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虾养殖的水质要求和管理(二)溶氧据Liao和Murai(1986)报导,斑节对虾在溶氧3.0~4.0mg/L、盐度为4‰~45‰、温度20~30℃之间可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当溶氧水平降到1.5~2.1mg/L开始出现浮头现象;低于这个水平,随着溶氧...  相似文献   

2.
丁磊  吴康 《科学养鱼》2001,(12):36-36
目前青虾养殖成活率很低,通常为30%左右,所以产量不高。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一、提高溶氧青虾对溶氧的要求较高,其窒息点为1.1毫克/升,而且青虾在溶氧相对较低的夜晚活动更为频繁,极易缺氧死亡。因此要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关键是提高水体溶氧量。1.配备增氧机的功率应达到0.5千瓦/亩,使水体溶氧量不低于5毫克/升。2.底泥以10厘米厚为宜,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施放的有机肥应充分发酵腐熟,以减少高温季节的有机耗氧量。3.主养青虾混养鱼类的池塘应控制鱼种放养量,以…  相似文献   

3.
颗粒饲料养鱼四注意使用颗粒饲料养鱼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注意水质和溶氧情况。鲤科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上,若溶氧量降低到每升3毫克时,鱼摄食就差;每升0.7~1毫克时,鱼类就会浮头死亡。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密度较大,容易造成水质腐败和水中溶...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幼鱼对若干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有实验装置的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以每批100尾大黄鱼幼鱼进行光照强度、水温、溶氧量、盐度等的单因子适应性实验以及对温度、溶解氧和盐度正交适应性实验。其结果是:全长29~44mm,平均全长为39mm的幼鱼.适光范围为520~5500lx,最适范围为780—1830lx;适宜温度为21.4~24.9℃,最适温度为22.4~24.9℃;适宜盐度为25.5~28.8,最适盐度为26.8~28.8;适宜溶氧量为4.70~5.38mg/L,最适溶氧量为4.76~5.15mg/L。全长为59~86mn,平均全长为75mm的幼鱼,适光范围为620~5500lx,最适光照强度为850~1820lx;适宜温度为22.3~25.0℃,最适温度为22.3~24.3℃;适宜盐度为26.5~28.5,最适盐度为26.7~27.8;适宜溶氧量为4.65~5.38mg/L,最适溶氧量为4.75~5.21mg/L。温度对幼鱼的影响极为显著,盐度和溶解氧的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对虾配合饲料浸于水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发现目前生产使用的配合饲料水中稳定性较差。实验结果表明:1.配合饲料入水后便会失去部分重量,5分钟好达12.4 ̄13.2%,120分钟可达17.0 ̄23.9%。配合饲料在浸泡过程中,各营养成分的溶失速度不一,水易溶性物质溶失迅速且彻底,造成溶失比例不一致,破坏了配合饲料原有的营养平衡体系,降低了其营养价值。3.配合饲料投入水中会引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茶子饼溶出物对海蜇幼体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海蜇幼体对茶子饼溶出物的反应极其敏感,随着茶子饼溶出物浓度的上升,死亡率也随之上升,中毒幼蜇表现出变白消融的死亡症状。经统计分析,茶子饼溶出物对幼蜇的24、48、72、96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4、0.88、0.85、0.84mg/L,安全浓度为0.23mg/L。因此,建议在海蜇养殖过程中如用茶子饼清池。应施用完后全部换水,再取新换水检测24小时内对幼蜇的影响,如无影响才可投苗。  相似文献   

7.
浅谈池塘溶氧的变化规律溶氧不仅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而且其高低对鱼类的摄食率、饲料利用率和消化率,鱼体增重率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溶氧的变化规律,对搞好池塘养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池塘溶氧的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  相似文献   

8.
河蟹育苗成活率和溶氧关系的试验材料与方法五个圆形水泥池,面积7.3平方米,水深1.3米,水体9.5立方米。每池安放5个气泡石,连续充气。育苗水经三种处理:1、2号池对虾育苗过滤设施过滤海水入育苗池,育苗时透明度大于130厘米,水中藻类极少,水中溶氧水...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是向试验鱼池中通入富氧水增加鱼池水体溶氧量,从而提高饲养密度,提高单产。更主要的是降低耗水量,极大地增加了单位水量的产鱼量。可使鱼池溶氧量达到19.4毫克/升,每小时一吨水流量,在三 个月内生产虹鳟由1.22公斤,提高到101.73公斤,每立方米水体产量由2.82公斤提高到94.74公斤。  相似文献   

10.
《内陆水产》1991,(1):36-36
由于多年未认真清塘.底泥淤积,溶氧不足,水色过浓.亚硝酸盐的积累,使得池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疾病频发。  相似文献   

11.
孙建明  张洪  赵慧慧  纪瑾 《水产科学》2007,26(3):134-137
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采用气/水混合溶解机调节虹鳟养殖水中的溶氧量。设置4种溶氧量,分别为7.05、8.82、11.84、15.80mg/L,其中8.82mg/L为对照组,充空气;试验30d,对虹鳟幼鱼(体长13.0—18.5em)的生长率、能量收支及机体的营养组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05mg/L的低溶氧组鱼在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1.84mg/L和15.80mg/L的高氧组鱼食物转化效率高,生长率明显提高。由摄食能的分配结果可见,随着溶解氧的升高,虹鳟幼鱼的摄食能用于生长和代谢的比例提高。表明在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中高溶解氧对虹鳟幼鱼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溶氧和氨氮含量与鱼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氧和氨氮含量与鱼病的关系兴化市水产养殖场于94年7月份和8月份对养殖鱼种的池塘进行了快速水质分析测定,发现了精养鱼的池塘中溶氧量和NH4+-N含量与鱼种的鱼病发生和流行有一定的关系.溶氧量在3mg/l、NH4+-N含量在0.2mg/1时,及NH4+...  相似文献   

13.
杜佳垠 《齐鲁渔业》2004,21(8):49-50
3.4 合理确定放养密度。放养密度虽属于饲养管理,严格说来,实质上也是环境问题。过密放养不仅直接影响水体溶氧状况,而且往往会因大量投饵导致残饵偏多,间接影响水体溶氧状况。在环境因子中,溶氧头等重要。溶氧偏低往往诱发链球菌病严重发生。由于红鳍东方鲀较耐缺氧,在养殖生产中往往容易忽略过密放养引起溶氧恶化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过密放养所引起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加剧相残,从而加剧传染性疾病发生、传染、蔓延。  相似文献   

14.
乐蒙  荔郸 《齐鲁渔业》1999,16(5):31-31
1.晴天中午开机 由于晴天池水上下层温差较大,加之上下水层对流缓慢,使下层水体中溶氧得不到及时补充。这时开机可加快水层的对流交换,缩小上下层水的温差,和使下层水体溶氧得到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一、死亡原因 1.缺氧 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并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若水中溶氧低于3 mg/L时,河蟹不觅食,停止活动。溶氧低于2mg/L时,河蟹就会大批窒息死亡。由于一般养蟹池深度较浅,仅达1m左右,池中还留有浅滩供河蟹栖息活动,池中的实际贮水  相似文献   

16.
青虾养殖技术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养殖技术讲座二、网箱养虾网箱养殖青虾具有溶氧高、成活率高、产量高、周期短、收益快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1.水域选择网箱设置,应在水体流动、水质清爽、水深2米以上无污染的库湾、湖汉、外荡。水体的PH值为7~8.5,溶氧4.5毫克/升...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蚤状幼体耗氧速率与窒息点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爱敏 《齐鲁渔业》1997,14(2):37-39
以罗氏沼虾蚤状幼体V与IX期为试验对象,在水温28.5±0.2℃条件下测定其瞬时耗氧速率;并将瞬时耗氧速率与时间、溶氧量作相关分析。结果: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溶氧量下降而递减;蚤状幼体V与IX期昏迷点分别为2.18mg/L,1.34mg/L;窒息点分别为1.85mg/L,1.26mg/L。  相似文献   

18.
针对虾蟹养殖中用药的实际困难,通过试验筛选.找到一种适合水产养殖应用的包埋材料。试验药物经过包埋后制成模拟药饵,入水后的药物溶失明显减少,l-4小时平均溶失率比常规方法的溶失率减少了61.5%。为解决患病水产动物食欲下降及药物不良味道引起的摄食率降低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我们选用有效的诱食剂配合使用来提高摄食率。本研究结果对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降低药物用量、提高药物疗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金鱼能显著提高稻田溶氧水平.其目变化规律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在14~16时达到最高值,凌晨5时左右稻田溶氧值达到最低值;水中NH4^ 浓度较对照组要高;S^2-的浓度两者均在18点时最低.凌晨4点时时最高.但稻一金鱼处理组比对照组S^2-浓度稍低;pH值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在14:00左右pH值最高,在凌晨06:00最低,稻-金鱼处理组pH值比对照组稍为降低.  相似文献   

20.
池塘选择:面积3~5亩,水深1.0~1.5m。底质为泥沙土结构,池底平坦,保水性能好,进排水方便。pH值7.2~8.5,溶氧在4mg/L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