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目的]了解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从育秧到收割全程的综合性状评价研究了武运粳23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武运粳23号虽然在秧田期承载的灰飞虱成虫量高,但对条纹叶枯病菌表现出较强抗性,整个生育期基本未见条纹叶枯病病株,也未发生黑条矮缩病,并且对后期褐飞虱具有一定的抗性.[结论]在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年份,武运粳23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不同品种单季粳稻、糯稻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抗性。[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单季粳稻、糯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皖稻86、镇稻6号、皖稻68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较轻,田间抗性表现较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单季粳、糯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抗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主载品种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的抗性特征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明确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及其抗性遗传模式,寻找与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单分蘖鉴定、苗期接种鉴定、非嗜性测验和抗生性测验分析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分别采用单分蘖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方法对武育粳3号与镇稻88构建的F2群体、F2∶3家系进行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以SSR标记连锁分析方法对抗病基因进行定位.[结果]镇稻88表现出较强的病毒抗性和较弱的抗虫性;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表现为显性单基因的遗传模式;SSR标记分析显示该抗病基因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上,与标记RM229间的遗传距离为4.7 cM.[结论]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主要来自于对病毒的抗性,由一对主效核基因控制,以镇稻88为抗病亲本结合本研究结果,可望加快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选育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育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香粳品种,以优质香型粳稻品种‘武香粳14号’为母本,高产粳稻品系‘武2699’为父本进行配组获得F_1种子,再以高产、抗条纹叶枯病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为母本与‘武香粳14号’ב武2699’的F_1复交,进行聚合育种。分别利用与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TS11-31和香味基因fgr共分离的分子标记InDel-E2对分离世代进行标记检测,聚合Stv-b~i和fgr基因。结合田间选育、抗性鉴定及香味测定,育成高产、优质、抗条纹叶枯病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沪香粳106’。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部分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江苏省近年生产上主栽的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来源,探讨采用与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抗条纹叶枯病的日本粳稻品种关东194和感条纹叶枯病的梗稻品种武育粳3号为对照,对江苏省近年来育成的28份粳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进行了田间鉴定,并利用与 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检测,同时对抗病品种的亲本来源进行了系谱追踪.结果显示,与Stv-b~i共分离的SCAR标记能准确鉴定含该基因的抗性品种,该标记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系谱分析证实江苏省大部分抗性粳稻品种如镇稻88、徐稻3号、南粳46等均含有来自籼稻Modan和Mudgo的Stv-b~i基因;而不含Stv-b~i基因但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好的粳稻品种如扬辐粳8号、淮稻9号和淮稻11号则可能具有其他抗源.表明生产上利用的主栽粳稻品种条纹叶枯病具有多种抗源,对聚合不同来源的抗性基因及培育持久抗性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稻25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5申请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郑粳9018×镇稻88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黄淮稻区全生育期155.5天,比对照"徐稻3号"短1天;株高103.9厘米,穗长17.5厘米,667平方米有效穗数18.6万穗,穗粒数163.2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3.5克。经鉴定,该品种高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稻瘟。  相似文献   

7.
武运粳7号改良系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高产粳稻武运粳7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对延长品种使用年限、培育抗性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采用品系比较试验的方法,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株系的农艺性状与武运粳7号十分相近,个别株系甚至优于武运粳7号.根据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综合表现,最终从改良系中选出了1个最优的品系C14.  相似文献   

8.
主栽品种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的抗性特征及其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03-109
 【目的】明确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及其抗性遗传模式,寻找与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单分蘖鉴定、苗期接种鉴定、非嗜性测验和抗生性测验分析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介体灰飞虱的抗性;分别采用单分蘖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方法对武育粳3号与镇稻88构建的F2群体、F2:3家系进行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以SSR标记连锁分析方法对抗病基因进行定位。【结果】镇稻88表现出较强的病毒抗性和较弱的抗虫性;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表现为显性单基因的遗传模式;SSR标记分析显示该抗病基因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上,与标记RM229间的遗传距离为4.7 cM。【结论】镇稻88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主要来自于对病毒的抗性,由一对主效核基因控制,以镇稻88为抗病亲本结合本研究结果,可望加快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选育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光灿1号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38品种名称:光灿1号申请者:获嘉县友光农作物研究所育种者:获嘉县友光农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豫粳6号,豫粳7号,黄金晴,东俊5号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60.4 d,比对照徐稻3号晚熟3.7 d。株高99.6cm,穗长14.8 cm,穗粒数134.8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6.7 g。(1)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2.6%;抗稻瘟病,高抗条纹叶枯病。(2)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  相似文献   

10.
武运粳7号是江苏的高产粳稻品种,因高感水稻条纹叶枯病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此改良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前期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表型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14个改良系中,C09、C11、C12和C13的多项品质性状优于武运粳7号,C14的食味值最高;C11、C12和C14不仅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不同种源水稻品种的抗性鉴定与筛选提供依据。[方法]进行江苏省内不同种源晚粳水稻品种自然情况下全生育期发病试验、防治后大田后期发病试验和武进区优质晚粳水稻品种防治后大田期发病试验3、个优质晚粳水稻品种不防治的大田系统病情观察试验。[结果]种植抗性较强(如南粳42、华粳6号、南粳44等)的水稻品种,既能大大减少用药次数,避免频繁用药,降低成本,减少面源污染,也能大大减轻条纹叶枯病的危害,特别是在灰飞虱特大发生的年份,种植抗病品种的优势明显。[结论]品种抗病性表现与种植地域、种植年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高异交率偏粳型广亲和不育系春江19A的选育与利用研究。[方法]以春江16A为母本,用籼粳杂交后代材料B125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以筛选得到高异交率偏粳型广亲和不育系。[结果]春江19A为迟熟中粳不育系,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率均为100%,程氏指数14,属偏粳型,花时早,部分柱头外露,异交结实率高,广亲和性好,条纹叶枯病抗性好,配合力好。利用春江19A所配制的杂交稻组合具有分蘖力强、杂种优势明显、条纹叶枯病抗性好、产量潜力大、后期转色好等特点。[结论]春江19A的转育成功,为选育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粳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不同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促进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二叶一心期至五叶一心期4个龄期的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结果]不同龄期的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不一样。被带毒灰飞虱刺吸取食后,二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达100.0%;三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75.0%;四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31.8%;而五叶一心期秧苗的发病率为O。即各龄期秧苗对水稻条纹病毒耐病性由强至弱为:五叶一心期〉四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二叶一心期。[结论]秧苗处于不同龄期对水稻条纹病毒的耐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秧苗的龄期越小对条纹病毒的耐病性越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对酸雨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pH2.0、2.5、3.0、3.5、4.0、5.0模拟酸雨对徐稻3号、镇稻9424、新品5356等3个品种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发芽(率)势、发芽(活力)指数随胁迫强度增加(pH5.0 ̄3.0),呈先增后减的变化;pH2.5时仅有异状发芽,pH2.0时不发芽。3者的发芽(率)势、发芽(活力)指数等均与胁迫时间(1 ̄7d)呈显著负相关(异状发芽率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酸雨对3个水稻品种的伤害阈限为pH2.5 ̄pH3.0,胁时为2 ̄4d,3个水稻品种对酸雨抗性存在一定差异,即徐稻3号与镇稻9424的抗酸雨能力略强于新品5356。  相似文献   

15.
芮明方  谭宏  叶根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93-5793
[目的]为了明确湖州市条纹叶枯病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方法]用人工饲养的五代灰飞虱,对“嘉花1号”水稻进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接毒试验。将饲养的5代灰飞虱成虫每穴1头接入瓶内的试验苗上,用网罩隔离培养接虫苗,连续观察60 d,通过统计计算带毒灰飞虱传毒率。[结果]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为5.69%。[结论]带毒灰飞虱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率较高,应密切监控灰飞虱的发生动态,防止条纹叶枯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水稻生产中合理利用镇稻10号提供依据。[方法]以2004~2005年度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0号和对照武运粳7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4~2005年区域试验、2005~2006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镇稻10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 008.258、655.008、319.1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27%、3.59%、5.37%;高稳系数分别为90.56%、86.33%和70.41%,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53%、8.33%、26.50%,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别为57.14%、71.43%、75.00%,均大于对照。[结论]镇稻10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晚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沿江和苏南等中高产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蔡之军  姚海根  姚坚  殷跃军  李守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01-19403,19407
[目的]设计和筛选新的SSR引物,以用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的回交育种中。[方法]以高抗条纹叶枯病晚粳品种502,高感条纹叶枯病晚粳品种秀水09等常规晚粳品种及其衍生株系为材料,在利用SSR和SARP标记对高抗条纹叶枯病RSV1基因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3对(M-11-1,M-11-2,M-11-3)SSR标记。通过筛选和分析,选择M-11-3作为检测RSV1基因的标记基因用于追踪RSV1基因,从而实现将RSV1基因导入秀水09等晚粳品种的回交育种中,鉴定各个株系的抗性表现。[结果]改良系的条纹叶枯病抗性明显高于秀水09,绝大部分的抗性接近供体水平,而且在不同年份间抗性表现稳定,因此试验中利用的RSV1基因抗性效应十分明显,与RSV1基因连锁标记M-11-3辅助选择准确。[结论]研究证明了分子标记用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的可行性,同时也表明,优化和发展新的标记基因能够有效提高标记辅助选择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张娜  康晓慧  彭玉娇  吴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08-18609
[目的]探讨小麦条锈病对粉锈宁杀菌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方法]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测定了四川和云南两省的84个条锈菌株对粉锈宁杀菌剂的抗药性。[结果]供试菌株中属于敏感菌株占2.40%,耐药菌株占61.90%;供试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4.07 mg/L,平均抗性水平为21.43倍,平均抗性频率在10~50倍的菌株占52.35%,云南菌株的平均抗性水平高于四川菌株。[结论]为小麦条锈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