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皮棉清杂效果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皮棉清杂效果的因素很多,诸如皮棉清理机的性能,各部件之间的隔距参数,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和熟练程度等。根据我厂近年来的使用情况,现对影响皮棉清杂效果的因素作初步分析。1皮棉含水率高低皮棉纤维含水率高,棉纤维弹性差,不膨松,一经机械打击就变形。这不仅杂质难以清除,而且纤维难以梳理,易造成皮棉清理机嵌塞等。如果皮棉纤维含水过低,虽然纤维膨松,梳理作用好,但纤维的强度相对减弱,易造成纤维断裂损伤。因此皮棉纤维含水过高过低均不适合清理,一般皮棉含水率应保持在6%~9%。2棉胎的厚薄棉胎的厚薄与生产率的高低基本是一致的。通常…  相似文献   

2.
《农机具之友》2006,(5):52-52
本机是用来清除籽棉中所含的僵瓣及杂质的一种设备。通过清理,可以提高皮棉的加工质量、品级,延长轧花锯片的使用寿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性能稳定,使用维修方便,是棉花加工企业理想的籽棉清理设备。主要指标和技术参数:清花滚筒直径:650毫米;滚筒数量  相似文献   

3.
1机采棉加工工艺特点机采棉与手采棉的显著差别为是含杂高,手采棉含杂一般不大于3%,而机采棉含杂一般在12%~14%。由于机采棉含杂高,所以机采棉加工中配置了大量的除杂设备。目前我国使用的机采棉加工工艺中,籽清阶段配备了4台二组籽棉清理机组。其中一台为六辊清花机和一台清铃壳机组成第一组清理机组,一台六辊清花机和一台冲击式籽清机组成第二组籽清机组。清铃壳机主要是清铃壳和干枝等大杂。其他三台籽清机主要清理棉叶和小杂。皮棉清理配置了三台皮清机。其中一台为气流式皮清机,主要清理不孕籽和瘪籽,随后是两台锯齿式皮清机,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4.
在机采细绒棉加工设备的基础上,增加皮辊式轧花机,通过技术改造使其实现加工机采长绒棉。介绍了技改的方案、投资,机采长绒棉加工工艺及加工后皮棉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2棉花加工工艺及设备2.1国外棉花加工工艺概况2.1.1美国棉花加工工艺概况美国棉花采收已实现机械化,棉花加工厂均为机采棉加工厂,轧花厂由私人或棉农联合经营。1994年,美国共有2300多个轧花厂,但最新资料报道只剩1350个,由于美国棉花的加工周期短,平均只有三个月,所以轧花厂的规模大。陆地棉加工厂一股配有2~5台160片左右的大型锯齿轧花机。平均每厂年加工10万包皮棉,约合2.18万t,由于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平均每一工人口加工皮棉人以上。美国的机采籽棉有两种,一种是用水平搞锭式来棉机分次采的吐絮籽棉;另一种是用尼龙丝刷和…  相似文献   

6.
(按上期)2.新疆棉花加工工艺设备发展目标2.4.1完善“121”工艺设备配套工程由于“121"工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动力消耗大、《车影响生产、效益不高等现象,同时轧花主机和附属配套设备还存在不少尚待完善的问团,如:通大气阀及烘干设备的非正常使用,皮棉清理机、集棉主笼、皮棉输送器网及轧花机频繁堵塞等,因此尚要改进完善。2.习.2开发研制棉花加工计算机控制系统棉花加工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加工工艺设备中各关驻点设置多种信号采集,生产时计算机自动检测,智能控制,使轧花生产技优化的生产方案运行。它是集测、控、管于一…  相似文献   

7.
王茂亭 《新疆农机化》2003,(6):42-42,44
石河子地区“银力”牌棉花是2000年经国家棉麻局评定的十大名牌之一,在2002年的国内棉花市场上,又因其优良的品质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获得“2002年品牌棉花展示博览会金奖”。“银力”牌棉花到底能够保持多久的名牌地位,它在2003~2004年度变化莫测的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多大的销售比例,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2002年,国内棉花市场经历了库存大幅减少,购销价格低谷回升,销售市场由滞转畅,经营企业从降价销售到存棉惜售的变化。2003年新棉上市以来,籽棉的收购价格和皮棉销售价一路攀升,在这种形势面前不少棉花加工单位出现棉花价格越高越…  相似文献   

8.
检测皮棉内部杂质的透射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前对皮棉杂质检测仅限于皮棉表面的图像分析,而检测皮棉内部杂质,才是完整检测皮棉杂质的关键。在分析皮棉杂质透射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光透射成像系统中若干成像参数。对光透射成像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定量分析了光源种类、光源能量与透射效果的关系,分析了增强杂质透射效果的方法。通过杂质图像的分析,可有效检测皮棉中各种内部杂质。  相似文献   

9.
<正>“七五”期间国家经委为适应我国棉花发展下达了引进国外先进轧花技术和成套设备消化吸收国产化项目.该项目由原商业部、山东省供销社委托我公司承担.1988年以来,我们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继开发研制出我国第一台MY—121轧花机,第一台MQP4000—2000皮棉清理机,第一台MQZ—80倾斜式籽棉清理机,第一套《棉花轧花新工艺及成套设备》.开创了我国也能生产大型成套高效轧花设备的新局面,改变了我国轧花设备35年一贯制的生产模式.为我国棉花加工行业设备更新换代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新产品,有力地推动我国棉花加工事业的发展.该项新成果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重点新成果计划推广项目”.为加快我国棉花加工企业现代化进程.尽快使我国棉花加工工艺和设备性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开发研制棉花加工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当务之急.这是我国棉花加工行业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新成果计划推广项  相似文献   

10.
长绒棉是生产高档棉纺织品的原料 ,又是创汇率很高的出口商品。新疆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成为我国生产长绒棉的唯一产区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纺织产品结构的变化及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内外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但长绒棉加工技术设备几十年来一直沿用 30~ 4 0年代的老产品、老加工工艺 ,进行半机械化的单机作业 ,生产率仅为 15~ 30kg/h皮棉 ,车间粉尘、噪声污染严重 ,落后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使长绒棉的加工生产周期长达半年以上 ,造成棉花品级下降、霉烂变质 ,因而大大阻碍了长绒棉的生产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科…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0月11日,农5师89团棉花加工厂内,一辆叉车正在将即将销售的皮棉包上垛。作为"北疆"牌棉花主要生产基地的89团,棉花种植面积0.67万hm2(10万亩),年产皮棉超过30万担。该团始终坚持"靠质量赢市场"的经营理念,严格按照棉花市场的要求,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棉花生产的首要任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机化》2006,(6):26-26
兵团统计局2006年11月29日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兵团皮棉总产首次突破百万吨,今年总产达到108万t左右,占全国棉花总产650万t的六分之一,兵团人均产棉420kg;46.7万hm^2棉花皮棉单产突破140kg/667m^2,较全国533.3万hm^2棉花单产78.5kg/667m^2高出60余kg。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机化》2005,(2):32-32
兵团将用5年时间,更新改造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360台套,建立起与棉花生产布局相适应的棉花加工工业体系。目前兵团已拥有棉花加工厂187家,具备了年加工皮棉175万t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加工机械关键技术的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针对我国棉花加工机械关键技术,通过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对喂棉机械、烘干机、清理机和轧花机进行专利检索,对检索出的专利进行数量分布、数量发展趋势、发明专利情况和申请机构构成进行分类归纳,并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棉花加工机械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指导,进而推动我国棉花加工技术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133团机采棉清理加工厂筹建于2004年,引进美国进口机采棉加工成套设备。经过4年的运行,其优点是籽棉能够迅速被加工成皮棉,避免了霉烂变质,不足之处是进口设备皮清部分清杂效果差,造成皮棉含杂率高,影响棉花等级质量。影响棉花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某型拖拉机零件的“以车代磨”加工工艺,对原来采用磨床加工的典型零件进行了工艺研究,并提出用全机能数控车床代替磨削加工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机采棉杂质含量高,多级籽棉清理和皮棉清理会造成纤维损伤,为综合提高皮棉产品的外观形态和纤维内在质量,提出了对机采棉加工工艺进行过程优化控制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案。在充分分析典型机采棉加工流程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棉花质量检测标准,确定杂质面积、杂质颗粒数、反射率、黄度、上半部长度、长度整齐度、短纤维指数、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9个参数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以加工皮棉产品成交价格最大化的总体优化控制目标。选取对棉花清理有显著影响效果的倾斜式籽清机I和II、提净式籽清机、回收式籽清机、轧花机上部、锯齿式皮清机I和II 7个关键设备的转速作为优化控制变量。采用监控层、控制层、设备层的构架模式,完成关键设备自动化升级改造。使用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控制变量与控制目标之间的数据模型。以建立的总体优化控制目标为适应度评价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完成对多变量数据模型的求解,7个设备的转速分别为495、484、727、472、1 131、822、763 r/min。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后的皮棉产品杂质面积变化率降低约7个百分点,上半部长度变化率提高约2个百分点,质量较为稳定。本文方法在降低机采棉含杂率的同时,提高了棉花的综合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机采棉加工工艺优化过程中缺乏从系统角度定量评估工艺配置效率的情况,把机采棉加工工艺系统看作一个具有输入输出的系统,以机采棉生产投入、工艺配置情况作为输入指标,以机采棉加工质量和皮棉产量等产出水平作为输出指标,建立了基于SE-SBM(Super Efficiency Slacks-based Measure)的工艺配置效率评价模型。以新疆某棉花加工企业的9条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为例,通过收集数据和利用DEA-Slover5.0软件计算,对其工艺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再根据所得结论确定了改进方向和额度,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估不同机采棉加工生产线的工艺配置效率,能为实施机采棉加工工艺设计和优化改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机械加工工艺,能够解放人们的双手,加快零件加工速度。本文介绍了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类型,阐述了解决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希望为有关零件加工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国内要加工主设备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研究了腰果加工的工艺及相应设备,实现了要加工过程机械化。应用证明,采用该工艺和设备得到地产品质量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