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梅花鹿是较珍贵的经济动物,鹿茸、鹿胎、鹿血、鹿心等有着极高的药用、食用和经济价值。梅花鹿的饲养管理较复杂,需要科学地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养殖者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促进我国养鹿产业的发展,我们总结和归纳了几十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教训,编写了成年公梅花鹿饲养管理措施,供养鹿从业人员参考。成年公梅花鹿饲养管理措施分一般性饲养管理措施和特殊性饲养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鹿的引种及引种后的饲养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0年的养鹿实践表明,我国养鹿业是一项长期高效产业,其效益是牛羊的多倍。目前,部分下岗职工在广开就业门路时选择养鹿,一些资金雄厚的企业家在开发新产业时,也抓紧上养鹿项目。尤其山东、河北、浙江和贵州等省,从吉辽两省大量引种梅花鹿和马鹿进行饲养,并对鹿...  相似文献   

3.
1.选择良种鹿:我国驯养的鹿主要是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人工饲养最多的是梅花鹿,其次是马鹿.梅花鹿和马鹿的经济价值基本相同,在鹿茸质量上,马鹿次于梅花鹿.养鹿首先要选择良种鹿,因为高产鹿和低产鹿相比,不但鹿茸产量差别较大,而且茸的质量和价格也有较大差异,二者的经济效益悬殊.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养鹿大国.驯养茸鹿具有悠久历史,目前驯养茸鹿近50万头.主要以梅花鹿、马鹿为主。近十几年来.中国茸鹿育种取得了巨大成绩.先后培育出了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的双阳梅花鹿品种(1986)、长白山梅花鹿品系(1993)、天山马鹿清原品系(1994)、西丰梅花鹿品种(1995)、乌兰坝马鹿品种、兴凯湖梅花鹿品种(2003)等6个优良品种(品系).对改良低产茸鹿.促进我国养鹿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梅花鹿、马鹿明确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家养梅花鹿、马鹿养殖新技术的需求日显急迫。文章综述了6种饲料及养殖新技术在鹿养殖业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全混合日粮(TMR)技术、仔鹿代乳饲料饲养技术、茸鹿非常规蛋白饲料利用技术、仔鹿早期培育技术、鹿复合饲料添加剂技术与饲料替抗技术,以期通过介绍6种新的饲料与养殖新技术方案,集成提高茸鹿养殖和饲料利用的综合养殖技术,提升茸鹿生产性能及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促进鹿养殖行业绿色、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1 养殖历史悠久东丰县1682年辟为 "盛京围场",1796年(嘉庆元年)首开人工养殖梅花鹿的先河,采取窖鹿方式,捕获活鹿,围栏圈养,朝廷进贡,皇室享用。1900年设立"养鹿官山",史称"皇家鹿苑",猎户赵允吉、赵振山父子先后被朝廷封为七品鹿达官、六品鹿达官,专为朝廷贡鹿。1947年,东丰县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国有鹿场,后建成梅花鹿良种繁殖基地。时至1985年全县国营鹿场达到7个,饲养梅花鹿5 600只,到国有鹿场改制时饲养量达到19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大肠杆菌病,以胃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多发于仔鹿和幼鹿,常引起仔鹿白痢.2007年4月五河县某梅花鹿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先后出现急性死亡和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糊状血便为特征的疾病,最终衰弱死亡.  相似文献   

8.
梅花鹿大肠杆菌病,以胃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多发于仔鹿和幼鹿,常引起仔鹿白痢。2007年4月,五河县某梅花鹿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先后出现急性死亡和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糊状血便为特征的疾病,最终衰竭死亡。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梅花鹿大肠杆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梅花鹿仔鹿人工哺乳技术程序,本文着重从梅花鹿出生到成年过程中,对梅花鹿仔鹿哺乳舍的建立、哺乳前的准备、哺乳方法、该如何人工哺乳仔鹿以及人工哺乳技术优点等方面,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方面对梅花鹿仔鹿人工哺乳技术管理要点进行了探讨,望为临床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10):66-66
为加快双阳区鹿产业发展,根据该区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发展实际和国内外鹿业市场发展趋势,实行"12345"工程,推动梅花鹿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制定一个规划。《长春市双阳区梅花鹿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科学修编已完成,下步拟请专家论证。二是出台两个意见。区政府拟出台的《关于梅花鹿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和《关于梅花鹿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三是抓好三个建设。鹿乡镇鹿产品市场建设已完成项目选址和可研编制,中国梅花鹿之乡—双阳网站已建设完成并开通,正着手以雕塑公园为主体建设梅花鹿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11.
鹿是最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动物类群之一。由于鹿产品的利用较为广泛,利润也高,所以,鹿早就成为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畜种。一些权威畜牧专家甚至预言鹿有可能成为未来取代牛羊的最大的畜种。养鹿业是畜牧业中蓬勃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我国是养鹿和鹿产品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人工养鹿业存栏现达60多万只,并且人工培育出双阳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西丰梅花鹿品系、塔里木马鹿品种、天山马鹿清源品种等优良品种。同其他定型畜禽一样,中国梅花鹿种鹿在1986年就正式列入国家标准GB6935-86。…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养鹿大国 ,驯养梅花鹿具有悠久历史 ,目前驯养梅花鹿约 35万头。解放以来 ,梅花鹿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 ,先后培育出了具有鹿茸高产优质等特点的双阳梅花鹿品种 (1 986年 )、长白山梅花鹿品系 (1 993年 )和西丰梅花鹿品种 (1 995年 ) ,为促进我国养鹿业的发展做出了具大贡献。1 双阳梅花鹿双阳梅花鹿是以双阳型梅花鹿为基础 ,采取大群闭锁繁育的方法 ,历经2 3年 ,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茸用梅花鹿品种 ,品种形成时鹿只数为 372 5只 ,已被引种到全国各地上万只 ,现存栏 2万余只。1 1 体质外貌特征 双阳梅花鹿体型较大 ,成年公鹿体高 1 …  相似文献   

13.
茸鹿人工授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包括对茸鹿(主要是梅花鹿和马鹿)采精,精液冷冻保存和输精三个部分。从1977年开始用自制的电刺激采精器(交流型),在7种动物中采精42次,并用自己筛选和研制的精液稀释液与保存液配方:特研Ⅰ号和Ⅱ号,液氮冻存茸鹿精液389安瓿(梅花鹿238安瓿,马鹿103安瓿,驯鹿42安瓿,杂种鹿6安瓿),精子活力保存2年以上者仍在0.3以上。用冷冻精液给茸鹿输精,1979年获1只梅花鹿仔鹿(共输4只),1980年又获9只马鹿仔鹿(共输25只,受胎率为36%)。  相似文献   

14.
天山马鹿起源与分子进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鹿(Cervus elaphus)属偶蹄目鹿科鹿亚科,又名红鹿、赤鹿、白臀鹿.马鹿由梅花鹿分化而来,与梅花鹿亲缘关系非常近,在自然条件下可与梅花鹿杂交延续后代.  相似文献   

15.
梅花鹿大肠杆菌病,以胃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多发干仔鹿和幼鹿,常引起仔鹿白痢.2007年4月五河县某梅花鹿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先后出现急性死亡和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湖状血便为特征的疾病,最终衰弱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化验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梅花鹿大肠杆菌病,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是全国知名的“中国梅花鹿之乡”。作为“东北三宝”之一.梅花鹿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养鹿业也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近两年来.梅花鹿的市场行情却一路走低.尤其是2006年一只梅花鹿的市场价竞跌到了400元.给这里的养鹿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正梅花鹿人工授精配套新技术的研发始于1998年5月,2002年7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历时5年,已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鉴定委员会认为此项技术已趋完善可以在全国推广应用,梅花鹿的人工授精对鹿的品种改良和大幅度提高鹿茸产量具有重大意义。梅花鹿人工授精技术可提高西丰梅花鹿母鹿妊娠率、提高优良种公鹿的利用率、解决个体养鹿配种难的问题,提高后代鹿茸产量,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取优质高产鹿茸,提高鹿茸的生产能力。本文根据梅花鹿各时期生理特点,详细阐述梅花鹿饲养管理过程中营养供给、日粮搭配、喂饲方法、鹿茸收割、环境控制和消毒防疫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从业者提高梅花鹿科学管理饲养水平、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借鉴,更好地促进养鹿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溪市望溪公园饲养梅花鹿10只,2007年4月上旬,一只梅花鹿产下仔鹿1d后,突然死亡,死前该鹿未见任何异常,产下的仔鹿表现下痢,经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未造成本病的流行,并成功救活仔鹿,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海门市三星镇某梅花鹿场饲养梅花鹿67只,自1999年引进梅花鹿后,从未进行任何免疫注射。2 0 0 2年6月中旬的一个早晨突然死亡1只梅花鹿,另外还发现2 0余只梅花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这2 0余只集中在相邻的4个圈舍内,离这4个圈舍大约5 0m的一排圈舍未见异常。当天中午又死亡1只,下午来我站请求出诊。鹿食欲下降,槽中有剩料,由于群养无法确定有病的梅花鹿。后病鹿逐渐发展到精神不振,吃草很少,粪便干燥,鼻镜干燥,步态不稳。有部分病梅花鹿可见呼吸加快,呈腹式呼吸。最后病鹿倒地不起,腹痛乱踢。剖检1只,可见瘤胃壁肿厚,粘膜潮红,胃壁切面有凝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