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浙江省金华地区活框饲养中蜂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对中蜂资源及桶养中蜂情况的调查、野生中蜂和桶养中蜂蜂巢的研究,设计制作了适合金华山区饲养的中蜂蜂箱,并对中蜂过箱及过箱后的蜂群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经过活框饲养,平均每箱中蜂年产蜂蜜23.23 kg,比桶养中蜂的7.50 kg超出了15.73 kg,增产了209.7%,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凤鹤  杨甫 《蜜蜂杂志》2008,28(7):29-30
近年来,随着北京对山区优惠政策出台和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如人工造林绿化等措施使得山区植被得到恢复与改善,野生昆虫数量得到了恢复.远离北京市区100km以外的梯子峪村,四面环山、植被丰富,是一个家庭业余饲养中蜂最好的天然场所.该村农民中蜂饲养数量由2003年的30桶发展到2008年的200桶.  相似文献   

3.
曹义锋  罗谦泰 《蜜蜂杂志》2008,28(11):22-23
皖南山区是安徽省中华蜜蜂比较集中的地区,全省饲养8万群中蜂,约有3.8万群分布在皖南山区.同时.皖南山区野生中蜂资源及蜜粉源植物非常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中蜂生产条件.多年来,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长期局限于旧法饲养(桶养),致使中蜂的生产水平始终较低,加上西方蜜蜂大量引进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使中蜂这一特种生物资源数量急剧下降,而中蜂生产更是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相似文献   

4.
收捕野生中蜂是农村家庭饲养中蜂的一项重要技能。收捕获取野生中蜂就是应用中蜂的生活习性,在掌握中蜂营巢、迁飞等习性后,利用诱捕法和猎捕法获取野生中蜂。叙述了山区诱捕和猎捕野生中蜂的方法。诱捕法是利用蜜蜂营巢习性,让蜜蜂主动投入的方法。有传统的蜂箱、蜂桶诱捕法和挖诱蜂洞诱捕法。猎捕法是养蜂人在了解蜜蜂营巢和采集行为等生活习性后,主动寻找野生中蜂的方法。有直接搜捕猎捕法、观察蜜蜂行为猎捕法、诱导蜜蜂行为猎捕法和拴线跟踪猎捕法。  相似文献   

5.
何邦春 《蜜蜂杂志》2012,32(3):27-28
1中蜂饲养容易被忽略的二个误区 1.1轻视饲喂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中蜂具有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采集勤奋等优点。于是,有些蜂农认为:中蜂不需大量或经常饲喂,因为野生中蜂或旧法饲养的中蜂从来不喂,还不是照样繁殖、采蜜。如果活框的中蜂不饲喂,跟旧法蜂桶饲养没什么区别,甚至有些方面还不如旧法饲养。近年来,白糖价格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6.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并有悠久历史的蜜蜂品种。一般分为东北、华北、华南及西藏等地理亚种。辽宁省是东北型中蜂地方品种饲养大省,中蜂饲养量约6.2万群,其主要集中于东西部山区,它飞行迅速,嗅觉灵敏,能维持大群,具有利用零星分散蜜源的优良品性;而且它抗美洲幼虫病和蜂螨能力强,非常适合定地饲养。然而,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的中蜂饲养水平相当落后,基本上处于这种桶式的野生或半野生状态,这种饲养方式不仅不便于管理,而且大大影响了蜂蜜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刘阳  王志 《中国蜂业》2005,56(5):18
长白山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中蜂资源,但近些年来,由于长白山区森林资源的大量开发,破坏了中蜂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使之在长白山区的分布面积急剧缩小.笔者经过蜂友指点和多年探索,出于保护性利用的目的,总结了一些寻找和收捕野生中蜂的方法,供有志于饲养中蜂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杰銮 《蜜蜂杂志》2007,27(3):14-15
随着长白山区林业的采伐以及野生中蜂的人为收捕,长白山中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广大中蜂饲养户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桶养方法,并采用杀蜂毁巢的方式取蜜,严重地破坏了长白山区的中蜂自然资源,使长白山中蜂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相似文献   

9.
张绪林 《蜜蜂杂志》2006,26(8):31-31
圆桶饲养的中蜂,并不完全意味着让它们自生自灭,相反,在顺其自然、适度整理的情况下,让桶养中蜂取得稳定、较高的效益,这就是笔者采用的“老蜂桶新养法”。1蜂桶新养法的思路西方蜜蜂引入我国之后,养中蜂也就照葫芦画瓢似地跟了起来,但用饲养西方蜜蜂的方法饲养中蜂在群势和生产性能上不尽人意,使得国人对土生土长中蜂的饲养管理倒成了难题。其实饲养中蜂并没有深不可测的技术,因中蜂是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蜂种,在无人侍弄的情况下生存得很好。按饲养西方蜜蜂的方法饲养中蜂,蜂巢被人为压扁,蜂群热量损失快,削弱了蜜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再者,…  相似文献   

10.
中蜂改为活框饲养后群势越来越小 的现象很普遍,本刊 2004 年第 11 期发表了 《中蜂活框饲养后为什么群势越来越小》的文章,其中列举了 6 条原因,本人认为都未说中要害。 读了本刊同期龚凫羌、宁守容 2 位老师写的 《中蜂应激性疾病诊断与防治》一文,结合饲养中蜂的经验教训,本人认为中蜂与意蜂相比,中蜂是一种应激易感型的蜂种,尤其是野生的或仍饲养在老式蜂桶中等未驯化的蜂群应激易感者较多。 应激易感型中蜂改为活框饲养后,多数会发生应激性疾病。读了 2 位老师的文章,我认为更好理解中蜂改为 活框饲 养群势 越来 越小 的原 因。 文中…  相似文献   

11.
山东招远市饲养中蜂的历史悠久,全市饲养中蜂的数量达4500多群,占养蜂总数近1/2,而且山区、林区尚蕴藏不少的野生中蜂。过去大多数中蜂,采用旧法饲养,毁脾取蜜,所生产的蜂产品产量低,品质差。近几年对家养的旧法饲养的中蜂和收捕的野生中蜂进行过箱,改  相似文献   

12.
三、残存的中蜂群是长白山中蜂自然扩繁的蜂种资源长白山中蜂进入衰落时期以后,各地残存的中蜂群分布情况不同:西蜂密度较大的地方中蜂几乎绝迹,西蜂密度较小的地方还有残存的中蜂。这些地方的中蜂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区,有野生和桶养2类,野生蜂多在难于寻觅的悬崖石洞...  相似文献   

13.
<正>宁乡位于湘中偏东北,与桃江毗邻,面积2 900 km~2多,交通发达、山区较多、蜜源丰富,历代山区人就有领养桶蜂(中蜂)习俗,大山之中树洞、炭窑,亦有野生中蜂。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将桶蜂过箱,进行活框饲养,由于技术欠缺,蜂群增速很慢,加之1971-1972年囊状幼虫病暴发,毁灭无几(笔者18箱仅存一弱群),1975年后相继从外县购买一些桶蜂  相似文献   

14.
陈汝意 《蜜蜂杂志》2012,32(12):27-28
在我30余年的养蜂生涯中,有许多苦与乐、失与得,对养中蜂有一点肤浅认识,现想谈谈。川东北地区地形复杂、蜜粉源丰富、气候温暖,长期以来基本上大多饲养中蜂,而且大多是野外收回野生蜂进行原始状态饲养,这种把蜜蜂强行装在桶里就不管它饥饿还是寒冷的“自生自灭”的方法造成夏天气温高飞逃。花期到来,由于花前没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要养好中蜂必须熟悉并尊重中蜂经长期进化形成的自然属性。笔者广泛收集相关书籍和经验信息,进行了标准箱、涪陵蜂箱、三峡蜂桶、格子箱等中蜂的多种饲养对比和改进,将三峡蜂桶与格子箱及活框饲养的原理相结合改进效果较好。现与大家分享,望能为中蜂事业出点力。一、关键蜂具的制备1.蜂箱(桶)做一个内径宽27 cm,高48 cm的长方体无底、无  相似文献   

16.
山区蜜源丰富,野生蜂、旧法饲养的中蜂很多,利用中蜂自然分蜂季节,可以收到自然分蜂的蜂群。一、放蜂巢招收将蜂巢(蜂桶、蜂箱)内烤热立即粘上新巢脾(如果是原来养过蜂的老巢效果更好,则不需粘巢脾,只要清洗烟薰便可),用蜂箱要放2~3框有少量存蜜的巢睥在内,然后把蜂桶、蜂箱放置在背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们饲养的中蜂主要由野生中蜂驯化而来,而飞逃又是中蜂的主要特性之一。这是中蜂在野生状态下适应环境,维持种群在自然界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是中蜂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这种习性对野生中蜂在自然界的生存是十分有利的。而人工饲养以后,人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蜂产品,中蜂的这种爱分蜂、易飞逃的特性则不利于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18.
养蜂谚语     
黎哲 《蜜蜂杂志》2014,(3):39-39
<正>追花夺蜜指常年在外饲养蜂群,在全国各地四处流动赶蜜源放蜂。多为饲养西方蜜蜂。有收无收在于天,收多收少在于蜂养蜂是露天工厂,旱涝不保收,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因此,养蜂为了多采蜜就要在花期到来之前培育适龄采集蜜蜂,使采集蜂的出现正好和流蜜期相吻合。要避免花开蜂不强,蜂强花已过。所以说"收多收少在于蜂"。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有桶就有蜂陕西境内有大量的野生中蜂存在,每年在分蜂季节都是收捕野生中蜂的最好时期,此时不仅蜂群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朱国军 《中国蜂业》2009,60(2):26-26
蜂王的品质决定蜂群生活力的强弱和生产力的大小。与西蜂相比,中蜂养殖技术较为滞后,蜂蜜产量低,多数山区一直沿用自繁自养,自生自灭的传统的土法(桶养)养殖及用种方式。目前还有很多饲养中蜂的蜂友,由于身处偏远山区,没掌握中蜂人工育王技术,长期使用自然王台来换王和分蜂,致使中蜂种性得不到改善,一直保存着原有的野生习性,驯化困难,种内分离也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蜜蜂杂志>在<中华蜜蜂>栏目中多期刊出关于活框箱养与老法桶养中蜂的文章,从编者的立场看是为了刊物贯彻"双百方针";从作者的企图看,是为了探索中蜂最佳的饲养方法.总的说来,都是为了中蜂养殖业的发展,但从客观事实进行反思剖析,却使人费解.尽管旧法桶养的中蜂与那些未真正掌握活框饲养技术的人养的活框饲养中蜂进行了对比,但不能就此对活框饲养进行具体怀疑或具体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