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淀粉化学测定法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测定速度,可靠性,方便性和经济性实用性等角度,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各种淀粉测定方法进行了评价和筛选,确定盐酸水解-旋光法,盐酸水解-DNS比色法和高氯酸提取-蒽酮比色法为甘薯淀粉测定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测定速度、可靠性、方便性和经济实用性等角度,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各种淀粉测定方法进行了评价和筛选,确定盐酸水解-旋光法、盐酸水解-DNS比色法和高氯酸提取-蒽酮比色法为甘薯淀粉测定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3.
宁夏黄芪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苯酚-硫酸法及蒽酮比色法对宁夏黄芪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从测定结果中可以看出,苯酚-硫酸法优于蒽酮比色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对15份菜用甘薯和2份鲜食甘薯材料的叶片、叶柄和茎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进一步优化了甘薯茎叶多糖的提取方法,确定了最佳沸水浴时间为2 h,同时通过显色条件和方法学研究,确定了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的最适检测波长分别为486,625 nm。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在稳定性和准确性上均优于蒽酮-硫酸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对17份甘薯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为:叶片3.00%~4.69%,叶柄2.34%~4.21%,茎1.98%~3.63%;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结果为:叶片1.11%~2.52%,叶柄1.37%~2.85%,茎1.26%~2.69%。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推测蒽酮-硫酸法测定甘薯茎叶多糖更适用于提纯去除杂质后的样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薯在贮藏过程中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47145、47177、47157、47151、47138、47175共6个自选高淀粉甘薯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甘薯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糖的增加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可减缓这一进程.在17℃条件下,6个材料平均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80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87个百分点;贮藏28 d的淀粉含量下降2.9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87个百分点.10℃贮藏7d淀粉含量下降0.16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0.28个百分点;贮藏28d的淀粉含量下降1.42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16个百分点.[结论]研究可为甘薯贮藏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苹果总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蒽酮比色法及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测定苹果总糖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回收率和精密度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的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以斐林试剂热滴定法测定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薄层色谱-蒽酮比色法定量测定低聚乳果糖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薄层色谱—蒽酮比色法定量测定低聚乳果糖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以蔗糖、葡萄糖、乳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酵母膏、蛋白胨、牛肉膏、尿素为有机氮源,不同硫酸盐为金属离子添加形式,在节杆菌产生的果糖甘酶的作用下合成低聚乳果糖样品,用薄层色谱—蒽酮比色法定量测定样品液中低聚乳果糖的含量。[结果]薄层层析展开剂为正丙醇∶水=9∶1时,样品展开效果较好;根据低聚乳果糖标准液的吸光度值建立的标准曲线在1.7813~17.8125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6);样品液在蒽酮显色后2 h内的吸光度值变化较小,性质较稳定。[结论]薄层色谱—蒽酮比色法适合用于低聚乳果糖含量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杜梨果实多糖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微波、水浴及超声波4种方法提取杜梨果实多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效果最佳,其后依次是微波、水浴及超声波。4种方法提取下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3.91%、13.56%、12.74%和11.06%,葡萄糖浓度在25.15~100.6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59%(n=5)。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提取杜梨果实多糖的方法优于微波、水浴及超声波法提取,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以虫草发酵菌粉为材料,比较多糖提取过程脱脂、脱蛋白操作对硫酸-苯酚法和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样品提取多糖时不脱脂和蛋白(A)、只脱脂(B)、只脱蛋白(C)、脱脂脱蛋白(D)对硫酸-蒽酮法与硫酸-苯酚法测定结果差异显著,2种比色法测得多糖含量值均呈现ABCD,其中脱蛋白的操作比脱脂操作对2种比色法测定结果影响更大。同时还显示,硫酸-苯酚法测得的多糖含量较硫酸-蒽酮法测得值大。并通过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比较发现,硫酸-苯酚法优于硫酸-蒽酮法。  相似文献   

10.
李翠莲  方北曙  李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40-10841
[目的]优化Alcalase蛋白酶酶法提取纯度较高的大米淀粉的工艺,从而解决库存谷物严重浪费的问题。[方法]以大米为原料,以Alcalase蛋白酶酶法提取大米淀粉,采用3因素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凯氏定氮法GB5511285测定蛋白质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结果]各因子对蛋白质去除和淀粉得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对蛋白质去除的最优组合为温度50℃,酶添加量0.3%,反应时间6 h。淀粉提取的最优工艺组合为温度50℃,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5 h。[结论]综合考虑,以大米为原料,采用Alcalase蛋白酶酶法除蛋白质提取大米淀粉的最优工艺为温度50℃,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米淀粉中蛋白质含量为0.39%,淀粉提取率为89.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