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灌区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灌区基础数据的支撑。根据灌区信息化工作需要以及GIS技术在空间数据采集、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本文提出利用卫星影像、GIS、GPS等技术手段,准确采集灌区范围内河道、水利工程等水利要素的位置信息,结合现有水系图与相关水利工程的基本信息,利用ArcGIS生成灌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经过探索表明:灌区水利工程基础信息采集是灌区信息化平台的基础,通过借助ArcGIS以及卫星影像,能够大大减轻野外测量任务且测量精度符合要求,对提升灌区管理服务水平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灌区用水管理GIS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灌区用水管理GIS、图形、属性数据库和资料数据库,利用Visual Basic 6.0和GeoStar提供的GIS集成二次开发,采用实时预报优化模型实现水利灌溉管理GIS。  相似文献   

3.
以沈阳市浑北灌区基本资料为基础,利用GIS技术,采用相关传感器、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利用相关软件建立了用水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并与GIS二次开发技术相结合,形成灌区用水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我国灌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系统阐述,分析了我国灌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在我国灌区进行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同时也分析了GIS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现状及需求,阐明了GIS技术在我国未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原因,为我国灌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灌区水利工程对灌溉绿色植物、促进农业增产具有积极作用,改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价值,灌区管理人员应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与自动化管理。本文重点阐述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以期帮助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对灌区水利工程越来越重视,灌区水利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灌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进行了几点分析,讨论目前灌区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不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要点和如何进行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灌区水利工程为农业灌溉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需要对各类施工资源进行协调,使施工效率和质量兼具,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和价值。本文结合灌区工程概况,简要分析了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Visual Basic 6.0和Office办公软件中的Excel和Access,开发了由干渠用水量管理系统、支渠用水量管理系统和水费计算管理系统组成的宁夏青铜峡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库管理、干渠用水量管理、支渠用水量管理、水费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于2004年在青铜峡灌区应用1年来,运行稳定可靠,解决了该灌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了灌区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钱桂花 《甘肃农业》2014,(22):103-104
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保证灌区水利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是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文章通过分析研究黄羊河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做法和对策,对其它灌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灌区用水管理GIS、图形、属性数据库和资料数据库,利用Visual Basic 6.0和GeoStar提供的GIS集成二次开发,采用实时预报优化模型实现水利灌溉管理GIS.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特色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消费者对农产品原产地信息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一些基于多元素指纹技术的特色农产品产地鉴别研究。研究表明,利用多元素含量差异可对农产品进行原产地判定。本文重点介绍了矿质元素指纹溯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植源性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和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运用可直观展示明清女性作家群体地理分布特点,并为其地理分布的形成原因分析提供定量数据参考。[方法/过程]统计分析“明清妇女著作”数据库中松江府籍贯的女性作家的基本信息,包括朝代、出身背景、婚姻状态以及作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明清松江府女性作家进行地理分布可视化呈现,并从空间视域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考察社会经济和基础文教对明清松江府女性作家地理分布的影响。[结果/结论]明清时期,松江府女性作家共计139位。其中,77.7%的女性作家分布在中心县区(如华亭县、娄县和上海县),分布在其他边缘县区的人数占比为22.3%。松江府各县女性作家人数与著姓望族和学校分布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田赋税收和棉布业市镇的分布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HTML技术、数据库(SQL SERVER)技术、TCP/IP协议集、Java、Net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作物平衡施肥技术,开发县(团)级、跨平台的农业WebGIS系统。对团场级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各模块功能、技术平台以及数据库结构设计等进行了阐述。最终实现农业基础信息(含地理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ArcView GIS平台的配电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ArcView平台开发的配电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的纯数据库管理方法难以表达的电网和设备情况的复杂关系,并利用数据库技术把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一对应联系起来,用可视方式形象、直观地进行查询、统计、分析、输出,使用户直接在地理背景上完成各种管理工作,为配电自动化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俊  李明建  邹扬庆  罗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783-2785,2836
针对传统GIS应用信息显示直观性不强的缺点,在GIS应用中引入增强现实技术,研究了地理要素实现增强现实显示的关键技术及方法,并以Windows Phone开发平台为例,实现了具有地理坐标信息的地理要素的增强现实显示系统.结果证明,增强现实技术与GIS的结合能够很好的将真实环境与虚拟地理要素信息融合起来,使得地理要素的识别更具直观性.  相似文献   

16.
林业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林业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项技术内容和建立方法;并以实际开发项目为例,介绍基于MapObjects的林业资源管理GIS系统设计开发过程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了系统开发平台的确立、林业资源数据库的建立、系统功能模块的规划、系统界面和特点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GIS Server的网络农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了基于ArcGIS Server的WebGIS技术,介绍了网络农田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在分析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农田空间信息的共享,为农田地理信息的发布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张友超  鲁铁定  张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875-1877,1880
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全新型工作、创新性任务,是新时期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使命.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国外发展现状、重要意义和主要技术支撑以及当前主要技术路线和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山东地理国情普查试生产的实践进行了相关技术方法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3S"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3S"技术的发展以及与精准农业的关系,简述了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及应用,并对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武陵山片区畜牧类地理标志精准扶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与畜牧业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分析了畜牧类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