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研究东北民猪和长白猪的胴体性状与内脏器官的品种特征的同时,研究了这两个亲本品种的正、反交杂种一代后裔,以及正、反交杂种一代母猪分别与长白公猪回交所得回交后裔的相应性状,以期查明胴体性状和内脏器官的遗传方式与杂种优势的表现。结果表明,东北民猪背膘厚、板油、腹外脂肪和总脂肪的相对重量等标志产脂力的性状呈显性或超显性遗传。杂种后裔在这些性状上呈现高度显著的杂种优势,突破了国外有关文献认为猪胴体性状呈中间型遗传,杂交时不表现杂种优势的结论。研究表明,肉身长、肋骨数和皮肤厚度呈典型的传遗中间型。眼肌面积、腿臀部比例、骨骼和皮肤相对重量基本呈中间型遗传,有时倾向于小值亲本。屠宰率、胸椎数、颈肩胸部和腰部比例、水油相对重量基本呈中间型遗传,有时倾向大值亲本。与脂肪呈强负相关的肌肉相对重量,则始终倾向民猪(小值亲本)该性状的显性遗传。所考察的内脏器官性状基本呈中间遗传,不表现杂种优势。本文是探讨板油等性状的遗传与杂种优势的表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养猪生产中,已越来越多地利用杂交繁育的方法。许多养猪业发达的国家,杂种猪占整个肉猪群的90%以上。杂交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是因为正确的杂交方式可获得杂种优势,使杂交后代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较强的生活力,较高的繁殖力,较快的生长速度以及较佳的胴体品质。在育种学中,一般认为低遗传力性状的杂种优势高,如猪产仔数、成活率、泌乳力、断奶窝重等;中等遗传力的性状杂种优势中等,如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等;高遗传力性状的杂种优势低,如体尺、体重以及胴体性状,这里所说的遗传力都是指来自纯种(品种)群体资料计算的遗传力。1杂种优势利用的意…  相似文献   

3.
<正> 一、研究目的 二花脸猪是太湖猪的一个类群,以繁殖性能高、肉质鲜美而著称于世,但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较差。猪的经济性状视其遗传力的高低有不同的改良途径。本文旨在研究以二花脸猪作母本的杂交组合试验,分析杂种优势在繁殖性能、育肥、胴体等性状上的表现,筛选最佳组合,为二花脸猪的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共用了116头不同组合的杂种和纯种猪来测定各项性能,30头杂种和纯种进行屠体品质测定。山西黑猪、内江猪、巴克夏猪分别与山西本地猪正反交,同时纯种也设平行的对照。日增重方面,除本地♂与巴克夏♀外,其它组合均表现较显著的杂种优势。其中黑本、本黑,巴本的杂种优势极显著。纯种猪中,黑猪的日增重显著地高于巴克夏和本地猪,但稍低于内江猪。父本的比较中,以黑猪的杂交效果为最好。肥育性能的正反交差异均不显著,但反交略优于正交。胴体品质方面,标志产肉能力的胴体长、眼肌面积、屠宰率呈中间遗传;腹内产脂能力的花油、板油呈显性或超显性遗传;皮厚,膘厚呈中间遗传,但不同的杂交组合表现出不同的遗传规律。改良产瘦肉能力的根本手段是选择而不是杂交。  相似文献   

5.
姜志华  郁宝平 《养猪》1990,(4):18-23
综观近十年来我国有关猪杂交试验研究的报道,对繁殖、生长、胴体等性状的杂种优势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繁殖性状夏生长性状个体杂种优势明显,而母本和父本的杂种优势仅对繁殖性状是重要的。即杂种优势以繁殖性状较大,生长性状次之,胴体性状较小。然而,在我国养猪生产提高瘦肉率的目标下,利用外来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和利用杂交母猪所带来的这方面优势应给予重视。在理论上应注重杂交试验设计,而在生产实践方面,则应加强纯繁和杂交配套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采用父系和母系的同胞相关法估测回雁母系猪初产猪的繁育性状,生长育肥猪的肥育性状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结果是:繁育性状多属低遗传力,活体和屠宰胴体的性状属中、高遗传力;繁育性状与窝性状呈正相关,窝性状与个体性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DNA指纹技术研究湖北白猪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利用DNA指纹技术,通过人源小卫星探针336分析湖北白猪Ⅲ系、Ⅳ系,长白与杜洛克的遗传纯度与遗传距离,通过分析遗传距离与杂交组合试验资料表明,湖北白猪Ⅲ系(或Ⅳ系)与杂交品种间遗传距离大时,杂交组合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瘦肉率、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大;反之,遗传距离小时,其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相应较小,根据杂交组合间的遗传距离可以预测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湘白Ⅲ系猪0~5世代培育成绩和3~4世代2产母猪与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外来公猪杂交,分别计算其繁殖性状遗传力和 F1杂种优势率,并把两者作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该猪遗传性能基本稳定,产行多,繁殖力高,其性状遗传力多数较低(0.11~0.53),杂交优势明显,但各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性状遗传力(x)与杂种优势率(y)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 13. 56— 7. 04x,相关系数 R=-0.3418,两者呈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青海八眉猪(本)、长白猪(长)、杜洛克(杜)、大约克夏(大)及长x本、杜x本、大x本杂交组合的繁殖性状记录,研究了三种杂交组合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及其遗传方式。结果表明:长x本、杜x本组合各繁殖性能的杂种优势较好,尤以长x本组合的产仔性能优势率较高,杜x本组合的生长性能表现较好,大x本组合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较低。三种组合各繁殖性状的遗传方式大多呈现出中间型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施启顺  吴民定 《养猪》1992,(1):15-18
用选育群丹麦长白与大约克夏(Ⅰ、Ⅱ系)、杜洛克猪进行杂交试验,统计分析了各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平均值和杂种优势率,讨论了各主要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规律,筛选出适于外向型猪场采用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猪血清蛋白多态性与杂种优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血清蛋白多态性 ,分析撒坝猪与杜洛克、长白及约克夏的基因平均杂合度与遗传距离 ,分析遗传距离与杂交组合试验资料表明 ,撒坝猪与杂交品种间遗传距离大时 ,杂交组合的达屠宰体重 (90kg)日龄、饲料转化率、日增重、瘦肉率的杂种优势大 ;反之 ,遗传距离小时 ,其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相应较小 ,杂交组合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趋势是一致的 ,因而可用于杂种优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实验通过对大白猪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测定,寻找能在实验室检测机体一般抗病力的方法,估计其遗传参数,为猪的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以MTT-HCT-8法检测猪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积,运用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遗传力,分析其与胴体性状、肉质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吞噬积的平均值为3.05±1.87,遗传力为0.13。相关性研究表明,吞噬积与胴体性状表型相关的范围为-0.22~0.015,其中与胴体重表型相关为-0.15(P<0.05),与胸腰长表型相关为-0.22(P<0.01);二者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82~0.047。吞噬积与肉质性状表型相关的范围为-0.08~0.038(P<0.05);二者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87~0.30。综上所述,吞噬积的遗传力为低遗传力,与胴体性状、肉质性状的表型相关较弱,遗传相关较强,大多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桑树四倍体的高效利用和提高桑树育种效率,用4个桑树同源四倍体作母本,6个桑树同源四倍体作父本,按NCII杂交设计进行杂交组合试验,调查了杂交一代群体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桑叶产量,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同源四倍体杂交一代的桑叶产量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桑树同源四倍体作亲本组配杂交组合,能够获得桑叶产量杂种优势较强的组合;父本、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对F1的桑叶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特殊配合力与平均优势、对照优势高度正相关,可以用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预测杂种优势;桑树四倍体桑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hB2)为70.96%,狭义遗传力(hN2)较小,仅为8.70%,平均显性度(H/D)1/21;四倍体的桑叶产量的遗传方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不存在上位性作用,存在超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以云南地方良种撒坝猪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生长胴体性能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优势在各组合各性状间普遍存在,各性状间的超高亲优势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合间的超高亲优势差异不显著,超中亲优势在各组合各性状间的差异显著。6个杂交组合中,值得推广应用的组合为杜撒和杜约撒。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研究东北梅花鹿和东北马鹿初生重的同时,探讨了它们正、反交F_1代初生重和花♀×马♂杂交系四种杂交组合杂种鹿初生重的遗传方式与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仔鹿初生重平均为5.707kg,公仔比母仔高5.3%;东北马鹿平均为11.17gkg、公仔比母仔高10.5%;俩亲本鹿初生重的差异极显著(P<0.001);马♀×花♂F_1的初生重平均为11.225kg,其杂种优势率为33%(P<0.001),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花(?)×马♂F_1的初生重平均为6.385kg,其杂种优势率为—24.4%(P<0.001),呈中间型的遗传方式;马·花与花·马杂交F_1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01);花·马杂交F_1(?)用花♂回交鹿初生重没有倾向花鹿,而是倾向马鹿,其杂种优势率为39.3%(P<0.001),呈超(大值)显性的遗传方式;用马♂级进鹿则符合正常的遗传规律,即倾向马鹿(P>0.05)。其杂种优势率为2.9%,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F_1代横交鹿的杂种优势率为20.5%(P<0.01),呈超(大值)显性遗传方式;F_2后代横交鹿的杂种优势率为1.7%,呈显性(大值亲本)的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16.
家蚕温汤处理无性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阐明家蚕无性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 ,测定了该性状的杂种优势率、狭义遗传力和基因数 ,并利用世代平均值多元回归方法 ,对其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无性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为 2 0 71% ,狭义遗传力为74 0 2 % ,由 1对以上的多基因所控制 ;无性繁殖性状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 ,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 ,其次是显性效应 ,两者占总遗传变异的 97 0 5 % ,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的光合生理特性和杂种遗传力测定,以及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在消耗等量的水分条件时,合成的自身干物质较多,即水分利用效率(WUE)高则其杂种优势明显。表明水分利用效率是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而蒸腾速率对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影响不大;杂交组合的杂种遗传力值的变异范围均在0~1之间,其中杂交组合2×Ⅱ的杂种遗传力最高(0.6129),同时其杂种优势效应值也最高(52.10%);杂交组合的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效应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杂种遗传力可对杂种优势效应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清平猪与巴克夏猪杂交后代肉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平猪是我国国家级地方猪保护品种。应用Excel软件工具对新清平猪及其与巴克夏猪杂交后代的胴体及肉质性状屠宰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清平猪与杂交后代在胴体长、pH值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活体重性状差异显著(P>0.05),大部分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巴新清猪结合双亲本的优势,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方面表现理想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RAPD标记选配猪杂交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测定了 1 0个猪种 (含 3个杂种 ) 9个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 ,并对这些参数与F1生长肥育性状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RAPD标记遗传距离与F1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屠宰率和瘦肉率呈显著正相关 ,与平均背膘厚、饲料转化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RAPD作为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可用于选配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杜洛克(D)、大白(Y)和长白(L)3个知名西方品种与金华猪(J)的杂交利用情况。应用"基于基因组简化与测序的基因型判型(GGRS)"技术平台,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判定基因型。利用全基因组性状特异的SNP分子标记估算不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从胴体与肉品质、繁殖、健康和生长4个性状对金华猪不同杂交模式下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共找到繁殖、生长、胴体与肉品质和健康性状潜在相关基因的SNP分别为1 835、2 174、196 057、17 200个;在二元杂交组合中,♂杜×♀金(D×J)为较优组合;在三元杂交组合中,♂金×♀长大(J×LY)为较优组合;在四元杂交组合中,♂杜金×♀长大(DJ×LY)为较优组合。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金华猪不同杂交模式的杂交优势进行预测,可大大减少后续的配合力实验,结果可为金华猪的保种和杂交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