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已有资料和实地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对轮台县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和区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对轮台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轮台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现实经济发展要求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今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措施和经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晔  王方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83-20085,20092
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四川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函数,2003~2008四川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程度不高,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均等化现象非常突出。2003~2008年四川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均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协调程度持续降低;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缓慢上升,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急速下降,公共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持续下降且幅度较大,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持续下降,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稳定在低水平,社会保障和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在波动中上升,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为了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必须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基于此,阐述了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应金融支持对策,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资兴市林下经济发展情况的现状分析,总结资兴市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资兴市林下经济发展潜力,探索适应资兴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结合清水河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清水河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清水河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2)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湖北省经济发展同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单向因果关系。(3)耕地面积变化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经济发展的冲击对耕面积变化的贡献率达到19.28%;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面积变化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面积变化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到0.69%。因此,要协调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矛盾,必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胡井军  薛梦瑶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0):214-216,封3
使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将河南省18个市依照9个指标分为3个农业经济发展类别,即农业经济发展领先区、农业经济发展中等区和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分析各类别的主要指标数据,发现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选取了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主成分,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出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模型,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各类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建议,为推动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农村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趋向复合化,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即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思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提高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切实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从农业经济管理的角度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延平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分析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60-261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基本条件。通过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探讨农业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及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分享性六个方面,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03-2012年云南省经济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并以此为变量,运用差异系数,对云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差异的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2003-2012年云南省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区域间的差异总体呈波动缩小的趋势;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和创新性方面;在空间上,形成以昆明、玉溪、楚雄和大理为增长极,滇东、滇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较落后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研究,从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分析农业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进而提出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本文首先论述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其次找出农村金融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墨西哥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最后提出农村金融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明川 《甘肃农业》2016,(10):22-23
详述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原州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路,以为当地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型.基于此,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重点探讨我国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及突破路径,旨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深度融合,稳步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增能.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要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性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该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具体情况,以人才、资本及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线,分析了这3个要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3要素投入所面临的制约,提出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才、资本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要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性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该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具体情况,以人才、资本及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线,分析了这3个要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3要素投入所面临的制约,提出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才、资本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青  焦青霞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5033-5037
利用劳动力流动效应模型测度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测度了不同类型农村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贡献显著,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14.7%,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先增大而后又减小的变化趋势;②区域外流入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区域内流动人口,区域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区域外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当,区域外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区域内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简要分析了新媒体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新媒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新媒体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有效对策,以期指导新媒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