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从韩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入手,介绍了机构和人员组成的变化情况,阐述了韩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并详细介绍了韩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查和测试的方式、方法,对韩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进展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我国正式建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将植物新品种保护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20年里,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制度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包括:调动了育种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品种多样化和农业多元化发展、带动了社会资本投入育种创新、加速了植物新品种转化运用、促进了优良品种"引进来"和我国种业"走出去"。文章根据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发展现状和影响,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宣传培训、健全制度保障、深化国际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省农业系统各部门对植物新品种保护认识不足、品种权申请不及时、申请数量偏少、假冒和侵权现象出现较多等问题,作者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切实抓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组织体系,保证新品种保护制度顺利实施;建立专业品种保护协会,规范行业行为;加强管理,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数量和质量;加强行政执法,为种子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开始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农业部先后组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窀、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保藏中心、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14个分中心.初步建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审查、测试工作体系;发布了六批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使农业部的保护植物对象达到62个属种;组织研制了玉米、水稻等80个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并启动了玉米、水稻新品种DNA快速检测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比较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有利于育成和推广更多的植物新品种,鼓励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向植物育种领域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的种子工程建设,促进农林两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的分析,对比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91年文本,总结出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在法律位阶、保护范围、权利内容、保护期限、权利限制和禁止性规定等方面存在主要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91年文本,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从立法目的、扩大保护范围、拓展权利内容、延长保护时间、明确农民“自繁自用”含义,以及保持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统一等方面,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法律位阶,全面加强对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植物新品种保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对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现有的品种保护制度已明显不适应品种保护工作的需求。本文阐述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组织体系的建立,分析了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对新品种保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促进育种者创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它的顺利实施受多个利益主体的影响。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已实施7年了,文章根据调查的数据时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三赢”的思路,并在论述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各方利益共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东盟十国只有越南、新加坡是UPOV成员国,除泰国外的多数国家已出台了与UPOV公约1991文本类似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部分国家没有设立植物新品种办公室,且大部门国家并非英语国家,这造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困境。植物新品种保护具有地域性,有望在国际市场发展的品种更需要积极申请外国的品种权保护。2023年为“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因此东盟各国关于植物新品种问题,尤其是植物新品种申请流程问题需要格外重视。文章通过介绍东盟十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与管理机构,总结pvp保护相关制度,浅析东盟植物新品种申请流程,为中国在海外的专利布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对育种科研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植物品种权保护是当前世界各国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的植物品种保护权保护体系和以企业为核心的育种科研导向,分析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和育种科研成效。认为植物品种保护对我国育种科研有极为重要的激励导向,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制度缺陷、创新能力低等问题。建议从行政管理、制度选择、模式选择、资源保护、种业创新、体系完善等方面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政策支持,促进育种科研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立足。植物新品种权是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制度效应,增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意识,努力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可促进现代种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进而促进我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践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光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28-17229
介绍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机构设备、保护审查制度内容。分析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新趋势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天津市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针对当前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建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体系,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品种权申请量;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海外申请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要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国,必须在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支持植物新品种走出国门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在国际种业战略布局中的重点,也成为我国种子企业开拓国际种业市场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海外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和种质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性布局、构建植物新品种权预警系统、扶持一批外向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加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中介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分析日本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和审查情况的基础上,围绕适用法律、审查方式、保护目录3个方面比较了中国、日本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并且提出了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概念和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的概况和DUS测试指南研制及测试技术研究现状,并重点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DUS测试中的应用.论述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分析了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授权的情况,并提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和DUS测试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DNA分子标记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鹤  张文庆  赵敬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97-16899
阐述了我国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与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地理标志权与植物新品种权是重要的农业知识产权。本文研究了大葱资源的地理标志权与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主要有:山东省推进实施国家质量系统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建立地理标志大葱的国家质量标准,以提高质量标准化,鼓励保护范围内更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统一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大葱品牌,实现大葱地理标志权与新品种权的双重保护,开发地理标志大葱的旅游资源,以发展观光农业。  相似文献   

18.
方健  司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55-20157
在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最重要的2种知识产权保护形式———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为例,阐述了我国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揭示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规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意识;设立专门的法律制度保护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完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管理体制;加强我国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保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中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变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内容、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分析了植物新品种权创新指数等,表明现阶段我国植物育种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新品种保护权申报数量大幅度增长;授权品种的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品种权质量明显提高;创新区域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农作物品种创新方兴未艾;国内科研和企业单位是植物育种创新的主力军。提出了构筑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屏障、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