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引种10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在桉树采伐迹地上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连续2年的观测,2年生时,参试无性系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的家系重复力为0.781、0.515、0.631;根据生长状况,抗性分析、多重比较及指数选择确定二代林更新的4个桉树优良无性系为DH201、DH32-29、广林9、DH32-22,入选家系2年生单株平均材积为0.0195m3,是10个家系总平均材积的133.73%,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21.03%;为桉树二代更新多家系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桉树人工林亟需发展补充更多优良无性系,对22个桉树无性系进行生长和遗传分析,以选出遗传稳定、生长优良的无性系,增加桉树人工林品种多样性,降低大规模病虫害的风险,确保林业的稳定发展。【方法】利用Excel软件计算无性系单株材积,通过SAS软件对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并估算其方差分量和重复力等遗传参数。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对2.5年生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无性系的总体生长情况生长较好,2.5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7.7 m、11.8 cm和9.96×10-2 m~3;生长性状在各个林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明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对各无性系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大于对照的无性系分别有2个、2个和3个。无性系遗传分析表明各生长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均较高,在86.30%到93.90%之间。以2.5年生的无性系生长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初选出2个优良无性系H12和P6,其中无性系H12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大于对照无性系,且单株材积达到显著水平,无性系P6的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大于对照无性系,而树高与对照无性系无显著差异。【结论】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显著,并且受遗传效应和固定环境效应控制较强,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初步筛选出H12和P6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对6年生的13个桉树无性系试验林的生长性状、生长特性和11个无性系的材性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广林4的平均胸径最大而广林9的平均树高最高,分别达到13.4 cm和20.5 m,单株材积以广林4、广林9、DH32-22、LH5和EC34为前5位,即尾巨桉和尾细桉生长量较大;广林4、U7和广林9的Pilodyn值较大,均大于13 mm,EC34、LH1和LH5居中均大于12 mm,证实Pilodyn值与基本密度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Pilodyn值与木材生长量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木材密度越大则材积越小;无性系间生长应变值无显著性差异,DH201-2应变值最大(1523);弹性模量与木材密度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Pilodyn值越大弹性模量越小;11个桉树无性系的实木利用价值排名顺序为:广林4>广林9>DH32-22>LH5>EC34>LH1>M1>DH201-2>UC184-1>柳桉1>SH7。  相似文献   

4.
对湛江地区引入的13个桉树无性系的2年生幼苗主要生长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及风折率等性状在不同桉树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为广林9、DH184-1,其次是WC3,再次是DH201-2、D3、DH32—29、灵山优选27无性系;初选出的7个优良无性系2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生长量、保存率、风折率分别为11.46m、8.20cm、0.033861m^3、80.46m^3/hm^3、96.1%、12.1%,达到速生丰产的要求。2年生U6无性系的组培苗无论生长量还是抗风能力均优于扦插苗。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出适合在川南地区造林的桉树无性系,对17个桉树新无性系在川南地区的宜宾市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 SC-GU2、SC-GU1和 GR-6三个无性系生长表现好,4年生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均高于对照 DH32-29,其中单株材积分别比 DH32-29高出9.51%、4.53%和4.94%;其次是 G5,在川南地区也生长较好,生长量仅次于 DH32-29。4个桉树无性系 SC-GU2、SC-GU1、GR-6、G5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均均极显著高于5个赤桉无性系(H1,、H2,、H3、 H4和 H10),年均胸径、树高、蓄积分别达3 cm、4 m、31.72 m3·hm-2以上,表现了速生丰产的特性,可作为下一批优良桉树无性系在川南地区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省惠州市20个西南桦无性系5年生时的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应用简单选择指数法进行优良无性系筛选,旨在选出适宜粤东地区的优良无性系,为该地区西南桦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除树高和分枝外,各性状在无性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1个无性系的单株材积超过总体均值,其中表现最好的为18号无性系,其单株材积(0.063±0.009 m3)比总体均值高76.54%。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为21.63%~74.27%,以冠幅的重复力为最高,分枝的最小。按照20%的入选率,最终选出18、4、8和7号4个优良无性系,其单株材积增益达到31.53%。  相似文献   

7.
楸树无性系早期生长变异和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评价和选育优良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无性系。[方法]本研究利用32个楸树无性系7年的生长测定数据,以分析其生长规律及早期生长过程。对各无性系的单株材积生长进行Logistic拟合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32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年份(1 a除外)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说明楸树无性系间变异丰富。楸树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7.84%~35.56%),胸径次之(11.89%~17.29%),树高最低(6.91%~10.87%),无性系单株材积改良潜力较大。同时生长后期单株材积(0.75)和胸径(0.82)保持较高的重复力,意味楸树单株材积受遗传控制较强。利用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平均值,拟合了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曲线的Logistic模型,估算的生长参数在无性系间具有较大差异。楸树无性系7年生单株材积平均年生长量呈"S"型曲线生长趋势,而连年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第5年达到高峰,截止到本次调查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相关性分析显示: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量与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LGI)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2个楸树无性系分为4大类,其中第I类的楸树单株材积生长总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后期生长潜力。[结论]不同楸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丰富, 1-1、22-07、19-01、16-05、16-01、16-07等6个无性系生长潜力较高,可作为楸树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杉木优良无性系区域化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广东、湖南和贵州3个省40个杉木优良无性系,于1998年在广东大坑山林场进行区域化试验。结果表明:6年生单株材积生长55%的无性系优于对照,其中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的有4个无性系,广东3个,湖南1个。广东提供的无性系表现较好,其中生长表现较优的GDL041、GDL043、GDL044三个无性系单株材积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占参试无性系的33%,其次为GDL042、GDL046无性系,其单株材积增益均达25.1%以上,在本省亦经过了3次以上重复试验,表现均较优,可大面积在广东造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1年生杉木无性系生长与遗传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来源于湖南省的38个杉木无性系在广西柳州市21年生试验林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中林龄杉木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及树冠指标生长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冠长及冠幅等性状重复力为58.65%87.19%,均达50%以上,表现为中等以上重复力,说明杉木无性系生长性状及树冠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无性系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及材积与树冠性状冠长、冠幅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38个供试杉木无性系中筛选出88号、68号、300号等3个优良杉木无性系,单株材积分别达0.494 8、0.438 9、0.412 9 m3,较优良种源、改良代种子园种子及优良家系组成的5个实生对照平均值分别高出43.59%、27.37%和19.82%。  相似文献   

10.
6个桉树无性系和1个对照品种(巨桉实生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个桉树无性系和1个对照品种在本区生长均表现良好,不同桉树无性系之间、各无性系与对照之间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差异性显著,只是2年生时生长量差异性更大,6年生时生长量差异性变小;适宜本区发展的桉树无性系首选巨尾桉GU9,其次为尾巨桉DH32-29、尾巨桉DH33-27,在6年生时这3个无性系的单株材积量分别达到0.249875 m3、0.189 312 m3、0.188 103 m3,其种植经济效益显著优于其它无性系和对照实生苗。  相似文献   

11.
The growth, morphology, and wind resistance of 21 Eucalyptus clon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Leizhou Peninsula, Zhanjiang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each index phenotype varied from 15.21%-42.4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clones in growth indexes. The top five clones with high individual volume were JJ144, 2#, 28#, 9#, and JJ197. The morphological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clones.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clones in wind resistance index, and the clones with good wind resistance were 28#, JJ162, JJ195 and JJ215, their preservation rate were more than 80%. It was found that tree height and DBH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individual volume, and stem form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branch.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JJ144, 2#, 28#, 9# and JJ162 were the excellent clones with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Leizhou area.  相似文献   

12.
杉木无性系生长表现和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营造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试验林总体生长表现较好,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在无性系间存在明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无性系的重复力均比较大,其中胸径和材积的无性系重复力达0.691和0.757,无性系的生长稳定性较好;通过综合比较,从试验林选择出优良无性系5个,10年生时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3%以上,材积现实增益达30%以上,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3.
对GR518等10个桉树无性系胶合板材测定林1.5年生生长及栽培模式进行选择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生长中修枝对生长影响较小,各修枝水平间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无性系生长性状有增加的趋势;不同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单位面积蓄积生长水平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生长性状除树高外,另外3个指标在无性系与区组的交互效应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经单位面积蓄积的多重比较,KC29、GR518和DH32-28在10个无性系中生长最优、保存率高,是今后胶合板材优化培育模式研究中值得重视的无性系;不同性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说明选择在该地进行示范的所有参试无性系能较好地保持亲本优势且稳定遗传,符合进行示范的选择要求,在30%入选率下,性状遗传增益在11.29%~51.80%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从营造胶合板用材林的角度出发,研究大青杨优树选择的可能性与效果,结果表明:7 a生无性系测定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指标分别有110株、117株和102株,与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有效选择率分别为91.7%、97.5%和85.0%;综合生长指标表现最为突出的前12个无性系依次为37号、20号、15号、25号、73号、94号、36号、65号、77号、84号、96号、107号;胸径的有效选择率和遗传力最高。  相似文献   

15.
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的1块9年生杂种松测定林的生长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全同胞家系(PEE×PEE)和自由授粉家系(PEE(op))的生长量差异,估算了杂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一般杂交力(GHA)和亲本间的特殊杂交力(SHA),探讨了GCA与GHA、GHA和SHA与杂种子代生长表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类型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PEE×PCH>PEE×PEE>PEE(op)>CK,杂种家系的平均材积比CK大221.36%;根据生长性状选择出国产的优良杂种家系15个,其树高、胸径、材积、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10.96~12.57 m、17.42~21.25 cm、0.156 2~0.236 7 m3、141.75~233.82 m3,相对于CK的材积现实增益为216.19%~379.15%;选择出GHA效应大、可靠性高的杂交亲本4个,可用于大量制种;湿地松无性系树高性状的GCA与树高、胸径、材积性状的GHA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E×PCH杂种家系的生长表现与其亲本的GHA密切相关,尤其与双亲的GHA之和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91 8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香椿无性系的苗期生长进行分析,筛选优良香椿无性系,奠定遗传改良的基础。[方法]以49个香椿无性系为对象,分别于2015、2016、2017年测量其1、2、3 a生株高、胸径,计算材积,对表型性状及其增长量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采用独立淘汰法筛选排名前20%的无性系为优良,对中选无性系进行遗传增益等参数估算,并将试验地不同年份特征气象因子与无性系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株高、胸径及材积的生长连续3 a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表型变异系数逐年减小,而变异幅度、重复力逐年增大;3 a生时,株高、胸径及材积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55、0.50、0.67,重复力高。2015—2017年,49个香椿无性系之间胸径、材积增长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差异,3 a生材积与材积、胸径增长量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以3 a生香椿无性系材积及其增长量为2组指标,独立筛选出优良无性系10个,中选无性系群体平均材积大于0.010 4 m~3·株~(-1),增长量大于0.009 7 m~3·株~(-1)。3 a生材积的遗传增益为17.38%,中选香椿无性系的稳定性系数b值均大于1,对年份环境敏感。气象因子-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材积与年总降水量、日均降水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参试香椿无性系间材积差异极显著,选择潜力大;中选的优良香椿无性系遗传增益超过15%,但其在不同年份差异大且稳定性差,这可能与年份降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田纳西州、路易斯安那州引进599个无性系,通过3年苗期试验,对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13个无性系进行生长量测定,结果表明:一根一干苗各无性系之间地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二根一干苗和三根一干苗各无性系之间地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苗高生长在各无性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参试无性系的地径、苗高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12.638%和5.570%,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35和0.86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562%和5.150%。说明各性状遗传潜力较大,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获得较大遗传增益选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杉木无性系选择与木材生产相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 1 964年以来 ,我国建立了大面积的杉木种子园 ,选出了许多优良家系和优良种源。但是 ,种子产量不稳定 ,控制授粉成本高 ,育苗技术复杂 ,是实生苗造林中存在的问题。无性系林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增产效果 ,凡可以低成本大规模无性繁殖的树种 ,均应采用无性系林业 (朱之悌 ,1 986)。 1 0余年来 ,扦插育苗和成年树复壮技术有了重大进步 (李明鹤等 ,1 990a;1 990b ;1 990c) ,这为实现完整的无性系林业 (fullclonalforestry )铺平了道路。但是 ,传统的无性系育种法所需时间长 ,遗传基础窄 ,不适合于杉木。 1 986年 ,李明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