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19日至20日,全区国有场围和种苗工作会议在区直属三门江林场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今年7月份林业部在辽宁省本溪召开的全国国有场围和林业种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去年以来国有切困和种苗工作情况;表彰1996年度全区国有林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国有场围和种苗工作任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管炳六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副厅长廖培来受厅党组委托,在会上作了你快改革步伐,强化经营管理,努力把国有场围和种苗建设推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他说,1996年全区国有林场共完成荒山造林2037公顷,迹…  相似文献   

2.
国有造林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造当集中;重点突出,尽快见效”的原则,力求做到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在林种设计上要以生态林、防护林为主,在树种选择上应以当地树种为主,坚持适地适树。工程造林必须认真贯彻造林技术规程,要通过提高造林质量进一步树立林场的形象和信誉。综合历年来我场营林生产实际,今后的工程造林要求做到:集中资金,集中劳力,集中管理,要一个山头一个山头,  相似文献   

3.
广西高峰林场创建于1953年,是全国林业产业先进企业、全国纤维板行业百强企业、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场先后成立了钦廉、陆川、容县和南宁4个速丰林造林基地,在利用好场内林地的同时积极向场外谋求发展,在场外再造了一个高峰林场,闯出一条“走出林场办林业”的新路子。据统计,到2008年6月,林场累计营造速丰林64560公顷,其中场内19453公顷,  相似文献   

4.
郴州市国有林场在深化改革、建设全面小康的征途上,因地制宜,求真务实,突出特色,取得了经济建设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嘉禾县国有南岭林场在营林生产上,建立健全了“领导包工区,生产股包技术指导,工区包劳力及生产质量;工区和生产股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第二年度续聘与生产业绩直接挂钩”的营林生产责任制;实行从整地造林到幼林抚育管理,将任务分解到工区,再由工区承包到人,林场根据打穴规格、造林密度、成活率、高生长等4大考核指标,计分兑付报酬的工程造林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工程造林实施办法。为确保造林资金投入,该场在年初各…  相似文献   

5.
林业简讯     
<正>东门林场召开建场50周年座谈会2015年7月27日,东门林场召开建场50周年座谈会。林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莫一平出席会议。莫一平副厅长说,全体干部职工要以建场50周年为契机,自觉将思想、行动统一到国家、自治区林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林场实现跨越发展添砖加瓦、保驾护航。(黄文丽)韦纯良:深入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2015年7月24日,林业厅副厅长韦纯良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紧急会议上强调,要深入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他说,各地要认真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山西林业》2012,(1):2-3
2月2日下午,全省林业局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对造林绿化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林业厅厅长李永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绿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林业厅副厅长霍转业对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7.
应中国林学会邀请,以佩格先生为团长的澳大利亚林学会林业专家一行24人,于9月16日考察了国有东门林场,对东门林场的桉树育种、造林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造林工作新机制,实现造林工作由传统的林场组织造林向职工自主造林、林场管理造林过程向直接购买造林结果的转变,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魏家滩林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由林场党支部书记高林虎自愿申请组织实施国有林场首个市场化造林项目。本次试点任务共计20hm2,造林地点位于魏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经营以后,面临如何生存和发展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东港市林场的做法和体会。东港市林场有80%的山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林场由经济效益为主转向以生态效益为主,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出了首先调整林场的林种结构和树种结构,发展高效林业;其次,改革林场产权制度,建立有效的约束机构和激励机制。“十五”期间主要经营战略是:大力发展红松果材兼用林和板栗等经济林,把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造林与培育绿化大苗相结合;加大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力度;加强工业设备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扩大现有产品系列的生产规模。使林场真正成为林、工、商、旅各产业并存发展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和速丰林营造是全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自治区林业局黎梅松局长最担心,最牵挂的大事。5月30日,黎局长考察了邕宁县的退耕还林和速丰林工作。他先看了两个点,然后与南宁市、邕宁县的有关领导进行了座谈,并强调退耕还林和速丰林工作要“三注意”。黎梅松局长说,邕宁县林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造林管护比较稳定,案件较少,沼气建设超过全区水平,每年承担自治区党政领导义务植树绿化点任务,一年比一年好,高速公路两旁120公里绿化任务最重也完成了,今年造林已完成8.3万亩,速丰林造林势头好,退耕还林慢一点但措…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10日,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刘中奇到贺州市林业局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刘中奇副厅长强调,贺州市林业系统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抓好林下经济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琪 《安徽林业》1996,(6):11-11
祁门县国有林场、苗圃充分利用资金雄厚、技术全面、管理先进的优势,与周围乡村开展扩场联合造林。截至目前,已联合造林1666.6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林兴 《甘肃林业》2001,(4):29-30
位于甘肃民勤县苏武山南麓的武威市苏武山林场,前身是1997年建场的石羊河林业总场苏武山分场。1999年底经原行署同意从石羊河林业总场划分出来单独建场,被武威市确定为万亩高科技葡萄产业示范区。从1997年建场起,这个林场就坚持护林、造林、育林、综合培育,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加大治沙造林和植被封育力度,不断改革经营管理,集中精力抓葡萄基地建设,使林场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林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林场经营面积3万亩,4年完成治沙造林2000亩,营造农田防护林网10000亩,封育植被18000亩,分别…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博白林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分类经营,分区突破”的战略思想,加大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速丰桉为主的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从1997年到现在,速丰林发展到18万亩,给林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营造林工作中,该场坚持“质为先”的方针,使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确保了造林质量。广泛宣传教育,提高质量意识造林质量是林场的生命。要确保造林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因此,该场注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强化干部职工对造林工作特点的认识,宣传讲解造林工作环节的技…  相似文献   

15.
以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林场林权收购案为例,认为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在造林工作中,由原来的组织造林向成功营造了森林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造林费用补偿方面转变,或直接收购群众成功营造的森林,变为国有森林,这是一种群众和国有林场双盈的新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绿色大世界》2010,(11):11-11
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林农充分掌握了林地的租赁、出让、流转及处置权,激活了山林利用优势。今年以来,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肖家坪林场充分用活林改政策,以“辐射造林、联营办场、比例分成、山权不变”的形式,发展以日本落叶松、紫油厚朴为主的股份林5万余亩。  相似文献   

17.
2000年4月21日 ,自治区党委常委、中央候补委员、玉林市委书记李纪恒到六万林场调研 ,察看了林场的用材林区、经济林区、苗圃场、森林防火了望台等 ,了解了林场生产经营情况和干部职工生活、工作等情况。他反复强调 ,要加强“场地”合作 ,发展林业经济。近几年来 ,六万林场搞好了林种结构的调整 ,因地制宜 ,目标明确 ,主攻经济林、速丰林的营造 ,大搞综合利用 ,发展第三产业 ,三项制度改革步伐迈得快 ,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财源滚滚,永续利用。李书记对此作了充分肯定。下午3点 ,李书记徒步爬…  相似文献   

18.
王春风 《中国林业》2012,(12):18-21
塞罕坝大唤起林场位于河北省木兰围场北部,始建于1962年,总经营面积28.78万亩。林场生态资源丰富,植物84科230属600余种。近年来,大唤起林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引育良种,培育后备资源;增林扩绿,开展攻坚造林;科学经营维护森林健康"的造林绿化发展思路,科学规划设计,落实具体工作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全场生态建设进程。强化管理,良种育苗,大力提高造林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9.
“依靠社队集体造林为主,积极发展国营造林,并鼓励社员个人植树”,这是我国造林工作的方针。国营林场是国家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提供商品材的可靠基地,在整个林业生产上,起着骨干和示范的作用,对林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省有国营林场、以林为主的垦殖场、采育林场和林站384个,经营国有山林1,870多万亩,森林蓄积量达6,000  相似文献   

20.
国有桐柏毛集林场抓住春季林业生产的黄金季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林业生产高潮。 首先是进行200亩高效银杏经济林的回填造林工作。该场在年前完成基地整带抽槽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