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獭兔繁殖生理1.性成熟獭兔生长发育阶段中,公兔睾丸能够产生具有授精能力的精子,母兔卵巢能够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称为性成熟。一般獭兔性成熟时间为3.5~4.5月龄。性成熟不意味着可以用来繁殖,若进行繁殖,不但自身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后代品质低劣,极易退化。必须体成熟才可以用来繁殖。  相似文献   

2.
一、獭兔繁殖生理 1.性成熟 獭兔生长发育阶段中,公兔睾丸能够产生具有授精能力的精子,母兔卵巢能够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称为性成熟。—般獭兔生成熟时间为3.5~4.5月龄。性成熟不意味着可以用来繁殖,若进行繁殖,不但自身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后代品质低劣,极易退化。必须体成熟才可以用来繁殖。  相似文献   

3.
种公羊生长到3~4月龄时,如果体重达到标准,说明已经性成熟,生殖系统快速发育,分泌雄性激素增加,刺激睾丸产生精子。种母羊生长到4~5月龄时,体成熟和性成熟已发育完成,雌激素分泌增加,刺激卵巢产生大量卵子,从而种羊可以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獭兔生长发育到一定月龄,公母兔分别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和卵子,把最早出现成熟精子和卵子的时期,称为性成熟。獭兔性成熟期约在3-4月龄。公母兔进入性成熟期不能马上配种繁殖后代,因为此时兔子的身体还处在继续生长发育期,体重轻,尚未达到体成熟,如果兔子达到性成熟马上配种繁殖,会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种用价值,同时此时受胎率低,所产的仔兔体质弱,成活率低。要等到兔子体躯及各器官充分发育完全时期即达到体成熟时再开始配种,把开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鱼类生殖生理学和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稀有鮈鲫为试验动物,采用mTOR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3月龄雌性个体至4月龄,正常饲养至5月龄,以同时注射等量不含雷帕霉素的稀释剂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测定不同阶段性腺指数(GSI)和卵巢发育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卵子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4、5月龄对照组和3月龄处理组卵巢具有Ⅳ时相卵母细胞,4月龄处理组只具有Ⅰ、Ⅱ时相卵母细胞,5月龄处理组卵巢中观察到Ⅲ时相卵母细胞;处理组GSI显著低于对照组;处理组中foxl2、fshr、cyp11a1、cyp19a1a和bmp15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figlα在处理组中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雷帕霉素处理导致稀有鮈鲫卵母细胞发育停滞在Ⅱ时相,推测mTOR通路可能通过调节类固醇发生和TGFβ信号通路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相似文献   

6.
一、性成熟和体成熟(初配月龄)山羊生长发育到一定的年龄,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具备了繁殖的能力,这个时期叫做性成熟。就是公羊开始具有正常的性行为,母羊开始出现正常的发情并排出卵子。羊到了性成熟时期才具备生殖能力。但是性成熟时并不意味着可以配种,这一时期山羊为3~5月龄,公母羊还没有达到体成熟,如果早配种,一方面阻碍了其本身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生育能力较低,严重影响了后代的体质和生产性能。羊性成熟后,羊本身的正常发育仍在继续进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达到体成熟,才具备了成年羊所应有的形态和结构。一般在5~8月龄就…  相似文献   

7.
卡拉白鱼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法,对卡拉白鱼的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系统地描述了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机构,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卡拉白鱼精巢和卵巢发育均分为六个时期.3月龄性腺开始出现分化.雄鱼15月龄体重16.22±1.02g,成熟系数12.95,精巢发育至Ⅳ期,精子出现;23月龄精巢发育Ⅴ期,已充满精子性成熟.卵巢Ⅰ期6月龄,体重2.93±0.58 g,个体卵巢均处于此期;Ⅱ期9-12月龄,体重3.73±0.77g至7.29±1.13g个体卵巢处于此期,成熟系数0.80 1.09;Ⅲ期1 3 1 5月龄,体重9.21±1.42g至1 7.54±1.59g个体卵巢处于此期,成熟系数8.67 10.15;Ⅳ期16-23月龄,体重20.31±2.57 g至30.78±4.32g个体均处于此期,成熟系数13.59-9.90;Ⅴ期24月龄,体重53.42±1.48g个体卵巢处于此期,成熟系数11.61.卵巢发育Ⅲ期出现辐射带,最初卵黄物质是以碳水化合物卵黄-液泡形式出现的,卵膜由卵母细胞膜、辐射带和包卵膜组成,膜结构与其微黏性卵相适应.卵巢发育属于同步分批类型,为一次分批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8.
人工养殖七彩神仙鱼性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彩神仙鱼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研究其性腺发育规律将为该鱼的人工繁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人工养殖七彩神仙鱼的性腺发育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常规石蜡切片对其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七彩神仙鱼的卵巢发育可分为6期,卵子的发生可划分为5个时相.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发育存在高度不同步性,这与其分批非同步产卵的特点相一致.人工养殖条件下,9月龄雌鱼的卵巢可发育到第Ⅳ期,达到性成熟.七彩神仙鱼的精巢为小叶型.精巢发育也可分为6期,精子的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5个阶段.人工养殖条件下,10月龄雄鱼的精巢可发育到第Ⅴ期,达到性成熟.雌鱼的性成熟比雄鱼早1个月.七彩神仙鱼经过多代人工驯化饲养后雌鱼的繁殖能力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仕庄龙潭对野生秀丽高原鳅用地笼逐月随机采样,样本中鉴定出2~6龄鱼发育到Ⅳ、Ⅴ期的性腺出现率为100%,即2龄即可达到性成熟,同龄鱼中,性腺发育周期存在一定差异;最小性成熟雌鱼体长5.1 cm,空壳质量1.4 g,成熟系数14.2%;个体绝对繁殖力平均为1 928粒,数量介于233~6 971粒;个体相对繁殖力平均为420粒/g,介于43~1 211粒/g;性腺成熟系数平均为10.63%,介于1.50%~24.60%。通过目测和组织显微观察,发现4、6、8、11月的卵巢均出现处于繁殖前夕的Ⅴ期,但5、7、9、12月均出现卵巢产卵前处于发育期的Ⅳ期卵,表明其繁殖时间分散,产卵不彻底,一次并未产完成熟卵,推测其属于不完全同步、分批产卵的Ⅵ期卵巢类型。反映秀丽高原鳅在个体卵巢发育过程中,卵细胞发育不同步性,分布有不同发育时期的卵细胞。  相似文献   

10.
水丰水库大银鱼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报道了1998-2000年间对水丰水库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繁殖生物学的调查研究结果,内容包括性成熟规格,生殖腺发育,副性征、繁殖力(个体繁殖力、相对繁殖力、群体繁殖速度、人工采卵量、成熟卵巢卵子组成及卵子的大小和质量),群体结构(体长体重频率分布、性比组成、日龄结构和生态年龄),产卵习性,胚胎发育。最后,讨论了其产卵类型,认为水丰水库大银鱼为一次性产卵和分批产卵的混合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1.
用紫外线灭活红鲫Carassius auratusvar. red精子,诱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 jian进行人工雌核发育,共获得241尾雌核发育子一代鱼。经形态特征初步分类后,取10尾进行RAPD分析,以鉴别雌核发育鱼。用筛选的10种随机引物,均可扩增出建鲤和红鲫的特征条带。扩增结果发现:部分子一代仅出现建鲤特征条带,未发现红鲫特征条带,为雌核发育鱼;部分子一代既有建鲤特征条带,也出现红鲫特征条带,为鲤、鲫杂交鱼。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APD技术可高效、准确地鉴别出异源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鱼。  相似文献   

12.
用PCR法克隆测定了4个品种金鱼(草金、文种、龙种和蛋种)、6个不同水域鲫与银鲫的m tDNA控制区部分序列,并对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测得的金鱼与鲫的序列长度均为471 bp,银鲫为472bp;在所用样品中共检测到10种单倍型,金鱼4品种间序列无差异,共享1种单倍型;11尾鲫(来自6个不同水域)呈现8种单倍型,4尾银鲫(来自2个不同水域)共享1种单倍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鱼隶属于鲫的一支,银鲫呈独立的另一支。对金鱼与不同地域鲫的遗传距离测定结果表明:金鱼与嘉兴南湖的鲫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D=0.00426),其次为盐城射阳湖鲫(D=0.00534)、淮河鲫(D=0.00641)、鄱阳湖鲫(D=0.00749),再次为黄河下游鲫(D=0.01073),与闽江鲫亲缘关系较远(D=0.01291)。据此推测,金鱼起源于长江流域的鲫。  相似文献   

13.
利用RAPD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芙蓉鲫及其原始亲本(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5个群体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利用2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其中12条在5个群体中均能扩增出特异条带。统计分析显示:芙蓉鲫与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0.8757、0.7478、0.7419、0.7449,遗传距离分别为0.1327、0.2906、0.2985、0.2944。在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时,所扩增的29对微卫星引物中共有13对在5个群体中均能扩增出特异条带。统计分析显示,芙蓉鲫与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0.8717、0.7434、0.6680、0.7552,遗传距离分别为0.1374、0.2965、0.4034、0.2808。两种分析结果均表明,芙蓉鲫的遗传结构更接近于父本红鲫,与外祖父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比与外祖母散鳞镜鲤的遗传相似性要大,其遗传结构更偏向于具红色体征的原始亲本。  相似文献   

14.
波尔山羊活体采卵与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10只不孕不育波尔母山羊采用超数排卵、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以及体外受精等技术方法,探讨其是否能正常繁育后代。试验中6只供体经超数排卵处理,在发情前利用特制的采卵装置进行活体采卵,共采集到30枚形态学正常的卵母细胞。经过体外成熟培养,有21枚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了体外受精处理和培养,获得16枚2 细胞胚胎,移植到4只同期发情的当地山羊受体输卵管内,经妊娠检验,有两只受体受孕,其中1只受体产出正常羔羊2只。该技术经进一步改进完善后可望作为不孕不育波尔山羊繁殖后代的辅助生育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精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黑龙江水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银鲫种群——方正银鲫和扎龙湖银鲫的染色体数量和精子密度 ,以及精子在天然水体中的泳动能力、精子的寿命、精子头部的直径和体积 ,结果表明 ,两种银鲫的遗传基础截然不同 ,方正银鲫的体细胞具有 15 0±条染色体 ,扎龙湖银鲫的体细胞具有 10 0条染色体 ;其精子的直径、体积和精子密度也反映了这一点 ,方正银鲫精子头部的直径平均为 2 .81︼m,体积平均为 11.83︼m3,尾长为 4 5 .2 6 ︼m;扎龙湖银鲫精子头部直径平均为 2 .34︼m,体积平均为 6 .83︼m3,尾长为 38.39︼m;方正银鲫的精子密度为 0 .5 7× 10 1 0 / m L~ 0 .90× 10 1 0 / m L,平均为 0 .73× 10 1 0 / m L;扎龙湖银鲫为 0 .94× 10 1 0 / m L~ 1.70× 10 1 0 / m L,平均为 1.38× 10 1 0 / m L。其他测量内容没有明显的区别 ,方正银鲫和扎龙湖银鲫精子的泳动能力分别为 4 9.16 s和 4 9.15 s,寿命分别为 3min2 4 s和 3m in16 s,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两种鲫鱼的授精力没有明显的区域。本项研究进一步证明方正县双丰水库具有 15 0±条染色体的银鲫 ,其雄性具有正常的性别发育和生产精液的能力 ,所产生的精子与倍性正常的鱼类的精子在形态结构、泳动能力和受精能力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不同体色鲤、鲫鳞片的色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不同体色的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auratus)品种为实验对象,测量和观察了背部鳞片、腹部鳞片,以及彩色斑纹鳞片的色素组成和分布。结果得出,鲤、鲫鳞片上层的色素有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3种,分布于鳞片的后区,其中心区域色素浓密,外缘区域较稀疏,占整个鳞片的百分比为25%~35%。鳞片下层的色素主要是鸟粪素,镶嵌有少量的黑色素、红色素、黄色素,分布于鳞片的后区和前区,约占整个鳞片的百分比为30%~65%。并归纳总结了鲤、鲫中相近体色品种的鳞片色素分布异同点,讨论了鸟粪素在鲤、鲫鳞片上的分布特征,金鲫的体色演化,以及黑背鲤、黑背鲫中黑色素的遗传特点。研究亮点:观察了鲤、鲫背部和腹部鳞片上的色素分布状况,测量分析了鳞片下层色素区、鳞片上层色素区占整个鳞片比例的特点。拍摄了不同体色鲤、鲫鳞片一一对应的色素图谱,找出了相近体色品种的鳞片色素分布异同点,这些研究内容为揭示鲤、鲫多姿多彩的体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雌性二倍体鲤鲫杂交分别与雄性鲤鱼和雄性鲫鱼回交,获得了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并对其1龄鱼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进行了测定。回交鲤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31~38;下咽齿2行,1.4/4.1;口须2对;肠长44~46 cm;体长为头长的(3.25±0.15)倍,为尾柄长(6.14±0.89)倍;头长为眼径的(4.76±0.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6±0.16)倍。回交鲫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27~36;下咽齿1行,4/4;口须1对;肠长24~62cm;体长为头长的(3.33±0.13)倍,为尾柄长的(6.36±0.54)倍;头长为眼径的(4.54±0.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0.28)倍。结果表明,鲤鲫杂交与鲤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鲤鱼;与鲫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鲫鱼。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红草金鱼(RC),红文鱼(RF),红顶白高头(WR),白珍珠(WP),红狮头(RT),红龙睛蝶尾(MB),墨龙睛(BM),红水泡(RB)八个品种金鱼和野生鲫(WC)线粒体DNA的D-Loop区部分序列,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同源序列比对后获得长度为699 bp的核苷酸序列,在129个样本中共检测到了17个单倍型,9个品种共享1种单倍型,5个品种的金鱼(BM,MB,WR,RF,RC)检测到各自独有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品种金鱼(WP,BM,MB,RT,WR,RB)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依次与红文鱼(RF)、红草金鱼(RC)、野生鲫(WC)聚在一起。金鱼首先演化为草系金鱼,草系金鱼在演变为文系中较为古老的品种之后,经过进一步的变异,分化出金鱼其他各个品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红草金鱼(RC),红文鱼(RF),红顶白高头(WR),白珍珠(WP),红狮头(RT),红龙睛蝶尾(MB),墨龙睛(BM),红水泡(RB)八个品种金鱼和野生鲫(WC)线粒体DNA的D-Loop区部分序列,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同源序列比对后获得长度为699 bp的核苷酸序列,在129个样本中共检测到了17个单倍型,9个品种共享1种单倍型,5个品种的金鱼(BM,MB,WR,RF,RC)检测到各自独有的单倍型。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品种金鱼(WP,BM,MB,RT,WR,RB)首先聚在一起,然后依次与红文鱼(RF)、红草金鱼(RC)、野生鲫(WC)聚在一起。金鱼首先演化为草系金鱼,草系金鱼在演变为文系中较为古老的品种之后,经过进一步的变异,分化出金鱼其他各个品种。  相似文献   

20.
精子膜蛋白在异精雌核发育银鲫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雄性银鲫的新鲜精液进行分级抽提得到精子的不同组份,包括精浆、精头的膜、鞭毛和脱膜精头等,在荷包红鲤和雌性银鲫杂交时加入其中的可溶性精头膜蛋白组分,研究精子膜蛋白在雌核发育银鲫异源受精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加入同源精子膜蛋白后的雌核发育银鲫异源受精卵的孵化率比对照组低很多,并且在子代培育过程中,发现了生长速度快、表型和父本相似、基因型基本和父本基因型相同的特殊子代。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精子膜蛋白可能是雌核发育银鲫卵子进行雄核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