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对向日葵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SunM 20’、‘民乐深紫葵’、‘大山葵花4’和‘吉葵24’4份向日葵种质为材料,研究了高温高湿人工老化(100%RH,45℃)处理不同时间(0、2、4、6、8、10d)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向日葵种子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和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增加;不同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存在差异,其中‘SunM 20’比其他3份种质的抗老化能力强,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活力和保护酶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并且在老化过程中,其种子活力变化及保护酶活性变化最慢。[结论]老化过程中保护酶POD、SOD活性的显著降低可能是导致种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少量MDA的逐渐积累促进了种子的老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处理对甜玉米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种子活力、生理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为甜玉米种子贮藏及大田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甜玉米品种‘农甜88’和‘农甜99’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老化的方法处理玉米种子,沙床发芽法检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测定了种子的脱氢酶(Dehydrogenase,DHA)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REC)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SRAP标记检测不同处理时间种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生理指标和遗传多样性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结果】随老化时间的增加,2个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DHA活性和POD活性逐渐降低,而REC和MDA含量则逐渐升高。老化处理6 d后,‘农甜88’和‘农甜99’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DHA活性、POD活性分别比对照下降18.32%和43.15%、10.73%和15.38%、19.43%和23.60%、41.85%和45.70%、69.78%和71.74%、52.02%和71.60%;浸泡24 h的REC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3.68%和27.68%,MDA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50%和47.08%。老化处理使种子的遗传多样性下降,老化处理6 d后,‘农甜88’和‘农甜99’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分别比对照下降29.35%和23.58%、25.00%和20.00%、96.99%和83.35%。相关性分析发现,2个品种老化种子浸出液的REC和MDA含量均与种子活力各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DHA和POD活性均与种子活力各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随老化时间的增加,2个甜玉米品种种子的活力以及DHA、POD活性逐渐降低、REC和MDA含量逐渐升高;种子老化处理降低了种子遗传物质的多样性;‘农甜88’种子耐老化能力强于‘农甜99’。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大麦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与生理生化的变化情况,指导大麦种子的合理贮藏,通过人工老化处理(45℃,90%RH 高温高湿)大麦种子,对其种子发芽指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OD 和 CAT 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老化进程加剧,大麦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POD 和CAT 活性逐渐降低。2)在大麦种子的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均与种子的老化及劣变密切相关,其中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蛋白含量、POD 和 CAT 活性与种子活力下降的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4.
将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子置于温度45℃、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通过测定其活力、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的完整性(测定种子滤出液的电导率)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阐明油菜种子活力衰退的机制。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发芽速率、质膜的完整性及POD、SOD和CAT的活性随老化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而MDA含量随老化时间增加显著增加。说明人工加速老化期间油菜种子活力的衰退与各种过氧化物清除酶活性的降低、脂质过氧化和质膜结构的破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过程中桔梗种子萌发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揭示其劣变机理。【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0℃)高湿(相对湿度95%)的方法对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处理,且于0~10d,隔天测定1次桔梗种子发芽指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结果】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下降;种子的质膜透性明显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则明显下降,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发芽指标与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在人工老化过程中,桔梗种子细胞膜受损,抗逆性物质脯氨酸含量增加,造成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保护酶系统受到破坏,致使种子活力丧失,这可能是引起桔梗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种子引发对酶活性、发芽率的影响以及酶活性与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选用PEG(聚乙二醇)作为引发剂,设渗透势和引发时间两个因子,分别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对"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莴苣种子进行引发试验,并测定了种子引发后SOD、POD两种酶活性。结果表明:引发处理极显著提高了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POD和SOD活性,缩短了发芽时间。综合各项指标认为,处理A1B1(-13.00MP渗透势,引发7d)的发芽率、发芽势高,发芽时间最短,种子POD、S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研究人工老化对于向日葵种子的活力以及生理特征的相关影响。方法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为例,运用Sun M20、大山葵花4、吉葵24以及民乐深紫四种向日葵种子作为材料,探析高温高湿得到人工老化在处理不同时间内对于种子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向日葵种子在经过两天的人工湿化之后,其活力出现明显降低的情况;四种不同的向日葵种子在经过人工老化的处理之后,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时间延长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向日葵种子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和POD存在类似状况,但SOD活性在实现老化的中期和初期下降的速度显著趋向平缓,而在后期产生急剧下降的情况;向日葵种子的MDA(丙二醛)含量在老化时间逐渐延长的趋势下呈现不断增加的情况,且和SOD活性、POD活性等的变化情况呈现负相关关系。结论向日葵种子在接受人工老化的过程中,保护酶POD以及SOD活性出现的明显下降情况成为致使该种子出现活力下降的可能性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发芽率及芽苗生长的影响,以‘中杂九号’番茄种子为试材,不同浓度ALA(0、0.1、0.5、1.0、5.0、10.0mg/L)浸种24h后,在0、25、50、100mmol/L NaCl胁迫下,28℃,黑暗培养7d,研究ALA对番茄种子发芽参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及胚芽和胚根中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盐胁迫下,ALA浸种使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增加,胚根中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25 mmol/L NaCl胁迫能够提高发芽率、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而50-100mmol/L NaCl胁迫极显著的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0.1-0.5mg/L ALA浸种能够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而高浓度ALA(10.0mg/L)浸种导致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总之,ALA浸种能够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浸种浓度不宜超过5.0mg/L,NaCl胁迫下以0.1 mg/L ALA浸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人工老化处理对糯玉米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玉米品种‘中糯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在高温(42℃)、高湿(相对湿度100%)条件下,人工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活力、抗氧化酶活性、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浸出液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揭示其劣变机制。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处理糯玉米种子的芽长、根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在糯玉米种子老化进程中,种子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随老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糯玉米种子的浸出液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浸出液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表现显著下降趋势,而种子MDA质量摩尔浓度呈先升高后逐渐平稳的趋势。研究发现,在糯玉米种子人工老化进程中,种子劣变机制与膜损伤、氧化损伤和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中甘11号’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对甘蓝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片POD和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100 mg/L赤霉素处理甘蓝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株高、最大根长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数值最大,分别为79%、96%、76.555、16.900 cm、13.788 cm、0.268;同时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和SOD活性最高,分别为122.5 U/(g·min)和269.446 U/g,MDA含量最低,为0.289μmol/g。[结论]100 mg/L赤霉素处理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利于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薰衣草的抗旱机理,为其种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主根长、苗高、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WSC)含量等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薰衣草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轻度干旱(PEG-6000质量分数为2.5%~10.0%时)胁迫下,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中度干旱胁迫下(PEG-6000质量分数为15.0%~20.0%),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而当PEG-6000质量分数达到25.0%(重度干旱胁迫)时,种子几乎不能萌发;随干旱强度的增加,薰衣草幼苗的苗高、鲜重显著降低,主根长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SOD、POD、CAT这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WSC含量随PEG-6000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MDA含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结论]干旱胁迫对薰衣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同时薰衣草种子及幼苗也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来主动适应外界的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黄芩种子发芽特性和次生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黄芩种子发芽特性和次生代谢的调节。[方法]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测定采用核黄素-NBT法,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比色法,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次生代谢物质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受温度影响。黄芩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与适温相比,在低温和高温下SOD,POD和CAT的活性明显降低,PAL和C4H也呈现相类似的变化趋势,这与其次生代谢物质的变化也相同;次生代谢物质(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PAL和C4H)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56,r=0.951,P〈0.05)。[结论]黄芩种子发芽以及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适宜温度为20℃。黄芩药材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可通过提高PAL和C4H的活性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耐铝性,以毛竹为材料并对照耐铝性不同的2种水稻Oryza sativa品种(敏感型IR1552和耐受型Azucena),通过不同铝浓度对毛竹及水稻种子发芽率、根长的影响,及对其幼苗根伸长量、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植物胁迫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来确定毛竹耐受性。结果表明,毛竹种子耐铝浓度为200 μmol·L-1,在达到500 μmol·L-1时,开始出现显著抑制现象,2 000 μmol·L-1时达到半致死浓度,种子耐铝程度低于铝敏感型水稻品种IR1552;毛竹幼苗在500 μmol·L-1浓度铝处理下,1 d即出现根伸长显著被抑制现象,且3 d后抑制加深,而敏感型IR1552则能在第3 天时恢复生长。毛竹幼苗经铝胁迫3 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P = 0.1531),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显著(P = 0.018 0),而2个品种水稻均为极显著,且相对于水稻,在对照未加铝处理的毛竹苗根系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较高。总而言之,毛竹耐铝程度低于水稻敏感型IR1552,在植物界中属于中等耐铝水平。图3表3参29  相似文献   

14.
40 ℃加速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治有  刘叶菊  覃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55-6157
[目的]探明小麦种子在种子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规律及合适的老化处理条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5个非糯小麦和5个糯小麦品系的种子在40℃和相对温度90%下分别处理0、2、4、6和8d。[结果]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2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变化趋势不明显,电导率先降后升,SOD、POD和CAT活性大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结论]糯小麦种子在处理时更易老化。40℃和相对温度90%对小麦种子影响较小,因此进行小麦种子老化处理必须提高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15.
模拟酸雨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酸雨区三叶草作为地被植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pH为2.5、3.0、3.5、4.0、4.5、6.5(清水)不同梯度酸雨胁迫对地被植物三叶草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抗性指标的影响。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用酸性茚三酮显色法测定,POD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在不同pH酸雨影响下,三叶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蛋白质含量随着pH的下降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pH的下降呈上升趋势。[结论]pH〈3.5的酸雨胁迫对三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指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干旱胁迫对决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下决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及下胚轴长度、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强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决明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明显降低;幼苗胚根和下胚轴长度缩短;幼苗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胁迫中期下降,后期又进一步升高,MDA质量分数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干旱胁迫对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同时决明种子及幼苗也能通过自身一系列生物学与生理学指标的改变,主动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7.
NaCl处理对竹柳苗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姗姗  宰学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587-6588,6670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竹柳种苗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来评定其耐盐性,为竹柳向滩涂引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竹柳苗进行4个不同浓度下的NaCl处理,测定每个浓度下的根系活力与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竹柳苗的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竹柳苗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超过0.5%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结论]竹柳具有一定的耐盐性,有向滩涂引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外源NO供体硝普钠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受抑的缓解作用,研究10、30、50、100、200、500μmol/L硝普钠(SNP)对镉胁迫(100μmol/L)下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镉胁迫使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系数、幼苗根长和芽长均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SOD、G-POD、APX及CAT的活性明显受到抑制。较低浓度(≤100μmol/L)硝普钠处理能提高镉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幼苗的根长、芽长、根和芽鲜重,增强SOD、G-POD和APX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镉的毒害效应,其中以30μmol/L硝普钠处理效果最好。但随着硝普钠浓度的增大,其对镉胁迫的缓解效应逐渐减弱,当销普钠浓度达500μmol/L时,会加剧镉胁迫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冷藏期间葡萄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葡萄的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巨峰葡萄为材料,采后置于温度为-1~0℃的冷库中贮藏,以未落粒果实为对照,每隔30d测定落粒果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随着贮期的延长,果实落粒率不断上升,贮藏60 d后果粒脱落率约30.00%,90 d后则高达93.71%;落粒果单果重、硬度、含水量、维生素C(Vc)和可滴定酸(TA)含量不断下降,均比同期对照低;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溶性糖(TS)含量先升后降,均比同期对照高.落粒果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上升,均比同期对照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断下降,比同期对照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贮藏30d时比对照高,60 d时则比对照低;果胶酶(PE)活性不断下降,比同期对照高.[结论]葡萄在低温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品质不断下降,生理生化指标不断朝着衰老的趋势发展.巨峰葡萄贮藏过程中可能存在Vc、TA、TS、MDA含量及SOD、POD活性临界点,即当各项指标高于或低于临界阈值时,葡萄开始出现落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