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香花槐与刺槐花粉形态的电镜观察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EM技术,对香花槐的花粉形态进行电镜扫描观察,根据花粉的形态、大小及外壁纹饰等超微结构,鉴证花粉的类型.发现花粉粒呈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萌发沟附近具萌发孔,外壁纹饰为桔皮状.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植物花粉数量大,形态特征具有遗传性.一般认为,同属的植物花粉,其形态特征在许多方面表现同一属的共同点.从花粉资料显示,香花槐和刺槐花粉在形态上有高度的相似性,说明它们可能属于同一个属,这一论断有待于香花槐的细胞学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
蛇含委陵菜与蔓委陵菜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辽宁省生长的蛇含委陵菜与蔓委陵菜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两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有较高的一致性,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呈长球形,左右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三裂圆形,三孔沟,沟条形,表面条状纹饰。通过花粉及其他性状的比较研究,对两种委陵菜属的植物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十字花科棒果芥属8个物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棒果芥属8个物种的花粉形态均为长球形(P/E =1.33~1.84);花粉粒具三孔沟,沟长达两极;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花粉具网状纹饰,稀粗网状纹饰,网眼为不规则的多边形.花粉数量特征在种间有一定差异,依据纹饰类型及萌发沟深浅均可将8种植物花粉分为2个类型.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5种水东哥属(猕猴桃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5种水东哥的花粉均为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形态小,属小型花粉粒。花粉形态在种间变异较大,可作为属内种间分类的依据,如萌发沟为三孔沟型或三拟孔沟型;矩形内孔有或无;花粉外壁纹饰多样,有细孔、粗网孔或穴状穿孔的皱波状纹饰。水东哥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在猕猴桃科中及其近缘类群中较为独特,具有重要的系统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菊苣族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15属,28种菊苣族(Cichorieae)植物的花粉进行了研究。根据花粉萌发孔的数目,极面特征及纹饰特点,菊苣族植物花粉可分为6类:(1)4孔沟花粉类型,(2)具发达极板3孔沟花粉类型;(3)具小极板3孔沟花粉类型;(4)多小穴3孔沟花粉类型;(5)具条纹3孔沟花粉类型;(6)具3苣极面网胞3孔沟花粉类型。据各属种主要花粉特征,作出了花粉形态分属种检索表。本文还对菊苣族植物花粉形态的多样性、萌发孔的演化趋向,以及花粉类型和纹饰在分类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蔡萍  宛涛  伊卫东  张晓明  张辰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85-10687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5种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5种锦鸡儿属植物花粉粒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结构、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的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百合种质资源花粉形态及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扫描电镜对12个分布于我国的百合Lilium种(包括2个变种)及6个栽培品种进行花粉形态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合属花粉粒为椭圆体至长椭圆体,萌发沟均为单萌发沟,萌发沟长达两端。表面纹饰网纹,网眼为不规则多边形至近圆形,大小不一。网脊由瘤状或盘珠状颗粒较紧密排列而成,单排基柱,脊宽1.17~2.48μm,有时有断点。网眼内有疣状、瘤状或棒状突起,少数品种无突起。在花粉形态性状比较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百合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对供试18个种、变种及品种的5个花粉形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除卷丹L. lancifolium外,较准确地将形态分类上的百合组与卷瓣组聚为2个类群。图2表2参13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桑树花粉的亚显微结构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对7个桑树品种的花粉通过戊二醛固定制样处理,酒精梯度脱水、冷冻干燥和金属喷镀制备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大小及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花粉表面特征及纹饰均清晰可见,表明该试验方法适合桑树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供试桑树花粉为近球形,具2个萌发孔,孔膜具刺突;极轴大小15.99~22.63μm,赤道轴大小14.98~20.78μm,‘育2号’花粉体积最大,而‘晋选7号’花粉最小;花粉外壁均分布有不同密度的点状颗粒,花粉表面呈现平滑和瘤状突起2种纹饰类型。[结论]戊二醛固定液–酒精梯度脱水法是进行桑树花粉形态观察的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结果或可为桑属植物的孢粉学鉴定及种甚至种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桑树花粉的亚显微结构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对7个桑树品种的花粉通过戊二醛固定制样处理,酒精梯度脱水、冷冻干燥和金属喷镀制备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大小及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花粉表面特征及纹饰均清晰可见,表明该试验方法适合桑树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供试桑树花粉为近球形,具2个萌发孔,孔膜具刺突;极轴大小15.99~22.63μm,赤道轴大小14.98~20.78μm,‘育2号’花粉体积最大,而‘晋选7号’花粉最小;花粉外壁均分布有不同密度的点状颗粒,花粉表面呈现平滑和瘤状突起2种纹饰类型。[结论]戊二醛固定液-酒精梯度脱水法是进行桑树花粉形态观察的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结果或可为桑属植物的孢粉学鉴定及种甚至种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2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不同地理种源杉木花粉的形态、微观形态、花粉壁的结构、花粉萌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变异进行了分析。杉木花粉有一个萌发孔;花粉外壁为颗粒状纹饰;花粉壁可分为外壁和内壁,外壁又可分为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杉木花粉的颜色、形态、萌发孔及萌发后花粉管生长长度各种源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梧桐科植物花粉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梧桐科22属59种的花粉进行形态观察,根据其花粉萌发孔的数目、形状、位置和花粉表面纹饰等,可以将它的花粉分为12个花粉类型:1.苹婆类型(Sterculia—type)、2.银叶树类型(Heritiera—type)、3.蛇婆子类型(Waltheria—type)、4.梭罗树类型(Reevesia—type)、5.滇桐类型(Craigia—type)、6.昂天莲类型(Ambroma—type)、7.刺果藤类型(Byttneria—type)、8.午时花类型(Pentapetes—type)、9.翅子树类型(Pterospermum—type)、10.山芝麻类型(Helicteres—type)、11.鹧鸪麻类型(Kleinhovia—type)、12.灾绳树类型(Eriola-ena—type)。本文从花粉学的观点,对中国梧桐树花粉类型的划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菜豆7个品种和小莱豆、绿豆、小豆和长豇豆各1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对观测到的12个亚显微形态性状用SPSS聚类分析进行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11份花粉都呈近球形,花粉粒大小在所观察的材料间有较大差异。品种间在花粉的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长豇豆花粉萌发器官略凹入花粉内,其他材料的花粉其萌发器官均明显外凸;菜豆和小莱豆花粉萌发器表面光滑,而绿豆、小豆和长豇豆萌发器表面皱缩,并有明显突起物;菜豆和小莱豆花粉外壁呈网状,而绿豆、小豆和长豇豆花粉外壁呈穴网状。Q型分析可以将供试材料在系数L1=0.188水平上分为菜豆和小莱豆、绿豆、小豆和长豇豆四大类,小莱豆与菜豆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Over evolutionary time, the morphology of angiosperm pollen has evolved towar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pertures, among other things. From a neo-Darwinian point of view, this means that (i) some polymorphism for aperture number must exist and (ii) there must be some fitness increas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the aperture number. Pollen types with different aperture numbers often occur in the same species. Such is the case in Viola diversifolia. Comparison of pollen with three and four apertures in this species showed that four-apertured grains germinated faster than three-apertured ones but that the four-apertured ones experienced other disadvantages. These results obtained on the gametophyte can b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strategies of the sporophyte.  相似文献   

15.
周群  徐夙侠  王振 《农学学报》2020,10(5):48-57
采用扫描电镜对三角梅42个品种的花粉形态作观察,参考已发表的三角梅花粉育性的数据,探究花粉形态和花粉育性的联系。采集42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人工干燥后进行电镜形态观察,采集3000倍下的近极面观、远极面观、赤道面观、侧面观以及10000倍下的外壁网脊等图片,确定三角梅不同品种花粉的整体外观形态。测定花粉的大小、萌发沟数量,对比不同品种和不同花粉部位的芽突数量。三角梅花粉呈现单侧凹陷、单侧突出的凸饼状结构,三角梅不同品种的花粉粒直径在21.64~31.14 μm之间。少数品种的萌发沟有3个,萌发沟少于3个的品种主要集中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中。花粉表面网脊状褶皱,褶皱上芽突数量不等,不同品种有所差别。芽突数量与植株花粉育性关系密切,花粉育性高的品种花粉表面芽突数量多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花粉粒表面芽突数量减少,降低三角梅花粉的附着能力,这有可能是导致该品种花粉育性极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的形态。[方法]对狼尾草属土生种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的花粉颗粒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或近球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2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狼尾草土生种结实率低的问题与花粉粒形态不够饱满具有一定关系;花粉粒形状与外壁纹饰的差异性与狼尾草属草种、变种的划分相一致;花粉形态与结实率的关联性,为引种狼尾草优良草种及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张怀山  乔国华  张茜  王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43-18846
[目的]研究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的形态。[方法]对狼尾草属土生种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的花粉颗粒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2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狼尾草土生种结实率低与花粉粒形态不够饱满具有一定关系;花粉粒形状与外壁纹饰的差异性与狼尾草属草种、变种的划分相一致;花粉形态与结实率的关联性,为引种狼尾草优良草种及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扫描电镜对翠雀属22分类群的花粉进行了观察,探讨了分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为翠雀属植物的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