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分病”是卫气营血辨证里面的“卫分病”和“气分病”的合称,常以高热伤津为特征,也简称为“气病”,较为确切的可以说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和多种传染病的初始阶段。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运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借用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来说明温热病的演变过程和病邪的深浅,  相似文献   

2.
气分病是卫气营血辨证卫分病和气分病的合称,常以高热伤津为特征,也简称为气病,较为确切的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疫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和多种传染病的初始阶段。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运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形成的,借用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来说明温热病的演变过程和病邪的位置(深浅),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丰富了外感辨证的内容。其主要精髓在于辨明热在“气”还是热在“血”。今就辨证论治部分气病谈浮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中兽医将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的以发热为主的一类外感病证总称为温热病或称温病,其中与现代兽医学的很多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流行的所谓的"猪高热病",也应在温病之列。对于温病,中兽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是卫气营血辨证。从生理角度看,卫、气、营、血都是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按其所处部位来看,卫居于最外,向内就是气,再向内进入脉管就是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对气分证家兔体温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气营血辨证"由清代温病医家叶天士创立,认为气分证是温热病的防治关键.白虎汤是防治气分证的经典方之一,具有祛除邪气,恢复正气功效.通过制作家兔气分证模型,利用白虎汤构建中药复方进行防治,观测家兔体温、临床症状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变化,为研制防治动物气分证的中兽药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病、症、证的内容,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兽医典籍亦有叙述,但三者长期混同,义界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和中兽医学的发展,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从卫气营血辨证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旨在抛砖引玉,共商于同道。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的一种常用辨证方法。温病是机体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等为  相似文献   

6.
家畜发热症大体上可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由于病邪、病位、患畜体质强弱等不同,其证候表现往往错综复杂,临床辨证宜综合运用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方法,融合伤寒、温病等诸法诸方  相似文献   

7.
淤血是温热病血分证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凡诸温热病,一但热毒内陷,出现淤血,说明病情加重,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瘟疫论补注》指出:“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温热病淤血的形成与毒、热、阴虚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导致淤血的三要素。而淤血又在瘟病发热、发斑、出血、发黄、昏、狂、惊、厥等一系列病症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随着中医温病学说在家畜温热病上的移植应用,进一步研究血分证淤血的病理及其有效治疗法则尤为必要。现将有关问题结合临床体会加以探讨,以供参考与指正。  相似文献   

8.
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卫气营血辨证法据病邪深浅、病变轻重将温病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在兽医临床上,患急性热病的病猪,绝大多数是卫分表证已罢、进入气分阶段时求治的。原因主要是卫分表证病情轻浅,不被畜主重视。所以,猪气分热病的诊治在临床上成了重点。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畜禽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均属温病范畴。本文依据传统中兽医温病学理论,按照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对畜禽温病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治法方药进行了分析归纳。卫分证发于疾病初期,以邪袭肺卫、卫气被郁为特征,主要包括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要症状的卫外失司证和以咳喘为主要症状的肺失宣降证。若卫分证不解,热邪内入脏腑,影响脏腑功能,可发展为气分证,根据影响的脏腑不同,可表现为很多不同的证型,最常见的主要有热邪壅肺、肺胃热炽、肠腑热结、肠热下利、湿浊困阻中焦、湿热弥漫三焦等。营分证是热邪深入血脉病变的初期阶段,以营热伤阴、心神被扰为主要病变,热灼营阴、热入心包两种证型最常见。血分证是热邪深入血分的最危重阶段,以动血耗血为主要病机变化,常见证型为血热动血、气血两燔和血热动风。在疾病的恢复期,由于前期热邪伤津,津液尚未完全恢复,多表现为肺胃阴伤证。在温病防治中,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病程阶段,依据病因、病位、症状、病机,首先正确辨明证型,针对不同证型,制定相应的治法和方药,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瘀血是温热病血分证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凡诸温热病,一但毒热内陷,出现瘀血,说明病情加重,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温疫论补注》指出:“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温热病瘀血的形成与毒、热、阴虚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导致瘀血的三要素。而瘀血又在温病发热、发斑、出血、发黄、肿胀、昏、狂、痉、厥等一系列病症中起着一定作用。随着中  相似文献   

11.
斑与疹,在小尾寒羊温热病中多发,其中疹见于营分证,斑见于血分证.疹常见于新感温病的风温病当中,病势缓和,及时诊治多可治愈;而斑则多见于伏邪温病的春温病、暑温病当中(风温病中亦发),病势相对重剧,多因延治、误治,或发病即呈危势而以死亡为转归者甚多,此成为本地小尾寒羊温热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有必要将斑、疹的形态特征、发病机制、治法方药及其预后判断,结合诊治案例述诸于此,供同行及养殖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鸡大肠杆菌病是家禽养殖业中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药效降低,探索和改进临床治疗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从脏腑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等方面对该病进行分析。外邪(大肠杆菌)侵犯病鸡后机体表现为实热病证,心火亢盛、气血瘀滞、湿热内蕴;随着病情加重,表现为里虚病证,脾气虚弱、肝不藏血、肾气虚弱;在大肠杆菌病发病的不同阶段也可辨证为卫气营血中的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病证。治疗可采用中药与抗生素联用的方法,并优先选择具有清热生津、燥湿解毒和涩肠止痢的中药。三黄汤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黄连解毒散具有清热凉血、止痢的功效,是治疗大肠杆菌病的代表性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中兽医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兽医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高热病,以下简称高热病)属中医温病,其在猪体的发病传变可用三焦,卫气营血辩证论治.兹就高热病的发病传变过程应用中兽医三焦、卫气营血辨证简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肉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肉鸡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概述肉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然后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从中兽医学角度认识病鸡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肉鸡受葡萄球菌感染后,初期表现为里热证;当外邪侵犯机体心、脾、肾等经时,肉鸡出现皮下水肿现象,证型转化为阴虚证;根据卫气营血辨证,病鸡可出现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病证的典型症状变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用加味三黄汤、金葡散等方剂进行治疗,这为肉鸡葡萄球菌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尾寒羊原产鲁西,两千年引入本地饲养繁殖,由于该品种生长快、多胎高产、耐粗饲等优点,适合做基础母羊一度深受当地农户喜饲.然而,每当春天来临至夏暑之季,易暴发一种养殖户俗称的“哼哼病”,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且治疗不当会造成大批量死亡,发病率高达80%,病死率最高可达90%以上,给本地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临床诊疗中使用常规退热、抗生素及输液疗法很难奏效,大多兽医对此束手无策.诊疗实践中,本人历经数年的摸索探讨、临证施治,总结并认知所谓“哼哼病”属中医温病(另分支为湿热病)之温热病范畴,采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施治为主及西医输液疗法为辅,临证实践,屡验屡效,使该病治愈率由以往常规西兽医疗法的10%~ 30%提高到目前中西医结合疗法的90%以上.近10年笔者接诊该病400余起,涉足省内外数十个乡镇,治愈患羊数千头,为养羊户换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现就小尾寒羊温热病卫气营血各阶段证治要点及常用方剂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兽医医药学与中医药学一脉相承,在其发展史上,由于温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兽医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巾不断认识其病原,其一,认为“温疫”与“伤寒”、“温病”同足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之气”,发病与畜禽体正气强弱有关;其二,认为温疫的病原异于伤寒、温病,是另有一类特殊病原“疠气”、“戾气”、“杂气”、“病气”,认为温疫有特殊的病原体,传人畜禽体主要的途径是口鼻,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所致。从现在的认识分析,温病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以搜其它一些非感染性的发热性疾病。在这些疾病中,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相似文献   

17.
正1三种瘟病的脏腑传变过程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及伪狂犬病是目前兽医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瘟热病。三种病的共同特点:高热、呼吸困难、流产(木乃伊)、病原入侵免疫系统。从中兽医上看,三种病均起于卫分,传入气分,深入营分,邪陷血分的发展过程。这三种病的发展过程非常适合用卫气营血辨证来分析。疾病在脏腑中的传变:卫分主表,病邪在孔窍腠理,气分主里,病邪在肺、胃、肠等脏腑,营分主要为心营,  相似文献   

18.
“耗津伤阴”是贯串于温病全程的基本病机,保津养阴则是治疗温病的基本大法,须贯串于温病治疗的始终。笔者在学习和运用温病学说的过程中,体会到“耗津伤阴”与“保津养阴”对猪温热病的意义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家畜温热病的辨治六法三要点林家义,钟清莲,郑福生(江西省龙南县程龙乡兽医站341715)(龙南县程龙种养服务部)在家畜温热病的治疗过程中,除应通晓大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外,还必须针对家畜温热病来势凶猛、变化迅速的特点,掌握一套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20.
从中兽医的角度出发,对猪高热病的治疗提出了解表法、宣肺法、攻下法、通淋法、凉血法、刺络法以及吊黄法七种方法。一般而言,在温病初始阶段,热在卫分,一般采用辛凉解表以及刺络疗法进行治疗。热到气分后,如果出现邪热壅肺,则采用宣肺法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热结胃肠,则采用攻下法或者通淋法进行治疗。热在营血则采用清营凉血法进行治疗。吊黄法适用于卫分、气分、营分以及血分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