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氮肥管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氮肥管理对机插水稻武粳15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270~330kg/hm2.基蘖肥:穗肥为5:5~6:4能获得较高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降低.在施氮水平为300kg/hm2情况下,基蘖肥:穗肥为5:5的肥料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施用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在浙北的黄松田上,以高产水稻品种明珠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普通尿素和海藻尿素时,稻谷产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施用腐植酸尿素和氨基酸尿素时,中等氮用量(180 kg N·hm-2)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水稻地上部N总吸收量按下列次序递减:海藻尿素(253.5 kg N·hm-2)>腐植酸尿素(242.1 kg N·hm.2) >普通尿素(236.8 kg N·hm-2)>氨基酸尿素(230.8 kg N·hm-2)。N总吸收量和每100 kg籽粒需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养分内部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水稻稻谷产量与每100 kg籽粒需氮量、干物质生产效率、稻谷生产效率、养分内部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用量应当控制在180 kg N·hm-2左右。3种新型增效尿素只有在施用中氮用量(180 kg N·hm-2)时才表现出比普通尿素更大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水稻品种国稻6号为材料,进行了氮素运筹对免耕移植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与氮水平、氮基蘖肥比重呈单峰曲线关系,通过回归模拟计算出氮用量和基蘖肥氮素比例分别为164.4 kg/hm2和72.2%时水稻产量达最高;基蘖氮肥比例的增加可提高氮肥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用量169.8 kg/hm2,基蘖氮肥比例为75.0%时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氮肥管理对寒地水稻倒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育131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相同穗肥用量下(35kg·hm-2),设置不同基蘖氮量(N1:30kg·hm-2;N2:65kg·hm-2和N3:85kg·hm-2),并以氮肥全作基蘖肥的习惯施氮方法为对照(N4:150kg·hm-2),研究了氮肥管理对寒地水稻倒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寒地水稻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基蘖肥用量增加,水稻株高显著增加,当基蘖肥氮肥用量超过65kg·hm-2,株高没有显著差异;当基蘖肥用量低于85kg.hm-2,基部节间长度差异不明显;当基蘖氮肥量增加到150kg·hm-2,基部节间长度显著提高;N2处理重心高度、茎粗和壁厚都最高。随着基蘖肥用量的提高,水稻抗折力先增加,然后降低,因此N2处理抗折力最高,而N4处理抗折力最低。随着基蘖肥用量增加,倒伏指数增加,倒伏的风险加大。产量高低的顺序为N1相似文献   

5.
以晚粳稻新品种宁84为供试材料,于2015年在宁波进行了不同施氮量(0、12、15、18 kg/667 m2)和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基蘖肥∶穗肥=6∶4、7∶3、8∶2、9∶1)对宁84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宁84在浙江省中上地力田块做单季晚稻栽培时,其最佳处理组合为施氮量15 kg/667 m2、基蘖肥∶穗肥=6∶4;在此组合条件下,宁84的经济性状较协调,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晚粳稻新品种宁84为供试材料,于2015年在宁波进行了不同施氮量(0、12、15、18 kg/667 m~2)和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基蘖肥∶穗肥=6∶4、7∶3、8∶2、9∶1)对宁84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宁84在浙江省中上地力田块做单季晚稻栽培时,其最佳处理组合为施氮量15 kg/667 m2、基蘖肥∶穗肥=6∶4;在此组合条件下,宁84的经济性状较协调,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设置缓控释氮占总氮20%、40%、60%的3个不同配比缓控释氮肥处理,用氮量为216 kg·hm -2,和常规施肥处理,用氮量为270 kg·hm -2,同时设置不施氮肥对照,研究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比不同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减20%的条件下,缓控释肥一次施用相较于常规施肥仍可维持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控释肥可以增加水稻有效穗;缓控释肥60%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而缓控释肥20%、缓控释肥40%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变化。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有省工节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供试水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传统水作及覆膜旱作下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覆膜旱作与传统水作条件下,与普通尿素PU100%(N180kg·hm-2)处理相比,施用等氮量硫磺加树脂双包膜尿素SPCU 100%产量分别为7781和7775kg·hm-2,显著提高5.7%和9.7%;氮肥利用率分别为57.2%和35.5%,显著提高110.3%和78.4%;氮肥农学效率也有显著性提高.(2)与传统水作相比,覆膜旱作条件下,除PU 100%处理外,其他各对应施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科学的氮肥运筹技术,笔者于2009年在跃进农场进行了水稻氮肥运筹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壤生产能力较高,但施用氮肥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且在施用基蘖肥的基础上,增施穗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氮肥前后期比例以7∶3或5.5∶4.5为好,并提出了本地区水稻目标产量700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26%和30%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2.5、19.5kg。  相似文献   

10.
以秀水110和秀水114为供试水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金正大硫磺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和控释氮肥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二次多项式相关。新湾试验点,SPCU折N 300 kg.hm-2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46.6%。戴村试验点,SPCU折N 270 kg.hm-2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19.3%。回归分析表明,控释氮肥在新湾点最大施氮量为262 kg.hm-2,最佳施氮量为246kg.hm-2;戴村点最大施氮量为246 kg.hm-2,最佳施氮量为212 kg.hm-2。  相似文献   

11.
大豆高油品种黑农4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9个试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油大豆品种黑农41不同处理组合效果差异显著。窄行密植处理组合多数优于垄作处理,不同窄行密植处理组合差异显著,具有增产、提高油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以窄行处理组合3效果最好,基本模式为行距28cm、保苗36万株/hm2、施磷酸二铵50kg/hm2、尿素5kg/hm2、生物钾15kg/hm2,获得产量4085.8kg/hm2,增加经济效益2580.9元/hm2,为黑农41高产优质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最佳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2.
花生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类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相似文献   

13.
从培育壮秧、农艺与农机融合等方面总结高标准农田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秧普及率,达到补短板促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小麦超高产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小麦是冷季作物,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我国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是同纬度除少数沙漠干旱地区以外最热的国家,淮河一秦岭以北冬小麦集中产区,小麦抽穗~成熟的日平均气温大于30℃的高温天气占到该生育期的1/3,大约70%的时间突破了临界温度。北方受高温干热风影响的小麦面积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71%,为害频率为十年七遇,小麦年减产18.5~35亿kg,热胁迫危害成为我国北方小麦高产的主要生理障碍。小麦耐热基因型与热敏感基因型存在广泛的变异,耐热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种,为小麦抗热筛选提供了依据。提高小麦的抗热性水平,缓解胁迫为害,是今后小麦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秧、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长丰县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西洋马铃薯是薯片加工型品种,根据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大西洋马铃薯作物特性,从品种习性、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以利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7.
结合赫章县自然地理现状,从园地选择、栽植方式、土壤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介绍了核桃丰产园栽培管理技术,为合理安排核桃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合理施肥是高油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实际操作中可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平衡施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的原则进行施肥[1].还应根据大豆的需肥特性和根系的活动范围,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耕作方式,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改善大豆品质[2~4].  相似文献   

19.
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玉米生产黄金带的主产区域。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以西辽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土壤类型主要为灰色草甸土。分布于老哈河、教来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西辽河及养息牧河沿岸阶地。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适中。已垦植的土壤类型面积达77.2万hm^2以上,是通辽地区得天独厚的春玉米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Amorphization of Serpentine at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ssure-induced amorphization of serpentine was observed at temperatures of 200° to 300°C and pressures of 14 to 27 gigapascals with a combination of a multianvil apparatus and synchrotron radiation. High-pressure phases then crystallized rapidly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to 400°C.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morphization of serpentine is an unlikely mechanism for generating deep-focus earthquakes, as the temperatures of subducting slab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apid crystallization reg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