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作为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基石,庞大的农村剩男群体的出现必然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和隐患。农村大龄剩男存在婚配问题的原因有性别比例失衡、经济状况不佳、结婚成本高昂、婚姻梯度挤压等,要解决大龄剩男的婚配问题,需要更新生育观念、完善立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倡导结婚新风尚、提升农村大龄青年的竞争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剩男"这一现象与社会对男性的社会性别建构紧密相关。"男孩偏好"导致的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择偶的梯度模式等因素,是社会性别分析中"剩男"的成因。这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农村"剩男"问题越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分析了该问题的负面影响,阐明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构建性别平等观念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我国201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1。在过去的20多年里,这个比例曾一度高于120,是世界上最悬殊的出生性别比例之一,这意味着,每出生100个女孩,会多出生20多个男孩。如今,那些在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年代诞生的孩子正在陆续进入婚龄。20多年来,市场经济发育,城市化进程推进,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所有的这些因素交织影响着中国的性别失衡问题。作为一个曾高度城乡二元化的国家,其"婚姻挤压"更多地挤向了边远、贫困地区,数千万农村"剩男"的婚恋难题正引发更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事关发展,事关权益,在迈向全面小康的攻坚战中,不应被忽视。2015年,《中国青年报》派出多路记者分赴豫、冀、湘、鄂、皖、甘、桂等省区贫困农村,并会同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专家,历时半年,对中国农村"剩男"问题进行了全景调查,现推出全媒体深度报道,预警社会,并以期引起更多关注和扶助。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愈来愈多的农村成年男性难以找到婚姻配偶,这必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剩男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长期生育选择上的男性偏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村女青年婚姻选择外向性加剧、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务工行业性特征导致的婚恋机会较低等。农村剩男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如,加强生育观念方面的宣传教育,完善立法,重视女性权益等。  相似文献   

5.
童凤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8-20,3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就出现异常,尤其是农村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情况更加严重。运用社会学理论及相关方法,探讨造成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成因,并提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传统养老保障模式潜能的挖掘"及"社会性别文化的创新"等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陕西省安康市贫困农村的贫困问题已逐步得到了缓解,但现阶段的工作还需要关注贫困农村男青年的婚恋问题。其婚恋困难表现为可婚配的女青年较少、婚姻花费昂贵、婚姻不稳定等方面,这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单向流动和农村婚姻过于物化和商品化所致。贫困地区农村男青年婚恋困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导致大量单身群体出现、加剧农村贫困程度、不利于农村社会安定、增加贫困农村养老风险和冲击社会伦理道德等。要解决这一特殊问题,政府应积极改善当地经济落后状况、引导正确的择偶观、鼓励农村青年学习知识和技能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提高其在婚配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农村已育妇女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的个案访谈,发现当前农村妇女在生育目的方面,依然是为了传宗接代;生育数量方面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一孩和二孩之间的差别;男孩偏好在计划生育强制和B超技术的"帮助"下,生育行为表现出男孩优先出生权,女孩成为"边际产品",最终导致农村地区男孩偏好提前到一胎表达,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冲击,一些人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出现扭曲,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婚姻伦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农村女青年的婚姻自主性出发,对一桩村内赘婚的诞生背景、过程、各方反应进行观察与描述,发现女青年的外出务工经历与经济上的自立并不能有效地改变其因家庭结构而被传统习俗"注定"了的婚姻命运。男青年成为"上门女婿",既有其家庭原因,也间接受到当前农村建设政策的影响,婚姻成本的走高则是其最终决定因素。因此,虽受到社会环境变迁、个体流动经历以及当事人在此基础上对婚姻自主性思考的综合影响,但赘婚习俗仍在部分农村地区保持着较为强劲的传承惯性,这构成农民工城镇化和市民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文化需求与现实需求的双重表达。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短板在农村。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细胞,是维护农村社会大环境稳定的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婚姻是家庭的核心,婚姻的稳定、和谐是建立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两性平等基本国策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下,研究农村婚姻家庭两性平等关系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既是预期问题同时也是现实问题。由于人口性别比、尤其是婚配性别比失衡,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不仅已经出现而且会逐渐严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是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的形成有生态、人口、社会、文化和历史原因,具有各方面的社会影响,对男性弱势群体婚姻边缘化问题的发展趋势需要有科学预测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男性弱势群体婚姻边缘化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弱势未婚男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以183例跨地区远嫁的农村打工女性的婚姻状况调查为基础,探讨农村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姻稳定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对于同一个地区男女缔结的婚姻,地域差异给农村打工女性的跨地区婚姻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其婚姻的稳定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3.
正随收入水平提高,一些农村地区青年订亲结婚索要彩礼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彩礼数额越来越高,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古代就有结婚要彩礼之说,但是古代的彩礼也只是一种证明婚姻正式约定的象征。古人所谓的彩礼更注重的是礼仪的礼,而非金钱财物之"礼"。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倡导男女平等,"革命的婚姻"成了那个年代最时尚的婚姻方式。人们不再以挣钱多少、家庭的贫富来衡量婚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农村的贫困问题、经济问题,稳定问题等,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诱发农村社会矛盾。甘肃省省委、省政府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的需要。由于该行动实施时间不长,许多相关问题还处于探讨和商榷阶段,研究其绩效问题有助于推进全社会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更深刻认识,并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经验上的参考和直接的政策建议,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0,(18)
中国乡村社会在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其基本性质和特点经历了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的转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后乡土社会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梳理在此背景下不同时期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我国农村社会政策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历史任务和应对策略,并对未来农村社会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苍山县把农村落实工作作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来抓,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具体做法是:①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民强身固本;②落实"三项"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③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力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④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促进基层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的稳定,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农村经济,这样才可以弥补以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足的短板。21世纪以来,我国"三农"政策不断完善,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晋江市龙湖镇的埔锦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以提高该村经济发展质量,为农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满足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代耕农"是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珠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流动过程中,引发系列农村社会问题,与流入地政府及农民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纠纷、合同纠纷、拆迁纠纷、入户、子女入学等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代耕农"流入地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代耕农"问题也成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代耕农"群体与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相联系,分析"代耕农"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与隐患,从政策层面与管理制度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探讨农村老年人婚姻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以重庆市H村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调查对象展开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结果显示:配偶的有无、婚姻的满意程度、夫妻之间交流的状况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应关注老年群体的婚姻状况,完善老年人婚姻的相关法律,鼓励丧偶或离异老年人再婚。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基本构成单位,婚姻关系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而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群体的婚姻问题却表现得愈发严重,这不仅加剧了家庭贫困甚至影响下一代。基于上述社会现实,从理论上剖析了贫困对婚姻稳定的影响机制,并用来自江苏省5个精准扶贫试点县的258户年轻夫妻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对于大多数贫困家庭,虽然年轻夫妻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消费较少,降低了婚姻中的幸福感,但生活中的相互陪伴增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消费匮乏对婚姻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家中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成员的贫困家庭,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用于照料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虽然这不会对年轻夫妻相处的时间造成太大影响,但会显著降低他们消费,从而降低婚姻幸福。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贫困户的婚姻往往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未来扶贫方面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从普惠性政策向针对个体所需技能等有利于维持家庭中夫妻和子女间长期可持续关系层面入手,从物质支持转向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