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在英国文学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作者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儿童形象是其花费心血最多、也最能体现其思想和品格的人物形象之一。狄更斯将自己在童年遭遇的苦难体现在其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之中,塑造了一个个受尽生活的磨折却始终保持着纯真和善良的儿童。而这些形象的塑造,也体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的黑暗的不满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命运不同、形态各异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精灵鬼怪;另一类则是平凡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妇女形象。本文拟通过对《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品行、情感和愿望等,以加深对封建社会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郝晨阳 《草原》2007,(4):95-96
鲁迅与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坛两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家,为现代文坛塑造了众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物群像。家庭寡妇形象群,是鲁迅与张爱玲共同涉及的一个形象群,两位作家都是从封建宗法大家庭走出来,在成长的环境中,在与周围形形色色具有悲惨命运的寡妇接触中,寡妇的凄苦无奈的生活境遇,对他们后来的生活与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鲁迅写于1920年6月的《明天》,是他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文学创作是中西文化合璧的结晶,特别是与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中外学者在将鲁迅与俄罗斯作家进行比较时议论最多的是鲁迅与契诃夫的相似。两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狂人日记》和《第六病室》十分具有相通之处,而正是由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和主体意识的不同又造成了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借对孙少平、刘高兴两人形象的分析,来探索当代底层文学中的农民工形象。深入了解作家对农民工的关注的不同角度,以及对农民工群体的不同感知。以期寻找到影响作家创作的深层因素。同时提炼出在这两部作品里的民工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基于上述,本文试图从两种民工困境,两种不同类型的挣扎,补不足损有余与损不足补有余等三个角度对《平凡的世界》和《高兴》的民工形象作比照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最初上海第一条电视广告的诞生,中国的电视广告便开始了飞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广告主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会想尽办法在广告的制作过程中加入更多的新鲜元素,而儿童形象便是其中之一.儿童纯真、善良的形象可以更加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妇女和儿童.几乎没有人不为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所打动.所以,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中越来越容易见到儿童形象的身影.不论是食品广告、医药广告还是房地产广告,儿童形象成了炙手可热的焦点.本文旨在对电视广告作品中的儿童形象运用进行分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儿童形象在电视广告作品中运用的现状;(2)儿童形象受电视广告青睐原因:(3)中国在使用儿童形象进行广告表现时的具体问题及解决倾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鲁迅在《呐喊》中多次以个性鲜明的形象做为故事的主人公,那么,鲁迅这么做的意义何在,他为何要如此突出地表现自己的作品?本文观点是——一切源于鲁迅的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8.
丁玲是我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生涯贯穿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整个创作生涯中,她先后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塑造了诸如莎菲女士、陆萍等典型的反封建的女性形象。不同时期塑造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本文将通过丁玲在不同创作阶段塑造的女性形象,浅析丁玲对"五四"启蒙传统的坚持和疏离。  相似文献   

9.
中国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实现了民族文化模式和深层心理结构的巨大变迁。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在确定自己启蒙者位置的时候,内心是复杂的。《野草》是鲁迅先生心理世界发生重大震荡的产物,他在这部作品中表现了自己心灵探索的曲折历程,文章运用了模糊性的手法,使《野草》具有了浓郁的诗歌韵味。这种模糊性的表达,作者不仅表现在意象上,还表现在语句上,使作品呈现出诡谲、朦胧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路遥的巨著《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是芸芸众生中很普通的一员,他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但他决不是一个平庸的人,他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最终选择了一条与他的父辈们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条路充满艰辛,但他走得从容。本文对《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孙少平的形象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熠熠生辉的人物之多,堪称中国小说之最。在世界人物形象画廊里也是罕见的。除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等一批青年男女的典型形象之外,贾母与刘姥姥也是其重要典型人物。他们俩是第一次从文学地平线升起来的两极形象。对比中国小说史上的贵族老妇人,贾母的形象称得起"空前"二字,那种在幕后咳嗽一声,移步出堂前的老夫人显得何等苍白、扁平。对比中国小说史上的贫穷老妇人,刘姥姥的形象也称得起"空前"二字,那些插科打诨,画着白鼻的丑婆,又显得多么的庸俗、卑劣。一个是"生来是受苦的人",一个是"生来是享福的人",她们都经得起时间浪潮的冲洗,永远焕发着光泽!  相似文献   

12.
宋生贵 《草原》2010,(10):85-90
阿云嘎先生是一位低调的作家。所谓"低调",是就其处世状态而言,特别在涉及一己功利方面。所以,他对自己的创作及作品从不张扬,也不愿意让别人去张扬。这与他的做人风格是一致的。虽然说大千世界,人生万象,各有千秋,但就作家而言,我还是更赏识那些有内涵而不张扬者。我一直有一个比较固执的看法,认为太能张扬的人是做不了作家的,起码不可能成为有气候的作家,更与大作家无缘。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婚宴     
画家在表现农民形象时,总有几分夸张,将他们的形象塑造得诙谐有趣,所以人们称他为"滑稽的勃鲁盖尔"。画家常和他的朋友一起参加农民的节日活动和婚礼。此画就是他参加农民婚俗生活的一个场面。  相似文献   

14.
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富于独创性的杰出的作家。他是最杰出的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他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他艺术风格集中体现的又一力作。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四类市民形象的分析,揭示老舍笔下北平市民在特殊时期的性格特征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不可忽视与回避的思想文化遗产,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他的文字以及在他的文字中蕴藏着的无限充实的思想使其作品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并且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会有最真实的情感的流露与体现。虽然鲁迅本人曾出面证明小说等内容与本人无关,但通过对鲁迅的学习与了解,引发了我对这一问题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希尔顿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在成功塑造了极具神秘色彩的两个东方人喇嘛张和满族公主罗珍的同时,也生动地刻画了性格各异却有形成统一体的各类西方人。他们各自的性格和各具代表性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看待香格里拉和东方人这个"他者"形象存在天壤之别。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形态各异的西方人,力图揭示作家潜在的东方主义情节和特定的文化动机。  相似文献   

17.
宫崎骏,日本手冢治虫之后最伟大的动画家,被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在日本国内有极大的影响,而且也给欧美的动画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的画风富有流畅、飞行感,拥有值得全人类去共同关注的主题、震撼人心的情节在人们心中有了深深的烙印。在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中,一般都是由女性担任主角,而男性则担任配角。且女性形象都非同一般,他们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他们却有着一颗积极和炽热的心,他们没有强壮的身躯,却饱含着巨大的能量,他们充满这正能量,有着远的目标和天使般的心灵。她们在影片中的光辉伟大形象远远超过男性,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地位,也有着不同的人格魅力,这些女性形象郑是宫崎骏所要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民间文艺大概有这些方面的关系:一、鲁迅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在文艺创作之中的才能,民间文艺的成就被他高度评价了。二、鲁迅提倡文艺大众化,号召作家都向民间文艺学习。三、鲁迅对文艺起源问题的一直探索着。四、鲁迅提出了艺术对立的“两种文化”思想。五、鲁迅对民间文艺鉴别、搜集、整理工作的实践与理论。六、鲁迅对民间文艺有着的特殊的贡献。以下我们就来谈一谈鲁迅与民间文艺的一些渊源。  相似文献   

19.
异国形象是形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种形象并非异国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不同文化之间在交流的时候经常存在误读现象,比如中国形象在欧洲的不同时期就呈现出多样化的图像,既有真实的记录,亦有想象、虚构和误读。由于民族情绪的存在和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的影响,使人们把误读等同为误解、误会。而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先天性差异才是文化误读的根源。因此,正视误读的必然存在,认真探求误读形成的原因和动机,将误读看成是了解自身、了解他者、推动民族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莫迪亚诺是当代法国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篇幅不长,但是每部作品的情节都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并且文章都是围绕着我们身边命运不可捉摸的小人物展开的,这些小人物在他的笔下有个共性那就是总是在寻找自我,这种丢失自我的人物我们称为"海滩人"。"海滩人"的描写一直贯穿莫迪亚诺的作品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