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郊渔业是城市商品鱼供应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池塘养殖品种结构一直沿袭以鲢、鳙鱼为主的传统的养殖方式,鲢、鳙鱼当家,其它优质鱼类仅为搭头,随着城乡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鱼类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因此,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增加优质鱼比重,从根本上改变供应鱼货质量的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草、青、鲢、鳙、鲤、鲫、鳊等是我国淡水养殖渔业中的当家品种,尽管近年来迅速兴起了名特水产动物养殖的热潮,但这些当家鱼的养殖产量仍占淡水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左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之所以此类养殖鱼类在当今水产养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仍然长盛不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淡水养鱼业虽然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量高,但一直来养殖品种仍是鲢、鳙鱼当家。一般池塘鲢、鳙鱼产量占70%左右,有的高达80~90%。可见,鲢、鳙鱼在渔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以鲢、鳙鱼为主的养殖品种结构在生产实践中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4.
鲢鳙鱼在渔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以鲢鳙鱼为主的养殖结构在生产实践中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鲢鱼商品价值低、肉质差、刺多,加之上市规格小,肥满度差,可食比例小,不受消费者欢迎;另外鲢鱼耐缺氧能力低,易腐烂变质,不利于贮存和长途运输,故鲢鱼的经济价值较低。草鱼、鲤鱼、鲫鱼、鳊鱼等优质鱼类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竞争能力强,但产量比重小。提高优质鱼的养殖比重,改变目前的水产养殖结构,逐步使草食性、杂食性鱼类从“搭头”变为“大头”,形成以草、鲤、鲫、鳊等优良品种为主的池塘养殖品种结构,是池塘养鱼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陈国贤 《河南水产》2004,59(4):13-14
鲢鱼又称白鲢,鳙鱼又称花鲢,鲢鳙鱼统称家鱼、大头鱼,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分布于全国各地。它具有生长快,食物来源广泛,肉味鲜美,适应性强的特点。自人工繁殖技术成功以来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不可缺少的常规养殖品种。特别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和渔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不少地区开展了以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水面生产率为主要内容的养殖制度的改革。目前,浙江嘉兴地区采取以青草鱼为主的混放密养措施,改变过去普遍以鲢鳙鱼为主的养殖模式。上海市改革了以鲢鳙为主体鱼的放养结构,成倍增放了青、草、团头鲂等吃食鱼类。江苏无锡地区则提出了青草鱼与鲢鳙鱼并重的养殖方法,改变主养青草鱼,带养鲢鳙鱼,  相似文献   

7.
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轮捕套养家鱼的主要做法是:一次放足主养鱼类—南方大口鲶,套养一些滤食性鱼类—鲢、鳙鱼等鱼类,分多次轮捕主养鱼类,捕大留小,不轮放,最后干塘将所有养殖鱼类一次性全部上市。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套养家鱼的养殖试验,取得了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以下:  相似文献   

8.
河口性鱼类在泰国称海岸鱼类,其养殖水域一般以咸淡水为主。我国的池塘养鱼,当家品种为“四大家鱼”,养殖方法为“八字精养法”。那么,咸淡水这一特定水域的池塘养殖应以哪些品种当家、哪类养殖模式为佳?作者通过近十年来的实践、探索,对这一水域的池塘集约化养殖生态、主要养殖对象和养殖模式作些浅析,并就其发展方向提点意见,供参考、研讨。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养鱼水体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种草养鱼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种草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草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二是多品种混养模式。放养的草食性鱼种数量占投放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混养35%左右的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加州…  相似文献   

10.
长沙市郊区池塘依赖城市污水以养殖鲢、鳙鱼为主,育种与成鱼水面按三、七比例配套。养殖周期长.不但品种单一,而且80%的商品鱼集中在下半年上市,生产发展速度缓慢。为改革这种传统的养殖制度,根据轮捕轮放的原理和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季节.池塘饵料生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1.
鲢、鳙鱼是我国传统四大家鱼中的两种,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我国鲢、鳙鱼的养殖从唐代鲤鱼养殖的衰败开始兴盛,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但根据鲢、鳙鱼的生理和生态习性一般在养殖生产中都把其作为混养而非主养种类.江苏滆湖是苏南地区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淡水湖泊,随着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滆湖近二十年来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监测结果表明,滆湖的总氮、总磷含量较20世纪80年代增长了近十倍,富营养化已导致滆湖从草型湖泊转变为现在的藻型湖泊,水生植被大量消失.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省池塘养鱼业中,鲢鳙鱼约占60—70%,近年来随着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鱼货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我们于1985年根据湖区商品鱼基地的特点,开展以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革养殖技术,提高优质鱼类产量,  相似文献   

13.
翘嘴红鲌和黄颡鱼池塘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主养翘嘴红铂池塘混养黄颡鱼和少量鲢、鳙鱼,能使不同水层的养殖鱼类在同一环境中共生互补,从而达到生态平衡,实现养殖产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鲫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型食用鱼类,以鲫鱼为主养品种的池塘养殖在全国各地均有开展。匙吻鲟属鲟形目、匙吻鲟科,其肉质鲜美,肉无间刺,尤其是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名优的水产养殖品种。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中,主养鲫鱼的池塘通常套养鲢鳙鱼,而匙吻鲟在生活习性和食性上与鳙鱼相似,其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5.
节粮型鱼是指不投人工饲料的养殖鱼类。一般指肥水性鱼类,即鲢、鳙鱼,是我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不仅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生产技术易掌握,而且具有不用投人工饲料,成本低、效益较高等特点,既适合我县渔民的生产能力,也适合我县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三级套养是指二令鱼种,  相似文献   

16.
过去湖泊、水库等小水面(1000亩以下)多采取的是以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为主的粗放式养殖方式,以施肥(化肥、粪肥)为主,少量投喂饲料或不投喂饲料,产量低,效益差。近些年来,随着鱼价上涨,特别是吃食性鱼类价格的上涨,激发了渔民养鱼积极性,增加了鲤、鲫、草等吃食性鱼类放养量,加大投饲量,大幅度提高了小水面养殖产量,产量达到200~300kg/亩,其中鲢鳙鱼产量达到75~100kg,同时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水质恶化和鱼类病害频发。针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的实践经验,在进行高产池塘的驯化饲养时,采取以下措施,不仅提高了池塘鱼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提高了驯化养鱼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增加养殖品种与我国传统养鱼相比,驯化养鱼有养殖品种较少的缺点,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在池塘水体空间利用方面,鲤鱼栖息于池塘水体底部,鲢、鳙鱼栖息于池塘水体上层,缺少栖息手池塘水体中层的鱼,便池塘水体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青、草、鲢、鳙鱼原是我国特有的养殖鱼类,故有“四大家鱼”之称。它们在祖国各大流域(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都有分布,特别是长江流域中下游、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资源特别丰富,长江三峡以下更是我国四大家鱼鱼苗的主要产地。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1994,(9):19-19
暴发性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势凶猛,传染性极强,从发病到死亡一般只需2—4天。几乎危害到鲫、团头鲂、鲢、鳙、草鱼、鲤等所有主要养殖鱼类,部分养殖鱼类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时鲢鳙鱼可全部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郊池塘由于城市污水来源广,数量充足,天然饵料生物极为丰富,对于生产食物链短的滤食性鲢鳙鱼,生产成本低,效果较好,鲢鳙鱼曾一度称雄市场。但因养殖周期长,饲养品种单一,上市季节性强,市场调整能力很差,这种以鲢鳙鱼为主的养殖制度不能满足生活日益改善的城市人民对鲜活鱼的需求,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优势,发挥池塘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