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斑叶蝉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斑叶蝉是近几年在我县扩散很快的一种害虫.它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葡萄汁液,造成营养流失,葡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同时还影响枝条成熟、花芽分化及下一年产量.这种害虫在我县一年发生3~4代,第一代发生较整齐,其余各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在树皮、树根、树缝、杂草丛、土缝及居民区的房屋中越冬,开春后先迁移到葡萄园的杂草上活动,待葡萄长叶后即迁移到葡萄上取食为害.  相似文献   

2.
日本双棘长蠹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双棘长蠹在北京地区 1年发生 1代 ,以成虫在枝干、老翘皮和土缝中越冬。 3月底越冬成虫到枝干表面活动 ,成虫有多次交尾现象。幼虫 6月上旬开始化蛹 ,7月上旬第 1代成虫出孔活动 ,对白炽灯有趋性。板栗为日本双棘长蠹新寄主。防治上 ,在加强检疫和农业措施的基础上 ,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危害盛期前、7月上旬成虫出孔活动时 ,用 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 5 0 0倍液或者 8%绿色威雷1 5 0 0倍液枝干喷雾 ,可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3.
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盲蝽在河北沧州枣区一年发生5代,以卵越冬,主要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1~2代危害枣树的嫩芽、嫩叶、花蕾和幼果,2代成虫转迁至棉花或杂草上危害,第5代成虫于9月初开始再迁回枣树上产卵越冬。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在第1代若虫孵化期、第2代若虫孵化期和第2代成虫羽化前。有效药荆为20%氰戊菊酯1500倍加20%吡虫啉2000倍液。  相似文献   

4.
1 发生规律 梨木虱在冀东唐山地区发生 4~ 5代 ,以成虫在树皮缝、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早春梨花芽萌动期成虫开始出蛰活动到小枝上刺吸汁液 ,鸭梨花芽鳞片露白时为出蛰盛期 ,此时第 1代卵开始出现 ,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第 1代卵主要产在短果枝叶痕及芽基部 ,呈线状排  相似文献   

5.
李树桑白蚧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永泰县1年发生4代,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枝干表面刺吸汁液,当虫口密度大时,也危害果实和叶片。各代卵孵化高峰期为:第1代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第2代5月下旬中期至6月上旬中期,第3代7月下旬初至8月上旬初,第4代9月下旬初至10月上旬初。在生产上,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在防治上,要抓住越冬2龄若虫脱出蜡堆时(2月下旬至3月上旬)和卵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用40%速扑杀EC 1200倍液,或48%乐斯本EC 1200倍液,或25%吡蚜酮WP 2000倍液+25%噻嗪酮WP1500倍液喷雾,间隔7 d喷药1次,连续喷药2次,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宋明龙 《落叶果树》2003,35(6):53-54
梨木虱为莱阳茌梨的主要害虫之一 ,因发生代数较多 ,世代重叠严重 ,且因长期用药不当 ,抗药性极强 ,故防治较困难。通过观察梨木虱的发生规律提出了 3个防治关键时期 :即 3月中旬第 1个晴暖天气后的第 2~ 3天 ,4月中旬 (谢花初期 )和 6月中旬 (麦收前 ) ,分别为防治越冬出蛰成虫、第 1代和第 2代 1~ 3龄若虫的关键期。除第 1次防治应用菊酯类农药外 ,其余各次应用 1 8%齐螨素乳油 2 0 0 0倍液或 2 5 %阿维·吡虫啉 (虱能净 ) 1 2 0 0倍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1998年以来 ,对二斑叶螨在葡萄上的发生为害特点进行了观察 ,总结了有效的防治方法。1 为害特点成、若螨主要刺吸叶片汁液 ,受害初期呈现很多失绿小斑点 ,后期逐渐扩大连片 ,严重时全叶发白、枯焦脱落 ,造成二次发芽开花 ,削弱树势 ,严重影响花芽形成和下年的产量。2 发生规律当地全年发生 12~ 13代 ,以雌成虫在土缝、枯枝落叶下或旋花、夏枯草等宿根性杂草的根际及枝蔓裂缝等处吐丝结网越冬。当气温达 5~ 6℃时 ,越冬雌成虫开始活动 ,先在旋花等杂草上繁殖 ,待葡萄发芽后即转移危害 ,一般 6月中旬至 7月中旬为猖獗危害期 ,雨季…  相似文献   

8.
中国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梨木虱在北京市平谷县果产区一年发生4~5 代,以冬型成虫在树枝干裂缝内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土缝中越冬。1 月底出蛰,2 月中旬交尾,2 月底3 月初产第1 代卵。第1 代成虫5 月上旬出现,第2 代成虫6 月中旬出现,以后世代重叠,9 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梨木虱发生和降水量有关,降水多则发生轻。防治上,清洁果园可杀死部分越冬成虫;越冬代成虫产卵前,是化学防治的一次关键时期;世代重叠后用0-9% 爱福丁、24-5% 爱福丁、1-8% 爱福丁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1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星叶蝉,又名二点浮尘子,主要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使叶先出现淡绿的白色小斑,严重时全叶淡绿苍白,早期落叶,影响生长发育。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梨、桃和山楂等。1.1发生规律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石缝、杂草和落叶下越冬。翌年春季葡萄发芽前,越冬幼虫先在桃、梨寄主嫩叶上吸食,葡萄展叶后又转到葡萄上危害。5月下旬出现一代若虫,6月份是第1代成虫发生期,8月中旬和9~10月份分别为2代和3代成虫盛发期,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受其危害。1.2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秋冬季节,清除葡萄园的落叶和杂…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桑白蚧在天水地区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春季越冬代雌成虫期和第1代若虫孵化盟期。从经济、有效和安全考虑,防治越冬代雌成虫可喷施99%机油乳剂200倍和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防冶第1代若虫喷施1O%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1 葡萄斑叶蝉 葡萄斑叶蝉 ,又名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星浮尘子、葡萄小叶蝉等 ,主要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 ,使叶先出现淡绿的白色小斑 ,严重时全叶淡绿苍白 ,早期落叶 ,影响生长发育。除危害葡萄外 ,还危害梨、桃和山楂等。1 1 发生规律 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 3代 ,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石缝、杂草和落叶下越冬。翌年春季葡萄发芽前 ,越冬幼虫先在桃、梨寄主嫩叶上吸食 ,葡萄展叶后又转到葡萄上危害。5月下旬出现第一代若虫 ,6月间是第一代成虫发生期 ,8月中旬和 9~ 1 0月间分别为二代和三代成虫盛发期 ,葡萄整个生长季节都受…  相似文献   

12.
梨圆蚧的发生与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虫在潍坊市1a(年)发生3代,以若虫和极少数受精雌成虫越冬,翌年4月树液流动开始危害,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期,第1代成虫7月中、下旬羽化,第2代成虫9月份羽化。高温、高湿不利于梨圆蚧的繁殖。经过药效筛选,在不同的用药中以涂盖法和受害部位下绕涂环较好,不同的药剂之间以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5倍液涂环较好。红点唇瓢虫是梨圆蚧的主要天敌。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91年在瓦房店市得利寺农场果园,以20年生红星苹果为试材,设2.5%敌杀死2000倍液,50%一六○五1200溶液,50%甲胺磷1200倍液,清水(对照)4个处理,于第3代成虫、卵盛发期(8月15日)喷药。在喷药后1天与3天分别调查杀成虫药效,在喷药后11天调查杀卵药效。据调查,金纹细蛾在得利寺农场果园1年发生5代,除越冬代外,各世代一般1个月左右时间完成。各代成虫出现盛期:越冬代4月  相似文献   

14.
板栗冠潜蛾(Tischeria quercifolia Kuroko)是国内新记录虫种.在北京板栗产区每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内越冬,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2、3代成虫羽化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底至8月初和8月下旬.卵散产在叶片正面,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叶片,在叶内为害,并将虫粪排到叶表面.寄主有板栗、槲树、辽东栎、栓皮栎等.清扫落叶、保护和利用天敌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5月下旬、7月下旬第1、2代幼虫发生时,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5.
逯改霞 《落叶果树》2014,46(5):40-42
应用性诱芯进行诱杀桃潜叶蛾成虫、预测预报该虫的发生动态和防治技术研究.分析2011、2012年两年的试验数据表明,在甘肃秦安,桃潜叶蛾一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在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后的3~5天即第1代幼虫初孵化期喷1次药,以1%甲维盐3000倍液防治效果好,防效98.2%.在以后各代成虫高峰期后3~5天可择期喷药4次,适宜的喷药虫口密度临界值为666.7m2面积上5个诱捕器平均每天每个诱捕器诱得200头成虫时开始喷药.  相似文献   

16.
板栗冠潜蛾 ( Tischeria quercifolia K uroko)是国内新记录虫种。在北京板栗产区每年发生 4代 ,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内越冬 ,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 ,第 1、 2、 3代成虫羽化期分别为 6月下旬、 7月底至 8月初和 8月下旬。卵散产在叶片正面 ,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叶片 ,在叶内为害 ,并将虫粪排到叶表面。寄主有板栗、槲树、辽东栎、栓皮栎等。清扫落叶、保护和利用天敌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 ;5月下旬、 7月下旬第 1、 2代幼虫发生时 ,可用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50 0倍液或 2 5%灭幼脲 3号胶悬剂 150 0倍液等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7.
梨木虱是我省梨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本地以中国梨木虱为主,占80%~90%;辽梨木虱次之,占10%~20%。现将其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生规律中国梨木虱在我区1 a(年)发生4~5代,均以越冬型成虫在树干主枝翘皮、裂缝中越冬,少量在杂草、落叶以及土缝中越冬。当旬平均气温达-3℃时即可出蛰活动,而气温下降时,又躲入各种隐蔽场所,气温回升时又外出活动。当旬平均气温达3℃时为出蛰盛期,旬平均5.8℃(约3月中旬)大部分越冬成虫已出蛰并产生第1代卵。鸭梨花序分离期为成虫产卵盛期,终花期为第1代若虫盛孵期。成虫产卵部位随梨树物候期…  相似文献   

18.
1主要虫害的防治1.1梨木虱在梨树发芽前(3月中旬左右),梨木虱发生严重的果园,喷施5%的柴油乳剂,防治越冬成虫。注意此药要与石硫合剂相隔15d左右。落花后1周(4月下旬第1代若虫盛发期)为重点防治期,以后视其为害情况酌情处理。适用的药剂有:20%吡虫啉乳油4000倍液,50%辛氰乳油1500倍液(1,30,第一个数字"1"表明只能用一次药,第二个数字"30"表明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的时间天数为30d,以下同);0.3%苦参素植物杀虫剂水剂1500倍液等。另外,梨木虱的天敌有寡节小蜂、瓢虫类、草蛉类、小花蝽等,要注意保护。1.2梨黄粉蚜梨树发芽前的防治同梨木虱。梨树落  相似文献   

19.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每年发生3~7代,发生代数因地区不同有而差异。普遍存在世代重叠现象。生产中往往对其防治不力,危害较重。 一、梨木虱防治难的原因 1.梨木虱以成虫在树皮缝、杂草、落叶及土壤缝隙中越冬,越冬场所隐蔽,树上喷铲除剂对  相似文献   

20.
葡萄透翅蛾幼虫蛀食葡萄枝蔓 ,枝蔓受害后 ,肿胀变粗 ,并有灰褐色湿润虫粪排泄于近圆形的蛀孔处 ,其上的叶片发黄 ,果实脱落 ,茎蔓折断枯死。该虫每年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 ,翌年 4~ 5月化蛹 ,6~ 7月间成虫羽化 ,卵产在当年生枝条的芽腋或嫩茎上 ,孵化出的幼虫多从叶柄基部蛀入 ,7~ 8月是为害高峰。防治葡萄透翅蛾应在成虫期至初孵幼虫蛀入前喷药杀虫 ,药剂可用 5 0 %敌敌畏乳油 15 0 0倍液 ,5 0 %辛硫磷乳油 15 0 0倍液 ,2 5 %溴氰菊酯乳油30 0 0倍液 ,2 0 %灭扫利乳油 2 0 0 0~ 30 0 0倍液。 7月份以后注意检查 ,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