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鲤鱼(建鲤)营养与配合饲料(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建鲤)营养与配合饲料(二)3.对脂肪的需要脂肪是由一个分子的甘油和三个分子的脂肪酸所组成。脂肪的性质取决于所含脂肪酸。饲料中所含脂肪不能直接被鱼体吸收利用,亦需在消化道中经脂肪酶的作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方能被鱼体吸收,一部分再重新合成鱼体脂...  相似文献   

2.
目前部分养鱼户对全价饲料认识不足,存在着单一投喂饵料,营养不全,不能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要,导致生产成本偏高,效益欠佳。安乡安宏乡下四湖渔场1993年运用全价饲料喂鱼,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肽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及饲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岳松 《内陆水产》2004,29(11):43-44
经典营养学认为,动物采食的日粮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经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降解为小肽和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可以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小肽只有进一步降解成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利用;理想蛋白质、可利用氨基酸等系列蛋白质营养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来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也不完全遵循“木桶理论”,而且,即使喂给动物按理想氨基酸模型配制的混合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日粮,也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成绩。因而,有些学者提出了完整蛋白质或其降解产生的小肽也能被动物直接吸收的观点,这样小肽营养的研究才开始受到重视。随后的研究表明,蛋白质在消化道的降解产物大部分是小肽(主要是二肽和三肽),它们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近年来,编码小肽吸收转运载体活性蛋白的基因已被克隆,小肽的吸收机制、营养作用、生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4.
浅议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损失主要是指直接以饲料形态损失于水域环境的饲料。这部分饲料可能漂浮于水面、溶解于水体、沉入水底,这部分饲料不能被鱼体直接摄食、利用。那么,在正常情况下损失的饲料量有多大呢?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由于不同的养殖方式、不同的养殖对象、不同的投饲方法以及养殖技术的差异,导致最终饲料的损失量有较大的差别。国内关于网箱养鲤的投饲损失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饲料直接损失量在13.87%-23.09%。这么多的饲料未能被鱼摄食而浪费掉,既增加了饲料成本投入,又增加了…  相似文献   

5.
浮萍含粗蛋白质1.40%,粗脂肪0.60%,无氟浸出物1.20%,粗纤维4.40%,粗灰分2.20%,并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浮萍可用作牛蛙的辅助饲料,用浮萍养蛙,有以下三个好处:一、浮萍虽然含水分大,粗纤维多,蛋白质含量较少,但是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在养蛙时经常投喂一些浮萍,正好可弥补长期投喂单一饲料所造成的营养不全面,维生素缺乏等不足。二、浮萍天暖时浮生水面,天冷时下沉水底,只要水温不低于10℃就浮在水面。所以,浮萍用作牛蛙饲料,它的漂浮率及漂浮时间是牛蛙常用饲料所无法比拟的.而且食台上吃不完的浮萍不必担心变…  相似文献   

6.
动物营养生物技术是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以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手段.开发新型的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等动物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最终达到节约粮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减轻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中应用广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提高饲料作物蛋白质的质量。提高饲用作物种子含油量,从而提高动物营养物质的质量;还可以利用细胞工程技术生产动物营养物质,利用酶工程技术提高动物营养物质利用率,利用微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动物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水养殖事业方兴未艾产量逐年上升,在整个水产养殖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海水鱼养殖者对配合饲料的接受程度不高,饲料主要还是依赖鲜杂鱼。其实,无论从欧洲、日本的海水鱼养殖业还是我国对虾养殖的发展历史来看,使用鲜活饵料都是在养殖初期阶段采取的一种方式,一旦向更高水平发展,配合饲料则都是必然的选择。 与鲜活饵料相比,配合饲料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营养均衡全面 鲜活饵料的营养单一,而且含有维生素破坏因子,长期使用容易诱发脂肪肝等症状。全价配合饲料含有鱼类健康快速生长所需要的各…  相似文献   

8.
“提高水产饲料效力,减轻环境污染压力”。这是2000年2月23-26日在浙江杭州市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及饲料企业的经营者达成一致的共识,也是我国进入新千年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水产饲料生产面临解决的两大任务。我国是一个水产大国,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却起步较晚。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内,我国的水产动物饲料已由单一的粉状鱼饲料迅速发展到今日鱼虾蟹贝]河类齐全,营养丰富,海淡水产品兼有的系列配合饲料。有些种类的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已达到了l-1.2,接近和达到了国际先…  相似文献   

9.
冯俊荣 《齐鲁渔业》2001,18(6):37-37
网箱养殖是大水域精养方式的一种.高投/。高产出.养殖成本较其它精养方式高.其中饲料成本可占养殖成本的50%以上,因此.降低饲料成本是提高网箱养鱼经济效益的关键。 网箱养鱼的饲料成本取决于饲料的单价和网箱养鱼的饲料系数。饲料的价格是由饲料的原料的价格决定的.因此.在满足鱼类营养需求的条件下.用来源广、价格低但质量有保障的原料.即可保证饲料的低成本。但由于受鱼类营养需求及对饲料适口性的要求的限制.较大幅度降低饲料的价格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从降低饲料系数人手来降低饲料成本。 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3,(8):88
随着国家对养殖业使用抗生素的规定趋于严格,以低聚异麦芽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引起了行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据饲料专家介绍,低聚异麦芽糖可以不易被动物消化道的胃胰消化酶分解,直接到达小肠后,作为营养基质选择性地被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所利用,而有害微生物不能将其利用,使有害微生物因不能附着饲料而被排出体外,从而形成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群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贮饲料的调制及饲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辉  黄新 《畜禽业》2007,(1):30-31
青贮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长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特性,扩大饲料来源的一种既简单叉经济的办法.它可以保证家畜常年均衡地吃上青绿多汁饲料。  相似文献   

12.
浅析—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分内因与外因两大类。一、内因内因是指由饲料本身的理化性质影响到饲料系数高低的因素,它包括饲料营养物质平衡状况、饲料粒度等。1.饲料营养物质平衡状况饲料营养物质平衡状况对饲料系数的影响很大。用全价饲料养鱼,只要管理措施得当,就能获得最佳养殖效果,饲料系数就低。相反,用某种单一原料或非全价的混合料养鱼,由于饲料营养物质的缺乏或不平衡,就不能适应鱼体代谢的生理需求或组织成分的生成,从而影响鱼类生长,降低了养殖效果,使饲料系数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饲料系数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3.
绿色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和种类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是指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使饲料营养更趋于全价平衡,更能充分满足养殖鱼的营养需要,从而提高饲料效率,降低养殖场的污染排放,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一类添加剂。绿色水产饲料添加剂主要有:饲用酶制剂、寡糖类、活菌制剂、中草药添加剂、糖萜素、酵母细胞壁、有机微量元素、诱食剂等。下面逐一介绍。1.饲用酶制剂饲用酶制剂是通过特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包含单一酶或混合酶的工业产品,目前除植酸酶有单一产品外,其余大多是包含多种酶的复合制剂。饲用酶制剂的功能很多,但…  相似文献   

14.
海参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由粗放养殖转向集约化养殖和半粗放养殖,海参饲料由单一藻粉向全人工饵料发展。引起海参营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饵料的质量问题,加工出高质量的饲料,避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应必须做好以下四方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1.定质 饲料要新鲜、不腐烂、不发霉、不变质、没有毒性、鱼类易消化吸收。草类要经过消毒,粪肥要经过发酵,硬、粗饲料要经过切碎或加工。此外,选择饲料时还要考虑饲料营养的全面性,用饲料系数这一最终指标来评定,饲料系数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前言研究饲料的营养价值,特别是人工配合饲料,首先必须知道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仅靠营养分析的结果还不能说明饲料的真正营养效价。因此需要测定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以正确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目前,在国外作为测定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的方法有多种,但应用较多的是利用三氧化二铬作指标物质及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这些方法虽准确可行,但由于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等而有一定困难。近年来,国外  相似文献   

17.
颗粒饲料是按养殖动物的种类、大小、用各种单一饲料及添加剂,经粉碎、混合、搅拌加温、制粒等过程加工而成的营养成份全面的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8.
郭万志 《畜禽业》2005,(3):14-16
奶牛的营养需求,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持营养需求,另一部分是产奶的营养需求。调配奶牛的饲料,其主要任务是满足这两部分的营养需求。现以体重500kg,日产鲜奶25k(乳脂率3.5%)的奶牛饲料调配为例,介绍舍饲奶牛饲料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产动物的苗种是养殖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获得养殖对象高产的前提,而苗种的开口饲料又是苗种生产的基础。苗种培育是个很细致的过程,由于种苗幼小纤细,摄自强度低,食料范围狭、营养要求高一对外界环境变化和敌害侵袭的应付能力差。而苗种的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变态周期短,所以苗种的饲料必须营养化、科学化。人工培育必须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才能进一步提高成活率。目前,苗种的培育大多数仍沿袭传统方法:一是培养浮游生物作为开口饲料、这种饲料不仅营养单一,而且受季节和水质因子等影响,生产极不稳定,成本也不低;二…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在水产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十分丰富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自从Seilliere(1906)发现蜗牛消化液中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后,采用外源纤维素酶扩大植物饲料的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通过我国科研工作人员的努力,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可将植物纤维分解为葡萄糖,消除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并降低肠道内容物粘度。国内外在牛、羊、猪、鸡、蚕等方面有不少实验报道表明:适量纤维素酶的添加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然而,纤维素酶在草食性鱼类中的应用却很少。一、鱼类的粗纤维营养鱼虾类不具备分泌纤维素分解酶的能力,不能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