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陕西周至县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和病死肉雏鸭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电镜观察、鸭胚中和试验鉴定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并从接种雏鸭死亡情况得知该分离株为强毒株。从而证明引起雏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鸭病毒性肝炎所致。用公鸡高免血清紧急注射发病雏鸭,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1988年8月×旅行社养鸭场雏鸭突然大批死亡,损失严重,经笔者诊断确定为变质饲料引起暴发型雏鸭曲霉菌病,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一、发病情况 1988年夏季该场引进雏鸭6000多只,饲养1个月后突然发现大批发病,死亡200多只,病状基本相同,发病急死亡快。经实地词查,该场为省事一次性购进大批饲料,由于贮存条件不善,库底饲料已结块变质,而  相似文献   

3.
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湖北省荆州市某鸭场送检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疑似鸭大肠杆菌,经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动物回归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确认为鸭大肠杆菌,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用已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经腹腔注射途径感染15日龄雏鸭,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腹腔注射途径感染雏鸭死亡率达100%,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被膜炎和气...  相似文献   

4.
浙江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浙江省某养鸭场类似于Ⅰ型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病死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9日龄非免疫鸭胚接种传4代后,能致鸭胚100%死亡,毒力稳定;测得的半胚致死量(ELD50)为10-6.4;人工发病试验能致1~3日龄非免疫雏鸭66.7%死亡,其病变与自然发病相同;经中和试验证实,该病毒鉴定为非经典Ⅰ型雏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5.
刘利祥 《新农业》2013,(5):20-21
一、雏鸭的挑选雏鸭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鸭日后的育成率和生产性能,在购买时必须逐只加以选择。不同孵化场提供的雏鸭质量有较大差异,即使同一个孵化场提供的雏鸭,批次不同,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如果不加以选择就会直接影响养殖效益。1.对供雏场的选择肉鸭生产需要有规范的良种繁育体系和严格的制种要求,饲养商品肉鸭必须到父母代肉种鸭场购买鸭苗。供种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实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河北省的存在。在1999年底,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部分肉鸭饲养场的幼龄鸭发生了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的分离和鉴定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分离菌经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Ⅰ型,易感雏鸭接种试验能够复制出典型的病例,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7.
快速育肥肉鸭,从雏鸭出壳开始,只需2个月,体重可达3公斤。1.品种选择可选择樱桃谷鸭、康贝尔鸭、上海白鸭、北京鸭、狄高鸭、高邮鸭、建昌鸭等。这些品种具有耐寒性强、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屠宰率高等特点,适合冬季快速育肥。2.雏鸭培养从出壳到25日龄为雏鸭。雏鸭出壳20~24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可以将水盛入浅口盘,中间加盖,只溜出有水的盘边,让雏鸭围盘学饮水。饮水后将煮得半生半熟、不软不硬的米饭,经清水浸泡除去其粘性后饲喂。白糖撒在垫有塑料布的摊盘或漏筛内,让雏鸭慢慢学会吃食。  相似文献   

8.
雏鸭传染性窦炎瘸报漕较少,2004年6月我市农户—群肉鸭患了该病,经笔者及时治疗后痊愈。现将情况报道如下,供养鸭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山东地区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或病死肉雏鸭的肝脏中分离到3株病毒,经病毒分离、血清中和试验、单抗Dot-ELISA鉴定、氯仿敏感试验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确诊该地区雏鸭所患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被动保护试验结果表明,高免卵黄抗体可有效控制Ⅰ型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从发病雏鸭采集病料,以SPF鸡胚分离病毒,经血清学试验和病毒回归雏鸭试验确认为鸭肝炎病毒;对发病鸭场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