)河亲鱼3037尾,采卵1867万粒,利用自然产卵场生态条件孵化放流的雅鱼1323万尾(全长6.5mm)。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首次向绥芬河水系人工放流滩头雅罗鱼苗1566万尾。滩头雅罗鱼为鲤科少有的溯河性洄游鱼类。每年春暖河开,鱼群从河口逆流而上,在急滩上产卵繁殖,故名“滩头雅罗鱼”。是我国稀有的经济鱼类之一,仅分布绥芬河、图们江流域。体重一投在0.5公斤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2006年度绥芬河大麻哈鱼人工繁殖与孵化放流试验。于2005年秋共采捕亲鱼153组,其中雌亲鱼115尾成活,获得蓄养成活率75%。经催产采卵38×104粒,催产率为80%,受精率为74%。稚鱼饲养成活率为91.10%,放流稚鱼25.5×104尾。  相似文献   

18.
绥芬河滩头雅罗鱼的人工放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殖绥芬河滩头雅罗鱼类资源,开展滩头雅罗鱼人工孵化放流。1994~1996年5~6月,在绥芬河东宁河段采捕溯河亲鱼6 765尾,采卵7719.9万粒,利用自然产孵场生态条件孵化放流稚鱼5 972.5万尾。  相似文献   

19.
大麻哈鱼在我省渔业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但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人为的酷捕滥捞等因素,使大麻哈鱼产量急剧下降,目前年产量仅数千尾。因此十分必要采取人工采卵孵化措施,使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恢复。我省1988年在抚远县建立了“大麻哈鱼苗放流站”。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基础上,我们对大麻哈鱼进行了人工采卵及孵化试验。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图们江大麻哈鱼亲子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是重要的洄游性经济鱼类,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和图们江水域。为保护大麻哈鱼种质资源,恢复图们江流域野外种群数量,该研究基于微卫星标记技术,利用10对微卫星标记,对355尾回捕子代和91尾繁殖亲本开展了亲子关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等位基因数(N_a)201个,观测杂合度(H_o)为0.617~0.895,平均0.744;期望杂合度(H_e)为0.676~0.909,平均0.824;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28~0.900,平均0.805。利用Cervus 3.0软件计算10个微卫星座位的累积非亲排除率(CEP)达99.95%。5个回捕样本与繁殖亲本存在亲子关系,确定为增殖放流的大麻哈鱼。该研究成功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明确回捕大麻哈鱼归属地,为巩固中国鱼源国地位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为评估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