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蒜挥发油抗烟草花叶病毒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新鲜大蒜中提取的挥发油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混合后可使完整的病毒粒体断裂,且对病毒衣壳蛋白的体外聚合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病毒的核酸侵染力无显著影响,喷施大蒜挥发油可显著提高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钝化(提取物与病毒混合后接种)、预防(施用提取物24 h后接种病毒)、治疗(接种病毒24 h后施用提取物)3个不同时期,在心叶烟上测试了8种食用菌乙醇提取物水溶液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8种食用菌提取物在体外都具有钝化病毒(TMV)及抑制病毒(TMV)侵染的作用;除鸡油菌(Cantharellus minor Peck)外,其它7种食用菌提取物对TMV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叶鬼针草中黄酮甙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测试了从三叶鬼针草中提取的黄酮甙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酮甙对TMV具有明显的体外钝化作用,其质量浓度为100μg·mL-1时,对TMV的抑制率为91.3%,但对烟草体内病毒复制无显著的抑制效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黄酮甙与病毒外壳蛋白混合的泳带比对照明显滞后,表明黄酮甙可与TMV外壳蛋白结合,透析或萃取可使这种结合解离,使病毒恢复侵染力,说明黄酮甙对病毒无直接杀灭作用;用黄酮甙处理过的普通烟叶片,12h后接种病毒,可阻抑病毒初侵染,延迟病害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植物单宁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测试了从11种植物提取的单宁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任一植物的单宁质量浓度为5.000或2.500mg·mL-1时,与TMV混合10min后接种,其抑制率均达80%以上.(2)单宁质量浓度为5.000mg·mL-1时,与TMV混合后立即接种,其抑制率也均达80%以上,表明单宁与病毒粒体作用时间很短.(3)TMV与单宁混合,透析3d后,可恢复大部分侵染力;混合3d但未作透析处理,与混合10min的处理相比,抑制率下降,表明部分植物的单宁体外稳定性可能较差,与TMV粒体作用能力下降.(4)这11种植物的单宁对TMV体内抑制复制效果不明显.(5)大飞扬、杠板归、虎杖3种植物的单宁,在接种前先喷施心叶烟再接种TMV,可抑制病毒的初侵染;在接种前先喷施普通烟草K326再接种TMV,烟株发病期推迟3-8d.  相似文献   

5.
用植物源抗病毒制剂VA与烟草花叶病毒 (TMV)混合 ,经枯斑半叶法接种 ,结果证明 ,VA对TMV有较强的体外钝化作用 ,体外钝化后的枯斑抑制率为 80 .0 % ;用苯酚氯仿法提取TMV的核酸后 ,按一定的比例与VA混合 ,经枯斑半叶法接种测得枯斑抑制率为 43.8%~ 77.9% ;TMV与VA混合后用RNase处理 ,测得侵染率为 78.6 % ,比未用RNase处理的对照降低了 2 1.4% ,由此说明VA具有一定的体外脱衣壳作用 ;又经电镜观察发现VA可使部分TMV粒体发生断裂或粗细不均、略变弯曲等畸变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纳米银对烟草病毒病是否具有抑制作用,采用半叶接种法,研究了纳米银对烟草病毒的体外防抑作用.结果表明:微波纳米银对TMV、CMV和PVY 3种单一病毒的体外抑制效果显著,电解纳米银对CMV和PVY的单一病毒的体外抑制效果显著.在3种病毒的复合侵染试验中,微波纳米银对TMV-CMV体外复合侵染的抑制效果显著,电解纳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L.)和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L.)为寄主材料,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了VFB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体外钝化作用及对TMV初侵染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VFB对感染TMV烟草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VFB对TMV具有明显的体外钝化作用,在对TMV钝化0.5,1和2 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44.41%,55.62%和64.43%;VFB对TMV侵染心叶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50倍稀释液在24和48 h的抑制率分别达到54.33%和55.60%,均优于对照药剂病毒A;VFB对TMV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50倍稀释液的抑制率为36.15%,略低于对照药剂病毒A。烟草叶片病理结构的超微观察表明,普通烟感染TMV后,叶片中大部分细胞结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经VFB处理的烟草,花叶症状减轻,叶片中的TMV粒子显著减少,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解体症状减轻,并产生大量嗜锇颗粒和膜体。【结论】VFB对TMV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蒜精油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大蒜精油经GC MS测定,其主要成分为含硫化合物.高质量浓度 (1mg·mL-1以上 )的大蒜精油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质量浓度小于 0. 5mg·mL-1的大蒜精油对TMV的体外抑制效果不明显.在离体条件下,大蒜精油对TMV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烟草上喷施大蒜精油可降低烟草体内病毒的含量,减轻病害症状.  相似文献   

9.
黏质沙雷氏菌次生代谢物对TMV的抑制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黏质沙雷氏菌2A2次生代谢物中具有抑制TMV侵染力的活性成分,明确其对TMV的抑制机理。【方法】通过病毒生物学测定,确定黏质沙雷氏菌2A2菌株对TMV的抑制效率。为明确黏质沙雷氏菌2A2发酵液次生代谢物中抑制TMV侵染力的活性成分,通过TLC和硅胶柱层析对其发酵液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主要的次生代谢物,通过局部枯斑法测定各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筛选可显著抑制TMV侵染活性的物质,经NMR分析,确定其成分结构,进而确定物质组分。为进一步揭示代谢物对TMV的抑制机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探索代谢物对TMV粒体形态的影响,TMV粒体与代谢物甲醇溶液混合30 min后,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TMV粒体形态。同时,用代谢物甲醇溶液喷施处理寄主下部3片叶,共设5个处理:处理Ⅰ,喷施代谢物24 h后,接种TMV;处理Ⅱ,代谢物与等体积TMV汁液混合30 min后,接种叶片;处理Ⅲ,先接种TMV,24 h后喷施代谢物;处理Ⅳ,宁南霉素(50 μL•mL-1)与等体积TMV汁液混合30 min后,接种下部叶3片做阳性对照;处理Ⅴ,无菌水与等体积TMV汁液混合30 min后,接种下部叶3片做空白对照。分别在次生代谢物诱导和TMV侵染后1、3、5、7、9 d,取未经任何处理的上部叶,TRIZOL法快速提取总RNA并反转录cDNA,利用real-time RT-PCR分析样品PR基因和TMV的RNA相对表达量,进而明确代谢物处理寄主对寄主PR基因表达的影响和对TMV在寄主体内复制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黏质沙雷氏菌2A2菌株对TMV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3种主要代谢物,通过局部枯斑法测定,编号为BJH-2的代谢物可显著抑制TMV的侵染活性,经NMR分析,确定了该代谢物为灵菌红素(prodigiosin)。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灵菌红素可显著破坏TMV粒体,使TMV典型的杆状病毒粒体降解断裂成排列紊乱的短杆状。real-time RT-PCR结果表明,灵菌红素处理植株后,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可诱导寄主体内PR基因表达随着时间逐渐上调,第7 天左右,三者处理的寄主体内PR1、PR2、PR4、PR5表达上调至高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亦高于处理Ⅳ的阳性对照,从而提高系统抗性;灵菌红素处理植株后,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寄主体内TMV RNA的表达量随着时间上调减缓,在接种TMV后的第9天,三者处理的寄主体内的TMV RNA含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的11.98%、5.23%、15.9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亦低于处理Ⅳ的阳性对照。【结论】灵菌红素既对TMV在寄主体内的复制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又可诱导寄主产生系统抗性,整体效果高于宁南霉素,可作为防治植物病毒新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生烟草(Sam Sun N.N)枯斑试验和接种TMV病毒的K326品种烟株体内生理指标分析,研究了氨基寡糖素与中微肥混配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体外钝化、侵染抑制效果和综合防病效果,以及由其引起的烟叶叶绿素、防御酶活性及病程相关蛋白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三生烟草枯斑试验中,氨镁锌混配剂对TMV病毒有明显的体外钝化和侵染治疗效果,病毒抑制率分别比单独施用氨基寡糖素提高20.6和10.1个百分点;K326品种烟株接种TMV病毒施用相应药剂,接种后7、11和30 d时的病情指数均以氨镁锌混配剂处理氨基寡糖素单剂CK;而上述烟株体内叶绿素的含量和SOD、POD和PAL酶活性则以氨镁锌混配剂处理总体最高;氨镁锌混配剂处理诱导病程相关蛋白PR3和PR5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升高,达到对照的0.79倍和1.51倍。这说明,氨基寡糖素与镁锌混配对抑制TMV侵染和提高烟株抗性的效果比单独施用氨基寡糖素好。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中抗植物病毒TMV活性物质PZ_1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草花叶病毒 (TMV) /烟草为测试体系 ,研究了天然物 PZ1抗病毒 TMV作用机理。在离体及活体条件下 ,PZ1均可抑制病毒核酸与植物核糖体结合。在活体条件下 ,PZ1抑制 TMV- RNA及 TMV蛋白质合成。实验结果表明 PZ1的主要作用靶标为 TMV- RNA  相似文献   

12.
秦岭中云芝菌资源丰富,分离高产云芝糖肽的云芝菌株,发酵生产与研制药物是近年来植物病毒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心叶烟叶片上定量测定云芝糖肽(PSP)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感染活性,结果表明云芝糖肽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显著,发酵液干粉的EC50为54.54 mg/L。将云芝糖肽稀释液(80 mg/L)等量加入病毒接种液中分别钝化处理1 h、2 h和3 h后,对病毒的钝化率依次为45.71%、62.86%和68.57%。用PSP (80 mg/L)预处理三生烟,在12 h或 24 h后接种病毒,结果表明云芝糖肽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预防效果分别为54.05%和64.86%。三生烟接种病毒12 h和24 h后用云芝糖肽稀释液(80 mg/L)治疗,结果表明云芝糖肽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治疗效果分别为54.55%和51.11%。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云芝的液体发酵组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云芝糖肽产量比优化前提高2倍。  相似文献   

13.
地黄病毒病的检测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AS-ELISA和RT-PCR等检测方法,对感染地黄病毒病的地黄进行检测和初步鉴定,并结合该病毒地黄分离物C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侵染地黄的主要病毒;扩增产物序列测定结果表明:TMV地黄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TMV其他株系CP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5%~98%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4%~98%之间,同源性较高。根据不同株系CP基因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推测该分离物可能为TMV的已有株系。  相似文献   

14.
三种非持久性病毒蚜虫传播专化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桃蚜和棉蚜与烟草蚀纹病毒(TEV)、西瓜花叶病毒2号(WMMV-2)、黄瓜花叶病毒蚜传株系(T-CMV)及非蚜传株系(NT-CMV)组合进行传毒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了解烟草种质资源TI203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特点,为烟草抗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更丰富信息.[方法]以烟草种质资源TI203为材料,采用TMV病毒接种、病情调查、病毒外壳蛋白累计量检测、TMV复制水平测定及日灼现象观察等方法,研究TI203对TMV的抗性特异性、TI203接种TMV普通株系(TMV-U1株系)后的症状、病毒复制水平等.[结果]TI203只对TMV表现无症状的抗病特点,接种马铃薯Y病毒(PVY)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则表现出典型症状.接种TMV-U1株系后14 d,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TI203叶片病毒复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品种;用表达GFP的TMV侵染性克隆浸润接种发现,TI203对TMV的抗性发生在病毒复制水平.在高温和强日照条件下,TI203生长迅速的中上部叶片会发生日灼现象,且难以恢复.[结论]TI203只对TMV表现无症状,其对TMV的抗性发生在病毒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