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以骨骼矿化指标评估1~42日龄肉鸡日粮中1α-羟基维生素D_3(1α-OH-D3)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的相对生物学效价。将300只1日龄罗斯308肉鸡母雏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设计6种饲粮,在基础饲粮(钙Ca 0.50%,非植酸磷NPP 0.25%,无维生素D_3)中分别添加3个水平1α-OH-D_3(1.25、2.5、5.0μg/kg)和3个水平1,25-(OH)_2-D_3(1.25、2.5、5.0μg/kg)。结果表明:以42日龄肉鸡胫骨强度、重量、长度、直径和灰分重量为评价指标,1α-OH-D_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1,25-(OH)_2-D_3的0.78、0.77、0.93、0.91倍和0.78倍;以42日龄肉鸡股骨强度、重量、长度、直径和灰分重量为评价指标,1α-OH-D_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1,25-(OH)_2-D_3的0.76、0.84、0.95、0.88倍和0.80倍;以42日龄肉鸡跖骨重量、长度和灰分重量为评价指标,1α-OH-D_3生物学效价分别是1,25-(OH)_2-D_3的0.82、0.96倍和0.83倍。结果提示:以42日龄肉鸡骨骼矿化指标评价,1α-OH-D_3的生物学效价约为1,25-(OH)_2-D_3的0.85倍。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向低钙高磷肉鸡日粮中加10μg/kg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可以降低胫软骨发育不良(TD)的发生率和增加骨灰分(Edwards,1989,1990;Edwards等,1992)。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在饲喂10μg/kg时,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向低钙高磷肉鸡日粮中添加10μg/kgl,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可以降低其胫软骨发育不良(TD)的发生率并增加骨灰分含量。但有时可引起饲料转化率降低。一些研究报告,5μg/kgl,25-(OH)_2D_3就可有效降低肉鸡的TD。但是,这些研究都是用电热笼架式育雏器进行试验的。在商品生产中,降低舍饲肉鸡TD发生率所需要的1,25-(OH)_2D_3含量尚无评价。 最近,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的Kevin D.Roberson等人通过试验研究评价了在实际条件下饲养肉鸡3和5周龄时降低TD发生率所需日粮1,25-(OH)_2D_3的含量。 试验用日龄Peterson×Arbo Acres肉鸡小公鸡进行,饲养于有刨花垫料的平养鸡栏中,用白炽灯连续光照,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5周。基础日粮为可以引起TD的低钙高磷日粮。试验日粮添加3、6或9μg/kgl,25  相似文献   

4.
体外培养围产期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添加0、0.01、0.1、1、10和100nM的1,25(OH)_2D_3,研究1,25-(OH)_2D_3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5-(OH)_2D_3对淋巴细胞转化率没有影响,但可以通过抑制IFN-γ的分泌影响奶牛的细胞免疫功能。添加0.01~100nM的1,25-(OH)_2D_3对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剂量依赖性抑制了ConA和PWM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的产量。当1,25(OH)_2D_3浓度达到0.1nM、1nM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IFN-γ的产量。以PWM激活的细胞在培养48h、72h,1,25-(OH)_2D_3添加量在0.1~100nM范围均极显著抑制IFN-γ的产生(P<0.01)。添加0.01nM 1,25(OH)_2D_3对IFN-γ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P>0.05),在培养48h后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培养72h后也极显著的抑制了IFN-γ的产生(P<0.01)。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的生物学功能1.一般作用模式现已确认,VD在靶组织特别是1,25—(OH)_2D_3在肠和骨骼中是通过类似于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对许多生物学活动进行调节。这些功能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还有与矿物质代谢有关的许多靶组织的活动(Herdt 等,1991)。1,25—(OH)_2D_3在雏鸡肠道内可刺激 mRNA 编码 VD 依赖性钙结合蛋白(CaBP)(Christak 等,1980)。此外,还发现其他 VD 依赖性蛋白质,如在肠道作为线粒体外膜一部分的分子量为39000~42000的一种蛋白质(Hobden 等,1980)、一种精胺结合蛋白(Mezzetti 等,1981)、鸟氨酸脱羧酶(Shinki 等,1981)和一种分子量为67000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经证明,在肝脏线粒体里,维生素D_3(简称D_3)的25位碳被经化,变成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然后被运到肾脏,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羟化酶的作用下,1位碳或24位碳被羟化,变成1α,25-双羟维生素D_3(1α,25-(OH)_2-D_3)或24(R),25-双羟维生素D_3(24(R),25-(OH)_2-D_3)。1α,25-(OH)_2-D_3为D_3代谢的最终活性产物。在肾脏里,这种羟化反应受血清钙、磷或甲状旁腺激素(PTH)的调节。为了阐明乳牛D_3代谢的形式,本研究测定了乳牛D_3代谢产物的血清浓度。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胆钙化醇(维生素D_3)中毒,是由于长期的增补VD_3过多所引起。在过去四年里,美国先后报道了猫狗在摄食含750ppm胆钙化醇的杀鼠剂后发生急性中毒的病例。胆钙化醇在肝脏中转化为25-羟胆钙化醇(25-OH-D_3),进入血液循环,在肾脏中转化为1,25-二羟胆钙化醇[1,25-(OH)_2-D_3],它是促进骨吸收和增加肠道钙吸收的活性最强的胆钙化醇代谢物。过多的1,25-二羟胆钙化醇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动物缺乏维生素D_3会引起钙磷代谢混乱,出现母猪难产、弱仔增加,最终导致母猪淘汰率上升、健仔率下降等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后果,故现今规模养殖场的饲料配方中基本不会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_3。在不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_3的状况下再额外添加维生素D_3基本上毫无意义,甚至可能引起中毒。该文主要讨论在不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_3的前提下长期额外添加1α,25-(OH)_2-维生素D_3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比较在蛋鸡日粮中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锌及锰复合物与普通维生素D_3对鸡蛋维生素D_3含量的影响。1,25-二羟基维生素D_3是维生素D_3的最活性形式,可直接驱动对钙、磷的吸收代谢及其他功能。在饲料中同时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和维生素D_3,1,25二羟基维生素D_3直接发挥作用,可减少机体维生素D_3转化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_3的比例,从而向蛋黄转移更多维生素D_3。结果表明,试验组饲料添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后可明显提高鸡蛋蛋黄VD_3含量,提高幅度达53%。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D的应用形式有维生素D2、D3、25-OHD3和1,25-(OH)2-D3几种形式,其中D3为最常用的形式。25-OH-D3是维生素D 3在肝脏中转化后的一种形式,随后又在肾脏中转化为最终活性形式1,25-(OH)2-D3。作为维生素D3和1,25-(OH)2-D 3的中间产物,25-OH-D3在动物体内活性比维生素D3更高,吸收更有效。1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维生素D通过类似于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对动物的许多生物学功能进行调节,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维持动物体内钙、磷稳恒,保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防止钙缺乏症,如软骨病、佝偻病等,这是维生素D最重要的生理功能。2)提高肉品质。维生素D可刺激机体骨钙的动员,并且促进扩流入骨骼肌细胞中,使钙激酶被激活,从而促进肉的嫩化。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的免疫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D是动物所必需的营养素,除对钙和骨代谢具有重要影响外,对免疫系统也有重要作用。1,25(OH)2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1,25(OH)2维生素D3的生物学效应是由维生素D3受体(VDR)介导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都有VDR的表达,这表明,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饮水添加25-OH-D3对肉仔鸡胫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彦明  王浩 《广东饲料》2009,18(1):23-26
维生素D是促进动物机体钙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对动物骨骼生长有重要意义;而动物从日粮中摄取的维生素D必须转化为25-OH-D3、1,25-(OH)2-D3、25,26-(OH)2-D3等代谢物后才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效地发挥其生理生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1α, 25-(OH)_2D_3对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体外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OC)形成的影响,笔者对1α, 25-(OH)_2D_3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骨吸收功能鉴定、OC标志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1α, 25-(OH)_2D_3能够上调BMSCs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下调骨保护素(OPG)的表达。1α, 25-(OH)_2D_3处理共培养细胞5 d,OC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骨吸收活性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Ⅱ型碳酸酐酶(CAⅡ)、组织蛋白酶K(CtsK)及TRAP等标志性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0~(-8) mol·L~(-1) 1α, 25-(OH)_2D_3效果最明显。结果表明,10~(-8) mol·L~(-1) 1α, 25-(OH)_2D_3能够介导鸡BMSCs和BMMs共培养体系中OC的形成,该OC具有骨吸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OC在家禽骨骼及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究β-catenin在lα,25-(OH)_2D_3调控小鼠体外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形成中的作用。体外诱导小鼠OC形成,添加1α,25-(OH)_2D_3观察其对OC形成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敲低β-catenin进一步观察1α,25-(OH)_2D_3对OC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α,25-(OH)_2D_3极显著(P0.01)抑制体外培养小鼠OC形成和骨吸收活性。敲低β-catenin,OC数量及OC形成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和激活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cytoplasmic 1,Nfatc1)mRNA表达显著(P0.05)升高。1α,25-(OH)_2D_3可促进OC形成过程中β-catenin基因Ctnnb1 mRNA的表达,但敲低β-catenin基因,1α,25-(OH)_2D_3仍可抑制OC形成。试验表明,β-catenin可抑制体外培养OC形成,但对1α,25-(OH)_2D_3抑制OC形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明1,25(OH)_2D3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诱导小鼠流产的影响。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不同剂量PRV建立PRV诱导小鼠流产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剂量1,25(OH)_2D3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小鼠卵巢和子宫内VDR mRNA的水平及PRV量;利用组织学病理切片技术观察PRV引起的1,25(OH)_2D3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小鼠子宫和卵巢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小鼠流产模型,确定了引起小鼠流产的PRV最佳接种剂量为0.35 mL 1 000 TCID_(50) PRV;用300μg/kg 1,25(OH)_2D3预处理,小鼠VDR表达水平最高,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增殖,对PRV感染小鼠流产的抑制作用最强。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相较于生理盐水预处理的PRV感染组,1,25(OH)_2D3预处理组小鼠卵泡腔内颗粒细胞增多、红细胞量减少;子宫腔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消失,子宫内膜皱褶增多。结果表明,1,25(OH)_2D3能有效抑制PRV增殖,降低PRV诱导的小鼠流产。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由皮肤产生或日粮供应.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维生素D在肝脏内转化成25-羟基维生素D(25(OH)D)),这是维生素D在血液中最主要的存在形式.25(OH)D)在肾脏中被进一步分解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2D).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11):133-136
奶牛产乳热是奶牛围产期的多发病,在养殖生产中造成了重大危害。研究发现,产乳热的发生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降低有关。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和1α,25-(OH)_2D_3可直接或间接地调控破骨细胞(OC)的形成、活化和骨吸收功能,从而调控骨钙动员和血钙浓度,很可能与产乳热的发生息息相关。本文就PTH、CT和1α,25-(OH)_2D_3在产乳热中调控OC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研人员认为,给产蛋母鸡饲喂作为日粮中维生素D_3唯一来源的1,25-二羟维生素D_3,将无助于可育蛋的胚胎正常发育。但于孵化前使用1,25-二羟维生素D_3,24,25-二羟维生素D-3,25-羟基维生素D_3或24,24-2氟-25-羟基维生素D_3进行蛋内注射,则能提高鸡胚存活率与出雏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雏鸡对维生素 D_3和 D的_2需要量,以这些维生素喂饲雏鸡,观察其生长速度、血清中钙和无机磷的含量、碱性磷活性、骨中矿物质含量、十二指肠粘膜蛋白钙数量以及甲状旁腺重量比率等指标。观察结果认为,第一个月龄的雏鸡对维生素 D_3的最合适需要量是500国际单位/公斤饲料,维生素D_2的是7500国际单位/公斤饲料。  相似文献   

20.
引言 一些研究表明,用维生素D_3代谢物或类似物,如 25-羟基维生素D_3、12-羟基维生素D_3、12,25-二羟基维生素D_3(钙三醇)等替代蛋鸡日粮中的维生素D_3可改善蛋壳质量。TANG等(1990)报道,蛋白日粮中理想的钙三醇水平为5μg/kg,与中毒水平(7μg/kg)差距不大。但至今为止,有关维生素D_3代谢物对鸡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