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非鱼繁殖及养殖技术(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弘 《科学养鱼》2006,(1):16-17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齐利罗非鱼等。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品种。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极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多数池塘已被罗非鱼所占领,产品也已充斥市场,售价逐年下跌,养殖效益低微,加上以饲料为主的养殖成本的上升,养殖病害的增多,养殖效益有不断下降甚至亏损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渔农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罗非鱼的养殖效益已成为广大渔农及水产工作者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对此,笔者就技术和管理方面分析了六个关键因素,今整理成文,供罗非鱼养殖生产者们参考。一、选择优质鱼种目前市面上罗非鱼很杂,比较多的是药物制种的变性单雄性鱼种,因制种技术的差异,雄性…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生物学家把罗非鱼推荐为世界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回顾历史,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24年,肯尼亚开始进行科学养殖罗非鱼。其后,迅速地扩大到整个非洲;远东四十年代末、北美五十年代初移植罗非鱼养殖相继获得成功。经过水产养殖学家们35年试养罗非鱼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广罗非鱼养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罗非鱼越来越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罗非鱼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拉动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其中集约化养殖是主要方式。但是在罗非鱼高密度养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受传统观念“肥水养大鱼”的影响,不少养殖户习惯于向高密度养殖池中过度施肥。使得水质变差难以管理,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出口鱼片因环境污染卫生不合格的现象,因此,推广罗非鱼的健康养殖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降低罗非鱼出品风险,达到罗非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现将在笔者技术指导与养殖专业户精心管理下由加工企业收购、经检验达到出口标准的罗非鱼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与广大养殖者交流。  相似文献   

6.
廖国璋 《水产科技》1997,(2):28-32,34
自50年代以来,我国海峡两岸均从国外引进各种罗非鱼(台湾俗称吴郭鱼)进行淡水养殖。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罗非鱼(包括尼罗罗非鱼、莫桑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种)具有生长快,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和产量高的特点,深受水产养殖工作者的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国海峡两岸淡水养殖的主要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黄凯 《科学养鱼》1999,(7):32-32
众所周知,罗非鱼因其具有生长快、疾病少,肌间刺少,味道鲜美而倍受广大水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罗非鱼已成为全球性养殖对象。在我国,各地池塘、水库、山塘、江河等水域养殖罗非鱼已十分普遍。对于池塘、水库、山塘的罗非鱼养殖户来说,罗非鱼的捕捞生产往往...  相似文献   

8.
目前广东省养殖的罗非鱼品种主要有: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红罗非鱼等,本主要针对在海丰县养殖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是目前南方省市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也是出口创汇重要水产品之一。当前,我市及周边地区多采用鱼鸭混养或农基肥水养殖等粗放模式养殖罗非鱼,商品鱼普遍存在规格偏小、品质欠佳、零售价格低的情况。为了探索一条介于机械化自控型设施渔业与普通养殖模式之间、利用现有鱼塘稍加改造、添置部分机械设备、能显著提高单位产量和商品鱼品质且一般养殖户能接受的养殖新模式,我们开展实用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价效性研究,并于2006年4~10月在我所养殖基地进行罗非鱼高密度养殖试验。在2口水泥池共养出商品罗非鱼14202千克,平均体重达649克,饵料系数1.5,产值88052元,项目盈利16401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今天死鱼了没有?”近来,在珠海平沙罗非鱼养殖基地里,这句话几乎成为了养殖户一大早见面的问候语。自从3月下旬投苗以来,一种不明病害袭击了平沙万亩罗非鱼基地。据珠海市富民罗非鱼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罗非办主任廖春华介绍,超过60%的养殖水面发病,大量罗非鱼苗死亡养殖户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11.
王银东  方崇义 《内陆水产》2006,31(10):30-31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广罗非鱼养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罗非鱼越来越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罗非鱼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拉动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随着产量逐年增长和出口量飞速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其中集约化养殖是主要方式。但是在罗非鱼高密度养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受传统观念“肥水养大鱼”的影响,不少养殖户习惯于向高密度养殖池中过度施肥,使得水质变差难以管理,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出口鱼片因环境污染卫生不合格的现象,因此.推广罗非鱼的健康养殖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是我国罗非鱼养殖大省,其产量约占全国罗非鱼总产量的50%。而有“中国罗非鱼之乡”之称的高要市则是广东罗非鱼生产、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自2006年以来,高要市连续三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项目的主推品种就是罗非鱼。池塘养殖罗非鱼是高要市罗非鱼养殖的主要模式,作者对高要市较为典型的罗非鱼池塘养殖模式进行总结,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不同的养殖模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不仅能在淡水中养殖,也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而且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的肉质优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深受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将咸淡水养殖罗非鱼主要技术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养殖罗非鱼经济效益,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我场于2008年进行罗非鱼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月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池塘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刀鱼,不仅提高了池塘商品鱼总产量,而且还能大大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王艺红 《内陆水产》2013,(12):72-73
“新吉富”罗非鱼具有生长速度快、鱼体高、背厚、出肉率高、初次性成熟月龄推迟、遗传纯度高(遗传纯度已提高到92%以上)等优点,是我国目前综合经济性状最好的罗非鱼养殖品种。本文依据国家对水产养殖相关的环境、水质、养殖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从养殖场地选择、苗种投放、饲养管理、病害防治、产品收获等方面入手,规范新吉富罗非鱼健康养殖管理,总结新吉富罗非鱼一套健康高效养殖新技术。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北方普通养法产量低、效益差,且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北方不能自然越冬,所以养者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罗非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如果水源充足并且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相对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来说,水池养殖罗非鱼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养殖的效益也较为可观。在水质条件能持续保持良好的,隋况下,罗非鱼在高密度的水池中生长良好。在水池养殖条件下,必须保持人工增氧(充气)和频繁或连续地换水,以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和清除水中的废物。养殖系统中养殖用水使用后直接排放掉的称为流水系统,养殖用水通过过滤后再次循环使用的称为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8.
罗非鱼咸水养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么宗利  王慧 《海洋渔业》2006,28(3):251-256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罗非鱼咸水养殖现状、罗非鱼咸水养殖生物学、罗非鱼咸水养殖驯化及养成模式三个方面对罗非鱼咸水养殖技术进行了论述,望为我国罗非鱼在咸水及盐碱水中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如果水源充足并且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相对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来说,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罗非鱼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养殖的效益也较为可观。在水质条件能持续保持良好的情况下,罗非鱼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过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人工增氧(充气)和频繁或连续地换水,以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和清除水中的废物。养殖用水使用后直接排放掉的称之为流水养殖系统,养殖用水通过过滤后再次循环使用的称为循环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20.
钱国宏 《内陆水产》2005,30(7):12-12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各地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养殖试验证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