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随着国内养鳖规模迅速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和鳖种交流日益频繁,鳖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暴发程度越来越严重,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目前,由于鳖病研究工作滞后,当鳖病发生后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对于鳖病必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减少或者避免盥病发生,保证鳖健康生长。1选择优质鳖鳖病的发生发展与消亡是由病原体、环境条件、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鳖的抵抗力起着主导作用,而抵抗力强弱与体质有密切关系。因此,选择优质鳖是预防鳖病的首要环节。体质好的鳖外形完整,个…  相似文献   

2.
鳖腐皮病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地养鳖业发展较快,群众养鳖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今年来,鳖病发生较严重,尤其是鳖腐皮病感染快,危害大,死亡率高,严重地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如邵阳市郊区一养鳖户,一次因鳖腐皮病死亡鳖50多kg,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鳖由野生转为人工高密度饲养后,一些暴发性鳖病往往使养殖户蒙受巨大损失,特别是一些疑难鳖病的防治难度更大,由此导致全军覆灭的事例举不胜举。鳖病的暴发有其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鳖机体的抗病力下降,外因是水质恶化和病原体的侵袭。在人工养殖状况下,尤其是温室饲养,鳖长期处于恒温状态生活,其体质脆弱,易对环境变化发生应激反应。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有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不足,使得鳖摄食的营养达不到需求,造成鳖的免疫力降低、抗逆性差。水质恶化是鳖病发生的重要外部条件。气候异常与水温突变伽寒潮、暴雨和闷热造成温…  相似文献   

4.
甲鱼红脖子病的诊疗甲鱼红脖子病又称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的甲鱼恶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病的发病季节一般在3~6月份,但温室养鳖全年均可发生。各种规格的鳖都可感染发病,成鳖对此病很敏感,在温室养鳖的条件下,幼鳖也易发生该病。此病传染性很强,一...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养鳖水质与鳖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工健 《内陆水产》1995,(11):21-22
工厂化养鳖水质与鳖病防治随着工厂化养鳖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往往注重于饲料和养殖方法的提高,忽视了水质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至鳖病频发,给养鳖业带来本可避免的重大损失。本文谨就工厂化高密度养鳖的水质环境与鳖疾病的发生关系作点探讨.一、不良水质所引起的鳖病...  相似文献   

6.
第六讲鳖的健康养殖和病害预防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鳖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发型疾病也日益增多。在养殖较密集地区发病率可达40%~50%,死亡率高达20%~30%,对养鳖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一、鳖病的诱发因素鳖病的发生是环境条件、养殖对象(宿主...  相似文献   

7.
鳖用药物     
鳖用药物杨先乐柯福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第二章鳖用药物的作用和治疗鳖病的原则鳖用药物主要用于预防、治疗鳖病,以达到控制疾病发生,使鳖更快、更好地生长、发育的目的。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与鱼药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它的特殊性。第一节鳖用药...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份,海南省儋州市水厂联营养殖场,发生了鳖胃肠道出血及氨氮中毒并发症,引起鳖急性大量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诊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诊断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病情调查该场是一个已使用多年的自来水循环过滤池。今年3月,从广西北海购进幼鳖进行喂养,经过一段时间饲养,不久即发现患有穿孔病,经过处理和治疗,控制了此病,病鳖正在逐渐痊愈。尔后,在没有患有穿孔病的鳖池,却发现有鳖死亡,并日趋严重,最高时日死亡量达108只,情况十分严重。通过对两个鳖池的观察,在患有穿孔病的鳖池里,未见鳖上浮及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纤毛虫病是鳖、虾、蟹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但养殖对象被寄生后不会直接死亡,故而容易被忽视。该病可引起鳖食欲不振、机体消瘦、生长缓慢,影响鳖的生长发育。鳖被大量纤毛虫寄生后不加以治疗,会继发细菌感染,诱发腮腺炎、腐皮病、穿孔病和红脖子病等常见疾病,造成死亡和影响商品价值,所以在病情发生早期要积极防治。现将1例中华鳖稚鳖感染纤毛虫病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江浙发现主要症状为前肢弯曲的新鳖病,这种鳖病发生在温室养殖中,死亡率20%左右。今年4月下旬在渐江省浦江县发现这种鳖病,5月上旬在江苏省苏州市也发现了同样的鳖病。主要特点是:病鳖前肢弯曲,手拉不能伸直,后肢正常,其它外表完好,解剖后可见其肺呈灰黑色、糜烂状,肺组织内充满小气泡,其它内脏未见病变。病鳖因前肢弯曲失去活动功能在水中游泳困难,不能爬到食台上摄食,头部经常伸出水面,有时打转。浙江业主反映,温室池水长期未更换,水质恶化,将污水排到温室外池塘中,出现鲫鱼中毒死亡现象,说明温室内养鳖水质已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发生较多的鳖病。限于目前免疫接种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用药物防治疾病是防止和控制鳖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笔者的调查与实践证明,正确使用药物防治鳖病,可以提高成活率,保证养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鳖用药物及其使用的研究滞后于生产发展,缺少专门的应用知识。目前养鳖使用的药物主要有磺胺嘧啶、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土霉素、孔雀石绿、呋喃唑酮、生石灰、漂白粉、敌百虫等,也有不少养殖者已用过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这些作为常规用药,大部分是套用或参考鱼类或兽用药物,有的比较陈旧,…  相似文献   

12.
鳖水肿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水肿病是近年来发生较多的鳖病之一,不但影响养殖成活率,也影响商品价值,但大多数鳖场对鳖水肿病的发生和防治了解较少,故在发现此病时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根据近几年各地水肿病发生的不同类型、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谈点个人的经验,供参考应用。 一、鳖水肿病的主要症状 1.形态变化。鳖发生水肿病后体形由正常的扁平变成体高背厚,脖颈粗大,严重的全身肿胀,四肢僵直。 2.行为变化。发病初期病鳖头颈上仰,鼻孔喷小气泡,有的爬出沙层或泥穴,在池底缓慢爬行。有的集群在池的四角攀游,严重的在水面平游,不怕惊扰,更严重的…  相似文献   

13.
《江西水产科技》1993,(4):42-43
目前饲养中华鳖正在大规模迅速发展,但鳖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更重,甚至大批死亡,现将常见的鳖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叶普仁 《水产科技》1995,(5):20-21,24
钟形虫病是很普通的鳖病,整个养殖周期都可能发生,各种规格都会出现。由于鳖有晒背等习性,能杀灭背甲一部分钟形虫,因而,在环境安静、有足够晒背场地的鳖池,单一钟形虫病不会引起死亡,只会造成食欲减退、消瘦,影响生长发育。但是,由于它的寄生,损伤表皮,导致病源的侵入,产生其它鳖病,危害较大,那是需要充分重视的。  相似文献   

15.
吴日杰 《淡水渔业》1997,27(4):36-37
随着人工养鳖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鳖病也随之泛滥起来。京山县人工养鳖自19M年至今已有门年之久,细菌性鳖病已于1992年在本地流行过,也曾经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发病严重的三户共死亲鳖一吨多。通过几年来的养鳖实践,已基本掌握了它的防治规律。96年5-6月又在这里发生并流行了病毒性鳖病——鳖鳃腺炎病。经用多种西药治疗,始终不能控制,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现报告于下:主要症状早期发现,开始发病一周内,零星死鳖,几乎都是大个体雄性,死后生殖器外露,因死鳖体表完好,加上北风冷雨水温低,又无浮肿现象,故误认为是前些时晴天…  相似文献   

16.
越冬期常见鳖病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普仁 《淡水渔业》1996,26(5):22-25
越冬期常见鳖病及防治叶普仁(广东省东莞市水产局,东莞市511700)笔者根据多年鳖病防治的研究,总结鳖病发生的特点:高温期比较流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容易治疗;冬季前后及越冬期,病害相对较少,容易被忽视,加之此时水温低,鳖吃食少或不吃食,很难治愈,...  相似文献   

17.
越冬期的鳖病防治常被忽视,以致在入春后往往发生大批死亡。作者根据多年的鳖病防治经验,指出了越冬期及越冬前后的常见鳖病,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华鳖爱德华氏菌病病原和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完其 《水产学报》1997,21(4):428-433
从中华鳖病病鳖的肝脏分离得到菌株s-1。用菌株S-1进行人工感染,100%的鳖患病,从感染的病鳖的肝脏分离到菌株s’-1,经生理生化反应测定,它与菌株s-1特性一致。经鉴定,菌株s-1是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爱德华氏菌感染会引起鳖的脏器发生变质性病变。主要症状呈肝脏型,肝局部坏死,有结节状肉芽肿。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2,27(12):30-31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发生的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所以又有甲鱼癌症之称。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几年来走访过海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千余家养鳖场,经常碰到此病,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白底板病流行情况及危害白底板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200克左右的幼鳖。肠道出血,肝脏肿大,呈灰白色,有星状出血点,胃肠粘膜组织坏死,腹腔积水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目前该病已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主要流…  相似文献   

20.
鳖烂脚病是近年来工厂化养鳖生产中死亡较高的鳖病,其不但病程长较难治愈,即使治好也易留下疤痕而影响销售外观,是目前养鳖企业较头痛的鳖病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结合有关研究,介绍一下鳖烂脚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养殖单位参考应用。 一、鳖烂脚病的症状 发病初起,病鳖吃食正常,随着病情发展,活动减少,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甚至停食,病鳖脚面糜烂变质,严重的脚爪脱落,四脚呈灰白色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