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皂角树是一种重要资源,本文从皂角嫁接时期开始介绍,简单叙述如何选择和采集接穗及处理和贮存接穗时应注意的问题,进一步详述了皂角嫁接中两种重要嫁接方法,最后说明嫁接后苗木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添加皂角甙对鲤鱼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测定。试验鱼平均体重 19g ,分别投喂皂角甙15 0mg/kg和 30 0mg/kg的饲料 8周。测出投喂皂角甙 15 0mg/kg饲料的鱼增重 (372 % )显著高于对照组鱼 (32 7% )和投喂皂角甙 30 0mg/kg饲料的鱼(32 5 % )。投喂皂角甙 30 0mg/kg饲料的鱼增重与对照组饲料的鱼近似。投饵试验第 4周时 ,投喂皂角甙 15 0mg/kg饲料的鱼之饲料转换率和代谢生长率值高于对照组的鱼 ,此后差异变小。投喂皂角甙15 0mg/kg的鱼对饲料的蛋白质利用率高 ,能量利用率亦高于对照组鱼。试验结果证实 ,皂角甙…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田皂角甙对钉螺糖原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蒽酮显色法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田皂角甙浓度大于0.80 g/L时能显著降低钉螺体内糖原含量,降低幅度为12.49%-73.16%;田皂角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钉螺体内的蛋白含量,降低幅度为5.35%-14.49%,但不及前者显著。说明植物田皂角杀灭钉螺的作用可能主要与降低钉螺组织细胞中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找到一种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成本低、适合川渝地区在冬季农闲时进行大规模良桑改造的嫁接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技术与冬季简易芽接技术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技术操作简单,易学易做,接穗成活率在95%以上,比冬季简易芽接技术的效率提高1倍以上,接穗成活率提高25个百分点,嫁接成本减少三分之二,达到了提高接穗成活率和工作效率,降低技术难度和嫁接成本的技术和经济目的。冬季芽穗双面削嫁接技术是适合于川渝地区冬季桑树嫁接改良的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老劣果树及大树改接,是劣种换优的一条捷径,但传统的高接换头方法。由于嫁接的方法欠妥,在嫁接后的次年,常常导致树上与树下生长不平衡而死树。山东省林业局专家对传统高接技术进行了改良,取得十分显著效果,改接后的果树可以一年成形,两年丰产,  相似文献   

6.
老劣果树及大树改接,是劣种换优的一条捷径,但传统的高接换头方法。由于嫁接的方法欠妥,在嫁接后的次年,常常导致树上与树下生长不平衡而死树。山东省林业局专家对传统高接技术进行了改良,取得十分显著效果.改接后的果树可以一年成形,两年丰产,已广泛应用于苹果、梨、核桃等经济林树种的高接换优,同时,经技术人员多年实践创新.目前大多数果树品种均可采用该方法改接。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桑树嫁接的方法有多种,短枝腹接技术是近年来蚕桑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桑树嫁接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长势旺盛、苗木质量好的特点,主要适用于两年生(肥培条件好、主干粗壮的一年生)实生苗嫁接、老树复壮以及品种更新。  相似文献   

8.
桑树两削面嫁接技术以其接穗来源容易、随采随接、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嫁接周期长等特点而被逐渐的引起关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围绕该技术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开展了大量嫁接试验,十年来在嫁接苗培育、成年树改良、桑树补接等方面大量的实践应用,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共嫁接各类桑树近30万株,获取了推广该技术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板栗嫁接育苗是在春季利用结果母枝进行劈接 ,不仅影响了当年的产量 ,且费用大 ,成活率较低。为了探索出一种嫁接成活率高且经济的嫁接方法 ,我们试验改春季嫁接为秋季嫁接 ,改由结果母枝作接穗为营养枝作接穗 ,改劈接为单芽腹接。经大面积运用 ,可提高成活率 2 0 % ,减少接穗用量2 0 % ,降低成本 4 0 %左右。具体方法如下。1 嫁接时间 板栗单芽腹接为秋季嫁接。以 9月份嫁接最为适宜 ,此时气温较高 ,根系生长旺盛 ,砧木碳水化合物积累丰富 ,有利于伤口愈合。2 砧木选择 采用本砧嫁接。一般早春播种 ,秋季嫁接。当苗高 1m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王贽祥 《北方蚕业》2000,21(2):32-32
1、嫁接方法的选择 桑树嫁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就地袋接、室内袋接、撕皮接、高接、贴接、劈接等.实践证明,室内袋接法优点最多,具有一苗(根)多用,繁殖系数高,土地利用率高,不受烈日和阴雨影响,嫁接时日夜均可操作,而且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良种矮化密植、早果高产高效是橄榄栽培的总趋势。目前橄榄嫁接有大树高接、小树嫁接和小苗嫁接3种方法。通过多年试验证明,小树嫁接优于大树高接和小苗嫁接,现介始如下。l小树嫁接用实生苗先定植2-3年,待地下长好报群,地上长到l-Zm高时,在离地面0,5~lin高的地方进行腹接,每株接l-2个1-2年生良种接穗,成活后再将主干在离接口上方16.scm处剪断。这种接法的优点是:接穗利用率高,省工本,见效快;接后生长快,管理好的嫁接3年树干径可达19.7cm,树高223m,树冠直径三.57m,比小苗嫁接的树干径要大10crn,高1.刀m,树冠直径…  相似文献   

12.
春季桑苗嫁接虽然是一项比较简单的技术,但由于嫁接适期短,工作量大,若遇连续阴雨,必然导致成活率降低。为此于1980年和1981年春季在安吉县皈山公社洛四大队第三生产队进行桑苗袋接后,利用塑料袋作短时期的贮藏试验,连续两年同样获得较好的成绩(见表)。  相似文献   

13.
止咳平喘散组成,蟾蜍3克、合成牛黄4克、黄连20克、香附30克、雄黄3克、皂角4克、桔梗15克、山豆根10克、甘草10克、明矾5克、干姜20克等。  相似文献   

14.
浙江嫁接桑苗都是採用袋接法,它的優點是方法簡便,操作容易,成活率高,在短期內可接大量苗木。由於培植砧木(蒲頭)方式的不同,有廣接、火焙接和普通接等名稱。廣接是用上年播種生產的苗木在原苗床疏拔一部份後做砧木就地嫁接的;火焙接是用上年播種生產的苗木經移植後做砧木嫁接的;普通接是用播種生產的廣秧(小實生苗),經移植一年後就地做砧木嫁接的。前二種方式從播種到嫁接苗育成只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蛋黄果嫁接苗的成活率,探索蛋黄果嫁接的最佳方式,本研究以‘仙桃1号’蛋黄果为试材,研究接穗类型、嫁接方法、嫁接时期对蛋黄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类型、嫁接方法及嫁接时期对蛋黄果嫁接成活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接穗为木质化枝条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9.33%,其次为半木质化枝条,嫁接成活率为80%,顶芽的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58.67%;嫁接方式为劈接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 98%,其次依次为切接90%、合接61.33%;在春季进行嫁接的成活率最高,高达100%,且嫁接苗生长较旺盛;秋季的嫁接成活率次之,为 85.33%,冬季的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 55.33%,且植株长势较弱。因此,在春季(3~4月)选取木质化枝条,采用劈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获得的蛋黄果嫁接苗成活率最高。本研究为蛋黄果高效的繁育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费约果品种(Unique、Coolidge和Mammoth)、嫁接方法(切接、劈接和枝腹接)和嫁接季节(夏季、秋季和春季)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嫁接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嫁接季节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嫁接方法。最佳嫁接季节是春季,嫁接成活率为49.63%,最佳嫁接方法是切接法,嫁接成活率为38.52%,最佳试验组合——Mammoth在春季采用切接法,嫁接成活率达到84.47%。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本地区干旱少雨而栽桑效益不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践,探索出了旱地塑料薄膜覆盖"袋接嫁接体直接定植桑园"、"袋接嫁接体桑桑间作和育苗"、"优桑苗栽植覆盖和小苗间作"等,采用了不同的栽植形式,形成一套新的栽桑技术体系,解决了本地区栽桑实际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桑树生长期止芯条接穗两削面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桑树接穗资源利用的新途径,研究了采用桑树生长期止芯条接穗嫁接成活的可行性,并初步建立了单芽枝条的两削面嫁接技术。经小区试验和小规模生产实用性验证表明,该技术具有接穗采集来源丰富、随采随接、操作简单、成活率高(90%)、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 桑苗双芽袋接就是每个接穗都有两个芽。三年来我们共进行双芽袋接10.2万株,平均成活率91.1%,平均每亩出圃的湖桑苗3.086万株。与普通袋接法比较,双芽袋接的优点:一是成活率高,比单芽袋接的成活高20%左右,单位面积经济收入高40~50%左右;二是嫁接速度快,单芽穗头削一个、剪一个,往复丢剪模刀,影响工效;双芽袋接先连续剪取穗头,后连续削取穗头,工效可提高20%左右;三是桑苗抗逆能力强,嫁接成活后如上端一个芽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受损伤,下端一个芽能萌发生长,1990年4月份的晚霜,有10%的嫁接苗受冻,双芽袋接的下端一个芽萌发再生。  相似文献   

20.
麟游县黄牛原属典型的山地黄牛,个体小,生产性能低,经济价值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五十年代后期就引进秦川种公牛,开展了黄牛改良试验研究,特别是1980年以来,随着黄牛冷配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改良步伐,截止1986年年底,全县改良牛已达到24,000多头,占牛群总数的80%以上。为了研究改良牛的育肥效果和产肉性能,我们开展了改良牛与山地牛短期强度育肥及屠宰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