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建立了外形尺寸相同的管片式散热器和管带式散热器空气侧通道的稳态紊流数学模型.对两种不同类型散热器的阻力特性和表面传热特性进行CFD(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对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同尺寸下管带式散热器的空气侧阻力略大于管片式散热器,但其散热性能与原件相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管带式车用散热器散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正交试验优化技术对管带式车用散热器的散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描述散热器散热量、风阻及水阻与散热器冷却水入口温度、水流量及冷却风速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装载机散热器的流动特性以指导生产和装配,以配置锥口型、方箱型导风罩的两种散热器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CFD数值模拟技术,对风扇、导风罩及散热芯区域进行流动分析,得到各部件的压力及速度分布,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锥口型导风罩流量及噪声的综合性能更好。通过对比额定工况下不同沉入量的通风量对风扇、导风罩之间的配合进行优化调整,使散热器能够发挥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4.
几何参数化计算的柴油机冷却风道键合图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柴油机散热系统的空气流量及空气流速分布规律,以研究散热性能和风扇风道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风扇风道几何尺寸参数化计算的冷却风道键合图模型.通过分析风扇的尺寸和空气动力性能,应用键合图方法分析风扇风道的功率损失,建立了系统模型,系统模型参数均为元件几何参数及空气特性参数,提出了散热器出风口风速分布预测方程,实现了以风扇转速为输入的散热器风道的流量计算及出风口风速分布预测.样机的现场风速测量实验表明.风速分布预测的误差均值为0.87%,误差方差为0.005 2,风扇风道流量模型可作为冷却系统空气流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柴油机散热系统的空气流量及空气流速分布规律,以研究散热性能和风扇风道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风扇风道几何尺寸参数化计算的冷却风道键合图模型。通过分析风扇的尺寸和空气动力性能,应用键合图方法分析风扇风道的功率损失,建立了系统模型,系统模型参数均为元件几何参数及空气特性参数,提出了散热器出风口风速分布预测方程,实现了以风扇转速为输入的散热器风道的流量计算及出风口风速分布预测。样机的现场风速测量实验表明,风速分布预测的误差均值为0.87%,误差方差为0.0052,风扇风道流量模型可作为冷却系统空气流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焕坤 《南方农机》2019,(4):121-121
从理论分析角度对管带式车用散热器的传热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从散热器的结构尺寸到散热面积、当量直径,从定性温度到物性参数,从各准则数到散热系数,再到散热量的计算,最后对散热量进行校核计算。  相似文献   

7.
大型收获机电液混合驱动智能冷却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收获机发动机和液压油过热的问题,设计了电液混合驱动智能冷却系统,采用液力驱动风扇和电动风扇把发动机和液压油的散热问题分开解决,两种风扇的冷却能力都可用微控单元ECU根据发动机和液压油不同的散热需要进行精确控制。该系统把发动机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分开布置,有效地解决了原冷却系统的低效高耗问题。试验结果证明,该冷却系统工作性能可靠,可以较好地解决收获机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同时过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汽车散热器传热性能不佳的情况,建立以B型水管和百叶窗翅片为主要结构的管带式散热器,采用CFD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空气入口流速下,从空气侧压降和换热系数两个指标评价其传热性能。结果表明:空气入口流速增大时,空气侧表面换热增大,散热器的换热能力增大,但空气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大,压降增大。风洞实验结果验证了CFD数值模拟仿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建立翅片热管散热器三维模型,确定分析边界条件,运用ANSYS-CFX软件分析了翅片热管散热器翅片空气侧的传热性能,对不同参数下的翅片结构的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迎面风速、翅片间距、翅片厚度下对翅片热管散热器散热的影响,通过比较,得出了较为合适的翅片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管带式车用散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其动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散热器应力场分布及其危险位置,并在MTS振动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可靠,此模型可为散热器结构参数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拖拉机高温问题,分析了拖拉机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对某品牌拖拉机的散热系统进行优化,增加热风隔断,并对水箱结构和材质进行优化,由管片式铜水箱更改为管带式铝水箱,水箱优化后,柴油机的热平衡试验满足要求,经过田间验证,改进效果明显,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以汽车冷却系统中的管带式散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管带式散热器的传热和流动阻力的数学模型,运用温度效率-传热单元数法对散热器的温度效率、传热以及阻力进行校核,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散热器在不同工况的匹配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在高原长时间爬坡引起发动机过热问题,对车用散热器传热特性开展研究。根据空气物性参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基于CFD计算流体传热仿真,采用Fluent-DM创建散热器仿真模型,研究变海拔高度以及迎面风速对车用散热器换热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密度的改变是影响散热器换热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海拔高度增加和迎面风速减小,空气流体域雷诺数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空气流体域对流换热系数相应减小,使车用散热器的高原散热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4.
根据减少耗材的要求,本文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管带式汽车散热嚣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散热器芯体结构参数优化的方案,详细讨论了优化算法的步骤及流程,最后,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得到较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改变流经散热器芯部的冷却空气流量与改变冷却液循环流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调节冷却强度,但采用节温器改变冷却液循环流量只能实现大、小循环之间的转换;采用风扇硅油离合器改变冷却空气流量,可以解决高速小负荷时节约风扇功率消耗的问题;电控辅助风扇仅仅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但对发动机的冷却效果受到散热器效率的制约。以上手段都只能改善部分工况的冷却效果,很难保证在发动机全部工况范围内的最佳冷却性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改善冷却系统性能,以适应当前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富鑫系列散热器,是铜质或铝质,管片或管带式散热器具,适用于作拖拉机、柴油机、农用车和汽车等动力装备的散热装置,具有结构坚固、散热效率高、耐腐蚀、密封性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采棉机上配套使用的发动机散热风扇一般都是定向吸风风扇,但是由于采棉机等收获机械作业环境粉尘和飘絮物多,整机运转一段时间后就会由于吸风风扇的吸力使散热器外罩吸附大量杂质,造成散热器外罩堵塞,散热器散热不良,出现液压系统油温升高、发动机冷却系统出现高温的现象,本文研究一项可以换向的风扇,通过对换向风扇风力大小因素进行测试分析,当外侧出现吸附杂质时可通过调整风扇角度来由吸风变为吹风,达到清理散热器表面吸附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方法对某车型汽车发动机舱流场进行仿真分析,发现该车发动机舱冷却模块和进气格栅组成的"前舱"回流现象明显,热源局部高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布置密封导流通道、冷却模块倾斜5°、冷却风扇中置及采用双冷却风扇4种优化方案,经过比较分析发现,在进气格栅与冷却模块之间增加密封导流通道,空气流量提高明显,经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平均提高了10%以上,经过中冷器的空气流量平均提高了50%以上,有效改善了原车发动机舱的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散热系统的研究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设计参数,对75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台的散热系统进行了热量分析和相关计算,包括冷却水路阻力损失、散热器散热面积和风扇的排风量及压差等的计算,为相关设计人员设计和选用水泵、散热器、散热风扇等散热系统的主要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常的皮带张力要求是用手以3~5kg的力按压皮带,皮带应有一个10~15mm的挠度,调整位置为调整发电机的位置,具体情况参照发动机使用说明书。皮带断裂将使风扇和水泵的功能完全失效。2.风扇离合器接合太晚、节温器主阀门打不开或打开太迟。风扇离合器接合应是风扇对发动机外表散热的开始时间,若该时间太晚将会使发动机机体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从而导致发动机过热。节温器主阀门打不开,会造成冷却水不能进行大循环,散热器中无水流动,散热器不能有效散热。节温器主阀门打开太晚,会造成散热器散热的开始时间延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散热,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