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对青海省玛可河林区野生濒危植物——桃儿七资源状况调查,针对野生资源现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扶植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植物濒危程度和保护级别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该文讨论了国内外濒危物种评价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物种的受威胁因素 ,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植物濒危系数的计算指标 ,并参照《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新标准》和濒危系数 ,确定了评价该区植物濒危状况的等级 ,对该区全部维管植物濒危状况进行了量化综合评定 .评价结果表明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消失种 1 3个 ,极危种 1 4个 ,濒危种 36个 ,渐种危 49个 ,敏感种 71个 ,安全种 44 8个 .通过分析、计算物种遗传损失系数和急切保护值 ,提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自然保护区植物保护级别的评价方法 ,确定了急需保护植物种类、优先保护次序 ,并提出了不同保护级别物种相应的保护措施 .确定一级保护植物 30种、二级保护植物 5 7种、三级保护植物 83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统计,系统地整理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初步建立了以蕴藏系数、濒危系数等7项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金佛山有47种珍稀濒危植物,根据所拟订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求得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优先保护序列.  相似文献   

4.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优先保护级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6—2008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查阅标本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保护区植物濒临消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其结果为: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有极易消失种14种,容易消失种28种,可能消失种55种,其余620种为安全种。利用濒临消失风险指数、遗传损失指数和利用价值指数3个指数,对该保护区内各植物物种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一级优先保护植物有38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90种,非保护植物共590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玛可河兰科植物的调查,可以详细的了解玛可河兰科植物的种类、生境、分布及药用功效,从而为玛可河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文献研究、查资料等方法,对该区兰科植物的种属、分布及药用功效进行研究。结果:1、此次调查结果发现了该区共有兰科植物九属九种。2、玛可河兰科植物入药部位主要以全草和根类为主。结论:加强对兰科植物的保护,实现兰科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在对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2014-2016年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资料,运用数量方法研究了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野生植物的濒临消失风险和优先保护级别。以样线分布频度、样地分布频度、现存多度、分布方式和确限度5项指标,对该区域植物濒临消失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有极易消失种7种,容易消失种9种,可能消失种10种,其余252种为安全种。利用濒临消失风险指数、遗传损失指数和利用价值指数3个指数,对该区域各植物物种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了保护级别,由此确定了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一级优先保护植物有10种,二级优先保护植物有18种,非保护植物共250种。  相似文献   

7.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统计,系统地整理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初步建立了以蕴藏系数、濒危系数等7项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金佛山有47种珍稀濒危植物,根据所拟订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求得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优先保护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西藏色季拉山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进行保护等级划分,确定其优先保护序列,为色季拉山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设置样方63套,每套样方中设1个10m×10m的乔木样方、1个5m×5m的灌木藤本样方和4个2m×2m的草本样方,调查记录其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等地理信息以及样地内每个物种的高度、盖度、株数等生物学信息。计算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名录现状系数(L)、蕴藏系数(D)、濒危价值系数(E)、遗传价值系数(G)、利用价值系数(U)、保护现状系数(C)和繁殖难易系数(R),对这7个系数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出每种药用植物的优先保护值(V),确定其保护等级,并对不同药效和药用部位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级别进行分析。【结果】色季拉山需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属27科57属,其有83种,占色季拉山药用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25.96%,16.29%和12.83%。处于Ⅰ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6科10属11种;处于Ⅱ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4科19属26种;处于Ⅲ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资源有22科35属46种。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药效来看,在17种补虚药、15种清热药、14种祛风湿药、8种活血化瘀药及29种其他功效药用植物中,需Ⅰ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1,0,2,2和8种,需Ⅱ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8,5,5,1和5种,需Ⅲ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8,10,7,5和16种;根据药用部位统计,在43种使用根与根茎,15种使用全草,13种使用枝叶、皮或藤及12种使用花、果实或种子的药用植物中,需Ⅰ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5,3,2和1种,需Ⅱ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13,3,3和7种,需Ⅲ级保护的植物分别有25,9,8和4种。【结论】西藏色季拉山中需要保护的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其中以具有补虚药效的植物种类最多;用药部位为根与根茎类药用植物占色季拉山需保护植物的大半数。分析了西藏色季拉山药用植物至濒的原因和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玛可河灌木林资源分布状况,提出保护玛可河林区灌丛资源的建议,促进树种多元化,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对大渡河源头地区水源涵养、调节径流、保持水土等综合防治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分布有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98种省重点保护植物.以植物的稀有性、濒危性、种型特性、经济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对比133种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优先保护等级,由此将河南省内的重点保护植物分为3个等级,即一级优先保护植物20种,包括1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6种省重点保护植物;二级优先保护植物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0种、省重点保护植物30种;三级优先保护植物73种,包括1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62种省重点保护植物,较好地反映了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在尖峰岭保护区设置的固定样地野外调查资料及以往尖峰岭植物调查文献,初步分析了尖峰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卵叶樟的分布特点、群落组成特征、种群结构及保护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卵叶樟在尖峰岭一般分布在海拔600~1 000 m的热带山地雨林,且在山地雨林的分布较广并有一定的数量。根据每个样地重要值前5个树种作为优势树种统计得知,尖峰岭山地雨林5个群落的优势树种共有20种,优势种所属15科18属,科属分布较为分散。卵叶樟种群结构表现为基部宽大顶部窄小的金字塔增长型结构。卵叶樟等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树种数量的减少主要是人为影响因素导致,据此提出一些相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粤东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08年3月所采集的7 060号标本的鉴定,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发现并记录粤东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20种,隶属于40科8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裸子植物7科9属11种、被子植物28科68属104种.其中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102种,包括极危种2种,濒危种10种,易危种45种,近危种41种,无危种4种;被收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1册>的有22种,其中濒危种2种,稀有种6种,渐危种14种;收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的有2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6种,三级保护植物1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所涉及的粤东植物有24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20种;尚未正式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2批>所涉及的植物粤东有73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保护植物66种.分析了粤东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快速评估技术,利用野外样线和样方调查资料,分析了九龙县主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与分布,探讨了威胁珍稀濒危植物生存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提出该县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线路、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分布有11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并发现了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星叶草(Circaeaster a grestis)等在我省的新分布点;分析了其保护价值、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现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内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区,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有较大影响.珍稀濒危植物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地位十分特殊且极其重要,成为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是否受到良好保护的标志性特征.采用路线法、询问法和样地法,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区内有珍稀濒危植物23种(1变种);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 450~3 100 m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生活型表现为木本类20种、草本类3种,木本类占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21.3%~26.0%,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正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对火干扰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对照样地和火干扰样地马尾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对照样地内所有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结果表明,火干扰样地内物种和植物个体数目均高出对照样地,火干扰样地各层和所有植物的均匀度值(J)显著提高,树冠层、灌木层、草本层的J值分别由0.710、.83、0.55提高到0.810、.89、0.72。火干扰样地比相似林分光照增强,温度升高,可溶性养分增多,适合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入侵,尤其是阳性植物,火干扰样地中的灌木层马尾松个体数量增加,说明低强度地表火可以增加马尾松林生物多样性,有利于马尾松林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丽江市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种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的滇西北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为研究区,以区域内中国特有种子植物为对象,对区域内特有种子植物物种组成、特有性及濒危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国特有种子植物资源数量较多,中国特有种107科434属1 659种,占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种数的12.94%,特有现象明显;③特有种子植物的优势科、属明显,研究区内种数>49种的科共11个,所含种数占比52.93%,种数>10种的属共29属,所含种数占比38.22%,这些科和属是研究区特有植物科属的主要组成成分;③种子植物特有性突出,地方特有种众多,共有云南特有种355种,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特有种子植物48种;④中国特有种子植物受威胁等级植物共116种,其中极危等级物种9种,濒危等级物种28种,易危等级物种79种,占研究区所有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的6.99%;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48种特有种子植物中易危等级物种4种,近危等级物种6种;研究区内的受威胁物种以及研究区特有物种中的受威胁物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山东伟德山林木种质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系统研究伟德山的生物概况,通过样地、样线法对其木本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伟德山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共有木本植物(乔木、灌木、亚灌木)269种,隶属70科151属。其中乔木类139种,灌木及藤本植物130种;珍稀濒危特有物种19种。优势科、单属单种科的分布规律符合暖温带气候特点;植被中温带成分优势明显,热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群落中灌木层的组成优势明显。维管植物中世界分布属、温带分布属、热带分布属均有分布。并从加大种质资源生物学研究力度、建立野生植物开发利用试验站、建设原地和异地保护区、合理划分功能区、发展周边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伟德山木本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河南省现存的3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生长环境及其科学价值。在野外调查观测的基础上,分柝和总结了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分布的生态特点及其濒危产生的原因。初步确定列入省内急需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42种,并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