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相比北方平原烟区,南方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机型选择受自然环境、农业结构、经济条件以及思想观念等的因素制约,因而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的起步时间与发展速度均明显滞后于平原烟区。为了探索基于散户种植的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机型选择问题,以晴隆县为例,在全面分析晴隆县地形地貌和耕地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烟区实地调研,针对晴隆县近几年烟草农机购置补贴情况及生产特点,提出了基于散户种植的丘陵山区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丘陵山区加速实现烟叶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丘陵烟区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探索出科学合理的丘陵烟区不同生态环境下烟叶生产机械化路径。本文在全面综述丘陵烟区烟叶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贵州省代表性烟叶生产基地单元(遵义县鸭溪、普安县青山和黔西市林泉)的生产实际开展全程机械化测试。首先,通过专家咨询和实际考察,明确了丘陵烟区烟叶生产机械化主要环节农机农艺融合参数;其次,基于烟草农机全程机械化测试结果,确定了丘陵烟区烟叶生产主要环节机型选择原则、作业时限、储备系数和农机配置方法;最后,制定出适合于“坝区”和“山区”烟叶主要生产环节农机千亩配置选择标准。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水平,优化农机配置选型,为丘陵烟区不同生态环境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机械釆胶技术研发难度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热带丘陵山区胶园现有收获机械较少,尤其是全自动采收机械发展较为缓慢,现有的胶园收获机械主要以试验样机为主,样机成本高、适用性差,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介绍了我国热带丘陵山区胶园采收机械技术研究现状,按照操作方式主要分为便携式、固定式、移动式3种。分析了胶园采收机械在研发创新与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装备研发与应用仍是今后发展趋势。建议加强胶园机械装备技术的创新研发,提升胶园生产管理智能化和精准化,助力产业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4.
2015—2020年,在衢州的试验表明,甘薯生产机械化模式比传统模式在起垄与收获2个环节每667 m2省工5.6工、 节本739.6元.通过引进基于小四轮拖拉机的适合丘陵山地的甘薯起垄机、 收获机,实现甘薯生产起垄与收获等相关环节的农机农艺配套,由此提出甘薯大垄单行机械化生产技术,以期为实现甘薯全程机械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庆丘陵山区烟叶生产已大量推广应用微耕机,而现有微耕机受到耕深的限制,长期使用会在耕作层下形 成硬底层,对烟叶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现有微耕机振动大,操作困难.但是,已有的深耕机械由于体积和重量 等因素不能适应丘陵山区使用.基于TRIZ创新理论,运用“物质-场模型”与“虚实并存耕作法”确定了小型深耕机 的耕作模式,结合“矛盾矩阵”,采用创新原理解决了相应的技术矛盾,优化了关键部件的结构,大大减小了深耕机 的振动.最终研制出了一种适用于丘陵烟田的小型深耕机.经田间试验表明:该机能够满足耕深在30cm 及以上的 设计要求,且耕深稳定,操作容易.  相似文献   

6.
川南地区为典型的丘陵地区,适合多种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生长,造就了烟叶类作物生长独特的气候环境及土壤条件,川南为四川一个重要的烟草种植区域。烟草红薯类的种植要求在高于平面上的垄上进行栽种,1WGV-6.3微型耕作起垄机研发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类似烟草红薯类农经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机械化起垄所需。在解决好烟草机械化耕作起垄的高效化、标准化、规模化等问题时,也解决好丘陵地区机械化耕作起垄作业难题,达到机械化起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西南丘陵山区春作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及其推广效果,开展了多年田间测试、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马铃薯产业供求关系、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关键环节、农业生产力水平等基本条件,逐步形成了操作简便、易复制、适宜当地甚至整个西南丘陵山区的轻简化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即丘陵山区马铃薯高垄双行错穴播种节肥减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推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20,(12)
正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历史上,我国一直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提高茶生产机械化水平,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意义重大。我国约60%以上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的陡坡地带,不利于机械化大规模作业,为此我国正在研究可用于丘陵山区茶园的机械化设施。1.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湖北地区是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丘陵山区。2014年底,全省拥有茶园30万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9.
烟叶是麒麟区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烟叶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生产机械化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麒麟区农业整体水平.针对当前麒麟区烟叶生产机械的拥有情况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建议必须借助中央财政购机补贴政策、烟草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对烟叶生产机械刨坑移栽、覆膜、中耕培土、追肥、喷药、编烟机、秸秆还田机等烟田多功能综合机械进行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
烟草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烟叶生产过程中各机械的性能及工作效率,2013年在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河坝新村开展了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试点研究。结果表明,起垄环节,碎土率方面邵武华友履带式起垄机表现最好(89.9%),沟底积土方面松溪永顺表现最好;覆膜环节,各测试机型表现中等,在效率方面优于人工覆膜;移栽环节,漏栽率上江苏久泰移栽机高于江苏井关移栽机;培土环节,漳州南冠培土机操作简便,掉头灵活,单人操作,单行双侧作业,深受烟农喜爱;拔杆环节,龙岩诚德拔杆机单人操作,操作简便,动力较足,拔杆顺畅,拔杆带土较少,效果较好,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孟学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49+3910-3849,3910
以旬阳山地烟区为例,从试点选择、机械配置、作业效率3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旬阳烟草农业机械化试点基本情况,通过对育苗、机耕、起垄、移栽、中耕、编烟、回潮等主要环节试点,烟草农业机械化与传统农业生产比较,减工降本效果十分明显.分析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山区土地条件差、山地适用型烟草农机研发滞后、烟草农业机械化政策保障滞后、烟田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结合旬阳烟草农业机械化试点情况,提出了促进旬阳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的一些建议,认为应科学优化基本烟田、加快山区烟草农业机械研发、加快烟草农业机械政策配套、加快烟田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烟草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这可为为旬阳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小麦生产的关系,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0年调研数据,从生产方式(机械化)和生产技术效率2个方面考察了不同地形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了小麦机械要素的投入,且对丘陵山地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此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平原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丘陵与山地地区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则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提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应结合不同地区地形地貌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机械对劳动的替代程度以及机械作业效率,加大农业机械的创新和研发力度,同时创建农机跨区作业市场。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海峡西岸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现状,比较海峡两岸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思路:(1)坚持农机科技创新,实施山地现代农业装备重大技术专项研究;(2)加强海峡两岸农机合作,引进实用山地生产机械;(3)增加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科研投入;(4)重视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等。同时,对海峡西岸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资源禀赋变化和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共同决定了中国粮食增长的现实路径。以玉米为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业劳动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其是否发生劳动节约型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并利用单要素生产率与二维相图探究中国粮食增长路径转型。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劳动节约倾向,东北、黄淮海与西部三大产区的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正在缩小并逐渐趋同;中国玉米增长路径在21世纪初发生了历史性转型,由土地生产率导向转向劳动生产率导向。因土地—劳动比率优化未有突破,中国走的是依靠提升土地生产率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三类路径,这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率有重要启示。结论的现实价值在于,既要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包括加强适宜山地的农机具研发,推进丘陵山地耕地的宜机化改造,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也要协调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生物良种培育与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减量化高效化等。  相似文献   

15.
甘薯双垄旋耕起垄覆膜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甘薯双垄旋耕起垄覆膜机具存在结构强度差、作业效率不高、垄体不规范等问题,研究设计一款与55~80kW大型拖拉机配套的新型甘薯双垄旋耕起垄覆膜机。采用理论设计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起垄覆膜的影响因子及各部件间最优结构参数、工作参数、协调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种植起垄覆膜不规范、效果差主要与机具前进速度、压膜机构高度及旋耕深度有很大关系,主次因素顺序为:前行速度压膜机构高度旋耕深度,优选组合为:前行速度0.3m/s、压膜机构高度360mm、旋耕深度400mm。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种植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制约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辽宁省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辽宁省2000年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阐述了种植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各种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规模,提出了综合发展种植业机械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明确山区丘陵烟区田间生产农机适用性的限制因素。以湖北鹤峰农机生产核心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使用率较高农机分型,对生产环节分类,确定农机合理的田间作业路径;对与农机作业相关地块特征值进行测算。通过农机作业参数与田块作业条件匹配度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区域农机机型选配的首要因素是机耕路条件,其次是地块形状和面积,其中,地块形状对轮廓平行移动方式作业农机机型影响较大,地块宽度决定选择农机机型大小。当前地块生产条件下,3~5 kW和11~18 kW小微型农机适用性较高,37~66 kW农机适用于2001 m2以上较规则且有机耕路条件的田块。  相似文献   

18.
贺捷  舒时富  廖禺  李艳大  陈立才  叶春  潘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10006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果园割草机器人的除草性能与草的物理特性以及甩刀的设计参数紧密相关,结合柑橘果园杂草种类情况及其物理特性,基于Y型甩刀式割草机构设计一种果园割草机器人。运用D-H法建立甩刀切割单个茎秆的运动学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在不出现缠草的条件下,甩刀轴转速1 500 r/min时在最优切割位内对单根杂草茎秆的碰撞力为74.25 N。刀片的切割轨迹分析表明,设计的Y型甩刀刀片切向速度与前进速度的比值λ>1时,割草机器人能有效地进行割草作业。割草机器人实地割草试验结果表明,刀片座间距43 mm、刀轴转速1 500 r/min、前进速度1.0 m/s时,重割率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