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属羽肉兼用型鹅种,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羽绒纯白质优,肉质细嫩,肥肝性能较好等特点。2001年我市饲养皖西白鹅1800万只,农户在半舍饲放牧条件下,饲养皖西白鹅只均利润达20元。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本地鹅业生产现状与产业化经营要  相似文献   

2.
皖西白鹅的鸭瘟病毒感染金光明(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鹅的鸭瘟病为一种地方性流行性传染病,由鸭瘟病毒引起,尤以雏鹅患病严量,可引起大批鹅发病和死亡。最近皖西某地白鹅发生了鸭瘟病毒感染,现报告如下。发病情况风阳县某养殖户,饲养]80只皖西白鹅,包括育肥鹅...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日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各200只进行养殖试验,观察2个品种肉鹅0~10周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罗曼鹅公、母鹅体重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或P0.01)。皖西白鹅公、母鹅的绝对增重分别在第5、6周达到高峰;罗曼鹅公、母鹅则分别在第7和5周达到高峰。0~3周龄罗曼鹅的单位增重耗料量比皖西白鹅低,4~10周龄则高于皖西白鹅。皖西白鹅公母鹅翻翅率均高于罗曼鹅。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两者生长曲线不同,翻翅率不同,在相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本地鹅体型小、生长慢、产肉产毛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科研人员用皖西白鹅公鹅与本地优良母鹅杂交,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产绒量和产蛋量均优于本地鹅的杂交鹅。实验表明,这种杂交鹅 4月龄时增重高达 1288.5克,屠宰率提高 1.7个百分点,胸肌率提高 1.4个百分点,腿肌率提高 1.7个百分点,毛片重提高 42.8克,产蛋率高于皖西白鹅。一些地方饲养这种杂交鹅,每只比本地鹅多收入 8- 10元。 吉林育成肉毛蛋兼用鹅  相似文献   

5.
品种篇--皖西白鹅品种介绍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属国家二类禽类保护动物,并确定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皖西白鹅属羽肉兼用型鹅种,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饲养成本低,主要以青饲料为主,宜全国各地饲养,肉质味美,属绿色食品.皖西白鹅除了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外,其产品更具独特的食疗保健功能,即保健药用价值.国内外专家称皖西白鹅属国宝.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我国地方品种皖西白鹅与国外引进品种罗曼鹅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差异,为不同鹅种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资料。试验选取同批饲养的70日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分别测定屠宰性能并分析肌肉品质。结果显示:①70日龄罗曼鹅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等均高于皖西白鹅(P>0.05),腿肌重、腹脂重、肠脂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②罗曼鹅翅重、心重和肌胃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但肝重显著低于皖西白鹅(P<0.05),脚掌重低于皖西白鹅(P>0.05);③罗曼鹅胸肌亮度显著高于皖西白鹅(P<0.05),肉色鲜艳,红度显著低于皖西白鹅(P<0.05),黄度值、pH值和滴水损失率均与皖西白鹅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皖西白鹅在腿肌、腹脂和肠脂,以及翅膀、心和肌胃发育方面,与罗曼鹅存在显著差异,胸肌肉色红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正> 安徽省六安地区丘岗起伏,水草丰富,有适宜牧鹅的荒坡、草山、池塘、滩涂、湖泊等四百多万亩,其中水面164.5万亩,饲养皖西白鹅最具优势。 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过去很长时间皖西白鹅饲养水平一直徘徊在70~90万只左右,经济效益也很低。自1984年始,其饲养数量逐年剧增,1985年达到553万只,1986年837.12万只;去年为972.59万只,今年上半年统计已首破1千万只大关,达到了1千零30万只。其中所辖六安县养鹅310万只,户均9只鹅;舒城县养鹅320只,户均15只鹅;全区已有养鹅超10万只的乡镇31个,超万只的村56个。舒城县石岗乡养鹅18.3万只,户均饲养41只,该乡所辖12个行政村,村村养鹅超万只。据1987年末年统计,六安地区皖西白鹅产值已达1.5亿元,占全区畜牧业总产值的21%,占全区国民经济收入的5%,相当于全区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月,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乌龙镇某养鹅户饲养的皖西白鹅雏鹅发生痛风,其病理变化非常典型,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该养鹅户饲养1 300只皖西白鹅雏鹅,6日龄时,畜主为预防雏鹅拉痢,用诺氟沙星饮水,剂量比使用说明书加大。用药2 d后个别雏鹅出现跛行,严重者瘫痪,不能行走,个别雏鹅最后死亡。畜主又到霍邱县某兽药店买了阿莫西林、柴胡口服液和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和柴胡口服液在上午饮水给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六安地区是皖西白鹅的集中产区,历史上皖西农民虽有着养鹅的习惯,但长期沿袭着传统的饲养方式,即春孵,夏饲,秋保命,冬宰杀。饲养周期长达8个月之久,致使农民养鹅经济效益甚微。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以下途径提高了养鹅的效益。 1.大力发展肉用仔鹅生产皖西白鹅具有早期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在常规饲养条件下,80日龄体重可达4公斤  相似文献   

10.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鹅品种之一,但其繁殖率低,制约了鹅业养殖规模的发展.为了提高皖西白鹅的繁殖率、降低养鹅生产成本,对皖西白鹅中产蛋量较高的常蛋鹅进行选育,并测定其各世代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三世代的选育,皖西白鹅常蛋鹅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产蛋量平均38.8枚/只,平均蛋重145.6g/枚,蛋型指数1.42,种蛋受精率8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