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以N、P和K3种肥料为因子,在青海省玉树州高寒草地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缺乏N和P的高寒退化草地,不缺K,3个施肥因素对牧草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K,草地牧草产量(Y,kg/hm2)可用其与N(kg/hm2)和P(kg/hm2)间的二元二次方程Y鲜重=11 027+742 N+728 P-2 540 N2-624 P2-1 055 NP和Y干重=3 706+243 N+232 P-716 N2-201 P2-306 NP很好地估测;牧草产量较优施肥组合为251.80 kg N/hm2+131.82 kg P/hm2和269.69 kg N/hm2+119.36 kg P/hm2。  相似文献   

2.
唐古特大黄“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唐古特大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唐古特大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唐古特大黄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依次为施肥不施肥,NPKPNK;两两互作对唐古特大黄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表现为NPPKNK、PKNPNK。除高氮处理(N3P2K2)外,其余施肥处理条件下唐古特大黄总蒽醌含量均优于《中国药典》标准,总灰分及水分均达标。唐古特大黄施肥量与产量间的三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均典型,能够较好的反应施肥量同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获得唐古特大黄最高产量施肥方案为氮74.06kg/hm2,磷55.07kg/hm2,钾36.56kg/hm2,产量可达12384.3kg/hm2。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为氮73.33kg/hm2、磷54.58kg/hm2、钾36.37kg/hm2,产量为12012.6kg/hm2,经济效益为196126.0元/hm2。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五节芒热值和表型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进行施肥措施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其灰分含量、热值以及表型性状方面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热值、灰分含量、单株高度、地径、茎叶比、产量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五节芒热值和表型性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叶干质量热值、叶灰分含量、茎灰分含量、单支高度、地径、茎叶比达到显著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氮、磷、钾最佳组合为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600 kg/hm2)+氯化钾(50 kg/hm2)时,五节芒灰分含量低,热值高;氮、磷、钾最佳组合为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200 kg/hm2)+氯化钾(200 kg/hm2)时,五节芒的表型评价指标高。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方对草地早熟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叶绿素含量和感官评价为依据,测定了氮、磷、钾不同肥料组合对草坪质量的影响.分别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最佳组合为尿素(0kg/hm2)+磷酸二铵(125kg/hm2)+硝酸钾(130.4kg/hm2).各元素的贡献大小顺序为磷>钾>氮.相关性分析表明,投入资金与叶绿素含量和感官评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综合经济效益分析,施尿素68.3kg/hm2+磷酸二铵125kg/hm2+硝酸钾43.5 kg/hm2最为适合,在保证草坪质量的同时需投入897.94元/hm2.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冬春饲草料不足,充分利用夏收闲田复种饲草料作物,拓宽饲草料来源、提高土壤肥力,对复种初岛燕麦(Avena sativa)和中豌六号豌豆(Pisum sativum)单播及混播的一年生栽培草地进行生物量动态、牧草品质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混播组合为初岛燕麦65%(195 kg/hm2)+中豌六号35%(42kg/hm2)和初岛燕麦50%(150 kg/hm2)+中豌六号50%(60 kg/hm2),9月10日刈割干草产量达7 246.44和7 133.91 kg/hm2;粗蛋白产量为624.64和670.6 kg/hm2;最佳刈割期以初岛燕麦开花-灌浆期为宜。初岛燕麦的干物质积累速率高,植株高度占优势,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其竞争力强于中豌六号豌豆。  相似文献   

6.
甘肃引黄灌区根据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通常在每年固定时期给水灌溉。本试验研究了甘肃引黄灌区不同灌溉次数(2,3,4次)和磷酸二铵施用量(0,180,360,540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寻找该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合理灌溉次数和最佳施肥量。通过两年的研究发现,灌溉次数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灌溉次数增加反而降低种子产量,2次灌溉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较为适宜,两年的平均值分别为686和891kg/hm2;种子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施用360kg/hm2肥量条件产量最高,两年的平均值分别为631和786kg/hm2;灌溉次数和施肥量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在2次和3次灌溉条件下,施肥量增加显著提高种子产量;在4次灌溉条件下,随着施肥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2013年,2次灌溉、360kg/hm2施肥量条件下的种子产量最高,为757kg/hm2;在2014年,2次灌溉、540kg/hm2施肥量条件下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019kg/hm2;苜蓿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结荚花序数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03和0.835;2次灌溉、360kg/hm2磷酸二铵施肥条件为该地区较为经济、高效的灌溉和施肥条件。  相似文献   

7.
配方施肥对皮燕麦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引1号燕麦为研究对象,研究施肥对燕麦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成熟期,燕麦地上生物量,施肥处理高于对照CK处理,完熟期OPT处理最高,达99478.5 kg/hm2。施磷能显著提高燕麦种子产量。OPT+1/2P处理所得燕麦籽粒产量最大,为6678.3 kg/hm2。在施钾量和施磷量一定时,燕麦籽粒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OPT-1/2N处理所得籽粒产量仅低于OPT+1/2P处理,为6588.3 kg/hm2。  相似文献   

8.
闫景彩  陈金龙 《草业科学》2009,26(12):98-102
通过不同的施肥处理方案研究在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Guimu 1的氮、磷、钾需要量及其最佳配比模式。结果表明,在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钾配方施肥,能够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与效益。实测结果以N2P2K2(氮肥414 kg/hm2,磷肥138 kg/hm2,钾肥276 kg/hm2)试验组的产量最高[(256.81±1.18)t/hm2],与其他低水平试验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无肥处理相比,增产率达到16.6%。通过对各处理进行效应模型的配置与分析,得出田周地种植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预测最高产量为259 t/hm2,对应施肥量为氮肥414621 kg/hm2、磷肥140 kg/hm2、钾肥204 kg/hm2;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256 t/hm2,对应施肥量为氮肥414 kg/hm2、磷肥140 kg/hm2、钾肥172 kg/hm2。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了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旱地马铃薯种植密度与施肥耦合栽培技术,用以选择马铃薯密肥优化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产量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施氮量、施磷量、氮磷配合、施农家肥量、种植密度。要想获得2250kg/hm2以上产量,其密度与施肥耦合最优方案是施纯氮81.30-87.75kg/hm2,五氧化二磷79.65-87.30kg/hm2,农家肥23835.00-28440.00/hm2,种植密度57270-59385株/hm2。  相似文献   

10.
半干旱草原区松土改良增产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半干旱草原区使用松土补播机进行了三种免耕试验,结果改良效果以松土、松土+施肥为好,在植被盖度40%~60%、年降雨量310mm的草场上,一次松土鲜草产量(5684.7kg/hm2)比对照(3900kg/hm2)增产45%,松土+施肥耕作一次当年鲜草产量(9454.5kg/hm2)比对照提高142.5%.这两种免耕法均可连续保持4年增产期,而松土+施肥+补播成功率较低,当所需条件满足时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磷、钾肥对蒙农红豆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在北京地区施磷、钾肥对蒙农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cv.Mengnong)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年内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春季全施和秋/春(1/2)蒙农红豆草的种子产量高于秋/春(1/1)施肥试验的种子产量。春季全施试验中,施磷肥100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为1 56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施钾肥180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最低,为1 176kg/hm2。秋/春(1/1)施肥试验中,施磷肥100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为1 357.3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秋/春(1/2)施肥试验中,施磷肥100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为1 519.6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由相关分析可知,蒙农红豆草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的有效分枝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5,P<0.05),而与每个枝条的花序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91,P<0.01)。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中氮是最大的土壤养分资源,影响间作体系的生产力优势,然而,氮对作为北方旱作农业的新型间作模式的胡麻/大豆间作体系的影响机理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0,75,150kg/hm2)对胡麻/大豆间作体系的间作优势特征、种间关系和间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大豆间作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种间优势,胡麻/大豆间作的生物量和产量的土地当量比(LER)值均大于1,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N1(75kg/hm2)下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25和1.30。胡麻的种间竞争能力在N0(0kg/hm2)和N1(75kg/hm2)下强于大豆(Ao0,CRo1),在N2(150kg/hm2)下弱于大豆(Ao0,CRo1)。胡麻/大豆间作体系的籽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在N1下均达到最大,分别为2440.5kg/hm2和7594.3kg/hm2。说明胡麻/大豆间作体系在N1(75kg/hm2)下最利于胡麻大豆协调增产。  相似文献   

13.
在科尔沁沙地进行燕麦(Avena sativa)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肥试验,测定燕麦干草产量、产量组成及氮素含量,分析科尔沁沙地燕麦的最佳追施氮肥用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燕麦干草产量与氮肥施用量的回归方程为y=-0.085 3x2+35.774x+458 4,最高产量为8 201kg/hm2时氮肥施用量是209.7kg/hm2;当追施210kg/hm2时氮肥经济效益最高,较对照增加6 174.86元/hm2;在追施210kg/hm2时氮肥贡献率最大,依存率最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降低。科尔沁沙地燕麦追施210kg/hm2氮肥时,氮素利用率不高,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是沙地燕麦追施氮肥的最佳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4.
以呼伦贝尔羊草割草地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水平的氮磷钾配施对该地区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CH6(N3P3K3)产量最高(3579.73kg/hm2),显著高于CK(P0.05)。该地区施肥量的最优组合为氮肥(181.96kg/hm2)+磷肥(321.84kg/hm2)+钾肥(47.01kg/hm2)。(2)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对不同施肥配比的响应不同,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CH3(N2P3K3)组合最优;粗脂肪含量的最优组合为CH13(N2P3K2);CH14(N3P2K2)、CH13(N3P2K2)分别是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优组合。(3)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对不同N、P、K施肥水平的响应不同,牧草粗蛋白质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在N4和K2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水平,酸性洗涤纤维在P2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水平,牧草品质最优组合为N4P2K2。综合牧草产量、品质,呼伦贝尔天然割草地进行配方施肥时应保持N肥、P肥用量,减少K肥用量。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土默特地区中苜2号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苜2号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沟子板村蒙草抗旱苜蓿试验基地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N、P肥能促进苜蓿产量增加,K肥抑制苜蓿产量增加。施肥处理中P_3K_2N_2产量最高,为14204kg/hm~2。施肥处理的干草产量表现为:无K处理NPK处理无P处理无N处理不施肥处理,产量比不施肥处理分别高31.18%、30.21%、5.21%、3.60%。苜蓿产量与N肥、P肥、K肥的一元二次拟合方程为:Y=10181+46.089394N-0.166307N~2、Y=10598+126.921295P-1.178216P~2和Y=12923+20.824437K-0.261471K~2,根据方程得到N、P、K最大施肥量分别为138.57kg/hm~2、53.86kg/hm~2、39.82kg/hm~2。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松嫩平原,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产量进行行距、灌水、施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cm行距处理产草量最高,干草产量15389.66kg/hm2;灌水以3次和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磷酸二铵150kg/hm2和施复合肥150kg/hm2处理;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干草14673.61kg/hm2;行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处理产干草19395.8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7.
草原施肥对羊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吉林省西部白城地区天然和人工草地设置氮磷锌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的田间试验 ,研究草原施肥后对羊草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区草地需要营养元素的顺序是氮和磷 ,其次是锌。对 7个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按频率分析法算出的最佳施肥量为N 90kg/hm2 ,P2 O590kg/hm2 和ZnSO4 3 0kg/hm2 ,1kg混合肥可增干草 195kg/hm2 。干草中N含量为 2 1.2~ 2 5g/kg ,P 1.55g/kg ,K11.1g/kg ,Ca 3 .0 g/kg ,Mg 2 .63 g/kg ,Zn 0 .0 3 3 g/kg ,P/Ca为 0 .4~ 0 .6,K/ (Ca +Mg)为 1.97g/kg。  相似文献   

18.
陇单7号饲用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和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明 《草业科学》2011,28(6):1218-1220
摘要: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饲用玉米(Zea mays)新品种陇单7号种植密度,施氮、施磷量及其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陇单7号高产适宜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产量达14 460.05 kg/hm2,密度低于或高于60 000株/hm2的处理,单产均极显著降低;施氮磷量为纯氮400 kg/hm2、P2O5 300 kg/hm2的产量最高,为12 785.2 kg/hm2;施氮磷方式以分底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 3 次施肥的产量最高,达13 485.8 kg/hm2,平均分2次施肥的产量次之,为13 442.0 kg/hm2,作底肥一次施入的,产量最低,仅11 261.5 kg/hm2,分3次和2次施肥方式比一次施肥方式分别增产19.75%和19.36%。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肥合理施用方案为纯氮400、P2O5 300 kg/hm2,可采用两种方式施氮磷:1)最好在播种前、拔节前期和大喇叭口期3次施肥,每次各施总量的1/3;2)也可以在播种前和大喇叭口期平均分2次施入。  相似文献   

19.
在高寒地区,通过建植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来提高草地生产力的生产模式是可行且有效的。增施氮肥,均能达到增产目的。针对Ⅲ组分混播组合最佳施N量是113kg/hm2,对Ⅳ组分混播组合最佳施为N75kg/hm2。且该施肥水平下组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Ⅳ组分混播组合优于Ⅲ组分混播组合,且施肥后效均显著。从产量角度看,组合: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扁穗冰草+冷地早熟禾(组合Ⅲ)的适宜刈割期为9月份,而其他组合应在8月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火龙果优化施氮对产量及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的形式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不同氮肥施用量(CK:0 kg/hm2;优化施氮处理490 kg/hm2;优化施氮下调处理345 kg/hm2;优化施氮上调处理640 kg/hm2;传统施肥处理880 kg/hm2)下1年生火龙果的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酸化效应及富营养化效应等进行了跟踪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施氮相较农户传统施肥,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氮肥用量390 kg N ha-1,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85%,降低酸化效应潜值16.65%,降低富营养化效应潜值22.22%,证明在现有火龙果生产体系中,可以通过优化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小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