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规模化猪场每头母猪年出栏育肥猪头数主要受产仔数和成活率的影响,因此猪场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受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主要从优化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方面提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为生猪养殖者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1优化母猪的饲养管理抓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是保证哺乳仔猪营养需要,增强仔猪体质,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母猪妊娠早期应采取限制饲喂的方式,以防止母猪流产;妊娠后期应视母猪的膘情适当增加精料、多  相似文献   

2.
母乳是哺乳仔猪的重要营养来源,仔猪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与母猪的泌乳性能关系密切。本文主要综述影响母猪母乳性能的因素,以及提高母猪泌乳量的有效措施,为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完善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猪场夏季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高温,母猪的食欲不佳,产奶量低,同时高温高湿也容易使仔猪患病,导致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下。因此,改善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对仔猪细心护理成为高温季节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于妊娠母猪分娩前后及仔猪饲养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母猪的利用率、仔猪成活率、出栏率和养猪经济效益。做好妊娠母猪分娩前后及仔猪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笔者在四川、重庆多个规模化猪场参与了母猪及仔猪的饲养管理,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母猪饲养管理水平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关键因素,是实现较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规模化养殖猪场中,好的生产管理方式可大幅度提高母猪年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提高母猪的利用胎次,减少淘汰率,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石翠荣 《猪业科学》2015,(5):134-135
母猪难产已成为规模化猪场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文内剖析了常见难产原因,并从其原因入手,解析人工助产的方法手段与实施过程,来加强对母猪分娩过程的管理与控制,降低母猪分娩死胎的可能性,增加仔猪的成活率,提高猪场的人工助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角度综合分析如何提高规模猪场仔猪的成活率,建议规模猪场在建设猪场前,要科学地选址建场、合理地规划猪舍布局。正确饲养猪群,尤其加强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优化妊娠母猪预产期的推测,严格防控仔猪发生疾病,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度,不断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刁程  李莉  莫仕定 《猪业科学》2015,(12):114-115
<正>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排卵数多少、妊娠是否成功、胚胎的生长发育、产仔数量、初生重、仔猪成活率等问题~([1]);然而这些问题都与哺乳仔猪健康与否、断奶后母猪发情率、母猪使用年限等有关联;因此规模化猪场应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为了提高生产管理,应从妊娠母猪的营养调控、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  相似文献   

9.
正加强种猪管理,在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中尤为重要,而种猪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产房管理。加强母猪在产房内的管理,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整齐度,而且还能提高增高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并由此提高猪场生产成绩,增加养猪收益。要做好产房管理,重点管理好以下两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10.
<正>影响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品种、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本文从种猪的选育、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及营养、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科学断奶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母猪生产力的综合性技术措施,以实现规模化猪场效益的最大化。目前规模化猪场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养殖利润逐渐下降,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除了养殖环境压力、饲料和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外,母猪和断奶仔猪关键养殖技术不过关,致使种猪生产性能差,仔猪成活率不高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规模化猪场仔猪成活率普遍不高的现状,笔者提出了搞好杂交工作、制定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妊娠母猪的免疫工作、采用母猪产床、应用保育床培育断乳小猪、加强初生仔猪培育工作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种猪管理,在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中尤为重要,而种猪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产房管理。加强母猪在产房内的管理,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整齐度,提高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增加养猪收益。做好产房管理,应重点管理好以下两个关健环节。1产前要检查母猪乳腺1.1检查无效乳头,确定有效乳头数对于头胎母猪,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其乳头都应  相似文献   

13.
唐立荣 《猪业科学》2012,29(8):52-53
产房是规模猪场的一个很重要的生产环节。产房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母猪的再利用。产房管理的中心任务:一是护理好母猪、让母猪能够顺利的进入下个生产周期;二是护理好仔猪,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提高乳猪成活率是个系统、综合的管理工作,需要我们把产房各个方面的管理技术要点做细、做扎实了才能够提高成绩。提高仔猪成活率主要有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传统养殖方式日渐落后,为提高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试验对同一猪场采用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和传统养殖模式进行管理;对试验猪场、试验养殖合作社两家猪场采用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的PSY、MSY、商品猪成活率进行应用分析(注:PSY: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哺乳仔猪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因此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生产更多优质、健壮断奶仔猪,成为生猪养殖户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技术问题。有研究表明,65%的仔猪死亡主要在出生后3到5天内,本文针对规模化猪场,产后3天内仔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探讨,希望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母猪饲养管理作为猪场核心价值,对于养猪成败与猪场生产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主要以大中型猪场母猪饲养管理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做好母猪饲养管理可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母猪生长发育,提出相应饲养措施,以期为相关猪场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做好仔猪出生后第1周尤其是前3天的管理,是减少产房非正常死亡,提高仔猪成活率,生产更多优质、健壮断奶仔猪的关键。文章针对规模化猪场产后3天内的仔猪饲养管理几个关键点进行探讨,希望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生猪产业正逐渐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每个养猪场的发展壮大与其种猪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息息相关,除养好优良种公猪外,选择并饲养好种母猪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发现科学选育和饲养种母猪可以有利于提高母猪的生长性能,繁育出优良的仔猪、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和存活率,进而增加经济收益.本文根据概括总结了规模化猪场中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旨在为规模化猪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要解决MSY过低的问题,使规模化猪场实现MSY30头的综合措施要从源头做起,让母猪增加年产胎次与平均窝断奶猪头数来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给仔猪打好健康基础,特别是断奶仔猪的管理,努力提高断奶至出栏的成活率。"安全高效、健康环保、稳定盈利、持续发展"是中国养猪梦。其中MSY30头是中国养猪梦顺利实现的目标与前提。MSY由母猪年产胎次、平均窝断奶猪头数(PSY)和断奶至出栏成活率这3个要素组成,是猪场  相似文献   

20.
正猪场盈利能力的80%取决于母猪、乳猪、仔猪阶段的营养模式及管理,因为母猪的生产性能决定整个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乳猪和仔猪阶段的饲养决定一头猪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每头母猪每年出栏的育肥猪数(MSY)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要想提高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肥猪数,首先必须提高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PSY),其次要提高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后备种猪的选择和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