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韧 《安徽农业科学》2015,(31):146-149
利用温江区1970 ~ 2014年气象观测资料和成都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 ~ 2014年早银桂开花期物候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出了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的预报指标及判据;并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统计分析2004 ~2014年1~8月各旬、月的气象因子与初花期的关系,建立了温江区早银桂初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初花期基本预报指标为①23.0℃≤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25.0℃,同时21.0℃≤10 d日平均最低气温≤22.0℃,若同10 d内累计降水量≥53.0mm或累计雨日≥6 d或日平均相对湿度≥81%;②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 23.0℃,且同一10 d内日平均最低气温<21.0℃.初花期预报判据为当10 d滑动日平均气温≥25.0℃,或同时段内10 d日平均最低气温≥22.0℃时,不会初花;当满足任一基本预报指标时,则该日为预报日,预测3~12 d达到初花期,否则不会初花.初花期预测模型为Y=33.018-3.239X1+ 1.681X2-1.986X3,表明影响初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是1月下旬平均最低气温,其次为2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5月下旬雨日.利用该模型对初花期回测,并预测2014、2015年初花期,误差范围在0~5d,表明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能用于初花期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芒果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59个常用芒果亲本与32个亲本摘花处理后连续3年的始花期。[结果]结果表明,亲本的始花期具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广义遗传力达0.9514164。亲本的始花期年际间差异在4~26d,平均为9.6d。年际间变化在0~10d内(含10d)的占66.2%,在10~20d内(含20d)的占33.9%。32个亲本摘花处理后的始花期年际间最大差异在1~20d,同一品系在同年份较亲本的始花期可推迟15~21d。[结论]采用摘花技术可使早花品系与迟花品系的花期相遇,达到杂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贵州野生三叶木通的有性生殖特性,用TTC法测定其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三叶木通花粉活力于雄花散粉当天最高,达91.96%,随散粉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逐渐降低,花后3d和4d花粉活力分别下降至62.99%和11.72%,花粉寿命可维持3~4 d;三叶木通柱头大部分在雌花开放当天即具有较弱可授性但无黏液分泌,花后2~3 d可授性增强且黏液分泌旺盛,柱头可授性高峰期在花后3~5 d.三叶木通的花粉寿命与柱头可授期有重叠,生产中人工授粉工作应选择在3~4 d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荷兰郁金香在长沙地区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引种栽培的50个荷兰郁金香品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种植10d后,大部分郁金香品种开始生根,14d全部生根,大多根长2~4 cm;2)所引进的郁金香除2个晚花品种外,其余都能正常生长开花,花期集中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10~20d不等;早花品种和晚花品种花期前后相差20d左右,持续时间可达40 d;3)郁金香的花期长短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气温在10~20℃可使花期延长;晚花品种开花后,大部分时间处在20℃以下的低温阴雨天气,花期普遍比早花和中花品种长2~3d.  相似文献   

5.
在细叶羌活种子繁育田中,选用4年蚕羌种子采收田完整的蚕羌盛花期植株,选择株型相似、花型一致的蚕羌种株统一挂牌标记,开花后10 d开始每隔6 d采种取样测定,采收蚕羌头穗2~3穗,测定成熟动态变化指标,直至羌活种子完全成熟,旨在探索蚕羌种子成熟型态变化动态及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蚕羌种子在花后58 d左右(8月上旬)百粒干重0.246 g,含水量14.82%;百粒分果干重0.300 g,含水量2.7%;种子形态指标基本稳定维持在长3.56 mm、宽1.54 mm,分果长4.61 mm、宽2.49 mm,种子分果颜色由褐黄色转变为灰褐色,种子由青灰白色变为浅褐色时可分批采收,时间为花后60 d左右,8月上旬至中旬,立秋前后为宜。  相似文献   

6.
美丽异木棉花形态结构特征和观赏类型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嫁接繁殖栽培试验,对美丽异木棉的花期和花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美丽异木棉的花期、花型、花瓣大小和颜色等形态特征在产地和无性系间存在较大差异,花期8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花期延续时间可达190d,盛花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花型分为直伸和反卷两种类型,直伸花型占82.47%;花瓣基部颜色分为白色、黄白色、浅黄色和黄色,黄色占54.55%;花瓣先端颜色分为白色(浅灰色)、浅红色、红色、深红色、紫红色,红色占59.09%;花平均长10.51 cm、宽11.91 cm;根据花瓣的长宽比,花瓣形状可分为长匙形(条形)、匙形和宽匙形,匙形占46.75%.聚类分析揭示美丽异木棉可分为直干早花大花宽瓣花型、直干迟花较大花型和大腹迟花较小花型等7个类型,其中直干早花大花宽瓣花型共25个无性系是较优良的观赏类型,是选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宁夏南部山区枸杞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以当地枸杞主栽品种宁杞一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对枸杞的开花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泌蜜规律、花粉胚珠比和杂交指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宁杞1号单花花期一般为3 d左右,老眼枝花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七寸枝花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花后2 h开始散粉,但花粉在散粉前就具有活力,花后6 h活性最强,72 h时花粉基本散尽且残余花粉活力很低。花后27 h内,5 a生树七寸枝花粉活力高于同时期10 a生树的花粉活力,其他时间段花粉活力基本一致。柱头在松蕾期和花后3 h内均不具备可授性,花后3 h开始具有可授性,18~36 h达最强,36 h候后可授性逐渐下降,花后60 h时基本丧失可授性。一天当中,枸杞单花蜜量7:00最大,此后在蜜量上逐渐减少,但含糖量上升,到15:00以后蜜量开始出现回升趋势。七寸枝初花期的蜜量显著高于老眼枝,而5 a生七寸枝在盛花期的蜜量显著高于10 a生树。枸杞单花花粉量约为241 000粒,花粉胚珠比介于4 918~6 694之间,杂交指数(OCI)为5,因而可以断定枸杞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类型,需要传粉媒介为...  相似文献   

8.
温室观赏凤梨催花环境控制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观赏凤梨的花型、植株特点和生长特点及其分布;凤梨催花前 选择20片以上的植株,夜温在20℃左右,日温度为25℃左右,湿度保持在60%-85%,光照控制在15 000-20 000 Lx,生长初期一周施肥1次。观赏凤梨催花时, 用乙炔饱和液连催3 d,同时提高昼夜温差,保持温室内温度在20℃以上,30℃ 以下,湿度在65%-85%,光照20 000 Lx左右;经过20-30 d后,即起花头开花。  相似文献   

9.
大连地区大樱桃始花期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尹文昱  肖日光  王宗敏  李光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46-1347,1350
[目的]为准确预报大连地区大樱桃的始花期提供方法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始花期变化趋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开花前的气象要素,寻找关键因子和关键期,建立了大连地区大樱桃始花期的统计预报模式。[结果]金州区晚熟大樱桃的平均始花期为4月21~22日,最早为4月14日,最晚为5月3日。1987~2009年间,始花期不稳定,日序数均方差高达24.0,与平均始花期相差7 d以上年份的比率高达22.7%。始花期与上年冬季及当年2~4月的各月平均气温负相关,与3、4月份平均气温负相关性最高。3、4月份平均气温每升高1℃,始花期提前5 d。利用3、4月份平均气温建立了始花期线性拟合方程,用该方程对1987~2009年大樱桃的始花期进行了预报试验,平均误差为1 d左右。[结论]该研究为预报大连地区大樱桃的始花期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温州蜜柑始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保果剂的3年试验结果显示:不同保果剂的保果效应与其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冻害年份,以有效微生物群菌液和复合叶面肥的保果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提高着果率57%和46%;在异常高温年份,以黄腐酸和EM2保果效果较好,着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117%和111%;在正常气候年份以EM2和GA3的保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银线草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250.0 mm ×4.6 mm,5.0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323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银线草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标定12个共有峰,13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714~0.957。[结论]不同产地的银线草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银线草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天竺桂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大量元素、BA和NAA3因素对初步建立天竺桂茎段离体培养体系的影响。接种30d后,培养基中的天竺桂茎段均有程度不同的器官发生现象。结果表明:大量元素、BA和NAA均对天竺桂茎段隐芽的发育以及愈伤组织的产生有显著影响。全量的MS大量元素以及BA/NAA浓度比为40时适于天竺桂茎段的离体培养。在试验中,9号即MS+BA2.0(mg/L)+NAA0.05(mg/L)培养基为天竺桂茎段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普陀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NaCl胁迫对普陀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普陀樟叶片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3种处理(NaCl溶液浓度分别为3、5、7 g/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盐处理对苗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NaCl胁迫下,普陀樟苗高生长量下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趋于平稳;PSⅡ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变化一致,整体呈上升趋势;随NaCl胁迫的加剧,Fo变化最明显,叶绿素荧光参数间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结论]普陀樟具有较好的抗盐性和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疏松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茱萸的叶片,茎段,种子胚等不同部位材料作为外植体进行了山茱萸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研究,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山茱萸疏松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效果的影响,并就继代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KT(3 mg/L)+2,4-D(1 mg/L)对嫩叶的诱导效果最好;在光照强度1 500~2 000 lx,3%蔗糖,pH值为5.8左右时,山茱萸细胞生物量的增长率达到最大;合适的继代周期为20~25 d。  相似文献   

15.
对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一段时间的东北红豆杉种子进行了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低温环境比常温环境更利于东北红豆杉种子的长期保存,其中,-25℃环境中保存的种子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6.
黄先敏  伍文聪  吴银梅  祁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12-5613,5618
[目的]建立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药材中丁香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毛细管柱,未涂层毛细管(50cm×50μm,有效长度40cm);1×TBE缓冲液;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80nm;温度,15℃;进样条件,压力差进样,10s;进样高度,8cm。每天分析之前,分别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重蒸水、缓冲液冲洗毛细管柱5min;进样前分别用0.1mol/L氢氧化钠、重蒸水、运行缓冲液冲洗3min。[结果]丁香酚在0.08~1.0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19760.03x-19.02(R^2=0.9903),平均回收率为97.5%,RSD值为1.4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有助于山茱萸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芫花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新鲜芫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十三醛(12.789%),四十四烷(7.633%),壬醛(7.427%),二十一烷(6.874%),十四酸(6.510%),十二醛(4.557%),8-壬烯-2-酮(3.723%)等。[结论]芫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中烷烃类化合物最多,共11种,其次是醇类10种,醛类8种,酯类仅3种。  相似文献   

18.
蔡建秀  吴文杰  吴佐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7-10588
通过薄层层析方法分析出天竺桂果实色素的化合物,再通过紫外光谱仪分析方法鉴定出有效成分。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配比作展开剂进行最佳展开剂试验,结果表明无水乙醇∶水∶盐酸(5∶1∶1,V/V)为最佳展开剂。薄层层析只分离出一种黄绿色的色素类化合物,其Rf值为8.3。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特征吸收,初步判定该色素类化合物为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9.
虎杖种子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虎杖种子的田间繁育技术,为虎杖有性繁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灭菌时间对恒温全光照培养下虎杖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虎杖种子发芽率及长势的影响。[结果]浸种时浸泡时间为4 h,浸泡温度为30℃,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浸泡时间为5 min时最有利于虎杖种子的萌发;虎杖田间育苗的最佳管理措施为不使用除草剂,不施用尿素,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进行保温。[结论]适宜的水温和足够的浸泡时间有利于虎杖种子的萌发,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种子萌发;虎杖种子为需光性种子,种子萌发必须保证足够的光照。通过覆盖透明塑料地膜提高地温的方式可使田间虎杖种子快速发芽,种子萌发前及幼苗前期不宜施用尿素等速效肥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