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种植基础水果型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植物,瓜长13~18cm,直径2~3cm,它一般表皮上没有刺,而且口味甘甜,主要用来生食,作为一种新菜品,水果黄瓜一面世,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水果黄瓜植株属于雌性系,每个节间都有瓜,瓜码密,其生长势旺,坐果能力强,丰产潜力很大。从播种到商品瓜采摘50d左右,每年可种植2~3茬,适宜秋冬加温温室及春大棚种植。最近这些年,水果黄瓜发展比较迅速,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水果黄瓜对环境并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来说,能种植普通黄瓜的地方,都能种植水果黄瓜。黄瓜是喜温作物,最低温度应该在12℃以上,冬天可以采用温室大棚栽培。另外,它是比较喜欢光照的,所以光照条件要比较好,水肥如果再跟上去,它的产量还是很可观的。与普通黄瓜相比,水果型黄瓜产量少一些,但是它的产值  相似文献   

2.
本次试验对4个引进达州的水果黄瓜品种:水果黄瓜006、水果黄瓜冬秀、水果黄瓜K-E、水果黄瓜H.6-01进行了生物习性及熟性的观察和比较以对其在达州区种植的适应性做出科学评价。试验结果证明,4个供试品种均具有生长势强,初期产量较高,抗性较强的特点。其中以水果黄瓜K-E商品瓜率最高,初期丰产性最好。水果黄瓜H.6-01商品瓜率最差,初期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季节日光温室内光温环境变化及其对黄瓜根系和植株硼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的光温环境冬春茬较秋冬茬符合黄瓜生育要求,冬春茬根系体积增加较快,根系活力逐渐上升,秋冬茬根系体积增加缓慢,根系活力逐渐下降。黄瓜对硼的吸收量和吸收强度,冬春茬明显高于秋冬茬。植株硼的分配以向叶中为主、根中最少,且冬春茬明显高于秋冬茬。生产上应依据环境和植株生育期调整硼素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品种选择、育苗、播后苗床管理、根瓜采收前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不同季节黄瓜对钙镁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佛吉尼亚黄瓜为试材,进行了日光温室秋冬、冬春两茬土壤栽培对Ca、Mg吸收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冬春茬根体积、根系活力增加较快,秋冬茬根体积增加缓慢、根系活力逐步下降。Ca、Mg的吸收速率冬春茬较高且增加较快而秋冬茬较低。全生育期黄瓜吸收Ca、Mg的量,冬春茬在秋冬茬的30.5倍和2.9倍,前期所占比例较小,结瓜期所占比例较大。不同茬口主要生育阶段Ca、Mg在植株各部位分配的量,冬春茬显著高于秋冬茬,前期以向茎叶分配为主,结瓜后向果实的分配上升。笔者分析了吸收分配差异的成因,并对依据植株生长环境和生育阶段调整养分供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水果型黄瓜又称迷你黄瓜、小黄瓜,是一种特殊的黄瓜生态类型,其外观小巧秀美,短棒形,一般长14~18cm.重80g左右,每株可结瓜20~30个,每666.7m^2产3000~5000kg。水果型黄瓜口感脆嫩、清香、爽口,可生食、配菜、做色拉,深受宾馆、饭店及消费者青睐。其价格比一般黄瓜高。河北省滦南县自2006年开始推广.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栽培要点是:  相似文献   

7.
1.品种特征特性 雪勇士是由欧洲引进的黄瓜新品种,经寿光市试种后深受广大菜农的喜爱,是目前日光温室越冬茬及冬春茬栽培首选的密刺型黄瓜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旺盛,叶片小且厚。以主蔓结瓜为主,瓜条呈棒状,顺直,瓜把短,表面光亮、深绿色,刺瘤明显、突出,刺密,瓜长可达38厘米。瓜肉浅绿色,味道佳,品质优。耐低温能力特强,夜温在11℃时仍可正常生长,在短期4~5℃的低温条件下,植株不受伤害,叶片生长正常,畸形瓜也很少。丰产潜力大,如管理得当,每亩可产黄瓜2.5万千克以匕。  相似文献   

8.
水果型黄瓜是近几年推广的黄瓜新品种,与普通黄瓜相比,具有瓜型短小、表皮光滑、强雌性、果皮薄、心室小等特点。一般瓜长12~18cm,横径2~3cm,无刺无瘤,易清洗,瓜码密。每株结瓜60条以上,最多结瓜达85条。果肉比重大.风味浓郁、品质好,脆嫩多汁,清香爽口,主要以生食为主,可蘸些甜面酱,也可做沙拉。  相似文献   

9.
<正>西葫芦俗称角瓜,又称美洲南瓜、搅瓜、茭瓜、玉瓜、葫芦瓜、番瓜、荀瓜、白瓜、熊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中叶片具较少白斑、果柄五棱形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普遍栽培的蔬菜。西葫芦较耐低温、耐旱,同时又耐瘠薄,适于在砂质壤土种植。目前,我国西葫芦通过加温温室冬春茬栽培(一般在10~11月份播种)、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大棚春提前或秋延后、地膜覆盖西葫芦栽培等各种栽培方式进行相互补充,可以全年栽培生产,已经做到了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0.
<正>1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应始终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与砧木亲合力强,嫁接苗成活率高,壮苗率高。二是结瓜早,结瓜能力强,耐低温弱光,植株长势较旺,不易徒长,分枝较少,雌花节位低,结成性好,结瓜时间较长,瓜条大小适中,品质优良,产量高,畸形瓜少。三是植株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具有比较强的生长势。四是抗病力强特别是高抗黄瓜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灰霉病等常见病害。育苗冬春茬黄瓜栽培要想获得高产,须采用嫁接育苗。  相似文献   

11.
保护地黄瓜产量高,效益好,近年由于连续种植、环境因素控制不良及栽培管理不当等影响,极易发生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二者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混合发生,且症状比较接近。发病时生产者常因误诊或防治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多次重复侵染,引起植株生长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特别是冬春温室大棚,损失更加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保护地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  相似文献   

12.
杨升  张桂芝  王岭  田丽美  李德泽  李响 《种子》2019,(10):122-123,131
耐寒绿美是2009年从北京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黄瓜杂交种。该品种为早熟密刺型。主蔓结瓜,瓜条长棒形,腰瓜长24~26cm,节成性好,刺瘤密,瓜条顺直,瓜把短、瓜色深绿油亮、无瓜棱,瓜腔小,果肉淡绿色,口感清香,平均产量80439.5kg·hm^-2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日光温室春抢早栽培。  相似文献   

13.
正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角瓜冬春茬栽培要选择耐低温性、抗病性和连续坐瓜的高产品种,如法国的寒玉、法拉利、冬玉西葫芦等品种。2栽培技术2.1培育优质壮苗日光温室角瓜冬春茬栽培,采用营养钵育苗或营养土块育苗,育苗时间是10月10~20日。2.1.1营养土配置选没有种过瓜类作物的菜园土和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相似文献   

14.
《山东蔬菜》2010,(2):46-47
一、日光温室专用黄瓜新品种山农6号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高抗枯萎病.较抗霜霉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植株生长健壮,后期不早衰,丰产性好;瓜条绿色,刺密瘤小,瓜长35cm左右,商品性好;果肉淡绿色,质脆,风味佳。每666.7m2产量可达10000kg以上。适合华北地区日光温室越冬及冬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一、生育期间的环境特点及主攻方向 日光温室黄瓜秋冬茬栽培,是北方黄瓜周年供应的重要环节。这茬黄瓜所经历的环境条件与冬春茬黄瓜所经历的环节条件恰相反,幼苗时期是高温季节,生长中后期转入低温期,光照也逐渐变弱。所以培育壮苗,生育中后期增温增光是生产上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黄瓜新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喀什温室专用高产优质黄瓜品种,本研究选取了4个黄瓜品种,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4个黄瓜品种的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瓜数,以及单瓜重和产量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处理Ⅰ和处理Ⅳ株型较高,处理Ⅱ主蔓较粗,主蔓叶片数依次表现为处理Ⅳ>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Ⅰ,单株瓜数依次表现为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Ⅰ>处理Ⅱ。单瓜重差异最大,处理Ⅰ高达225g,处理Ⅳ却只有138g,产量也因此而出现很大差异。综合分析,处理Ⅰ和处理Ⅲ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较好,处理Ⅳ瓜型较小但生长状况较好,可以密植或多蔓整枝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不同茬口黄瓜对水分需求的规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对不同茬口日光温室黄瓜对水分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冬春,秋冬茬的光温环境差异很大,随黄瓜生育进程以及日光温室内光温环境的变化。蒸发速率和日蒸发量冬春茬不断上升而秋冬茬初花期开始下降;冬春茬和秋冬茬蒸腾速率和日蒸腾量均增加,但秋冬茬增加缓慢,约为同期的45%,水分的需求秋冬,冬春茬均随黄瓜生育进程增加,且苗期相近,约为0.55mm/d,初花期开始冬春茬较秋冬茬增加快,结瓜期冬春茬水分需求维持在2.0mm/d以上,秋冬茬约为冬春茬的40%,日光温室内水分的散失苗期主要通过蒸发而结瓜期主要通过植株蒸腾散失。  相似文献   

18.
新金兰是台湾农友公司选育的水果型西瓜品种,我基地2004年引进,2005年后小面积种植,连续3年在温室越冬栽培中都表现出坐瓜率高、瓜大小均匀、采收后贮存期长等良好特性,平均亩产量2000千克,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5元,千克左右,亩产值约15000元。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温室黄瓜高畦双行栽培模式下,膜下沟灌适宜的灌水沟沟深,以冬丽519号黄瓜(砧木为高优亮南瓜)为试材,以常规畦沟灌溉(每次灌水量450 m3/hm2)为对照,设计了灌水沟沟深15,11,8 cm 3个处理,对应每次灌溉量300,225,150 m3/hm2,研究灌水沟规格对黄瓜产量、品质、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灌溉水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规格灌水沟的灌水量均能满足黄瓜正常生长需求,黄瓜产量和品质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也没有显著影响,但所有处理均显著地提高了灌溉水生产效率,其中秋冬茬节水率分别为27.03%,40.54%,54.05%,冬春茬节水率分别为30.20%,45.30%,60.40%。综合考虑产量与灌溉水生产效率,建议高畦双行栽培黄瓜的膜下灌水沟沟深为8 cm、单次灌水量150 m3/hm2能够满足嫁接黄瓜生产对水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正黄瓜俗称刺瓜,又称胡瓜、青瓜、王瓜,为葫芦科南瓜族黄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是我国各地普遍栽培的果菜类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黄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财政部、农业部对保护地建造塑料大棚的支持,塑料大棚春黄瓜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黄瓜病虫草害发生较为普遍,且日趋加重,其制约了黄瓜产量和品质,生产上需尽快解决。为减少菜农经济损失,笔者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就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