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肉和鸡蛋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更高。散养鸡因饲养环境和饲养模式独特,具有疾病少、饲料投入少、肉品和蛋品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效仿。但散养鸡的组织滴虫病、球虫病等寄生虫病引起鸡零星或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散养鸡常见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禽流感感染人的案例发生,引起全社会对鸡病的广泛关注。随着散养鸡受到市场青睐,农村散养鸡的规模扩大。一方面,农村散养鸡的规模养殖处于初级阶段,饲养管理技术不成熟;另一方面,养殖户套用传统肉鸡、蛋鸡的饲养技术和经验不适用于农村规模散养,使得散养鸡疫病频发,严重影响散养鸡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及散养鸡的质量。为促进农村散养鸡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和成熟,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及消费者利益,形成散  相似文献   

3.
韦骏 《水禽世界》2006,(11):20-21
当前畜牧养殖业是农村农户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养鸡投资小、见效快,是养殖捷径之一。但必须掌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现将农村散养鸡增效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供参考。1要选准品种根据农村现有饲养条件,结合市场需求,发挥农村土地资源和饲料资源优势,选择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的品种,是农村散养鸡增效的关键。当前,快大型肉鸡肉质差、市场价格低迷、饲养效益不高,加之其饲养标准要求高,适合于工厂化集约生产而不适宜在农村散养,而地方良种鸡和土杂鸡,一方面是在农村长期饲养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品种,对在农村饲养有很强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由于缺乏合理的饲养管理,鸡群易发生各类疾病,而鸡发病后,又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雏鸡成活率很低,甚至全群覆没。笔者根据多年对病死鸡解剖、诊断以及对农户散养鸡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调查,总结出散养鸡病死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散养鸡因其免疫力强,肉质鲜美,觅食能力好,鸡蛋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而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过养殖散养鸡的经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散养鸡成活率极低。本文根据实际经验系统总结了对散养鸡的病害防治和饲养管理的方法,期待与同行或广大养殖户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6.
商品土杂鸡散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康国俊 《畜牧市场》2007,(11):60-61
秀山县今年二季度鸡的存栏数是755036只,其中散养土杂鸡存栏722486只。虽然广大农户素有散养土鸡的传统习惯,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但随着市场对土杂鸡的需求,现代土杂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土杂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与传统土法养鸡有很大不同,根据秀山县中和、平凯、三合等乡镇规模土杂鸡养殖场近两年的养殖情况,总结出商品土杂鸡的散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改变,散养鸡的养殖方式逐渐兴起,由于散养鸡、跑山鸡的肉质紧实鲜美,散养鸡和跑山鸡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由于散养鸡与圈养鸡在饲养管理上存在差异,部分养殖户不懂养殖技术及防病技术,导致饲养的散养鸡不同程度出现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户家中都有饲养10-20只鸡的习惯,但由于饲养规模太小,分布范围广,而防疫药品保存要求高,免疫份数大,不适宜农村散养鸡的防疫,散养鸡的疾病防治一直是基层兽医工作的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探讨了以宣肺降逆和整体调理的方式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散养鸡的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广大群众追求散养鸡的风味,所以吉安市农村散养鸡饲养方式发生了转变,即:规模化饲养种鸡,机械化孵化小鸡,集中保温化育雏鸡,专业化推销育成鸡,散养化饲养大鸡。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这种饲养方式既节约了劳动力,又能保证农村均衡  相似文献   

10.
大部分农村家庭都有在空闲地区养本地鸡的习俗,大多采用粗放粗养的饲养方式。但是由于农村群众对于饲养技术以及疾病的防治知识比较缺乏,再加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导致农村散养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本文对农村散养鸡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农村散养鸡深受人们喜爱。春季一到散养鸡的养殖数量就会增多,但由于农村散养鸡没有固定的饲料配方、鸡雏就近购买或自家留种、饲养量有多有少、接种疫苗的种类少甚至不接种疫苗、养殖者技术缺乏、造成散养鸡的病死率较高,产蛋量少,饲养周期长等许多的技术问题。下面就农村散养鸡的饲养技术要点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鸡具有占用养殖场地小和生长发育快等特点,许多养殖户在饲养鸡的过程中都采取散养的方式,在竹园、茶园、果园等环境中进行散养,这样可以远离污染,便于自食、利于防病.但是在散养鸡的过程中,由于饲养的周期较长,致使鸡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多,成活率不高,这就需要准确掌握散养鸡的生长状况,详细了解相关疾病,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本文就对散养鸡的常见疾病类型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预防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散养对皖南三黄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80羽4周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的皖南三黄鸡,随机分为笼养组和散养组,笼养组每只鸡单笼,每组40个重复。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6周龄时散养组体重高于笼养组(P<0.05),试验期散养组胫围高于笼养组(P<0.05);笼养组的肌肉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失水率以及腿肌水分、粗脂肪含量和pH高于散养组(P<0.05);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生长速度较快,但散养鸡肌肉系水力高于笼养鸡(P<0.05),表明散养鸡肉品质优于笼养鸡。综上,生产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不同市场对鸡肉产品的不同要求选用适宜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过去认为,家禽的散养是指将鸡饲养在完全没有篱笆或者有篱笆但是饲养面积很大对鸡的活动几乎没有限制的田地里,与庭院饲养不同,庭院饲养即用篱笆把鸡限制在一个比鸡正常活动所需面积要小的范围内,或不让鸡到户外活动.由于散养模式的过度延伸和使用使过去的散养几乎失去了意义.新的牧场养鸡规则是将鸡每天从窝里赶到草地上,而不是限制或者在泥土院子里自由养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绿色、环保、原生态禽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山林散养鸡项目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的养殖项目。为了提高项目成功率,本文从散养前的准备、仔鸡饲养前的准备、仔鸡饲养管理、野外放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山林散养鸡饲养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散养鸡中常见寄生虫病问题,通过探究措施降低和控制该类病的发病率,以此提高养殖实际收益,促进农民致富和推动鸡养殖业发展.首先从防疫、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散养鸡群寄生虫病暴发原因.紧接着就组织滴虫病、鸡线虫病、鸡球虫病等,有针对性介绍防治措施,并提供综合防治策略,通过科学选择散养地、加强饲养管理、强化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夏季养鸡生产取得满意效果,完善散养鸡的防暑降温措施,指导生产实践,笔者对高温季节规模化散养鸡的饲养管理进行了研究,从散养鸡养殖的基本设施、调整饲养及与气象相关的管理工作等三个环节阐述了应对高温环境下规模化散养鸡热应激反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棚架养鸡     
一、棚架养鸡的意义鸡的饲养方式,有笼养和散养,散养又分厚垫料饲养和网养。目前肉种鸡在国外广泛的采用板条—垫料饲养(也称棚架饲养)。众所周知,鸡笼养鸡好处很多,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饲养方式;但因鸡笼造价高,并要求结构良好,所以,目前在我国尚不能大面积推广。多年来,肉种鸡和肉仔鸡的饲养一直延用了厚垫料饲养方式。厚垫料饲养虽有  相似文献   

19.
土杂鸡主要指国内农村地区在自然条件下,没有借助系统的方法进行选育的品种,这种鸡的肌肉紧凑,肉质比较嫩滑,鸡蛋的蛋黄比较大,颜色也较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土鸡散养管理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很多地区林下土杂鸡在饲养和管理时不正规,缺乏科学管理措施,致使土杂鸡的散养质量受到影响。笔者主要对林下散养土杂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促进土杂鸡饲养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以散养的方式养鸡,散养的鸡相较笼养鸡肉质更鲜嫩、饲养周期更长。但是,很多散养鸡都是以粗放养的方式,导致疾病的发生频频出现,大大减少鸡只的生产能力和品质。因此,农村散养鸡的养殖中,相关疫病的防治工作非常关键,良好的疫病防治工作能够提高最终成品产量和养殖质量。文章从农村散养鸡疫病的原因出发,通过综合性地考量,探究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