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抗旱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续春旱使旱作农业区不能如期播种,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经对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抗旱效果分析,玉米座水点种加覆膜是旱作区最经济,有效的抗旱播种方式;春旱持续时间短(5月中下旬落接墒雨),育苗移栽和座水点种可作为抗旱稻播种方式之一推广应用,穴播座水覆膜栽培可作辅助抗旱措施推广应用,春旱持续时间长,杜绝种植玉米等生育期长的作物。  相似文献   

2.
周鑫 《种子世界》2021,(11):0009-00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玉米是我国农业种植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农作物,因此,玉米栽培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与优化。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被广泛应用,对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收益都有着重要作用。玉米覆膜栽培技术使玉米种植方法更加专业,有效的保证了玉米种植的规范性,能够满足现代化玉米栽培的需求。玉米覆膜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对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还能够促进我国总体玉米产量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扩大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使更多的玉米种植人员了解以及掌握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方法,有关部门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大玉米覆膜栽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对春玉米进行不同种植方式的增产增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覆膜双垄沟播(T3),半覆膜双垄沟播(T4)两种种植方式都有增温保墒的作用,是有效的杭旱保苗种植方式,宽窄行留高茬交替种植(T2)也有一定作用但不显著。T3和T4种植方式可有效提高早春干旱地区玉米的出苗率,改善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从而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两者比较,全覆膜双垄沟播更优于半覆膜双垄沟播方式。此外,两种覆膜播种方式可以减少田间管理和浇水费用以减少投入,从而达到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4.
蒋天养 《种子科技》2023,(23):139-141
科技发展改变了农业种植方式,很多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如玉米机械化种植。应用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从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为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以及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梦琪 《种子科技》2023,(11):135-137
不同覆膜形式对于旱地玉米的生长有着一定影响,为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对旱地玉米采取适宜的覆膜形式十分必要.基于此,文章对旱地玉米不同覆膜形式集雨补灌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为提高旱地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垄作与覆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玉米抗旱栽培技术,进行了不同垄作与覆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小垄全田覆膜与平作全田覆膜保水保肥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郭爱萍 《种子世界》2021,(11):0027-0029
玉米是陕西省非常重要的粮食产物,玉米高产、优质生产对于陕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提升玉米经济效益,陕西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征和生态条件采用了旱作覆膜栽培技术,为玉米单产的有效增长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陕西旱作区玉米产量的因素,其次介绍了旱作覆膜栽培技术对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最后详细分析了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提升玉米产量的措施要点,为玉米的生产和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氮肥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不同施氮量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增施氮肥,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增长幅度不同,覆膜栽培优于露地栽培,中单2提高1008~1240kg/hm^(覆膜)、436~453kg/hm^(露地),户单4增长1551~1989kg/hm^(覆膜)、663~685kg/hm^(露地),豫玉22号增加1364~1376kg/hm^(覆膜)、67~90kg/hm^(露地);玉米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O.67%~0.76%(覆膜)、0.42%~0.66%(露地),但淀粉含量减少0.96%~1.71%(覆膜)、0—0.1%(露地);覆膜栽培不仅能提高玉米单产(688~2559kg/hm^),而且具有增大籽粒容重(4.7~26.7g/L),增加玉米籽粒淀粉含量(0.48%~2.86%),降低单位籽粒中蛋白质(0.3%~l_84%)的作用。春覆膜栽培在提高单产的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玉米主要品质的产出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沿山冷凉灌区不同海拔高度覆膜垄作、覆膜平作和露地平作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露地栽培相比,玉米覆膜垄作有利于玉米各生育阶段的正常生长发育,且成熟期提早,产量性状明显改善,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玉米在垄作与覆膜双因子作用下的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3年来贵州省严重的春旱天气,在严重干旱缺水条件下,对玉米春播及整个营养、生殖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故采用垄作与覆膜方式,探讨玉米在垄作与覆膜双因子作用下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在全省选择5个试验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小垄栽培措施对增加玉米产量影响显著,综合两项栽培措施,大小垄+全田覆膜栽培措施下玉米产量最高,但经济效益方面,平作处理下的玉米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1.
于海林 《作物杂志》1997,13(4):28-28
寒地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于海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嫩江农科所齐齐哈尔市161041)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是针对北方寒地气温低、气候干旱、无霜期短等特点,在总结国内玉米耕作栽培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的栽培技术。依安县1995年大垄双行覆膜栽培面积发展到……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临夏州的自然气候特点,通过对近些年临夏州主栽玉米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种植施肥方法,以及不同玉米覆膜栽培方式下的产量比较,并对当前临夏州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出临夏州旱作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原因在于良种与良法相配套、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以及平衡施肥技术,为临夏州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覆膜育苗移栽技术对鲜食玉米生长及鲜穗产量的影响,以覆膜直播为对照,分析比较了2种栽培方式对鲜食玉米出苗(成活)率、生育进程、株高、穗位高及穗部性状、鲜穗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育苗移栽的有效苗率较直播提高15.8%,且生育进程明显早于直播,鲜穗收获期提前;覆膜育苗移栽可使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对穗长及鲜穗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对秃尖的影响极显著。对鲜穗产量影响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覆膜育苗移栽使生育进程提前,有效灌浆期延长,百粒重增加。随着相关配套技术的应用,鲜食玉米覆膜育苗移栽技术在晋北高寒地区的优势突显,很好的推广这一技术将是该地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14.
玉米垄作覆膜栽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玉米抗旱栽培技术,进行了玉米垄作覆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直播垄作全田覆膜和玉米直播垄作垄上覆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产量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态因子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试验结果如下: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适宜条件下不同类型高产玉米品种都能发挥高产潜力.高产条件下覆膜作用不明显,在产量水平较低的德州覆膜增  相似文献   

16.
高寒冷凉旱地玉米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有庆 《作物杂志》2002,18(5):21-22
研究了不同覆膜方法对青海西宁地区旱地玉米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覆膜穴播比垄上覆膜穴播更利于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条件,增加旱地土壤水分,使玉米生长发育良好,经济性状改善,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冀西北坝上高寒半干旱区旱地饲用玉米稳产、高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于2016—2017年在农业部张北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进行了露地平作(ck),双垄沟覆膜、微垄覆膜、土下覆膜处理对饲用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年,双垄沟覆膜处理效果最好,与露地相比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土壤蓄水量分别提高36.45%、70.24%、13.25%,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7.24%和87.66%;在欠水年,土下覆膜处理效果最佳,较露地增产71.3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69%。双垄沟覆膜是寒旱区提高饲用玉米产量和高效利用降水的有效技术,土下覆膜则更适用于土壤贮水丰富农田的高水效生产。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北方地区,通常会使用覆膜技术来进行玉米的栽培。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使用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温度、增加土壤的湿度,改善北方玉米种植的环境,从而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针对北方玉米栽培过程中,使用覆膜和农机农艺技术种植的优势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青海东部旱地玉米覆膜对产量及水热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地膜覆盖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热效应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对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旱地春玉米全膜覆盖栽培与传统露地栽培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当地旱地玉米覆膜栽培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采用覆膜技术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0~20 cm)贮水量,相比于无膜处理提高了13.9%,使耕层土壤能够在生育期保持湿润状态。覆膜处理极显著提高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相比于无膜处理增加了9.53 kg/(mm·hm2),提高了48.1%。整个生育期,覆膜处理耕层平均土壤温度比无膜处理高4.9℃,覆膜措施的增温效果主要体现在玉米生育前期,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覆膜处理对耕层土壤温度的增温效果逐渐减小。覆膜处理可显著改善玉米百粒重和穗粒重等经济性状,相比无膜处理增产达50.6%。地膜覆盖可以较好地改善浅层土壤水热状况,促进玉米增产。同时,覆膜栽培技术存在加剧玉米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的风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可能会对土壤水分的年际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故如何高效调控干旱地区覆膜栽培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不同覆膜时期水分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国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8):205-207
为了进一步探索全膜玉米不同时期覆膜对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笔者选择四种不同覆膜时期,在玉米关键生育期测定0-100cm土层含水量,研究生育期耗水、生育期降水、年降水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冬季土壤封冻到春季土壤解冻采取秋覆膜可减少27.6%的土壤水分损耗;土壤解冻到玉米播种采取顶凌覆膜的可减少16.0%的土壤水分损耗。全膜秋覆膜较顶凌覆膜生产能力提高9.27%、生育期降雨生产效率提高0.16 kg/mm,顶凌覆膜较播前覆膜生产能力提高7.44%、生育期降雨生产效率提高0.13 kg/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