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采用N、P、K 3营养元素 5个水平配比试验 ,分析不同配比对马占相思苗期生长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马占相思苗木对各营养元素的实际需求水平。结果表明 ,P素对马占相思苗期生长影响最大 ,其次为K素 ,而N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水平的N、P、K配比对试验苗有不同的影响 ,其中 ,N∶P∶K最佳配比为 :190∶2 5∶16 0 (mg·L- 1)。  相似文献   

2.
西伯利亚花楸不同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年生西伯利亚花楸进行不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和施肥量对西伯利亚花楸生长和结实量有较大影响。氮、磷、钾不同比例施肥配方中,合理施肥能够加速树木生长,增加结实量,提高树种抗寒性。推荐使用氮(N)、磷(P2O5)、钾(K2O)施肥配比为2∶1∶1,施肥量80 g.株-1,年最佳施肥量为尿素174.75 kg.hm-2、磷酸二氢钾108.75 kg.hm-2、氯化钾83.25 kg.hm-2。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幼苗生长和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相同系号的苗木影响不同,而不同系号的苗木对相同施肥处理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仅要找出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比例,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无性系制定不同的施肥配方;2)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对于不同施肥配方的响应不完全一致,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3g)+P2O5(2.25g)+K2O(0g),46号的最佳配比为N(5g)+P2O5(4.5g)+K2O(1g);3)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和46号处理间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PTL)较净光合速率(Pn)差异更显著,并且与生长的相关性要高于净光合速率与生长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0以上;4)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以氮肥影响最大,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该研究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合理施肥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3年生白蜡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对白蜡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所有施肥处理白蜡的胸径和树高增长率均显著高于无肥对照处理,增产效果排序为:氮肥>磷肥>钾肥。施肥组合中以N2P2K2的胸径增产率和经济效益最佳,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0.064、0.036和0.048 kg/株。通过非线性拟合和回归检验,得到精度较高的一元二次施肥效应模型。在本试验条件下,白蜡的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分别为N 0.091 kg/株,P2O50.023 kg/株,K2O 0.056 kg/株。  相似文献   

5.
油松容器苗育苗期的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油松容器苗,进行了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苗木生长量、生物量和苗木质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油松容器苗各项生长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氮、磷、钾平衡施肥能够促进油松容器苗的生长量,通过6个配方的施肥试验,筛选出配方试验2(氮、磷、钾比例为2∶1∶1)和配方试验3(氮、磷、钾比例为2∶1∶2)最佳,其苗木质量指数分别为1.18和1.10。  相似文献   

6.
黄土丘陵区梨枣树氮、磷、钾施肥效应与施肥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因素2次D-饱和最优设计,通过大田试验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梨枣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的效应函数.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梨枣产量的作用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肥对梨枣品质的作用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采用频率分析法对各效应函数进行寻优结果表明:梨枣目标产量在23 000 ~27 000kg·hm-2,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 272 ~499 kg·hm-2、P2O5 204 ~297 kg·hm-2、K2O 243~323 kg·hm-2;梨枣品质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N407~737 kg·hm-2、P2O5158 ~306 kg·hm-2、K2O285 ~376 kg·hm-2;梨枣高产优质的最优施肥量为N 407 ~499 kg·hm-2、P2O5 204~297 kg·hm-2、K2O 285~323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进行云南松苗木培育,提升云南松苗木质量,通过对2年生云南松苗木生长性状及不同部位氮(N)、磷(P)、钾(K)储量进行统计以及相关性、异速生长分析,研究云南松氮、磷、钾储量。结果表明,云南松幼苗生长2年后,其地下部位氮、磷、钾分配大小依次为钾储量>氮储量>磷储量;氮、磷、钾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为氮储量>磷储量>钾储量;地上部位氮、磷、钾储量占单株氮、磷、钾储量的比例为钾储量>磷储量>氮储量;磷和钾在地下部位的累积速率大于地上部位的累积速率。以期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理论参考,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竹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CV.zhuliu)苗木配方施肥进行试验。通过氮肥、磷肥、钾肥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索配方施肥对竹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氮肥、磷肥、钾肥配方施肥后,竹柳苗高和地径均差异不显著,通过极差分析可知竹柳苗木苗高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苗木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2P1K2,综合考虑,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其中P肥对促进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影响最大,N肥次之,K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南疆巴旦木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南疆巴旦木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南疆巴旦木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3414"试验方案中的部分设计方案,在新疆喀什莎车县就氮、磷、钾肥的不同用量与配比对巴旦木产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田间试验,并运用数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各因素对巴旦木增产影响的大小依次为N>P>K,与对照相比,处理Ⅷ(N3P2K2)的产量最高(8 496.90 kg.hm-2),增产比率最明显(71.13%),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获得最高产量的N、P2O5、K2O的施入量分别为472.05、206.55、37.95 kg.hm-2;获得当年产量的N、P2O5、K2O的施入量的参考值分别为354~531、232.4~348.6、23.7~35.56 kg.hm-2,其配比为1.00∶0.67∶0.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条件下云南蓝果树的抗旱性生理特征,建立云南蓝果树幼苗最佳施肥技术方案,为其种苗繁育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其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方法】以云南蓝果树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根据"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云南蓝果树幼苗可溶性蛋白(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6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除丙二醛外,其余测定指标在施肥处理条件下的值均高于不施肥处理,整体表现为不施肥(N0P0K0)<缺氮(N0P2K2)<缺钾(N2P2K0)<缺磷(N2P0K2),说明云南蓝果树幼苗抗旱性生理指标对氮肥的依赖性最强,其次是钾肥和磷肥;氮磷钾配施时,中氮中磷低钾(N2P2K1)水平下的值最优;根据拟合的一元二次方程,云南蓝果树幼苗的试验理论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5.28、0.99和2.97 g/株;肥效的发挥还受到三者彼此间互作的影响,在中氮、低钾(N2K1)水平时利于磷肥肥效的发挥,中氮、中磷(N2P2)水平时利于钾肥肥效的发挥,中磷、低钾(P2K1)水平利于氮肥肥效的发挥,这与中氮中磷低钾(N2P2K1)水平下云南蓝果树抗旱性指标最优是一致的。【结论】适当施肥会增强云南蓝果树幼苗的生理生化过程,中氮、中磷、低钾水平处理下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