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将不同数量的成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显微注射注入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的不同胚期的胚胎中,研究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期初步探索嵌合胚胎制作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显微注射2~5、6~10和11~15个ES细胞数量之间对早囊/囊胚期胚胎的成活率和孵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但显微注射11~15个ES细胞的成活率和孵化率较低,分别为82.14%和64.29%;显微注射2~5个ES细胞的成活率和孵化率均较高,分别为90.90%和78.79%。显微注射11~15个ES细胞和未经显微注射的胚胎成活率分别为95.12%和82.14%,差异极显著(P<0.01);孵化率分别为90.48%和64.29%,差异极显著(P<0.01)。不经显微注射的桑椹/囊胚、经显微注射的8~16-细胞期胚胎和早囊/囊胚,其成活率分别为94.92%、91.53%和87.50%,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孵化率来看,未经显微注射的桑椹/囊胚和经显微注射的8~16-细胞期胚胎其孵化率分别为89.83%和61.02%,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颗粒细胞对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系统研究了颗粒细胞对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COCs、机械裸卵和自然裸卵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8.3%、45.6%和6.1%,组间差异显著(P<0.05),卵裂率分别为41.5%、8.1%和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15×104个/ml、150×104个/ml颗粒细胞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5.9%、60.2%和64.6%,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1 500×104个/ml(50.0%)和1.5×108个/ml(30.3%)颗粒细胞组(P<0.05)。颗粒细胞单层共培养系统卵母细胞成熟率为75.8%,显著高于150×104个/ml颗粒细胞条件培养液组(63.4%)和M199培养液组(66.7%)(P<0.05)。颗粒细胞单层共培养系卵裂率为50.0%,显著高于150×104个/ml条件培养液组(36.7%)和M199培养液组(38.2%)(P<0.05)。  相似文献   

3.
小鼠胚胎嵌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昆白.CI_(57)及B/L_(615)三个品系小鼠,对其8细胞期(8C),桑椹期(M)和囊胚期(B)的全胚和半胚(半)进行聚合,培养和移植试验。8细胞期及桑椹期胚胎的聚合发育率显著高于囊胚期(P<0.05),全胚聚合的发育率显著高于半胚(P<0.05)。将同品系和不同品系的8细胞期,桑椹期和囊胚期胚胎嵌合移植给27只受体,9只妊娠,妊娠率分别为17%(1/6),40%(6/15)及33%(2/6),平均为33%(9/27),共产仔35只,其中不同品系胚胎的嵌合胚移植,产仔15只,4只为皮毛嵌合体。  相似文献   

4.
(1)超排处理无角道塞特绵羊163只,育成羊(76只)只均回收胚胎5.53枚,可用胚3.91枚,经产母羊(87只)只均回收胚胎7.55枚,可用胚6.34枚。经产羊平均回收胚胎总数高于育成羊(P<0.05)。春季和秋季之间超排效果差异不明显。重复超排羊和非重复超排羊之间平均回收胚胎总数和可用胚胎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2)共处理受体876只,春季和秋季受体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56.37%和89.02%,发情受体利用率分别为84.67%和88.77%。(3)移植受体545只,妊娠318只,产羔396只,受体移植妊娠率为58.35%,移植胚胎成羔率为57.47%,在移植受体中,小尾寒羊的妊娠率最高为61.2%,同羊和内蒙细毛羊分别为54.62%和56.58%,受体品种之间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受体黄体数对移植妊娠率及胚胎成羔率有一定的影响。胚胎的发育阶段对移植妊娠率也有影响,移植囊胚受体妊娠率最高为64.76%,明显高于早期桑椹胚移植妊娠率42.86%(P<0.05)。胚胎成羔率从桑椹胚到囊胚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转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小鼠胚胎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获取受精卵的时间、显微注射和培养液等因素对显微注射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HCG后24~26h和18~22h时获得的受精卵的囊胚率分别为45%和20%,二者差异显著;注射胚和非注射胚卵裂率差异显著(56/80 VS 74/76),但显微注射对2-细胞以后阶段的发育没有显著影响;mWM1培养液和mWM2培养液都能有效克服受精卵体外发育阻断。mWM2培养液更支持早期转基因胚胎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6.
小鼠孵化囊胚细管法和OPS法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鼠孵化囊胚为模型 ,为猪孵化囊胚的冷冻保存摸索适宜的方法和条件 :在 2 5和 37℃条件下 ,用不同含量的玻璃化溶液 (EFS和EDFS) ,对小鼠孵化囊胚实施细管法和OPS法冷冻保存。在 2 5℃条件下 ,细管一步法冷冻保存后的囊胚恢复率仅为 32 5 %~ 74 4 % ,与对照组 (10 0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细管二步法冷冻组用方法C解冻后 ,孵化囊胚恢复率达 87 0 % ,为细管法最佳组 ,但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在 37℃条件下 ,改用OPS法冷冻后 ,以方法A脱出抗冻保护剂 ,孵化囊胚恢复率最高值为 87 2 % (P <0 0 5 )。当采用EDFS30和EDFS4 0对孵化囊胚冷冻保存后 ,以方法C脱出抗冻保护剂 ,恢复率分别高达 97 8%和 93 3% (P >0 0 5 )。利用细管法和OPS法 2种最佳冷冻 -解冻组获得的 133和 15 4枚胚胎 ,分别移植给 12和 10只假妊娠 3~4d的受体母鼠。使 2种冷冻方法均有 6只妊娠 ,各产仔 2 2和 36只 ,产仔率分别为 35 5 %和 39 1% ,与对照组(39 8% )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证明 2种方法对胚胎冷冻后均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羊卵母细胞的显微受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显微操作条件的改善对山羊卵母细胞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精子操作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从10%(10g/L)降低到8%和5%后,ICSI胚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正常卵裂率、桑葚胚率和囊胚率随PVP浓度的下降而上升;PVP浓度为5%和10%时,正常卵裂率分别为69.6%和58.5%(P<0.05),桑葚胚率分别为45.6%和35.2%(P<0.05),囊胚率分别为26.9%和16.9%(P<0.05),表明含5%PVP的精子操作液更有利于ICSI胚的发育。显微注射时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置于相当于时钟6点的位置与12点位置相比,ICSI胚的分裂率没有差异,而正常卵裂率分别为69.9%和65.4%(P>0.05),桑椹胚率分别为45.5%和42.6%(P>0.05),囊胚率分别为26.7%和20.4%(P>0.05),表明注射时极体置于6点的位置有利于ICSI胚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8.
转移因子免疫学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给成年健康小鼠口服和注射不同剂量的转移因子 (Transfer factor,TF) ,第 8天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率 ,第 11天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结果表明 ,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 TF,均可使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提高 ,且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并且在一定范围内 ,其吞噬率的高低与 TF剂量呈正相关 ,但 TF对小鼠脾重影响不显著 (P>0 .0 5 )。用 TF协同鸡血清免疫家兔 ,结果显示试验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相似文献   

9.
应用负压气相培养系统生产体细胞克隆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 - 35℃低温冷冻保存 3个月的Vari Fe 8mos和Fahru Fe 9mos死亡牛胎儿皮肤上皮细胞 ,为核供体细胞 ,应用点击去核方法 ,和 - 30 0mmHg、2 %CO2 、8%~ 10 %O2 、38.5℃和 10 0 %湿度负压气相培养系统 (负压组 ) ,进行了克隆牛试验研究 ,并与吸引和挤压及常压培养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点击去核法对体外成熟培养18h、2 2h、2 4h的卵母细胞进行去核 ,去核成功率分别为 90 .0 %、75 .8%和 5 5 .6 %,18h组显著高于 2 2h组 (P <0 .0 5 ) ,极显著高于 2 4h组 (P <0 .0 1) ;而且 ,点击去核法去核率为 90 .0 %,极显著地高于吸引法的 6 8.3%(P <0 .0 1) ,与挤压法去核率 88.3%差异不显著 ;采用点击去核法囊胚发育率达 34 .1%,显著高于吸引法的 18.0 %(P <0 .0 5 ) ,与挤压法的 2 0 .9%差异不显著。负压组重构胚的卵裂率达 70 .0 %,显著高于常压组的 6 3.8%(P <0 .0 5 ) ,负压组囊胚发育率达 35 .8%,极显著高于常压组的 2 3.2 %(P <0 .0 1) ,负压组克隆囊胚细胞数为 10 8± 3.3个 ,极显著多于常压组的 98± 3.3(P <0 .0 1)。将第 6天的克隆桑椹胚和囊胚每 2~ 3枚装入 1支 0 .2 5ml塑料细管中 ,移植给同期发情处理的 5头受体奶牛的黄体侧子宫角中 ,最终获得 2头牛妊娠 ,并于 2 0 0 1年 11月 3日和 11月 6  相似文献   

10.
牛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 12~ 2 0 0 1- 0 8共进行了 97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试验 ,总成熟率为 70 .75 % (35 6 1/ 5 0 33)。其中培养液为 TCM199+0 .12 g/ L 丙酮酸钠 +10 mm ol/ L Hepes+体积分数 8% NCS+10 mg/ L FSH+10 mg/ LL H+1mg/ L E2 (培养液 1组 )组进行 5 0批试验 ,成熟率为 6 5 .75 % (14 15 / 2 15 2 )。培养液 1组有 5批次未添加 Hep-es 盐 ,其成熟率为 75 .2 1% (88/ 117) ;另 4 5批次添加 Hepes盐 ,成熟率为 6 5 .2 1% (132 7/ 2 0 35 )。培养液为TCM199+体积分数 8%发情牛血清 +0 .12 g/ L 丙酮酸 (培养液 2组 )组进行 4 7批次试验 ,成熟率为 74 .4 9%(2 14 6 / 2 881)。培养液 2组中有 9批次添加了 4 0 m g/ L 的庆大霉素 ,其成熟率为 72 .15 % (342 / 4 74 ) ;另 38批次未添加庆大霉素 ,其成熟率为 74 .95 % (180 4 / 2 4 0 7)。试验同时表明 ,激素来源对卵母细胞成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自然发情的鲁西黄牛为受体,移植经性控技术生产的高产奶牛7日龄雌性冷冻胚胎,共移植合格受体牛5 516头,移植后60~80d进行直肠孕检,怀孕2 228头,移植准胎率为40.39%;共繁殖奶牛犊牛1346头,其中母牛1 279头,公牛67头,胚胎性别控制率为95.02%.左侧与右侧卵巢排卵移植准胎率分别为35.14%和43.15%,差异极显著(P<0.01);春季与秋季的移植准胎率分别为36.93%和43.53%,秋季明显高于春季,差异极显著(P<0.01);黄牛不同黄体级别A级、B级、C级的准胎率分别为39.16%、41.70%和33.42%,A级与B级移植准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B级与C级移植准胎率差异极显著(P<0.01);移植单胚与双胚的受体牛准胎率分别为40.73%和38.2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Conditions for electrical 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 of porcine oocytes matured in vitro and in vitro culture systems of porcine embryo were studied. The best results were achiev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lectrical field strength and the pulse duration at 130Vmm-1/80 μs, with a blastocyst development rate of (20.12 ± 8.18)% (P > 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reatments of multiple pulses and a single pulse ( P > 0.05). Parthenogenetic embryos were cultured with different methods and air conditions for 7 days in vitro, blastocyst development rate of embryos with changed culture media [ (26.44 ± 8.35)% ] or changed media with 10% fetal bovine serum (FBS) [ (17.68 ± 5.39)% ] on the fifth day show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of embryos without change of culture media [ (25.30 ± 7.55) %, P > 0.05 ], while cell numbers of blastocysts from embryos with changed culture media (15.78 ± 5.46 and 14.55 ± 4.8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umber of blastocysts from embryos without change of culture media (18.01 ± 6.79,P < 0.01 ). Blastocyst development rate and blastocyst cell number of embryos cultured in lower O2 (5 % CO2:7%O2:88%N2) also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ose in high O2 (5% CO2 in air) [ (20.78 ± 8.80) % and 17.00 ± 6.12 vs. (25.30 ± 7.55) % and 18.01 ± 6.79, P > 0.05 ]. It is concluded that change of culture media with the same new one or changing over to media with 10% fetal bovine serum (FBS) on the fifth day and low O2 environment are not necessary for porcine embryo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水牛唾液对瘤胃消化代谢影响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6头装有瘤胃瘘管的公水牛收集瘤胃液和唾液,加干草粉作底物,进行体外厌氧培养。每隔2h采样测pH、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氮(NH3-N)、微生物粗蛋白(MCP),并在培养结束后测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失率。结果显示,与人工唾液相比,唾液使草粉DM和ADF消失率分别提高17.95%(P<0.01)和15.30%(P<0.01);培养液中MCP、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分别增加9.16%(P>0.05),12.24%(P>0.05)和10.54%(P<0.05),乙酸和丙酸比例及pH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条件下,唾液能明显促进瘤胃微生物消化DM和ADF产生VFA,并有促进MCP合成和NH3-N产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旨在比较良种肉羊5周龄、13周龄羔羊激素处理后卵巢卵泡发育及体外胚胎发育的影响.通过FSH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处理,比较卵巢上2~8 mm卵泡的数量及体外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5周龄羔羊卵巢发育的卵泡数和采集到的卵母细胞数(58.6±1.9、47.4±4.2)都高于13周龄羔羊卵泡数和卵母细胞数(14.4±4.1、11.6±1.7),且差异显著(P<0.05).5、13周龄羔羊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卵裂率(60.0%±1.9%、61.6%±5.2%)及囊胚率(27.4%±2.1%、28.2%±3.7%),两者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牛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卵巢采卵方法以及卵巢保存温度和时间、性周期阶段、激素和培养基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屠宰场获取的卵巢,先切剖或抽吸卵泡再切割卵巢,可显著提高可用卵母细胞数。卵巢保存时间在 2 h 以内最好,最长不超过 6 h。30~39 ℃的生理盐水保存卵巢,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3.9 %)和卵裂率(34.4 %)均显著高于 2~8 ℃(16.7 %、0 %)和 20~29 ℃(54.1 %、31.7 %)保存的。采集卵母细胞时卵巢所处性周期阶段(卵泡期、黄体期)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不大(成熟率分别为 69.2 %、64.3 %)。M199 是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理想的培养基,M199 + 50 IU/mL LH+ 100 IU/mL FSH + 1μg/mL 17?-E2和 M199 + 50 IU/mL GnRH+1μg/mL 17?-E2都是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理想的培养系统(成熟率分别为 69.4 %、67.5 %,卵裂率分别为 35.4 %、42.7 %)。  相似文献   

16.
玻璃化冷冻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猪未成熟(GV期)和体外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分组进行冷冻保护剂毒性试验,试验组经冷冻液处理,对照组不用冷冻液处理。结果表明,GV期与MⅡ期卵母细胞相比,两者经冷冻保护剂处理后,其存活率、体外受精胚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GV期卵母细胞存活率、体外成熟率及体外受精胚卵裂率虽略低于对照组(85.9%,72.4%和50.9%对91.3%,73.9%和53.3%),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MⅡ期卵母细胞存活率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卵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所用冷冻液及其处理程序,对卵母细胞无明显毒性。分3组对猪卵母细胞进行冷冻保存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GV期卵母细胞冷冻组;III组为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组。结果表明,经开放式拉管(Open pulled straw,OPS)法玻璃化冷冻后,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均获得较高的形态正常率,但GV期卵母细胞冷冻后存活率要显著高于MⅡ期卵母细胞(P<0.05)。经玻璃化冷冻后,GV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卵裂率均明显低于新鲜卵母细胞(42.6%和7.79%对73.9%和53.3%,P<0.05),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解冻后未获得卵裂。在GV期卵母细胞冷冻组,154枚卵母细胞冷冻后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体外培养,共有12枚发生卵裂,其中6枚发育至8-细胞,3枚发育至16-细胞,3枚发育至桑椹胚。本研究表明,所用冷冻方案更适合于猪GV期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7.
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猪卵母细胞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冷冻承载工具、冷冻卵母细胞的类型,从而有效地保存猪卵母细胞;【方法】利用屠宰场卵巢采集的卵母细胞,以台盼蓝染色、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鉴定卵母细胞冷冻后的成活率,以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鉴定卵母细胞冷冻后的发育能力,研究了不同冷冻方法和不同冷冻保护剂对猪卵母细胞的冷冻效果。【结果】(1)程序化法冷冻保存中,9%乙二醇(EG),10%二甲基亚砜(DMSO),10%甘油(Gly)均对猪MII期卵母细胞有冷冻保护作用,极显著高于对照组(FDA染色成活率33.8%,25.8%,23.5% vs 2.5%,P <0.01),且以9%EG的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另外两组( 33.8% vs 25.8%,23.5%, P <0.05)。(2)玻璃微细管(GMP)法是猪卵母细胞超低温冷冻的较好方法,以普通的麦管(Straw)法进行的程序化冷冻为对照组,GMP管法显著提高猪卵母细胞的冷冻成活率(分别为63.3%和34.5%,P<0.05)。(3)在玻璃化冷冻方法中,不同的冷冻液载体对猪卵母细胞冷冻成活率有影响。以EFS40为冷冻液,Straw和GMP管作冷冻液载体,卵母细胞的成活率分别为45.0%和65.9%,二者差异显著(P <0.05)。(4)用Straw的程序化冷冻法和用GMP管的玻璃化冷冻法对猪GV期卵母细胞冷冻均有效,但二者差异显著(成活率分别为30.0%和59.7%,P<0.05)。冷冻后继续培养,分别有2.8%和6.3%的卵母细胞周围颗粒层发生扩散。(5)冷冻对MII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影响较大,用新鲜精液使其受精,仅有4.9%的受精卵分裂,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5%(P<0.01);发育至4-细胞期的比例为1.7%,但未能发育至8-细胞期以上胚胎。【结论】选用MⅡ期卵母细胞、以GMP管为冷冻承载工具、应用玻璃化冷冻方法能够较好地保存猪卵母细胞,为进一步完善猪卵母细胞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肥对休闲季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军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6):3164-3174
【目的】在农作物-休闲轮作系统中,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休闲季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变化机理,为科学调控黄土高原雨养区的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依据。【方法】依托长武农田生态试验站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在小麦收获后的休闲季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CK、N、NP、M、NPM)的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底物的数量(土壤有机碳和根茬碳)和质量(土壤碳氮比和根茬碳氮比,依次简写为土壤C﹕N和根茬C﹕N),研究长期施肥影响休闲季Q10变异的机理。【结果】在休闲季,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长期施肥导致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6%—127%。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底物的数量和质量均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重要因素(P0.05)。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利用指数关系模型进行拟合(P0.05),且土壤温度可以解释40%—57%的土壤呼吸变异性。而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则用抛物线关系模型进行拟合(P0.05),且土壤水分可以解释56%—74%的土壤呼吸变异性。同时,底物的数量和质量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利用线性关系模型进行模拟(P0.05),且底物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解释高达66%—94%的土壤呼吸变异性。长期单施氮肥处理(N)对土壤有机碳影响不显著(P0.05),而NP、M和NPM处理下的土壤有机碳则增加了12%—36%。同时,N处理下的根茬碳减少了34%,而NP、M和NPM处理下的根茬碳则增加了15%—63%。N和NP处理下的土壤C﹕N影响不显著(P0.05),而M和NPM处理下的土壤C﹕N则增加了12%—13%。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根茬C﹕N则降低了8%—38%。在休闲季,长期施肥导致Q10降低了12%—56%,而长期施肥处理下Q10的差异与底物的数量(土壤有机碳和根茬碳)和质量(土壤C﹕N和根茬C﹕N)或者二者的交互作用密切相关(P0.05)。Q10随着底物数量和土壤C﹕N的增加均呈现出线性降低的趋势(P0.05),且底物的数量和土壤C﹕N可以解释61%—95%的Q10变异性,而Q10随着根茬C﹕N的增加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趋势(P0.05),且根茬C﹕N可以解释72%的Q10变异性。同时对Q10的贡献呈现出根茬碳根茬C﹕N土壤有机碳土壤C﹕N的趋势(2.16 vs.1.22 vs.0.48 vs.0.03)。【结论】在农作物-休闲轮作系统中,长期施肥通过影响底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休闲季Q10的变化,对科学评价黄土高原雨养区的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更多安徽白山羊受精卵,以开展转基因育种工作,研究了不同孕酮阴道栓来源、季节以及供体妊娠状态对安徽白山羊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国产孕酮阴道栓(CIDR)对供体母羊进行同步发情处理,头均排卵数和回收受精卵数分别为15.0±7.62和14.6±7.88枚,受精率为97.3%,而应用进口孕酮阴道栓对供体山羊进行同步发情处理,头均排卵数和回收受精卵数分别为11.0±5.38和10.8±5.16枚,受精率为98.2%,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安徽白山羊在春、秋、冬3个季节超数排卵,头均回收卵子数分别为13.71±6.28、16.54±7.43和13.95±6.15枚,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母羊和未妊母羊头均排卵数分别为14和15.2枚,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但妊娠组回收卵子的受精率显著低于空怀组(P0.05)。  相似文献   

20.
半胱胺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来自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成年山羊的瘤胃液,以0.7g草粉和0.3g精料(由70%玉米+30%豆粕组成)为底物,在体外厌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胱胺(10mg/L、50mg/L、100mg/L、200mg/L和50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50mg/L时,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5.7%(P<0.05),而微生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比例和体外发酵总产气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P<0.05)、56%(P<0.05)、6%(P<0.05)和11.4%(P<0.05),发酵总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开始高于对照组,微生物蛋白在发酵5h后开始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半胱胺可促进山羊瘤胃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